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_第1页
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_第2页
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_第3页
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_第4页
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3.1 13.1 转向系常见的故障现象转向系常见的故障现象13.2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3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第13章 转向系的检修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1 13.1.1 方向盘游隙过大方向盘游隙过大13.1.2 13.1.2 行驶跑偏行驶跑偏13.1.3 13.1.3 前轮摇摆前轮摇摆13.1.4 13.1.4 转向沉重转向沉重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1 13.1.1 方向盘游隙过大方向盘游隙过大1.故障现象 方向盘游隙是指前轮不发生偏

2、摆时而方向盘所转过的角度,其实质是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及各运动副之间配合间隙在方向盘上总的反映。2.方向盘上游隙的检查方法 用游隙检查器检查时,应使汽车的两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将检查器的刻度盘和指针分别夹在转向管柱和方向盘上,然后向左(右)转动方向盘至感到有阻力时记住指针所指位置,再反转至感到有阻力时为止,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所划过的角度,就是方向盘的游动间隙。3.判别方法 方向盘转动时摇臂跟着转动,说明转向器是好的,故障在传动机构;若方向盘转动了许多而摇臂不跟随转动,说明故障在转向器本身。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1 13.1.1 方向盘游隙过大方向盘游隙过大4.故障原因

3、游隙过大主要是转向器和传动机构各机件磨损过甚使配合间隙过大所致。(1)属于转向器部分的原因及排除方法1)蜗杆轴承磨损松旷,应对轴承预紧度重新调整。2)滚轮与滚轮臂轴间的轴承磨损松旷使径向间隙过大,应更换轴承及轴承推垫。3)摇臂轴与壳体衬套磨损过甚,配合间隙过大。4)蜗杆与蜗轮啮合间隙过大,应重新调整。(2)属于传动机构部分的原因及排除方法1)轮毂轴承松旷,应对轴承预紧度给予调整;主销衬套磨损松旷使配合间隙增大,应更换衬套。2)摇臂、转向节臂、直拉杆臂等处固定大螺母松动,应给予紧固。3)横、直拉杆处的球销及固定大螺母松动等均应重新调整、紧固。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2 13.1

4、.2 行驶跑偏行驶跑偏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时,必须紧握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有放松便自动跑向一边。.故障原因1)两前轮轮毂轴承松紧度、轮胎气压、钢板弹簧力不一致。2)车架两边的轴距不等。3)前、后两端的车轮有单边制动或拖滞现象。4)两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或内倾角不等。5)路面拱度较大或有侧向风。6)调整转向器啮合间隙时,不在啮合中间(直线行驶)位置。7)车架和前轴弯、扭变形,使前轮定位失准。8)车箱装载不均。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3 13.1.3 前轮摇摆前轮摇摆1.故障现象 汽车在某低速范围内或某高速范围内行驶时,有时出现两前轮各自围绕主销进行角振动的现象。尤其

5、是高速摆头时,两前轮左右摆振严重,握转向盘的手有麻木感,甚至在驾驶室内可看到整个车头晃动。前轮摇摆破坏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使行驶阻力增加,加速了轮胎的磨损,降低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将影响行车安全及运输任务的完成。2.故障原因1)转向系各配合副松旷。2)前轮定位失准。3)车轮旋转质量不平衡。4)前轮使用翻新胎。5)控制系统和液压管路过脏堵塞;转向控制阀损坏。6)转向扭杆损坏。7)机械系统故障。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4 13.1.4 转向沉重转向沉重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向左、右转动转向盘时,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当汽车低速转弯行驶和调头时,转动转向盘感到超乎正

6、常的沉重,甚至打不动。2.判断方法1)拆下转向器摇臂,转动方向盘感觉沉重,可能是转向器的故障。2)转动方向盘如感到轻松,说明转向器内部良好,应检查横、直拉杆有无变形或架起前轴用手将前轮左右搬动,如过紧,应检查转向节与铜套,止推轴承和球节等机件的配合是否过紧以及润滑是否良好。3)以上均良好,则查看前轴、车架、轮胎气压、前束等。3.故障原因1)轮胎气压不足。2)各动配合副缺油,如转向器、球头销与球座间、主销与衬套、转向节推力轴承等。3)转向纵、横拉杆球头装配过紧。 13.1 转向系的常见故障现象13.1.4 13.1.4 转向沉重转向沉重3.故障原因4)前轴或车架变形造成前轮定位失准。5)转向节止

