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1页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 B.手在小提琴上不 C.道路两旁的隔音 D. B超检查身体对话,说明声音 同位置按弦,主要 墙是在声源处减 是超声波在医可在真空中传播 目的是改变响度 弱噪声 学中的应用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月球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

2、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空中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3) B.(2)(4) C.(3)(4) D.(1)(2)4.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光的直线 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 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 D.平面镜成正立 传播形成的 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的反射而形成的 等大的实像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

3、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水蒸发制冷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这种物质在第8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这种物质在CD段己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8.如图所示,将一束太

4、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 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 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度会升高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B的外侧温度会升得更高9.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 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沸点/-33.578100150 A.液态氨 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B.酒精C.水D.煤油10.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

5、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11.有些动物夜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而猫头鹰在夜间却有很好的视力,原因是猫头鹰 A.不需要光线也能看到目标 B.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 C.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 D.眼睛发光,可以照亮目标12.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只能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却看不见车后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

6、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第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14.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15.遇到干旱天气气象部门会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7、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 (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色。17.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若不推拉活塞,可以通过 温度的方法也可使液态乙醚

8、消失.18.小红站在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最方便的做法是小明应将光源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照射。19.小红在池塘边观察水中月亮的视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如图,此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的度数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 反射,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的 反射。 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

9、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9分)21.(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

10、你在乙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3)如图A是平面镜,B是眼睛,C是眼睛看到蜡烛D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完成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22. (9分)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而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 而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甲 乙 丙第22题图(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

11、盘的温度 ,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第23题图(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因为整个过程没有 出现,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凝华过程是 热过程。23.(4分)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强/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

12、出的24. ( 7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2)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根据表中数据,在上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选填“a”“b”“c”“d”)(4)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上图3,其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在同一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 、93 、

13、100;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 25. (6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 了 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 态.(2)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 (选填“快”或“慢”).(3)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14、)(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6. (4分)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的声速(单位m/s),回答问题:(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 .(2)在长约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 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25 )27. ( 4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

15、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2)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 ,也能方便地测量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8. ( 5分)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16、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合理、不合理)的;(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所示,卡片中各孔尺寸相同(约为1cm),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图甲(3)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白纸较近,看到的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相同,然后让带孔卡板远离白纸,到一定距离后,白纸上的光斑又成了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 有关。(4)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图乙 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当孔 径小

17、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 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 。 (选填“有关或无关“) 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 形成的。29. ( 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