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探索世界的本质》_第1页
课件《探索世界的本质》_第2页
课件《探索世界的本质》_第3页
课件《探索世界的本质》_第4页
课件《探索世界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 点 扫 描 哲学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从内容看,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考查的重点(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相关名人名言,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静止或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从题型看,主观题与选择题都有所考查(2)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事例、节能减排、应对经济发展问题等为背景,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及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物

2、质的客观性)(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世界观: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尊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树立人与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考点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

3、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错误倾向:反对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性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回答下面两题: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正确地说

4、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B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A1.规律的概念: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不是主观臆造的不是上帝创造的非表面现象非偶然的或不确定的非多变的易逝的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注意:1、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 2、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认 识和利用

5、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规律1.水往地处流2.价值规律3.万有引力规律 4.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季 5.地球自转和公转 6.太阳每天从东方升 7.中学生守则 8.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有主观能动性,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我们要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3个基本观点世界的

6、物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3个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人与规律 3个概念物质、运动、规律提纲契领 从2011年春夏季的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到夏秋季的南方暴雨洪水,这些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广大干群积极抗击灾害,尽最大努力减轻受灾损失。 “面对灾害,我们能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说明人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请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10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能够加强灾害监测预报是认识和把握

7、规律的表现。(4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们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是充分利用规律的结果。(4分)我们能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损失,这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表现,但认为人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是错误的。(2分) 美国媒体指出:“天宫一号”、高铁、北京奥运会等,共同形成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一个标志。2010年10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的沪杭高铁全长16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

8、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从而很好地控制了沉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等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 结合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建成沪杭高铁的?(8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沪杭高铁建设根据杭嘉湖平原的地质特点,软基地段采用“以桥代路”控制沉降,形成高铁道岔板等技术,做到了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破解世界级难题。(4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沪杭高铁建设者们

9、自主研发创新,建设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铁,做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达到预期的目的。(4分) (2010年高考)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