7、推轴承缺油或损坏。6)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衬套配合过紧或缺油。7)转向节主销后倾过大、内倾过大或前轮负外倾。8)转向器主动部分轴承调整过紧或从动部分与衬套配合太紧。9)转向器主、从动部分的啮合间隙调整过小。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1 13.2.1 前轴的检修前轴的检修13.2.2 13.2.2 转向节的修理转向节的修理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1 13.2.1 前轴的检修前轴的检修1.前轴的损伤 前轴在来自车轮和车架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以下损伤:弯曲及扭转变形,裂纹

8、和断裂,主销孔及其端面磨损,钢板弹簧座及定位孔磨损等。2.前轴的检修(1)前轴弯扭变形的检验与校正1)前轴弯扭变形的检验。检验前轴弯扭变形以两钢板弹簧座平面的公共平面为基准,可选用下列方法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检验。 用平板或平尺检验。用简易检验器检验。如图所示。用拉线法检验。如图所示。2)前轴弯扭变形的校正。对于前轴的弯扭变形,必须对其进行校正。一般都是在专用的液压校正器上进行冷压校正。(2)前轴裂纹的检修(3)主销孔及其端面磨损的检修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1 13.2.1 前轴的检修前轴的检修2.前轴的检修用简易检验器检验用简易检验器检验1活动角尺板 2试棒 3扩张片锥体螺母

9、 4锥体固定螺母 5导板 6垫块 7前轴 8主销孔内倾角度刻线 9垫块上刻线 10活动角尺板刻线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1 13.2.1 前轴的检修前轴的检修2.前轴的检修用拉线法检验用拉线法检验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2 13.2.2 转向节的修理转向节的修理1.转向节的损伤 转向节的主要损伤有:指轴根部裂纹、主销孔磨损、轮毂轴承轴颈磨损、端部螺纹损伤、主销孔上下端面磨损、主销孔轴线与指轴轴线夹角变化等。2.转向节的检修1)指轴根部裂纹可用渗透探伤或磁力探伤检验,指轴根部有裂纹一般应予换新。2)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超过时一般通过更换衬

10、套修理。3)转向节内外轴承与轴颈的配合属间隙配合的,应符合原设计规定。4)端部螺纹损伤不得超过2牙,否则应车去螺纹,堆焊后另行车螺纹。5)主销孔上、下端面应当平整,否则予以修平。6)转向节轴颈公共轴线与主销孔公共轴线间夹角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否则予以报废。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转向沉重1)故障现象。汽车转弯时,转动转向盘感到沉重费力,助力不足。2)故障原因储油罐中缺油、油面高度不足或滤心堵塞。油路中有空气油泵磨损,使其内部泄漏严重,或油泵驱动传动带打滑。安

11、全阀泄漏,弹簧过软或调整不当。动力油缸或转向控制阀密封圈损坏。油管接头泄漏。转向系机械故障。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转向沉重3)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油泵驱动传动带是否打滑或老化,如是应重新调整或更换。检查转向器、控制阀、转向油泵、动力油缸及各油管接头等处有无泄漏,如有应重新紧固或更换油管接头。检查储油罐内油质及油平面,若油中有泡沫,排去油路中的空气。油质不好应更换,油面过低应加注达到标准即可。检查油泵的泵油压力,转动转向盘到底,使发动机以低速运转,油压应不低

12、于6MPa。如油压低于6 MPa时,应慢慢关闭开关,看油压表2的读数。如果转向油泵1完好,油压将会提高,并且不低于6.5 MPa;那么油压过低的故障是在转向器中。如果压力仍不提高,则说明液压泵有故障。在检查时,开关关闭时间应不超过15s 。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2)行驶跑偏1)故障现象。汽车直线行驶时,难以保持正直方向,始终向一边偏斜。2)故障原因。分配阀反作用弹簧损坏或过软,难以克服转向器逆传动力,使滑阀不能及时回位。因油液脏污使滑阀运动受到阻滞。由于滑阀

13、与阀体台阶位置偏移使滑阀不在中间位置。流量控制阀卡住使液压泵泵油量过大或油路管道布置不合理,导致油路系统管道节流损失过大,使动力油缸左右腔压力差过大。3)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油液是否脏污,过脏应更换油液。转动转向盘,凭手感判断滑阀是否开启自如,来判断反作用弹簧是否失效或过软。失效、过软应更换。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1.动力转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左右转向轻重不同1)故障现象。汽车行驶中往左、往右转向,轻重不同。2)故障原因控制阀的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或虽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台肩的缝隙大小不一

