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种疾病小儿推拿手法详解_第1页
治疗各种疾病小儿推拿手法详解_第2页
治疗各种疾病小儿推拿手法详解_第3页
治疗各种疾病小儿推拿手法详解_第4页
治疗各种疾病小儿推拿手法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推拿详解小儿推拿详解湖南省中医院 【小儿年龄分期】【小儿年龄分期】 14周岁以下,周岁以下,6周岁以下,周岁以下,3周岁以下周岁以下 胎胎 儿儿 期期从受孕到分娩约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周。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从出生到从出生到28天。天。 婴婴 儿儿 期期从出生后第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天到一周岁。 幼幼 儿儿 期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幼 童童 期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儿 童童 期期从七周岁到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周岁。(学龄期) 【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 一视二听三抬头,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四握

2、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十捏周岁独站稳 。 【小儿推拿适应症】【小儿推拿适应症】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夜啼、新生儿便秘等;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夜啼、新生儿便秘等;传染病: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百日咳、麻疹等;时令疾病:感冒、暑热症、咳嗽、哮喘等;时令疾病:感冒、暑热症、咳嗽、哮喘等;内科杂病: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内科杂病: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骨伤科病症: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骨伤科病症: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预防保健方面。预防保健方面。【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特点】 简简简单简单便便方便方便验

3、验有效有效廉廉廉价廉价【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特点】 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在的简单应用,而是在理论理论、手法手法、穴位穴位上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应用的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应用的特色。特色。【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生理特点】 1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稚阴稚阳稚阴稚阳”(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2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 “纯阳之体纯阳之体” ” 【小儿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 1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4、。 2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辨证论治特点】【小儿辨证论治特点】 四诊:以四诊:以望望、闻为主,问、切为辅(、闻为主,问、切为辅(“哑不能言哑不能言”、 腕部较短三部不分、啼哭影响脉象气息)。腕部较短三部不分、啼哭影响脉象气息)。望指纹:望指纹: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部:近掌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部: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中医认为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中医认为属于

5、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小儿辨证论治特点】【小儿辨证论治特点】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三关测轻重三关测轻重位置。位置。 位于风关位于风关病症较轻,多为表证。病症较轻,多为表证。 位于气关位于气关疾病由表及里。疾病由表及里。 位于命关位于命关疾病严重。疾病严重。 透关射甲透关射甲病症极其严重。病症极其严重。 红紫辩寒热红紫辩寒热颜色。颜色。 浮沉分表里浮沉分表里深浅。深浅。 淡滞定虚实淡滞定虚实颜色。颜色。 【

6、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1 1、定义:、定义: 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器具、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介质,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介质,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作,以力的形式在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方法。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2 2、要求:、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轻轻快快、柔和、平稳、着实、柔和、平稳、着实【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3 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 4 4、介质:、介质: 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滑石粉、水、麻油、

7、凡士林、葱姜汁等5 5、顺序:、顺序: 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6 6、处方:手法、处方:手法+ +穴位穴位+ +时间(操作次数)时间(操作次数) 如:揉太阳如:揉太阳100100次、捏脊次、捏脊1010遍、摩腹遍、摩腹2 2分钟分钟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1 1、小儿推拿八法:、小儿推拿八法: 按、摩、掐、揉、按、摩、掐、揉、推推、运、搓、摇、运、搓、摇2 2、其它手法:、其它手法: 拿、捏脊、捻、拍法等拿、捏脊、捻、拍法等3 3、复式操作法:、复式操作法: 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河、水

8、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马过河、水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七节骨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1 1、按法:、按法: 垂直方向垂直方向 逐渐用力逐渐用力 按而留之按而留之 逐渐放松逐渐放松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2 2、摩法:、摩法: 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 不带动皮下组织不带动皮下组织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3 3、掐法:、掐法: 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 人中人中 老龙老龙 内关内关 合谷合谷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 4、揉法:、揉法: 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轻柔缓

9、和的环旋运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并带动皮下组织。 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三指揉法)。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5 5、推法、推法(代表性的手法)(代表性的手法)直推法直推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方向的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快,200300200300次次/ /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肤不发红为佳。旋推法旋推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

