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本 章 整 合章末解题释疑解惑直击高考真题体验网络构建素养展示网络构建素养展示种群及其动态种群及其动态种群及其动态章末解题释疑解惑 一、选择题1C解析: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种群的个体数。2A解析: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第二年蝗虫种群的出生率下降。3B解析: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C解析:新环境为理想条件,种群才能呈“J”形增长,A项错误;环境条件变化,K值也会随之改变,B项错误;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增长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C项正确;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有增长、波动、稳定、

2、下降的情况,D项错误。5C解析: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段时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个体大量繁殖,但由于环境条件有限,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二、非选择题1(1)提示: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等。(2)提示:清除林下凋落物会改变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对其他生物的数量造成影响。(3)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等。2(1)提示:不同分布区的普氏原羚种群产生了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一方面不利于该物种数量大量增长,另一方面易造成生殖隔离,不利于物种的延续。(2)提示:不赞同。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3)提示: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

3、社会的影响力。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直击高考真题体验1(2021浙江省1月选考)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 解析: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

4、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2(2020江苏卷,10题)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

5、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B解析: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摇匀后,应进行第一次计数,A项正确;上清液中酵母菌数量少,取上清液计数误差大,因此计数时要先将培养液摇匀,B项错误;为保证变量唯一,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每天要在同一时间取样计数,C项正确;酵母菌增殖需要营养,所以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D项正确。3(2021浙江省1月选考改编)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

6、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D与其他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解析:图示只能表示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常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雄性个体,改变种群的正常性比率,会影响雌性个体的正常交配,对生殖期的个体最有效,B错误;由图示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目前呈现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群数量会不断增长,之后年龄结构逐渐转变为稳定型,C错误;由于生殖后期个体不再进行繁殖,而生殖前期个体数量远多于生殖期,则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D正确。4(2021广东卷)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

7、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5(2020山东卷,11题)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B解析:据图可知,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为2.01

8、06个,在K/2(即10106)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养时,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此时乙藻的数量几乎为零,因此造成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而不是与乙藻的种间竞争,B项错误;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项正确;混合培养时,甲藻种群数量变化不大,而乙藻种群数量下降并逐渐被淘汰,D项正确。6(2019江苏卷,14题)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

9、质剩余量相同B解析:a批次和b批次的最大细胞密度相同,故a批次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细菌,否则a批次中的最大细胞密度会变小,A项不合理。b批次达到最大细胞密度所需的时间短,可能接种量较高,适应期较短,B项合理。t1时两批次的酵母菌繁殖速度都较快,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少的乙醇,C项不合理。因t2前两批次的酵母菌数量和代谢强度不同,故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D项不合理。7(2019全国卷,31题)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形,且种群数量为_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Sa/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解析:(1)液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等是有限的,试管中该种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