14、致。滑阀内有脏污阻滞,使左右移动时阻力不一样。转向器调整螺母调整不当。3)故障诊断与排除检查转向油液是否脏污,过脏更换转向油。拆开控制阀检查缝隙台阶是否有毛刺,如是应修复。如上述检查无问题,则转向器调整不当所至,重新进行调整。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以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动力转向系统检修为例介绍。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动力转向系统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储油罐 2转向油泵 3流量控制阀4辅助阀5阀体装置6旋转式控制阀7转向齿轮机构8压力室9齿条10动力缸11齿条12动力缸油

15、管13动力缸14旋转式控制阀15流向储油罐16自转向油泵流入a) 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图 b) 动力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图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在检修前应用清洗剂清洗所有零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1)流量控制阀的检查与更换检查流量控制阀的机械故障。检查流量控制阀的凹槽边缘有无磨损、毛刺及其他的损坏,如图所示;检查转向油泵壳体流量控制阀阀孔有无刮伤和磨损现象,将流量控制阀装入泵壳体内,检查进出移动是否平滑,有无卡滞现象。如图所示。流量控制阀的检查流量控制阀的

16、检查 11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22转向泵壳体转向泵壳体流量控制阀的滑动检查流量控制阀的滑动检查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在检修前应用清洗剂清洗所有零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1)流量控制阀的检查与更换检查流量控制阀的密封性。如图所示,将软管接至流量控制阀一端,将流量控制阀浸入装有动力转向油液的容器内,并从软管中吹人压缩空气,如图所示。如果压缩空气压力低于98kPa时,流量控制阀中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流量控制阀有泄漏现象。此时可对流量控制阀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17、并彻底清洗,用压缩空气吹干后重新组装进行再次密封性测试检查,如果流量控制阀测试时仍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阀密封性不严,应更换转向油泵总成;如果重测时不冒气泡,则将它重新装入动力转向油泵中。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在检修前应用清洗剂清洗所有零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1)流量控制阀的检查与更换检查流量控制阀的密封性。流量控制阀的密封性测试流量控制阀的密封性测试 1动力转向油或溶剂 2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分解流量控制阀的分解 1安全阀 2安全阀钢球 3垫片

18、4支座 5安全阀弹簧 6流量控制阀 7端部流量控制阀装软管流量控制阀装软管 11软管软管 22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2)转子轴的检修检查转子轴是否磨损,是否弯曲,有无裂纹或其他损伤。如转子轴磨损严重或弯曲变形或损坏,则应予以更换。检查转子轴上的滚珠轴承,缓慢地转动外座,如图所示。如果感觉有间隙或转动不顺畅,则应更换新轴承。轴承的检查轴承的检查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

19、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2)转子轴的检修转子轴上的滚珠轴承的更换转子轴上的滚珠轴承的更换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1)转向油泵的检修:3)叶片的检修。转向油泵的叶片能在转子槽中滑动自如,检查叶片长、宽方向的磨损情况,以及叶片与转子槽之间的间隙,如果叶片磨损严重或有表面划痕,则应更换转向油泵总成。4)转向油泵壳体的检修。检查转向油泵壳体及盖是否存在裂纹、破损或变形,检查壳体轴承座孔、流量控制阀座孔、辅助阀座孔是否存在

20、磨损、刮伤或其他损伤,如存在上述缺陷,则应更换动力转向油泵总成。 5)定子的检修。检查油泵定子的内表面的磨损情况,若存在磨损及严重刮伤,不圆滑等损伤,则应更换转向油泵总成。6)配油盘的检修。检查油泵配油盘的内工作表面是否平整,不允许有任何裂缝和划痕,否则应更换转向油泵总成。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2)动力转向器的检修1)检查转向器壳体,若有裂纹、变形、动力缸内表面有擦伤或磨损严重,应更换壳体。2)检查动力缸端盖的橡胶限位器是否损坏或老化,如果损坏,则应更换动力缸端盖。3

