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中厉琳14_第1页
八下期中厉琳14_第2页
八下期中厉琳14_第3页
八下期中厉琳14_第4页
八下期中厉琳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9 一、积累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1)“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远离故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共同的。女娲造人的神话凝注了祖先对土地的礼赞,开疆拓土是众多统治者引以为豪的显赫战功,而守卫土地的故事更是可歌可泣。如今,土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2)土地,哺育了人类,辉煌续写着。让我们伫立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掬起一把土,对她来一次仔细端详吧!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2、画线处(1)有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画线处(2)有语病,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2、(2分)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1)_,欲上青天揽明月。(2)_?怅望青田云水遥。(3)_,相伴过年华。(4)夕阳西下,_。(5)淮南秋雨夜,_。(6)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7)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8)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_,_。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

3、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题目中的“铭”和木兰诗的“诗”,小石潭记的“记”及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讲演稿,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结尾总结全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代维新派领袖、学者。D、散文诗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作者用象征手法将海燕塑造为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此诗一经发表即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当时最

4、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叫卖者)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声附和。 B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因为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比,一时的损失就显得沧海一粟。 C近年,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D“马航事件”仍未有最新进展,中国目前仍不遗余力开展搜寻工作。综合性学习。(6分) 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八年级(五)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

5、相关的主题活动。材料一:2011年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据楚天都市报)材料二:2011年8月2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行驶的路上停下车来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向司机赠送了锦旗。(据央视“新闻1+1”节目)材料三: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

6、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据央视“新闻1+1”节目)7、仔细研读以上三则材料,请提取两条当下人们不愿扶起摔倒老人的原因。(2分)8、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50字左右)(2分)9、假如你是校报的小记者,为宣传驾驶员殷红彬扶起老人的先进事迹,打算电话采访殷红彬。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二、阅读理解(5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0-11题。(7分)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0、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用什么手法

7、表现的? 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11、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阅读核工记,回答12-15题。(17分)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

8、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核工记(清) 宋起凤注浮屠:塔。招提:寺院的别称。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长五分许 : (2)雉历历可数 :(3)若寒冻不胜者 : (4) 楼门洞敞:13.下列句

9、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形若渐寤然 若听茶声然B、盖供客茗饮也 盖大苏泛赤壁云C、若为佛事夜归者 若止印三二本D、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孔子云:“何陋之有?”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4分)(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2)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15.试比较分析核舟记和核工记两文的异同之处。(相同点至少2点,不同点至少1点)(6分)阅读现代文河湾没了,完成1619题。(18分)河湾没了 冯骥才我家门前有个小小的河湾。它真美、真静、真迷人。它与平原上随处可见的河湾并无异处,不过一湾清亮亮的水日日缓缓流动,倒映着天、云彩、飞鸟、风筝,以及两岸垂柳的影子

10、它总是淡淡的、默默的、静静的,只有在初春河上的冰片碎裂时,夏日水涨流急时,或狂风掀起波浪拍打泥岸时,它才发出一些声响。它离我家门口不过五六十步。我曾经和小伙伴们在这爬满青草、开着野花的堤坡上玩耍,在河湾里洗澡,或蹲在河边,眼瞧着一些顶着草笠的渔人,一抖手中的竹竿,把一条半尺多长闪光的银鱼从水下甩到岸上来。我见过一个画画的来到这儿,他一到这儿就仿佛被磁石吸住了似的,从此天天来。先是在河对岸画,后来又到这边来。我对这个浅黑脸儿、不爱说话、衣服沾满颜料的人产生了好感,大概是因为他对“我们的河湾”有了好感之故。我说“我们的河湾”,这只是一种习惯,因为河湾街上的人家对外人都这样说,好像这河湾天经地义属于

11、我们这些日夜守在它身旁的人。大人们严禁我们往河里撒尿,因为他们天天要在这河湾里浣衣、洗菜、淘米和打水。再说那个画画的。我站在他身边,好奇地看着他把许多种颜色搅在一起后,涂在一块紧绷在木框子上的粗布上。他不理我,只是一忽儿抬起头看看河湾,一忽儿又注目他的画,还不住地摇头叹息。看来,把我们的河湾搬到他的画布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忍不住说:“你画得不好!”他扭过半边浅黑色、瘦削的脸,目光依然盯着画布:“怎么不好?”我一时说不出道理,却把自己的感受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我们这河湾是活的,都被你画死了!”谁知我的话好似什么东西击中了他的要害。他瞠目瞅了我半天,那眼神于迷惘中略带惊讶。他茫然地怔了一会儿,

