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重点短语_第1页
初二重点短语_第2页
初二重点短语_第3页
初二重点短语_第4页
初二重点短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英语复习短语(2011-10-10)Whats the matter?Whats the problem?Whats wrong?What does he look like?What is he like?Its pleasant to doThere bedoinghave a tryintroduce sb to sbthanks for doingwrite tohear fromcant wait to dobe proud ofget angry witha bita littleshake handson the lefton the rightturn left (int

2、o)turn right (into)over therego straight aheadgo alongbetweenandon the corner ofget onget offin dangerin peacetake awaydecide (not) to dofind outlive onless and lessmake a plansuch asfor examplenature reservegive sb some advicewrite downIts a good idea to doHow about doingWhy not?try (not) to doeach

3、 otherhelp sb to dohelp sb with sthtalk aboutask for advice aboutenjoy oneselftake a deep breatha piece of paperhave a conversationIts hard to doIts difficult to doremember to doremember doingforget to doforget doingall the timeall over Chinatravel around the worldenter a competitiontake offput onta

4、ke part inthe first prizewestern foodcome truebe abroadfly totake a plane tosell outgo toby planehave been tohave gone tomore thangive a concertdream aboutspace stationhundreds ofthousands ofmillions ofthe latest newscome back toreturn tonone ofin the universehow longhow farhow oftenhow soonhow many

5、how muchhow oldget on well witha foreign languagehear ofhear aboutin factProject Hopestop to dostop doingdrop out of schoolbe illlook aftertake care ofcare forget an educationpay forraise moneyin the countrysideBeing Operapop musicclassical musicrock musicgive sb a breakon earthnot onlybut alsogive

6、a concertplay the guitarin addition tosmile atlaugh atin the treeon the treefall downhave nothing to dorun pastunder the hedgejump out of bedgo offlast nightoffer to dowant to doagree to dotry to doplan to dodecide to dohope to dolearn to dobe famous fortake placeduring the Qin Dynastyfall in love w

7、ith sb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bring sb sthbring sth to sblend sb sthlend sth to sbshow sb sthshow sth to sbleave sb sthleave sth to sbteach sb sthteach sth to sbbuy sb sthbuy sth for sbcook sb sthcook sth for sbread sb sthread sth for sbfrom time to timeItll probablyIts possible thatIts possible to

8、 doget coolerchange colourtake photos ofin the Northwestcompared todepend ondo some cleaningwash uphang oncut hairhave a haircuta light mealbe different frommobile phonesee sb doingsee sb dohear sb doinghear sb doget married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2011-10-11)一、实数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概念:如果x2a,那么x是a的平方根,记作:±

9、; ;其中 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当a0时, 0;当a时, 无意义;( )2a; a。、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概念:若x3a,那么x是a的立方根,记作: ;性质: a;( )3a; 、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分类: 、与实数有关的概念: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律: 二、简单的平移与旋转三、四边形:1、多边形的分类菱形矩形特殊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特殊梯形特殊等腰梯形边数多于4的多边形特殊正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特殊2、本章重要知识点:

1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别方法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别方法中心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平移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特殊的四边形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外角和为360°平面图形的密铺一般的多边形四、位置的确定:位置的确定利用方向角和距离利用列和行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点的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变化的鱼坐标表示平移或对称一次函数的定义理解一次的含义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kxb因为表达式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所以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条件一次函数的图象1、图象的画法2、图象的性质3、运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五、一次函数:六、二元一次方程组:1、 解方程组的基

11、本思路是消元,消元的基本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此外还可用图象法;2、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3、解应用题时,按设、列、解、答四步进行;4、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看成一次函数,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看成求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七、数据的代表:1、平均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记作 。如果在n个数中,x1出现了f1次,x2出现了f2次,xk出现了fk次,那么: 叫做x1,x2,xk的加权平均数;2、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当实际问题中

12、,各项的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的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3、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指的是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指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八年级(上)古诗文名句默写题(2011-10-11)一、 根据课文内容直接默写。(共1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8、 白头骚更短,浑欲

13、不胜簪。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理解性默写。(共7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陋室铭中“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

14、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12、望岳中_,_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13、透过望岳中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 拓展性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多字每个扣1分)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关注民众疾苦的古诗词:_, _。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桥的古诗词:_, _。3、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句是 :_,

15、 _。4、请写出表达作者充满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古诗句:_, _。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一、 词语解释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悦的样子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 再 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延至其家 邀请 处处志之 作标记欣然前往 高兴的样子 无问津者 渡口二、 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

16、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

17、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四、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

18、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9、。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 斯:这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 何:什么。二、译句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列问题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20、? 何陋之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1、可爱者甚蕃 蕃:多。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6、宜乎众矣。 宜:应当。二、译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

21、而不显得妖媚。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

22、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二、译句 答案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3、男有分,女有

23、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

24、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三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25、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五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

26、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

27、眼泪又来了。1下面几句话有什么含义?体现了什么?(1)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2)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4)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有何作用?(1)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请从人称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3)我的眼泪又来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3选文对父亲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指出“蹒跚”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并解释。5写出与“扑扑衣上的泥土”相照应的句子。6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7“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原因是什

28、么?8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有何作用?9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用“”分三层。11选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一个标题(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车上惜别。D、买桔送别。12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处“背影”,其中详细地刻画了买桔子的背影,为什么要这样写?五 答案:(1)体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关怀,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2)体胖的父亲买橘子并不轻松,只是想到要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尽管很累,单心里却很踏实。(3)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4)突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1)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作直接描写,用"似的"

29、表明是在推测别人的心理活动。同时,从内容上说,也表明买橘子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并不轻松。(2)"找"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依依不舍的感情(3)从内容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从结构方面:照应前文中"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3、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不辞辛苦所做的一切,表现了父亲爱子情深。4、父亲是个胖子;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5、他用手攀着上面 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再抱起橘子走。6、描写7、怕父亲伤心,也怕别人笑话8、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9、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留恋之情10、只好让他去

30、我看见到那边来信过一会说。11、D 12、(1)"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最深;(2)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陋室铭(刘禹锡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题)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比喻赞美'陋

31、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 周敦颐)(2001年河北省中考阅读题)一、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1、 益: 副词,更。 2、 植:树立。 3 、鲜:少。 4、濯:洗涤。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应当 9、独:只,仅二、翻译: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32、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

33、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七、本文所用的修

34、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背诵: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

35、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桃花源记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4)重点词: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