21、)检查转向齿条。转向齿条应无弯曲,齿面及导向面应无严重磨损或擦伤,活塞表面及凹槽不应有刮伤现象,否则应予以修整,必要时予以更换。4)检查转向齿条导向调节装置。若齿条导块磨损严重或损坏、弹簧弹力不足,则应予以更换。5)检查转向齿条防尘罩。防尘罩若有老化、膨胀、弯曲、破裂等损伤,应予以更换。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2)动力转向器的检修6)阀体的检查。用手指在密封圈滑动处检查阀体内壁,如图所示。如果壁上有槽痕或台阶,说明阀体磨损严重,应更换阀体。若仅有密封圈的滑动痕迹,则阀体

22、可继续使用。 检查阀体内壁检查阀体内壁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2)动力转向器的检修7)阀套的检查。阀套的沟槽边缘上应无磨损、毛刺和其他的损坏,阀套的内壁应无任何损伤,阀套应能与小齿轮轴的配合面作良好的配合,否则应更换阀套和小齿轮轴。因为小齿轮轴和阀套是精密配合件,因此更换时应将配合件作为一个组件同时更换。如图所示。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2)动力

23、转向器的检修8)检查小齿轮轴。小齿轮轴装密封圈的沟槽边缘和外表面应无刮伤、碰伤的损坏;与阀套配合的表面应无磨痕和毛刺,能与阀套作良好的配合,否则应更换小齿轮轴和阀套总成。检查小齿轮齿面有无严重磨损、裂纹及其他缺陷,若有这些缺陷,应更换小齿轮轴及阀套总成。9)检查小齿轮轴的轴承。慢慢转动轴承的外座圈,如果感觉到间隙过大或转动不顺畅、发卡说明轴承已损坏,则应更换小齿轮轴和阀套总成。(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动力转向系统是一个复杂精密的液压系统,按期进行检查和调整是确保其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延长动力转向系统使用寿命的有力保障。1)检查储油罐油液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在发动机怠速时,

24、转动转向盘数次,使转向油液温度达到80左右。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1)检查储油罐油液检查转向油液是否起泡或乳化,如果转向油液起泡或乳化,则表示转向油液内已渗入空气,此时应进行排气操作。检查转向油液油质,若转向油液变质或使用期限已到,则应更换油液。检查储油罐油位高度,确保油位在储油罐的油位上限和油位下限之间,如图所示。当油液没有变质,油液中也没有渗入空气,而只是油面高度低于油位下限,则可能有泄漏,应检查并修理泄漏部位,然后按需添加推荐使用的油

25、液,使油位在油位上限附近。本转向系统要求只能加注纯正本田动力转向油液。若使用其他油如ATF或其他公司生产的动力转向油液,则会损坏本转向系统。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1)检查储油罐油液1储油罐 2油位上限 3油位下限 油位的检查油位的检查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2)排除动力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

26、。当动力转向液压系统渗入空气后,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造成汽车转向操作不稳、忽轻忽重、影响汽车的转向安全性。液压系统渗入空气的主要原因是:油管接头连接不牢或接头损坏;油管破裂或重新连接油管后没有进行排气或排气不干净;在更换转向油液时排气不干净;储油罐油面过低等等。为保证汽车转向省力,操作平稳安全,应及时地对转向油液系统中的空气给予排出。排气步骤如下:连续不断地将转向盘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同时向储油罐加注油液。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

27、整2)排除动力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当油面达到一定高度后,如油面高度保持不变,并且无更多的气泡出现在油液表面时,起动发动机,使其怠速运转,加注油液,然后,转动转向盘从一个极限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5次以上,直至可靠地全部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检查油位,根据需要可向储油罐中加注油液至规定油位。向左向右转动转向盘,油位变动应不大于4mm,储油罐内油液应无泡沫或混浊情况。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3)更换动力转向油液卸下储油罐的回油软管,从储油罐及回油软管上

28、放出旧油至适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小心不要把旧油洒到车体或零部件上,以免损坏车漆,若溅洒应立即擦净。 使发动机怠速运转,一面排油,一面将转向盘连续地左右转到极限位置,直到油液排尽,再关闭发动机。将回油软管重新安装到储油罐上。向储油罐加添纯正本田动力转向油液至油位上限。系统容量1.1L;储油罐容量0.4L。起动发动机并且怠速运转,然后转动转向盘从左极限到右极限若干次,以便排出转向液压系统中的空气。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可加注转向油液,使油位至储油罐上限。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29、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3)更换动力转向油液1软管 2回油软管 3塞堵 排除转向系的旧油排除转向系的旧油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4)检查和调整动力转向油泵驱动带松紧度。动力转向油泵驱动带过松打滑,将导致动力转向系统油压过低,使转向困难;若驱动传动带过紧,则会使动力转向油泵轴承等加速磨损,发动机功率消耗增加。因此,动力转向油泵驱动带的松紧度应调整适宜。但对新旧带应区别对待,使用新带时,先按新带的标准挠度或张紧力调整,然后使发动机运转5m