12、忽然用一把带木柄的三角形薄铁片,把画布上的油色刮去,然后啪地关上画箱,骑车走了。此后他没有再来。我以为我的话得罪了他,心中充满悔意。可是当我的目光一停在河湾的景色间,这悔意就像被一阵风吹得光光的。瞧吧!我们的河湾便是可以指责那位不成功的画家最充分的理由与依据。它本身才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呢!有一天,那河湾里出现了一种绛紫的颜色,在两岸碧绿的苇草中间显得十分刺目。多少年来,这河湾一直像幅淡雅的水彩画,从来没有过这样浓艳的颜色。我跑到河边一看,原来不知从哪儿流来一股紫色溶液。(2)无论阴晴雨雾,河湾再变幻不出任何动人的情态,它总是一副刺目的、冷冰冰的紫色的面孔,在蓝天碧野间,不协调地炫耀着自己浓烈的

13、色泽。当这溶液流入河湾时,岸边便泛起一堆堆泡沫。它仿佛是一种流动的、无形的恶魔,使河边茂密的芦苇发黑、萎缩、枯死。水面上再没有鱼儿游动的水纹,渔人也消失了。河湾街上的人家再没人到河边打水或洗衣。人们也不再爱惜它了,常常有人把垃圾倒入河中。没过多久,听说染料厂与附近一个生产队签了合同。生产队把河湾彼岸的几十亩地,包括这河湾在内,一起卖给染料厂,修建一座仓库。跟着来了一伙人,看样子,有工人,也有庄稼汉。他们赶着马车,带着铁锹、镐头、大锯,还开来一辆旧式的推土机,干得很带劲。先把河湾周围的老树齐根锯去,装上马车运走;再将河水抽干,把河床作为天然的沟槽,埋下染料厂排泄废水的水泥管道,河堤也被削去。从此

14、,小河便从地面上消失了,那条小河流经之地,被筑成一条宽宽的土公路,它离我家门前,还是那五六十步。16、文中的“我”对河湾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6分)17、下列句子很具有表现力,请加以鉴赏。(4分)(1)它总是淡淡的、默默的、静静的,只有在初春河上的冰片碎裂时,夏日水涨流急时,或狂风掀起波浪拍打泥岸时,它才发出一些声响。(2)无论阴晴雨雾,河湾再变幻不出任何动人的情态,它总是一副刺目的、冷冰冰的紫色的面孔,在蓝天碧野间,不协调地炫耀着自己浓烈的色泽。18、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河湾,记述中却闲出笔墨提到画家,其用意是什么?(4分)19、题目“河湾没了”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阅

15、读现代文眼界与读书,完成2023题。(13分)眼界与读书赵 畅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

16、,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

17、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20.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思想观点(2分) 21.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8、)22. 第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4分)23.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的理解。(3分) 三、作文(65分) 24、“中国好声音”红遍全球,选手们不凭长相,不凭出身背景,他们唯一能征服评委内心的只有“好声音”。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的“好声音”,父母的一声叮咛,校园的一声课铃,窗外淅沥的细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哪一种“好声音”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请以“我心中的好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及体验。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老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一、积累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一

19、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远离故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共同的。女娲造人的神话凝注了祖先对土地的礼赞,开疆拓土是众多统治者引以为豪的显赫战功,而守卫土地的故事更是可歌可泣。如今,土地又被赋予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土地,哺育了人类,辉煌续写着。让我们伫立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掬起一把土,对她来一次仔细端详吧!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礼赞 显赫 伫立 端详2、画线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3画线处有语病,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1)_,欲上青天揽明月。(

