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4页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两提点刑 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 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汆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 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 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若,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 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 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

2、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 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博节费用,建平汆仓,贮米 十五万石,发汆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 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 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光祖谒 王,辞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 不许。咸

3、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 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节选自宋史 马光祖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汆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B.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汆/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C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汆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D.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汆/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除此之外同样

4、可以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 假、摄、守等。B.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军需、赋税、户籍、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六部 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C鳏寡,及鳏夫和寡妇。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指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鳏寡,可泛指老弱孤苦的人。D.建祠,文中指为纪念官员功德,表达对造福当地的官员的感激之情而在其生前所立的祠 堂,即建生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 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B.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

5、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C.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D.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写信给贾似道说如果定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除非罢免自己:任临安知府期间,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光祖谒王,辞以故。【答案】( 1 ) C( 2) A( 3) C( 4) (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

6、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 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马光祖拜见荣王,荣王借故(用理由)推辞。【解析】【分析】(1 ) “入觐 ”,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A项、 B 项; “艰食 ”,指粮食匮乏;“和籴 ”,指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京师艰、食和籴在语意逻辑上不合理,同时从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对称、三个事件成并列关系等角度考虑,排除D 项。该句语意: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汆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故选C。( 2) A 项, “假、摄 ”不表示兼任职务。“权 ”,暂

7、时代理官职。“兼 ”,兼任官职;领,兼任(较低职务);假,暂时代理官职;摄,代理职务;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故选A。( 3) C 项, “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错误。 “百姓对他思念不已”是在马光祖第一次担任建康知府的时候,时间错误。故选C。( 4) 补充主语“马光祖 ”; “撙节 ”,节省;“减于市价”(状语后置),比市价低;“发汆”,发卖藏米、发卖之前买入的米;以”,连词,表目的,来; 利”,使动,使获得好处。 “ 会 ”,适逢,正赶上;“发廪 ”,打开粮仓;“谒 ”,拜见;“以 ”,

8、介词,用;“辞以故 ”补充主语“荣王 ”,状语后置句。故答案为:C;A;C; (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 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马光祖拜见荣王,荣王借故(用理由)推辞。【点评】(1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

9、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参考译文】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

10、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淅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任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任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鳏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 , 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

11、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 ,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

12、祖声音严厉地说: “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 ,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 ?”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 “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推辞 ,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 , 不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

13、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I!曰: “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关子可以行矣。”孔子日:鲁今且郊,如致斶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齐女乐,三日不听政;交B,又不致斶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失子则非罪。”孔子曰: 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

14、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已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 ”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关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 对曰: 奉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谱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 罪焉,居十月,乃去。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若以汝为死矣。颜渊曰: 子在,回何敢死! ”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 文王既 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如予

15、何!”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1)下列加下划线 以”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皆予之以归 维以卒岁 师己以实告 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以策指之曰吾以汝为死矣A./B./C./D./(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粥羔豚者弗饰贾/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C.皆予之以归/请先尝沮二(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盍致地焉7孔子恐获罪工C.沮之而不可贝撤地/霸则吾地近焉(4)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孔子亦何言B居鲁得禄几何回(5)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B.四方之客至娶凶者/文不在兹乎_酎人闻而惧/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必语鲁君为周道游/居十月,乃

16、去D桓子慨然叹曰/然后得去)C回何:敢死D匡人如予于”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怠王政事 又不致斶俎壬大夫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男女行者别于途或谱孔子毛卫灵公A./B/C/D./【答案】(1) BC(3) D(4) CC【解析】【分析】(1)句中以”是连词,来;句中以”是连词,来;句中以”是 介词,把; 句中以”是介词,由于; 句中以”是介词,用;动词,认为。故选B。( 2) A 项中第一个“者 ”是代词,的人;第二个“者 ”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B 项中第一个“乎 ”是介词,到;第二个“乎 ”助词,吗。C 项 “之 ”均为代词,第三人称。D 项中第一个 “而 ”

17、是连词,就;第一个“而 ”是连词,如果。故选C。 ( 3) A 项 “焉 ”均为兼词,“于之 ”“ 于此 ”。 B 项 “乃 ”均为副词,才。C 项 “则 ”均为连词,如果,那么。D项中第一个 然”是助词,样子;第二个 然”是代词,这样。故选 Do( 4) C 项中 “何 ”是副词,怎么;其余为代词。故选C。(5)中于”是介词,在方面;中于”是介词,给; 中于”是介词,对于;中 “于 ”是介词,到; 中 “于 ”是介词,在; 中 “于 ”是介词,向。故选C。故答案为:B;C;D;C;C;【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