30、in,再将挠度和张紧力调节到旧带标准值。用皮带张紧力规检查皮带松紧度。a.从支架上拆下储油罐,然后将其置于一边。b.如图所示,在传动带上安装传动带张紧力规,然后测量传动带的张紧力。其张紧力应符合标准,否则应予调整。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1传动带张紧力规 2动力转向带轮 转向油泵传动带张力测量转向油泵传动带张力测量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

31、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传动带的标准张紧力:旧传动带390540N;新传动带740880N。c.小心地拆下传动带张紧力规,并装上储油罐。检查时应注意,若传动带上有裂纹或明显损坏,则可更换新传动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传动带张紧力。传动带静挠度检查法。如图所示,在动力转向油泵皮带轮和曲轴皮带轮的驱动带上施加98N的力,测量传动带静挠度,其挠度值应符合标准,否则应予调整。传动带运转检查法。汽车停在干燥路面上,发动机运转使油液升到正常温度后,左右转动转向盘,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动力转向油泵输出油压最大,此时驱动带的负荷最大,如果传动带打滑,说明传动带紧度不够或油泵内有

32、机械损伤。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1动力转向带轮 2曲轴带轮转向油泵传动带静挠度测量转向油泵传动带静挠度测量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转向油泵的调整。a.如图所示,松开动力转向油泵紧固螺栓和锁紧螺栓。b.通过使用拆卸调节杆移动动力转向油泵来调节传动带张紧力,使其达到标准值,然后以22Nm的转矩

33、拧紧转向油泵紧固螺栓和锁紧螺栓。c.起动发动机,将转向盘从左右极限位置之间连续转动几次,再关闭发动机,重新检查传动带挠度或张紧力。若传动带张紧度不符合标准,则重新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1转向泵紧固螺栓 2转向泵锁紧螺栓转向油泵的皮带松紧度的调整转向油泵的皮带松紧度的调整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5)检测动力转向油泵输出压力。检查动力转向油泵的输出油压,主要是为了确定动力转向油泵或动力转向器是否有故障。为准确地测出动力转向油泵的输出油压,检测前应

34、使储油罐油位正常和动力转向油泵传动带的张紧力符合标准。用动力转向压力表检查动力转向油泵输出油压,压力表及截流阀的连接方法,如图所示。先从转向油泵出口接头上拆下软管,然后将转向油泵管接头装到油泵出口上。再将管接头连接到动力转向压力表上,并且将出口软管与动力转向软管相连。最后将压力表接到转向油泵接头上,使压力表串接在动力转向油泵与压力油管之间。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1泵出口接头 2截流阀 3压力控制阀 4动力转向压力表 5软管接头 6出口软管接

35、头 7连接螺栓 8动力转向油泵接头 9螺栓检测动力转向油泵的压力检测动力转向油泵的压力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动力转向油泵输出油压检测步骤如下:完全开启截流阀和压力控制阀。起动发动机并使之怠速运转。将转向盘从左右转动的极限位置之间连续转动若干次,使转向油液温度升至工作温度。在发动机怠速的情况下测量静态油压,如转向油泵良好,则压力表的读数至少应为1500kPa。开启压力控制阀,然后逐渐关闭截流阀,直至压力表指针稳定不动,读取压力值。此时动力转向

36、油泵的输出标准压力至少应为72007800kPa。迅速完全开启截流阀。注意截流阀关闭时间每次不要超过5s,否则转向油泵会由于过热而损坏。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6)动力转向液压系统外部泄漏的检查。动力转向器的常见泄漏点,如图所示。检查泄漏时,首先起动发动机,然后左右转动转向盘若干次,每次都转到极限位置(但注意在极限位置停留不得超过5s),使转向油泵输出最大压力,从而使整个动力液压管路系统产生最大压力,此时在转向油泵管路连接处及动力转向油泵、动

