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课程设计-(2)_第1页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2)_第2页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2)_第3页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2)_第4页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学 校:学 院: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日 期:2021.6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1 一、原始数据:3 二、方案的选择与工艺流程确实定: 4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2 三、构筑物的设计计算:5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3 1配水井设计计算5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4 2混凝处理6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7 3混合方式10 HYPERLINK l _Toc277250958 11 HYPERLINK l

2、 _Toc277250959 5斜管沉淀池17 HYPERLINK l _Toc277250960 21 HYPERLINK l _Toc277250961 29 HYPERLINK l _Toc277250962 9.给水处理厂高程布置31 一、设计任务 根据给定的资料设计一座中、小型给水处理厂及主要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该水厂所在地区为 华南 地区。 二、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米3/日。 三、设计原始资料 1、原水水质资料 水质指标 单 位 数 值 浑 浊 度 最高 一般 色 度 水 温 最高 最低 PH 值 碱 度 总 硬 度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毫克/升毫克/升毫克/升度毫克/升毫克/升个/升个

3、/毫升328122130511190310003、厂区地形图1:5004水厂所在地区为 华南 地区,厂区冰冻深度 0 米,厂区地下水位深度 -2.4 米,主导风向 北 风。5、厂区地形示意图:以教师选定的为准236150m165m220m 1 综述。2总体设计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02,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类水质标准,除浊度、菌落总数、大肠菌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水厂水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1、配水井设计计算设计参数配水井设计规模为:。 设计计算1.2.1配水井

4、有效容积:配水井水停留时间采用23,取,那么配水井有效容积为设两条进水管管径 :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查水力计算表知,当进水管管径为DN600mm时,范围内。即1.2.3矩形薄壁堰: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2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2座后续处理构筑物。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分配水量为。配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至配水管。a堰上水头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一般大于100 采用矩形堰,小于100,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取。矩形堰的流量公式为:式中矩形堰的流量,; 流量系数,初步设计时采用; 堰宽,取堰宽 堰上水头,。,代入下式,有: b堰顶宽度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时,属于矩形薄壁

5、堰。取,这时在00.67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薄壁堰。 配水管管径D2由前面计算可知,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分配流量为,查水力计算表可知,当配水管管径时,范围内。配水井设计:配水井长为8m,宽为5m,井内有效水深,考虑堰上水头和一定的保护高度,取配水井总高度为5.5m。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

6、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假设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投药设备采用计量泵投加的方式。采用计量泵,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速改变药液投量,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使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展混合。在混合方式上,由于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搅拌混合耗能大,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反响池作用在于使凝聚微粒通过絮凝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隔板絮凝、栅条絮凝和折板絮凝。这

7、几种形式的絮凝池在大、中型水厂中均有使用,都具有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投资小、便于管理等优点,并且都能到达良好的絮凝条件,从工程造价来说,栅条造价为折板的1/2,而隔板絮凝池占地较大,因此采用栅条絮凝。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别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占地少。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采用拥有成熟运转经历的普通快滤池。它的优点是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廉价;

8、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较大;降速过滤,效果好。虹吸滤池池深比普快滤池大,冲洗强度受其余几格滤池的过滤水量影响,冲洗效果不如普通快滤池稳定。故而以普快滤池作为过滤处理构筑物。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采用被广泛应用的氯及氯化物消毒,氯消毒的加氯过程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3加药间设计计算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水质的混凝处

9、理,是向水中参加混凝剂或絮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压缩胶体颗粒的扩散层,到达胶粒脱稳而相互聚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响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胶粒被吸附粘结。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干投法指混凝剂为粉末固体直接投加,湿投法是将混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投加。我国多采用后者,采用湿投法时,混凝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湿投法混凝处理工艺流程 据试验:图3-1不同混凝剂处理效果比照计算水量Q=5万m3/d=2083m3/h。根据原水水质,参考上图,选碱式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据原水水质浊度判断,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26mg/L,药容积的浓度b=15%,混凝剂每日

10、配制次数n=2次。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 溶液池一般以高架式设置,以便能依靠重力投加药剂。池周围应有工作台,底部应设置放空管。必要时设溢流装置。 1溶液池容积按下式计算: 1= 取5m3 式中:a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本设计取26mg/L; Q设计处理的水量,2083m3/h; 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5%;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构造,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1一备一用,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单池尺寸为,高度中包括超高0.3m,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m3满足要求。池旁设工作

11、台,宽1.0-1.5m,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展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采用给水管DN60mm,按1h放满考虑。2 溶解池容积 21m3 式中: 溶解池容积m3溶解池也设置为2池,单池尺寸:,高度中包括超高0.2m,底部沉渣高度0.2m,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m3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那么放水流量: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63mm,相应流速,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构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展防腐处理。3

