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一)_第1页
安全学原理(一)_第2页
安全学原理(一)_第3页
安全学原理(一)_第4页
安全学原理(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学原理 主讲:电话: 邮箱:办公室:东7楼B座3021本学期教学安排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2授课方式:主要采取讲述,课堂讨论等方式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2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安全观第三章 安全认识论第四章 安全方法论第五章 安全社会原理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23第一章 绪 论34第一节 概述一、安全的重要性 1、1984年1月19日,墨西哥城的天然气泄漏爆炸,导 致452人死亡。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导致 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3、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火灾,导致100 多人死亡。 4、20

2、02年,烟台海难事故。 5、2003年,四川井喷事故。 6、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452000-2012年次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人类本身来说,安全就是生命。65二、时代的安全观 广义安全:大安全,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 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 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狭义安全: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如生产安全、 机械安全、矿业安全、消防安全等 农业经济时代:基本的安全观 工业经济时代:形成可各自较为系统的安全理论 与技术。 现 代 社 会:人类对安全的依赖比以往更加强烈, 对安全的需要也将变得更为迫切。三、安全分类77第

3、二节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 全 指 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 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4、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 毒物泄露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 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 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 故。 8一、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5、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 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 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6、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

4、确定其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 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 机安全评价。7、固有危险度:生产系统中设备及物料失控可能 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899二、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复杂性安全的社会性安全的潜隐性1010第三节 安全科学的定义和性质一、安全科学的定义 安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安全工作者对其他 定一个有论述,不甚统一。1、库尔曼阐述:安全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所使用的技术危害作用绝对的最小化,或至少使这种危害作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为实现这个目标,安全科学的特定功能是获取及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和获取的知

5、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 这些知识包括应用技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设计,以及预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 11一、安全科学的定义2、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及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3、刘潜主编,定义: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已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科学。4、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行随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11125、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 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 全相对应的客观

6、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 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 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12一、安全科学的定义1313二、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1414第四节 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对象和范畴 一、研究内容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二、研究对象 安全科学应该研究的领域范畴安全生产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1990-2

7、000-2020)提出了我国工业安全技术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支撑条件和技术政策,确定了四项重点任务:1、工业安全技术:着重研究重大恶性事故及多次重复发 生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152、职业卫生工程: 着重研究危害职工的尘肺病等职业方面的预防及控制技术3、安全管理。 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4、高新技术及特殊环境中的安全技术三、范畴 归纳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范畴,可以分为以下四方面: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16第五节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一、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1、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四因素) 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

8、系)、安全系统,前三者又构成安全三要素。 2、学科体系结构的基本内容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层次安全观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学科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15172、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纵横向的分类层次 A 纵向学科分类 可分为:安全物质类、安全社会类、安全系统 类、安全人体类。 B 横向学科层次: 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哲学。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学 安全学安全观。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指导实践,从而达到理论升华的双向作用原理。161817二、安全科学的学科分类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1997年6月颁布)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

9、的学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一级学科:矿业工程 ( 0819) 二级学科:采矿工程 (081901) 矿物加工工程 ( 081902)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1903) 2001年3月,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 1920作业一、解释以下名词 本质安全化;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 二、简述题 1.目前对“安全科学”的定义; 2.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3.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192120第一章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安全问题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认识过程安全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国外安全科学的

10、发展历程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我国安全科学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展望22第一节 安全问题21一、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认识过程 1.事物的发展方向 自然流向:自身的动力作用,按自然状态发展 人为流向:在自然状态发展的同时加入了人为因素 2.安全问题的感受对象 人 3.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无知的安全认识阶段(被动 工业革命以前)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主动但有局限性 工业革命以后系统安全认识阶段(采用系统的观点 二战时期)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动态的观点 目前)2322二、安全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1.远古的的石器时代 ,生产力极为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而安全问题也主要来自于自然,比如水灾、野