37、力转向器的常见泄漏点处检查泄漏。 将汽车顶起,加上安全支承,擦干漏油部位。检查储油罐是否加油过多,如过多应排出过多油液。检查并拧紧转向油泵及动力转向器上的油管接头部位。起动发动机,左右反复转动转向盘,查找泄漏部位。发现泄漏部位后,关闭发动机,检修并排除故障。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6)动力转向液压系统外部泄漏的检查。1小齿轮轴油封 2油管接头 3防尘罩及卡箍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常见泄漏点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常见泄漏点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

38、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7)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装复后的检查与调整密封性检查。转向性能检查。检查调整前轮的前束,使之恢复正常。a.松开转向横拉杆的锁紧螺母,然后按同一方向转动两个转向横拉杆,直到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如图所示。b.均匀转动两个转向横拉杆,直到前束调整至规定值为止。 c.调整结束后,按44Nm的力矩拧紧转向横拉杆锁紧螺母。8)齿条压紧装置的调整。将车轮置于直线行驶位置。使用专用工具,松开齿条压紧装置的锁紧螺母,然后取下齿条压块调节螺钉,如图所示。 13.

39、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7)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装复后的检查与调整8)齿条压紧装置的调整。1转向横拉杆 2锁紧螺母前轮前束的调整前轮前束的调整 1齿条导向调节螺钉 2自锁螺母 3锁紧螺母扳手齿条压紧装置的调整齿条压紧装置的调整 13.2 转向系主要零件的检修13.2.3 13.2.3 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动力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修2.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3)动力转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8)齿条压紧装置的调整如图所示,除去齿条压块调节螺

40、钉螺纹部分的旧密封剂,并在前三圈螺纹处涂抹密封剂,然后将其松弛地装到转向齿条压块上。把齿条压紧装置凋节螺钉拧紧至25Nm,然后将其松开。再用3.9Nm的转矩将其重新拧紧,最后将其返回20的规定角度。用25Nm的转矩拧紧调节螺钉的锁紧螺母,以防松动。在转向全过程范围内检查转向松紧度,应做到既转动自如,无滞卡现象,又无松旷感。检查转向工作情况及停车时转向助力的大小。1齿条调节螺钉 2螺纹部分齿条压紧装置调节螺钉齿条压紧装置调节螺钉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1 13.3.1 转向系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转向系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13.3

41、.3 13.3.3 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13.3.4 13.3.4 前轮最大转向角的检查与调整前轮最大转向角的检查与调整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1 13.3.1 转向系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转向系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一是靠汽车行驶时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手感;二是将汽车停放在直线行驶位置,发动机熄火,使转向系统处于无转向助力状态,用手来回拨动转向盘,感觉到转动阻力明显变大时,以转向盘外缘测量自由行程的转角。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在左右两个方向均应不超过15。调整转向盘自由行程,实际上是调整转向器中转向螺母与扇齿的啮合的间隙。调整时先拧松转向

42、器调整螺栓的锁紧螺母,顺时针方向旋动调整螺栓为减小转向盘自由行程,逆时针方向旋动调整螺栓为增大转向盘自由行程。调整时注意旋动方向,每次调动量不宜过大,达到要求的自由行程即可,调好后用起子抵住调整螺栓,并拧紧锁紧螺母。在调整中,确实无法达到所要求的自由行程,感到驾驶不便和转向系统有故障时,应将转向器拆下修理。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常见转向器调整项目主要包括:转向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以及啮合副啮合间隙的调整。1.循环球式转向器(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转向轴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是转向器啮合副能否正确调整的前提,预紧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啮合副的啮合

43、间隙和方向盘的自由行程。循环球式转向器轴承预紧度增减转向器壳与下盖之间的垫片21(见图)来调整。增加垫片或旋出螺母,轴承预紧度减小;减少垫片或旋入螺母,轴承紧度增加。调整好后,用手上下推动转向轴不得有松旷感,转向轴应转动灵活,所需转矩一般应不大于0.8Nm。检查方法,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拉方向盘或转向轴测其拉力即可。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1.循环球式转向器(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1螺母2弹簧垫圈 3转向螺母4转向器壳体垫片 5转向器体底盖6转向器壳体 7导管卡子 8加油螺塞 9钢环导管 10球轴承 11、12油封 13、15滚针轴承14齿