18、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积累,尤其是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多积累。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3)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 18 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 5)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19、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积累,尤其是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多积累。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参考译文】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门人说: “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 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 吗?”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官员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齐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说:“孔子

20、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何不送给它一些土地呢?”黎I1说: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都穿上华丽的衣服,且会跳康乐舞,还有身带花纹的马三十匹,一并送给鲁国国君。齐国先把女乐和纹马采车安置在鲁城南边的高门外。季桓子身穿便服多次去偷看,打算接受,就告诉国君外出巡游,以此为名,整天在城南观赏齐国的美女、纹马,连国家的政事都不想了。子路见此情形,说:“先生,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孔子说:“鲁国如今就要郊祭,假如能按礼法把祭肉分给大夫,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来。”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一连

21、三天不问政务;郊祭结束,又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于是离开鲁国,在屯地住宿过夜。鲁国的师己赶来送行,说:先生是没有罪过的。”孔子说: 我唱首歌行吗? ”于是唱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赶走;亲近那些妇人,可以使国破家亡。悠闲啊悠闲啊,我只有这样安度岁月!”师己返回,桓子问:孔子说了些什么? ”师己照实告诉。桓子长叹一声说:先生怪罪我是因为我接受齐国那一群女乐的缘故啊!”孔子于是去到卫国,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在鲁国得俸禄多少? ”孔子回答说: 俸禄粮食六万。”卫国人也致送粮食六万。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 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孔子害怕得罪卫灵

22、公,居住了十 个月,离开卫国。孔子将要到陈国去,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弟子颜刻替他赶车,颜刻用马鞭子指着说:从前我进入过这个城,就是由那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来了,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于是匡人就围困了孔子。孔子的模样很像阳虎,所以被困在那里整整五天。颜渊后来赶到,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 ”颜渊说: 老师您活着,我怎么敢死! ”匡人围攻孔子越来越急,弟子们都很害怕。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去,周代的礼乐制度不就在我们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些礼乐制度的话,就不会让我们这些后死的人承提起维护它的责任。上天并没有要消灭周代的这些礼乐,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派了一个跟从他的人到宁武子

23、那里称臣,然后才得以离开匡地。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 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 孰,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 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 周,故以齐啖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 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 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

24、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 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 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 魏,反先俞于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 愿王孰计之也。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1)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复与赵数击齐屡次昉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遗留C.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 中国蹶顺非治于民人也普遍(2)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

25、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年谷丰通熟”B.民不疾跖生病C.众人善之善待D.然而贤主图之谋划(3)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 A.令足下之贤行功力您错误的一项是)BE素深于齐也向来C.秦诚爱赵乎诚实也实憎齐乎它实际(4)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欲亡韩而吞二周使灭亡C.故出兵以劫矍、赵掠夺(5)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故以齐唆天下D.秦独私之)吃,引申为拿利益弓I诱” 占有A.皿田计功C.反先俞于赵【答案】(1) B授给反对B.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背离D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仁坚决(2)(3)(4)(5)1) B项中遗”是动词,读作 w6i,后接宾语 赵王

26、书”译为送交,交给。句意为 苏厉为齐国写信给赵惠文王,信中说故选Bo(2) C项中 善”是动词,作谓语,意动用法,认为好。句意为 粉人都认为这好故选C。(3) C项中 诚”是副词,译为果真、真的。句意为秦国真是爱赵国吗故选Co(4) C项中 劫”是动词,译为威逼、胁迫。句意为所以才出兵胁迫魏国和赵国”。故选Co(5) C项中反译为归还、送还。句意为 把先俞还给赵国”。故选Co故答案为:B;C;C;C;C;【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 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

27、、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 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 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 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 只能是同学们在

28、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 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4)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 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 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5)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 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 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参考译文】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秦

29、国又同赵国几次进攻齐国,齐国人非常忧虑。苏厉为齐国 写信给赵惠文王,信中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他的德行并非遍布于海内各地,教化也并 非普及到所有的百姓,四时祭祀的供品也不是经常让祖先享用。可是甘露普降,下雨及 时,五谷丰收,百姓不生疫病,众人都对此赞颂,然而贤主却要谋划天下。如今您的贤德和功力,并非经常施之于秦国;积蓄的怨恨和怒气,也并非平素就对齐国 特别深。秦赵两国联合,强使韩国出兵,秦国真是爱赵国吗?它确实恨齐国吗?事情如果 过分,贤主就应该认真观察。秦国并非爱赵并且恨齐,而是想要灭亡韩国并且吞并东、西 二周,故意以齐国为诱饵吸引天下。唯恐事情不能成功,所以才出兵胁迫魏国和赵国。又 恐怕天