10、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分推法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合推法合推法合法、和法,与分推法相反。合法、和法,与分推法相反。运推法运推法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6 6、拿法:、拿法: 相对用力捏住相对用力捏住 逐渐内收提起逐

11、渐内收提起 持续不断揉捏持续不断揉捏拿五经拿五经拿风池拿风池拿肩井拿肩井 【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7 7、捏法、捏法捏脊捏脊捏脊疗法捏脊疗法捏积疗法:捏积疗法: 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南方多用,又称前(南方多用,又称“翻皮肤翻皮肤”)。)。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北方多)。前(北方多)。

12、要领要领: 捻动(食指、中指)捻动(食指、中指) 捏住捏住提起提起 推动(拇指)推动(拇指) 【捏脊部位捏脊部位】捏脊的部位主要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门、腰阳关、八髎、背俞穴等。髎、背俞穴等。【捏脊方法捏脊方法】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用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皮肤,其余四指前按,相侧皮肤

13、,其余四指前按,相对用力(着力点为拇、食、对用力(着力点为拇、食、中指),捏起皮肤,从中指),捏起皮肤,从长强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大椎大椎穴止,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穴止,捏至最后一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三次增加一个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作,谓之“捏三提一捏三提一”法。法。【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8 8、捻法:勒法:、捻法:勒法: 四肢小关节四肢小关节9 9、拍法:、拍法: 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掌心内凹)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14、】 特点:特点: 特定的名称。特定的名称。A A、根据操作形象、根据操作形象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B B、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穴位、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穴位运土入水、运水入土;运土入水、运水入土;C C、根据操作功能和主治二定、根据操作功能和主治二定按经搓摩、飞经走气。按经搓摩、飞经走气。 特定的主治作用。特定的主治作用。 特定的操作程序。特定的操作程序。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1 1、黄蜂入洞:、黄蜂入洞:【操作】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揉两鼻孔的下缘【操作】用食指、中指的指端按揉两鼻孔的下缘或两侧迎香穴。或两侧迎香穴。【次数】【次数】50-10

15、050-100次。次。【功效】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功效】开肺窍、通鼻息、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发热无汗。【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发热无汗。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2 2、运土入水:、运土入水:【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脾土根沿掌跟【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脾土根沿掌跟运至肾水根下。运至肾水根下。【次数】【次数】100100次。次。【功效】滋肾利尿。【功效】滋肾利尿。【主治】小便黄短频数、癃闭等。【主治】小便黄短频数、癃闭等。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3 3、运水入土:、运水入土:【操作】用

16、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肾水根沿掌跟【操作】用大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肾水根沿掌跟运至脾土根下。运至脾土根下。【次数】【次数】100100次。次。【功效】健脾润燥通滞。【功效】健脾润燥通滞。【主治】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痢疾等。【主治】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痢疾等。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4 4、水底捞月:、水底捞月:【操作】用右手中指指端蘸上凉水从水底开始运【操作】用右手中指指端蘸上凉水从水底开始运至内劳宫,带跳动的手法,行走路线似月牙至内劳宫,带跳动的手法,行走路线似月牙形,操作时配合用嘴吹气。形,操作时配合用嘴吹气。 【次数】【次数】30-5030-50次。次。 【功

17、效】清热。【功效】清热。 【主治】发热、高热实证。【主治】发热、高热实证。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5 5、打马过天河:、打马过天河:【操作】【操作】A A、运内劳宫、运内劳宫直接滴凉水于内劳宫,用运法直接滴凉水于内劳宫,用运法在其周围操作,边操作边配合吹气。在其周围操作,边操作边配合吹气。100100次。次。 B B、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线从腕部总、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线从腕部总筋穴(大陵穴)弹打至肘弯(尺泽穴)。筋穴(大陵穴)弹打至肘弯(尺泽穴)。3030遍。遍。 也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但力度较差)。也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但力度较差)。