44、扇轴(摇臂轴) 16锁紧螺母 17调整螺钉 18、21调整垫片 19侧盖 20螺栓 22钢球 23转向螺杆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1.循环球式转向器(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1.循环球式转向器(2)啮合副啮合间隙的调整:啮合副的啮合间隙一般可以通过改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来调整。循环球式转向器齿扇的轮齿基圆直径是沿轴向变化的,所以只要改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就可以改变啮合副的啮合间隙。调整啮合间隙时应首先使啮合副处于中间啮合位置,然后通过旋动调整螺钉17(见前图)改

45、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 使啮合间隙合适。最后用锁紧装置锁死。啮合间隙正常后,用力推动摇臂轴座无松旷感,在任何位置转向盘应轻便灵活。2.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如图所示,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转向蜗杆轴承预紧度,是用下盖上的调整螺母7进行调整的,旋入轴承预紧度增加,旋出轴承预紧度减小。轴承紧度合格时,转向蜗杆的转动转矩应符合原厂规定。调整结束后,锁紧锁止螺母8。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2.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2)啮合副啮合间隙的调整: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啮合间隙同循环球式方法基本相同,通过调整17调整指销的啮合间隙直至有

46、摩擦力矩的感觉为止。 1上盖 2、9推力轴承 3转向蜗杆 4转向器壳体 5加油螺塞 6下盖 7调整螺母 8、15、18锁紧螺母 10放油螺塞 11摇臂轴 12油封 13指销 14双排圆锥滚子轴承 16侧盖 17调整螺钉 19、20衬套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2 13.3.2 转向器的调整转向器的调整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啮合间隙调整机构,如图所示。其调整步骤是:先不装弹簧以及壳体与盖之间的垫片进行调整,使转向齿轮轴上的转动力矩为12 Nm;然后用厚薄规测量x值,另外在x值上加0.050.13mm,此值就是应加垫片的总厚度,也就是齿条和齿轮合格的啮合间隙所要求的垫

47、片总厚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因结构的差异,调整方法也有所不同。1固定螺母 2导块压紧弹簧 3盖板 4导块 5转向器壳体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3 13.3.3 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1.前轮定位的检查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及前轮前束四个参数。前三个参数需用前轮定位仪或四轮定位仪等专用仪器在规定条件下检查;前束可用钢卷尺或前束尺等其它专用仪器检查,并按照各种车型有关前束测量部位、测量条件、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测量条件一般包括轮毂轴承间隙调整正常,车辆水平放置,车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轮胎气压正常,车辆载荷满足要求等。2.前轮定位的调整

48、 (1)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定位的调整:非独立悬架汽车的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大小一般由前轴和转向节结构保证,不能调整。主要是调整前束。也有的主销后倾角可以调整。前束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有效长度来调整的。横拉杆两端分别用正反螺纹与两个接头连接。松开两端接头夹紧螺栓,正反转动横拉杆,即可调整前轮前束值,测量调整方法如下: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3 13.3.3 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2.前轮定位的调整 (1)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定位的调整:前束测量方法: 1)将被测汽车停置在平坦的场地上,并使左右转向轮呈直驶位置。2)用千斤顶支起转向桥,在胎冠表面以粉笔涂敷

49、,转动车轮用金属划针画出胎冠中心线。3)放松千斤顶,使转向轮着地(此时左右转向轮车轮仍应保持直驶位置)。4)将前束尺置于被测量车轮的前方,尺杆与车桥平行,调整两指针使尖端距离地面垂直高度等于被测车轮的半径值,旋转游标卡尺使之与标尺对准零位,松开活动尺杆的固定螺钉,调整尺杆长度,使两指针分别指至被测车轮的胎冠中心线处(有的车是测量胎侧),然后将尺杆固定。 13.3 转向系的装配与调整13.3.3 13.3.3 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整2.前轮定位的调整 (1)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定位的调整:前束测量方法:5)将前束尺移至被测车轮的后方,使前束尺固定指针至一只车轮的胎冠中心线,旋转游标尺带动活动指针移动。当活动指针尖端指至另一只车轮的胎冠中心线上时,标尺上的读数即为被测车轮的前束值。应该注意的是:游标卡尺如果向外移动(即增加两指针距离),前束值正;若游标卡尺向内移动(即缩短两指针距离),则前束值为负。前束的调整方法:调整时汽车应停在平整场地上,顶起前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