11、兽侵袭等,人被动地依附于自然。 第一节 安全问题24232.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为了满足自我基本安全生存条件的需要,学会了利用大自然并尽可能逃避各种灾难,形成了最基本的安全观,但同样,由于利用的资源有限,产生的安全问题大多数来自于自然。 生产方式:手工作坊 无大的灾害 第一节 安全问题25243.工业时代,人类利用技术开发资源、制造机器,可以说技术无处不在,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财富,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灾难。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是喜忧掺半。2006.8.18广州钛白粉厂有毒液体-四氯化钛泄漏 第一节 安全问题2625事故现场,化学品在空气中形成白色气体向城市上空飘散 2726三、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安

12、全问题 1.环境安全问题 从化学污染角度来看,化学工业的诞生,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侵蚀了土壤。 例如: 2005年6月2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揭密“死亡名单”,因为水环境的日益恶化,水源屡遭污染,全国各地制造出数个“癌症村”。 第一节 安全问题28 从动植物灭绝速度看,就鸟类而言,在16001900年这300年间,平均每4年灭绝一种,进入20世纪以后,每年灭绝一种,现在是每天灭绝一种。 29272.核安全问题 核能的开发利用给能源危机带来新的希望。核反应堆在世界各国陆续建成,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由于其失控造成人员

13、伤亡、环境灾害等危害,其放射性物质可以杀伤动植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的DNA分子并诱发癌症。 例如: 1979年3月,美国三浬岛核电站发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外泄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堆芯爆炸事故, 2011年3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 第一节 安全问题3028美国三浬岛核电站第一节 安全问题3129离核电站仅公里的小镇20年来成为无人居住的“死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第一节 安全问题32303.航空航天事故,例如: 1982年4月26日,从广州飞往桂林的266号飞机在桂林上空失事,112人全部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

14、飞机在升空73秒后起火爆炸,整个机组人员全部丧生。 2000年6月22日,某航空公司Y7100/B3479号飞机,在武汉市汉阳区永丰乡四台村汉江南岸坠毁,飞机解体,造成49人死亡。 第一节 安全问题33314.交通运输事故 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 第一节 安全问题34325.工业矿山灾害辽宁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一条新建生产线发生钢包脱落事件,造成32人死亡 钢水冷却后形成的“钢渣” 事故现场示意图 根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08年度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进一步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

15、2起,死亡91172人,比2007年减少92456起、10308人,分别下降18.3%和10.2%。年度事故死亡人数1995年以来首次降到10万人以下。 第一节 安全问题35一、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局部安全技术理论的形成期 工业革命时期专项安全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19世纪下半叶,如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先后建立了防止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保险基金会等。大规模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20世纪初80年代; 据1977年统计各国建立的研究机构,德国建立36个,英国44个,美国31个,法国46个,荷兰13个。33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36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二、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建立阶段 20世纪至

16、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国家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实施,安全技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而得到发展。 迅猛发展阶段 两方面:第一,建立了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中心等研究机构。第二,设立了安全科学技术及工程多层次专业教育体系。 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3437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三、我国安全科学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展望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群体。提出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等应用基础学科;发展了安全工程学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展了安

17、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开展了人的工作能力与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的可靠性、人体疲劳和人为失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多种数学模型和人为失误评价与测试方法。3538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开展了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机理研究,建立了矿井火灾、建筑火灾、森林火灾、煤矿瓦斯爆炸、火炸药爆炸、可燃气体和粉尘爆炸、重要毒物泄漏扩散事故过程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开展了机械装备及重大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安全性研究,发展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技术、提出了建(构)筑物破坏模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等。3639开展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

18、究,提出了多种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评价方法,如“0123”安全管理模式,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方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方法、固体废弃物风险评价方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等。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工业粉尘危害、毒物危害、辐射危害、噪声危害预防控制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机械安全装置和电气安全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品种齐全的个体防护用品与装备。37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40研究开发了尘、毒以及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 研究开发了特种设备、建(构)筑物安全检测和监测系统。研究开发了矿井瓦斯爆炸、矿井火灾、顶板事故、矿井透水、矿井防尘、冲击地压、边坡滑移、提升运输事故、矿山救护等矿山安全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消防产品和消防应用技术,如灭火药剂、灭火装备、阻燃材料、快速响应喷水灭火系统、智能化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等。38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41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标准已达800余项。近20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