18、 【功效】清热、通经、行气。【功效】清热、通经、行气。 【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包(神昏、烦躁、谵语、高【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包(神昏、烦躁、谵语、高热等)。热等)。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6 6、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 【操作】【操作】A A、揉脐及天枢(三指揉)、揉脐及天枢(三指揉) 2 2分钟。分钟。 B B、揉龟尾、揉龟尾 100100次。次。 C C、推(上、下)七节骨、推(上、下)七节骨 100100次。次。【功效】健脾理气止泄。【功效】健脾理气止泄。【主治】治疗一切泄泻、痢疾的基本方。【主治】治疗一切泄泻、痢疾的基

19、本方。 【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小儿推拿手法复式操作法】 7 7、总收法、总收法 【操作】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另一手拿患儿【操作】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另一手拿患儿的食、无名指,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的食、无名指,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次数】【次数】20-3020-30次。次。【功效】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功效】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主治】感冒、上肢痹痛。【主治】感冒、上肢痹痛。 【小儿推拿穴位】【小儿推拿穴位】 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刺激点。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

20、的刺激点。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是穴、推拿特定穴。阿是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 特点:特点:1 1、形态、形态点状、线状、面状。点状、线状、面状。2 2、分布、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3 3、联系、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4 4、理论、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初步

21、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 【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特定穴】 名称:名称:1 1、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心经、大肠、膀胱等心经、大肠、膀胱等2 2、人体部位、人体部位五指节、腹、脊等五指节、腹、脊等3 3、作用功能、作用功能端正、精宁等端正、精宁等4 4、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脾土、肝木等脾土、肝木等5 5、山谷河流、山谷河流山根、洪池等山根、洪池等6 6、建筑物体、建筑物体天庭、三关等天庭、三关等7 7、动物名称、动物名称老龙、龟尾等老龙、龟尾等8 8、哲学名词、哲学名词阴阳、八卦等阴阳、八卦等 五 经 穴(1)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22、拇 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 (2)手法 :旋推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到次。(3) 作用 :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v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v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v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v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腑 之 穴 (1)位置:大肠 食指桡侧 v 小肠 小指尺侧v 胃 拇指桡侧二指节v 膀胱 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v 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 (2)手法 :上推为补,下推为泻,来回推为调,平补平泻,保健用调法。(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分钟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补肺经清心经头 面 四 大 穴(外感表证

23、) 天门(攒竹)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 际成一直线手法两拇指由下至上 交替直推。 上 推24次,开天人 合一的门户坎 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 横线。手法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 分推。用指腹沿眉毛 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 梢,一般分推24次,分 推阴阳,使阴归阴位, 阳归阳位。 太 阳 位置在颞侧的凹陷处。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 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左为太阴,右为太阳。耳后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手法两拇指或中指端揉。揉3掐1为 1遍,35遍。 止泻四法(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位置 尾椎骨端手法 拇指端

24、或中指端揉,(次数)到次。作用 通调督脉之经气,调节大肠。治疗:泻泄,便秘,脱肛,遗尿。小儿惊风七 节 骨 位置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手法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法和推下七节法。(次数)到次。作用 温阳止泻,升气提脱,泄热通便。推七节骨_搜搜视频腹 位置 脐周大腹部。手法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次数)分推到次;摩腹分钟。注意手法方向。作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腹胀,腹泻,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好。 也可以用于保健。脐 位置肚脐。手法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指摩或掌摩

25、称摩脐;用两手拇指和食、中三指抓住肚脐抖,掌根振颤。(次数)揉到次,摩分钟。作用 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失导滞。门 穴 天门(1)位置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2)手法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3)作用 发汗解表,启迪智力,镇静安神。 囟门:大脑之门(1)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2)手法: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或掌根放在前额,食 中 示三指自然放在囟门穴上摩 揉)。中医按摩培训(摩囟门)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中医推拿囟门的诊病作用v 囟门包括前囟和后囟。v 早闭合:主要是小头畸形,头围小,将来可能导致智力落后,痴呆。v 迟闭合:佝偻病,缺钙,脑积水,甲状腺机能低下等情况v 囟门凹陷:重度营养不良,严重脱水等情况:腹泻,呕吐,出汗等。v 囟门突起:脑膜炎等导致的颅内压比较高。v 平时卫生和护理:注意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