30、下各国惧怕它,所以派出人质以便得到信任。还恐怕天下各国很快要反对它,所以 在韩国征兵以示威胁。表面上说是对盟国有好处,实际上是要征讨空虚的韩国,我认为秦 国的计谋一定是从这方面考虑的。事情本来就有形势不同而祸患是一样的,楚国长期受到 攻代而中山国却灭亡了,如今齐国长期被攻伐而韩国必定该灭亡了。攻破齐国,大王您和 六国共分其利。灭亡了韩国,秦国就单独占有它。占领二周,往西可以得到天子祭祀用的 礼器,秦国独吞私占。授给田地要计算功利,大王您得到的利益同秦国比谁多?况且齐国所以被攻伐,就是由于它侍奉了大王;各国军队集结在一起,就是为了加祸 于大王。燕、秦两国的盟约一订立,出兵的日子就不远了。五国想把

31、赵国土地一分为三, 齐国背弃了五国盟约而为解除赵国之祸牺牲自己,向西进兵抑制强秦,使秦国废除帝号请 求屈服,把高平、根柔还给魏国,把先俞还给赵国。齐国侍奉大王,应该说是最上等的交 情了,如今却让齐国服罪,我担心以后侍奉大王的国家不敢那么坚决了。希望大王仔细考 虑。于是赵国就停止进兵,谢绝秦国,不再进攻齐国。惠文王与燕王相会。廉颇领兵,进 攻齐国的昔阳,把它攻下了。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徒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

32、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朱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附马杨镇从子玲节,家富于赞,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玲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澈之,彳里情,溶服辜,玲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 ,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 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 ,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 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郑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

33、等付忙兀台鞫之 ,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 ,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 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 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 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钱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 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4、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铃衡平而吏弊革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铃衡平而吏弊革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 为立制/则铃衡平而吏弊革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锭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 立制/则钱衡平而吏弊革(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B.从子,这一称谓始见于后

35、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 ,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 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玲节平反昭雪, 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郑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 惧

36、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到军中立功赎罪。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 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致远瀛之,得其情,溶服辜,玲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答案】(1) B C (3) D(4)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情,姚溶服罪,杨玲节用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 气地拒绝了他。 属县中逮捕了十七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们,原来是因强盗兴起,他们拿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反的人,都获得了释放。【解析】【分析】(1)本题中,根据句

37、意,句中“涉海远征”是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排除CD;比较AB两项,考”的宾语是 其殿最”不要断开, 量”和后面的 地远近”相搭配。故 选 B 项。原文表达: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2) C 句中 “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错误, “教授 ”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故选C。( 3) D 项, “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错。申屠致远是屡次上奏章极力为陈天祥争论,并没有“面对面的斗争”。故选D。( 4)第一句得分点:谳:审议;服辜:服罪,“辜 ”罪;以:介词,用;贿:财物;绝:拒绝。第二句得分点:械:

38、逮捕;盖:原来;因:因为;以:拿、用;兵:武器;实:实际上;释:释放;“反者十七人”定语后置句,翻译为“十七个谋反的人”。故答案为:B;C;D; 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情,姚溶服罪,杨玠节用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 属县中逮捕了十七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们,原来是因强盗兴起,他们拿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反的人,都获得了释放。【点评】(1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

39、答案。(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参考译文】申屠致远,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梁人。金朝末年跟随他的父亲申屠义

40、迁居东平的寿张。致远在府学进修学业,和李谦、孟祺等人齐名。世祖南征,(申屠致远)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军队返回,到达随州,所俘获的男女,申屠致远全部释放了他们。至元十年,御史台征召他担任掾吏,(申屠致远)没有赴任。南宋被平定后,焦友直、杨居宽任两浙宣慰使,推荐他做都事,(申屠致远)首先建议:“宋朝的图书文集应上缴朝廷;江南的学田,应仍旧用来供应学校。”行省听从了他的建议。临安改为杭州,(申屠致远)升任总管府推官。宋朝驸马杨镇的侄子杨玠节,家中很有钱。看守钱财的小吏姚溶偷了他的银子,怕事情被发觉,就诬陷杨玠节暗中和宋朝的广、益二王勾结,官吏拷打,杨玠节无辜服罪,案子