20、2)_?怅望青田云水遥。(3)_,相伴过年华。(4)夕阳西下,_。(5)淮南秋雨夜,_。(6)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7)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8)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_,_。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c )(3分)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1、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题目中的“铭”和木兰诗的“诗”,小石潭记的“记”及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讲演稿,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结尾总结全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代维新派领袖、学者。D、散文诗海燕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作者用象征手法将海燕塑造为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此诗一经发表即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当时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22、恰当的一项是( d)(3分) A(叫卖者)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声附和。 B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因为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比,一时的损失就显得沧海一粟。 C近年,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苹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D“马航事件”仍未有最新进展,中国目前仍不遗余力开展搜寻工作。综合性学习。(6分) 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九年级(五)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相关的主题活动。材料一:2011年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

23、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据楚天都市报)材料二:2011年8月2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行驶的路上停下车来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向司机赠送了锦旗。(据央视“新闻1+1”节目)材料三: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

24、处。(据央视“新闻1+1”节目)7、仔细研读以上三则材料,请提取两条当下人们不愿扶起摔倒老人的原因。(2分)8、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50字左右)(2分)9、假如你是校报的小记者,为宣传驾驶员殷红彬扶起老人的先进事迹,打算电话采访殷红彬。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7怕被诬陷(“怕被反咬一口”或“怕担风险”)没有法律保障(每点1分) 8、示例一: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说自己的老人倒在地上,我们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来救他,但是当别人的老人倒在地上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去搀扶起来?

25、社会呼唤爱的传递,请搀扶起中国人的“爱心”吧!示例二: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不要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既然旁边有那么多围观者,我们上前扶了总会有人站出来证明我们的清白。何况我们都会老的,如果将来我们老了也遭遇类似情况,该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啊!(2分,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语言)9、示例一:殷叔叔,您好!请问当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要主动停车去搀扶老人的?示例二:殷叔叔,当老人反诬您是肇事者时,您是怎么想的呢?示例三:殷叔叔,假如您的车上没有安装监控探头,今后您还敢去主动扶起老人吗?(称呼问候语1分,问题有价值、切题1分)二、阅读理解(5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0-11题。(7分)画眉鸟宋欧阳

26、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0、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11、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答:10.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1分)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1分)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1分);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1分)。1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之情(1分)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1分)。或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阅读核工记,回答12-15题。(17分)季弟获桃坠一枚

27、,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壮,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

28、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核工记(清) 宋起凤注浮屠:塔。招提:寺院的别称。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长五分许 : 上下,左右(2)雉历历可数 : 清清楚楚(3)若寒冻不胜者 :承受(4) 楼门洞敞:像洞一样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形若渐寤然 若听茶声然B、盖供客茗饮也 盖大苏泛赤壁云C、若为佛

29、事夜归者 若止印三二本D、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孔子云:“何陋之有?”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4分)(1)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2)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15.试比较分析核舟记和核工记两文的异同之处。(相同点至少2处,不同点至少1处)(6分)答:相同:都是描写中国的微雕技术的,都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主体部分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先整体后局部。都通过对物品的外部描写展现了微雕的栩栩如生,表达了对这种技术的赞叹。两文皆以物为说明对象,又兼有人事。两文都有观察细致、说明生动的特点,在

30、客观描述中不乏作者丰富的想像。不同:说明对象有别,一为核舟,突出“苏轼泛舟赤壁”的主题;一为桃坠,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 HYPERLINK /search?word=%E5%9D%A0%E5%A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 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 HYPERLINK /search?word=%E5%9E%9B%E5%A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顶有高楼

31、,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 HYPERLINK /search?word=%E6%89%93%E6%9B%B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打更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6%9B%B4%E5%A4%AB&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更夫,拿着 HYPERLINK /search?word=%E9%BC%93%E6%A7%8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鼓槌打鼓,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 HYPERLIN

32、K /search?word=%E6%9D%BE%E6%A0%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松树。 HYPERLINK /search?word=%E6%9D%BE%E6%A0%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6%9D%BE%E6%A0%91&fr=qb_search_exp

33、&ie=utf8 t _blank 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 HYPERLINK /search?word=%E4%BD%9B%E7%BB%8F&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 HYPERLINK /search?word=%E4%BD%9B%E6%95%99&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 HYPERLINK /search?word=%E5%B0%8F%E5%92%8C%E5%B0%9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