41、已定。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情,姚溶服罪,杨玲节拿财物作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 绝了他。杭州有个叫金渊的人,想假冒籍贯作儒生,儒学教授彭宏不同意,金渊诬陷彭宏作诗有 反叛之心。申屠致远察知其中实情,拘捕金渊极力审问,判了他的罪。属县中逮捕了十七 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们,原来是因强盗兴起,他们拿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 反的人,都获得了释放。改任寿昌府判官。当时敌寇盗贼暗中兴起,加上建造攻打日本的 战船,远近民众骚动,申屠致远布置得法,百姓赖以安定下来。至元二十年,(申屠致远)拜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郑显、李兼告平章忙 兀台不守法,皇上下诏不让追问,并把郑显等人交给忙兀台审讯,

42、(郑显等人)被关在狱 中,(忙兀台)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申屠致远知道他们的冤情,要放了他们,忙兀台以 权势逼迫他,申屠致远不为所动,亲自解开郑显等人的囚具,让他们充军赎罪。桑哥当权 时,治书侍御吏陈天祥被派到湖广,弹劾平章,桑哥摘录他奏疏中的话,诬陷他大逆不 道,奏请派使者前往审讯他,陈天祥被捕。当时行台要派御吏到湖广巡查属部,大家都怕 桑哥,没有人敢去,申屠致远慷慨激昂地请求前往。等到了后,屡次上奏章极力争论。桑 哥正催促定陈天祥的罪,恰逢申屠致远的奏章呈上,桑哥气焰受阻。转运使卢世荣征收茶 税牟取暴利,申屠致远弹劾他。他又说不能跨海远征日本,白白消耗国力;选拔人才以南 北为限,苦乐不均,应

43、考核他们的优劣,考虑地区的远近,定为制度,这样选拔人才就能 公平而官场弊端也能革除。申屠致远清心修持,坚守名节,以侍奉权贵为耻,藏书万卷, 取名墨庄。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教育孩子如同师友一般。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梅国桢,字克生,麻城人。少雄杰自喜,善骑射。举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固安知县。中 官诣国桢请收责于民,国桢伪令民鬻妻以偿。民夫妇哀恸,中官为毁券。擢御史,会叶拜反,学曾师久无功。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时套_冠卜失兔、庄秃赖以三万骑犯定边、小盐池,用土昧铁雷为前锋,而别遣宰僧以万骑从花马池西沙湃口入,为拜声援。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

44、鸣沙洲I。学曾令游击 龚子敬扼沙湃口,而檄延绥总兵官董一元捣土昧铁雷巢,斩首百三十余级,寇大惊引去。梦熊调度灵州,独国桢监军宁夏。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贼退据大城,攻数日不下。国桢使间绐东场、朝、承恩互相 杀,以降其罪。三人内猜疑,东场、朝遂先诱杀承恩党文秀。承恩亦与其党周国柱诱东场、朝杀之,尽悬东场、朝、文秀首城上,开门降。如松率兵围拜家。拜仓皇缢_ ,阖室自焚死。梦熊自灵州驰至,下令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慰问宗室士庶。宁夏平。学曾初夺职为民,叙功,以原官致仕。学曾任事劳勋。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志皋、位力为

45、学曾解,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国桢亦上疏言: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建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国桢既招降承恩,论功,擢国桢太仆少卿。父丧 归,未起而卒。赠右都御史。(节选自明史 梅国桢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B.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C.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D.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

46、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县,指明朝以来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知县为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B. 套寇,也称河套之患,指的是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C. 缢,文中指用绳、布匹等上吊而死。我国古代用刀割脖子称为“刎”或 “刭 ”。D. 士庶,文中指的是士人和普通百姓,我国古代通常将普通民众称为“庶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梅国桢爱护百姓,尽心为民。宦官让梅国桢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让百姓卖妻来偿还债务,百姓夫妇为此悲伤哀痛,宦官因此毁掉了债据。B. 梅国桢尽心国事,几

47、次上奏。学曾应变稍迟缓,梅国桢上奏章请求处罚众将领以振作士气;后来梅国桢又因此事上奏章,皇帝恢复了梅国桢的官职。C. 梅国桢善用计谋,分化敌人。梅国桢曾离间东旸、许朝、承恩,使三人互相斗杀,导致敌人内部猜疑,互相争斗,达到了使敌投降、平定宁夏的目的。D. 梅国桢因功升迁,奉行孝道。梅国桢招降承恩后,朝廷评议功绩,他因功被提升为太仆少卿;因父亲去世而回到家乡,没有等到被起用就去世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 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答案】( 1 ) C(2) A(3) B(4) 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

48、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代的指责。【解析】【分析】(1) “久 ”是修饰 “围 ”的,表现围困时间之长,不应该断开,排除B 项、D 项。 “趋 ”是奔赴的意思,地点为“南关 ”,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 项。句意:贼被围困很久,食物吃完无从获得援助,而城墙遭受水的浸泡,更加严重倒塌。梅国桢带领众将领奔赴南面的关口。秉忠率先登上,梅国桢大声呼唤,众将领全部登上。故选C。(2) A 项, “府州 ”错误,应是“县 ”。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称作“知府 ”“ 太守 ”。故选A。(3) B 项, “皇帝恢