34、ank 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边露出七级 HYPERLINK /search?word=%E5%AE%9D%E5%A1%9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宝塔,距离 HYPERLINK /search?word=%E6%B2%B3%E6%BB%A9&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河滩有半分远。靠近 HYPERLINK /search?word=%E6%B2%B3%E6%BB%A9&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

35、 HYPERLINK /search?word=%E8%8C%B6%E5%87%A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5%9C%9F%E5%B1%B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土山上有敲钟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9%98%81%E6%A5%B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36、阁楼蹲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 HYPERLINK /search?word=%E6%80%A1%E7%84%B6%E8%87%AA%E5%BE%97&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 HYPERLINK /search?word=%E5%BC%A0%E7%BB%A7&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张继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5%A7%

37、91%E8%8B%8F%E5%9F%8E&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姑苏城外 HYPERLINK /search?word=%E5%AF%92%E5%B1%B1%E5%AF%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总共有七个人:(分别是)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士兵。房屋内器物用具共有九个:(分别是)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 HYPERLINK /search?word=%E5%AE%9D%E5%A1%94&fr=qb_search_exp&ie=utf8

38、 t _blank 宝塔,一条小舟,一个 HYPERLINK /search?word=%E9%98%81%E6%A5%B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阁楼,一个炉灶,钟和鼓各一个。 HYPERLINK /search?word=%E6%99%AF%E8%87%B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景致共有七处,分别是:山、水、林木、四块 HYPERLINK /search?word=%E6%B2%B3%E6%BB%A9&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

39、火。而人的活动像是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 HYPERLINK /search?word=%E8%8C%B6%E5%87%A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他们愁眉苦脸、畏惧严寒、凝聚 HYPERLINK /search?word=%E7%A5%9E%E6%80%9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神思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HYPERLINK /search?word=%E4%BD%9B%E8%AF%AD&fr=qb_search_ex

40、p&ie=utf8 t _blank 佛语说:“把高山容纳到 HYPERLINK /search?word=%E8%8A%A5%E5%A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芥子中”大概说的就是这吧!阅读现代文河湾没了,完成1619题。(18分)河湾没了冯骥才我家门前有个小小的河湾。它真美、真静、真迷人。它与平原上随处可见的河湾并无异处,不过一湾清亮亮的水日日缓缓流动,倒映着天、云彩、飞鸟、风筝,以及两岸垂柳的影子(2)它总是淡淡的、默默的、静静的,只有在初春河上的冰片碎裂时,夏日水涨流急时,或狂风掀起波浪拍打泥岸时,它才发出一些声响。它离我家门口不过五

41、六十步。我曾经和小伙伴们在这爬满青草、开着野花的堤坡上玩耍,在河湾里洗澡,或蹲在河边,眼瞧着一些顶着草笠的渔人,一抖手中的竹竿,把一条半尺多长闪光的银鱼从水下甩到岸上来。我见过一个画画的来到这儿,他一到这儿就仿佛被磁石吸住了似的,从此天天来。先是在河对岸画,后来又到这边来。我对这个浅黑脸儿、不爱说话、衣服沾满颜料的人产生了好感,大概是因为他对“我们的河湾”有了好感之故。我说“我们的河湾”,这只是一种习惯,因为河湾街上的人家对外人都这样说,好像这河湾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这些日夜守在它身旁的人。大人们严禁我们往河里撒尿,因为他们天天要在这河湾里浣衣、洗菜、淘米和打水。再说那个画画的。我站在他身边,好奇

42、地看着他把许多种颜色搅在一起后,涂在一块紧绷在木框子上的粗布上。他不理我,只是一忽儿抬起头看看河湾,一忽儿又注目他的画,还不住地摇头叹息。看来,把我们的河湾搬到他的画布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忍不住说:“你画得不好!”他扭过半边浅黑色、瘦削的脸,目光依然盯着画布:“怎么不好?”我一时说不出道理,却把自己的感受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我们这河湾是活的,都被你画死了!”谁知我的话好似什么东西击中了他的要害。他瞠目瞅了我半天,那眼神于迷惘中略带惊讶。他茫然地怔了一会儿,忽然用一把带木柄的三角形薄铁片,把画布上的油色刮去,然后啪地关上画箱,骑车走了。此后他没有再来。我以为我的话得罪了他,心中充满悔意。可是