49、复了梅同桢的官职”错,结合“国桢亦上疏言: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分析,皇帝起先不听从,不久恢复了学曾的官职。应是恢复了学曾的官职。故选B。(4) “ 之 ”,代词,他们;“击之右沟”(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稍 ”,稍微、稍许;“挫 ”,受挫、失利;“趋 ”,奔赴。“ 之 ”,助词,的;“命 ”,命令;“窃 ”,私下里;“雪 ”,昭雪; “讥 ”,指责。故答案为:C;A;B; 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 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

50、受到后世万代的指责。【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

51、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参考译文】梅国桢,字克生,是麻城人。少年时高大雄壮自负,善于骑马射箭。考取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固安知县。宦官前往梅国桢那里请他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叫百姓卖妻还债。百姓夫妇感到悲伤哀痛,宦官由此毁除债据。提升为御史,恰逢哱拜叛乱,学曾的军队久无战功。七月,学曾与梦熊、梅国桢一起确定计策,决开黄河大坝的河水灌注贼军,河水流到了城下。当时套寇卜失兔、庄秃赖率领三万骑兵侵犯定边、小盐池,任用土昧

52、铁雷为前锋,而另派宰僧带领一万骑兵从花马池西面的沙湃口进入,对哱拜接应支援。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学曾命令游击龚子敬把守沙湃口,而下文书征召延绥总兵官董一元去捣毁土昧铁雷藏身的地方,斩敌一百三十多人,敌寇大为惊慌,退却离去。梦熊在灵州指挥调遣,惟独梅国桢在宁夏监军。贼被围困很久,食物吃完无从获得援助,而城墙遭受水的浸泡,更加严重倒塌。梅国桢带领众将领奔赴南面的关口。秉忠率先登上,梅国桢大声呼唤,众将领全部登上。贼退却而占据大城,梅国桢他们攻打了几天都无法攻克。梅国桢使人伺隙哄骗东旸、许朝、承恩互相斗杀,用以减免他们的罪行。三人内部发生猜疑,东旸、许朝于是先

53、引诱并杀死承恩的同伙文秀。承恩也和他的同伙周国柱一起引诱东旸、许朝并将他们杀死,把东旸、许朝、文秀的头颅全部悬挂在城上,打开城门投降。如松带领士兵包围哱拜的家。哱拜慌忙上吊,全家自焚而死。梦熊从灵州赶到,下令将哱拜的同伙和投降者二千人全部杀死,慰问皇族和士人平民。宁夏得以平定。学曾当初削职为民,这时评定功劳的大小,(学曾)以原官退休。学曾担负事务勤勉辛劳。灌城招降的计策,原是他所谋划的。等到宣布获胜,皇帝召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赵志皋、张位尽力为学曾开脱,尚书石星和下属官员大多申辩学 曾无罪。梅国桢也上奏章说:学曾应变稍许迟缓,臣请求处罚众将领是为了振作士气,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

54、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代的 指责。”皇帝起先不听从,不久恢复了学曾的官职。梅国桢既已招降承恩,评议功绩,提升 梅国桢为太仆少卿。因父亲去世回乡,没有等到起用而去世。赠官右都御史。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避风岩记(明)张明弼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 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大 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余东驰西鹫,左洞右需,目厌于阍骆卤簿绛旗朱帽之状,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跟以头抢地之 事。眩督车上,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

55、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谒制府。制府官厌 贵,礼愈绝,控拜数四,颔之而已。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九月明,宿三十里。力引数步,偶得一岩。江回峰抱,风力稍损,乃息焉。及旦而视 之,则断崖千尺,上侈下算,状如檐牙。仰而睨之,若层衡之列烟上,崩峦倾返,颓石矗 突,时有欲落之势,栗乎不可以久留焉。狂飙不息,竟日居其下。胥仆相扶,上舟一步, 得坐于石隙草际。听怒涛声,若奔走败马;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 又若千百素鳞跃上岸。石崖磔磔,不沾土壤。面紫茎缠带,青芜数尺,一偃一立,若青狮 奋迅而不得去,又若怒毛之兽,风过毛竖,不能自休。身往江坳,目力相界,不能数里, 而阴氛交作,如处黑帷。从者皆惨容而相告日:日复夕矣,将奈何?余笑而语之曰:第安之,第安之。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 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骆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 夫藉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