43、当我的目光一停在河湾的景色间,这悔意就像被一阵风吹得光光的。瞧吧!我们的河湾便是可以指责那位不成功的画家最充分的理由与依据。它本身才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呢!有一天,那河湾里出现了一种绛紫的颜色,在两岸碧绿的苇草中间显得十分刺目。多少年来,这河湾一直像幅淡雅的水彩画,从来没有过这样浓艳的颜色。我跑到河边一看,原来不知从哪儿流来一股紫色溶液。(2)无论阴晴雨雾,河湾再变幻不出任何动人的情态,它总是一副刺目的、冷冰冰的紫色的面孔,在蓝天碧野间,不协调地炫耀着自己浓烈的色泽。当这溶液流入河湾时,岸边便泛起一堆堆泡沫。它仿佛是一种流动的、无形的恶魔,使河边茂密的芦苇发黑、萎缩、枯死。水面上再没有鱼儿游动的

44、水纹,渔人也消失了。河湾街上的人家再没人到河边打水或洗衣。人们也不再爱惜它了,常常有人把垃圾倒入河中。没过多久,听说染料厂与附近一个生产队签了合同。生产队把河湾彼岸的几十亩地,包括这河湾在内,一起卖给染料厂,修建一座仓库。跟着来了一伙人,看样子,有工人,也有庄稼汉。他们赶着马车,带着铁锹、镐头、大锯,还开来一辆旧式的推土机,干得很带劲。先把河湾周围的老树齐根锯去,装上马车运走;再将河水抽干,把河床作为天然的沟槽,埋下染料厂排泄废水的水泥管道,河堤也被削去。从此,小河便从地面上消失了,那条小河流经之地,被筑成一条宽宽的土公路,它离我家门前,还是那五六十步。16、文中的“我”对河湾有着丰富的心理感

45、受,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6分)17、下列句子很具有表现力,请加以鉴赏。(4分)(1)它总是淡淡的、默默的、静静的,只有在初春河上的冰片碎裂时,夏日水涨流急时,或狂风掀起波浪拍打泥岸时,它才发出一些声响。(2)无论阴晴雨雾,河湾再变幻不出任何动人的情态,它总是一副刺目的、冷冰冰的紫色的面孔,在蓝天碧野间,不协调地炫耀着自己浓烈的色泽。18、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河湾,记述中却闲出笔墨提到画家,其用意是什么?(4分)19、题目“河湾没了”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三)16、(6分) 17、(4分)(1)(2)18、(4分) 19、(4分) 16、对被污染前的美丽河湾,“我”由喜欢到爱恋;对被污染的

46、河湾,“我”由吃惊到失落;对消失的河湾,“我”无奈、惆怅。(每点2分)174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水的“淡淡”“默默”和“静静”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河的喜爱之情。(2分)(2)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水收到污染后刺目、冷冰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河水收到污染的失落和指责。(2分)(4分,每点2分,写到两点拿全分)写画家被河湾所吸引,突出了河湾的魅力。画家难以在画布上表现河湾之美,揭示了河湾艺术审美之实质。我感悟出河湾的活力,为之自豪,表达了我对河湾的痴迷爱恋。19、(1)“河湾”代表的是美好的往事或者美好的事物,“没了”表示的是一种消失,表达作者对

47、“河湾”没有了的深深惋惜和痛惜之情;(2)揭示出了人类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残酷现实,呼吁人们关注我们自身生活的环境和家园。(4分,每点2分)阅读现代文眼界与读书,完成2023题。(13分)眼界与读书赵 畅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

48、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

49、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

50、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20.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思想观点(2分) 21. 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22. 第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4分)23.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的理解。(3分)(四)20、(2分) 21、(4分) 22、(4分) 23、(3分) 20. 高远的眼界对于读书至关重要(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分)21. 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有力地论证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这一观点。(4分,前者2分,后者2分。有欠缺酌扣)22. 见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或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因为文章第段开头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段论证了“兴趣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论证读书的宽度对于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