12、)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15mm,相应流速为0.75m/s。4) 溶解池搅拌设备 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5) 计量投加设备 混凝剂的湿投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投加和计量泵投加。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本设计采用耐酸泵和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式中:溶液池容积m3耐酸泵型号25FYS-20选用2台,一备一用. 6) 药剂仓库 估算面积为150m2,仓库与混凝剂室之间采用人力手推车投药,mm。4混合设备设计计算4.1设计参数设计总

13、进水量为Q=50000m3/d,水厂进水管投药口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插入管径的1/3处,且投药管上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进水管采用两条,流速v=1m/s。计算草图如图3-2。图4.2 管式静态混合器计算草图4 Q=5万m3/d=2083m3/h=0.5786m3/s4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速v=1.0m/s,那么管径为: 取D=800mm,那么实际流速V=m/s.4按下式计算取N=3,那么混合器的混合长度为:*34 s44 GT=22000 水力条件符合要求5絮凝池 在絮凝池内水平放置栅条形成栅条絮凝池,栅条絮凝池布置成多个竖井回流式,各竖井之间的隔墙上,上下

14、交织开孔,当水流通过竖井内安装的假设干层栅条或栅条时,产生缩放作用,形成漩涡,造成颗粒碰撞。栅条絮凝池的设计分为三段,流速及流速梯度G值逐段降低。相应各段采用的构件,前段为密网,中段为疏网,末段不安装栅条。5.1平面布置絮凝池分为两组0.578=m/s平面布置形式:采用18格,如下列图1所示。图1 栅条絮凝池平面示意图设计参数选取:絮凝时间:,有效水深与后续沉淀池水深相配合,超高0.3m,池底设泥斗及快开排泥阀排泥,泥斗高0.6m;絮凝池总高度为。絮凝池分为三段:前段放密栅条,初设过栅流速,竖井平均流速;中段放疏栅条,初设过栅流速,竖井平均流速;末段不放栅条,初设竖井平均流速。5.2平面尺寸计

15、算 每组池子容积 单个竖井的平面面积 竖井尺寸采用1.6m*1.6池子总长L=6*1.6+6*0.2+0.3*2+1.5*1.6=1m宽B=1.6*3+0.2*2+0.3*2=m5.3栅条设计选用栅条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断面为矩形,厚度为50mm,宽度为50mm。前段放置密栅条后竖井过水断面面积为:竖井中栅条面积为:. 单栅过水断面面积为: 所需栅条数为: ,取M1=18根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1根,中间排列放置16根,过水缝隙数为17个平均过水缝宽S1=(1600-1750)/16=mm实际过栅流速v1=0.289/(17*1.6*0.041)=0.259m/s中段放置疏栅条后竖井过水断面面积为

16、:竖井中栅条面积为:A2栅=2.56-1.31=1.25单栅过水断面面积为: a2栅=a1栅所需栅条数为:M2=1.25/0.08=1根,取M2=16根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1根,中间排列放置14根,过水缝隙数为15个平均过水缝宽S2=(1600-16*50)/15=mm实际过栅流速v2=0.289/(15*1.653)=0.227m/s5.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竖井隔墙孔洞的过水面积=如1#竖井的孔洞面积=孔洞的高度取孔的宽为m,高为m其余的各竖井孔洞的计算尺寸见下表竖井隔墙空洞尺寸格编号123456孔洞高宽0.571.680.571.680.741.680.731.681.681.68 流速格编

17、号789101112孔洞高宽1.681.6811.6811.681.681.141.68 流速格编号1314151617 孔洞高宽1.681.221.681.681.421.681.68 流速5.5各段水头损失式中 h各段总水头损失,m; h1每层栅条的水头损失,m; h2每个孔洞的水头损失,m; 栅条阻力系数,前段取1.0,中段取0.9; 孔洞阻力系数,取3.0; 竖井过栅流速,m/s; 各段孔洞流速,m/s。 中段放置疏栅条后1第一段计算数据如下:竖井数3个,单个竖井栅条层数3层,共计9层;过栅流速6m/s;竖井隔墙3个孔洞,过孔流速分别为,那么2第二段计算数据如下:竖井数3个,前面两个竖

18、井每个设置栅条板2层,后一个设置栅条板1层,总共栅条板层数=2+2+1=5; 过栅流速3m/s竖井隔墙3个孔洞,过孔流速分别为, 那么3第三段计算数据如下:水流通过的孔洞数为5,过孔流速为,那么5.6各段停留时间第一段t1=V1/Q=1.6*1.6*4.5*3/0.289=12min第二段和第三段 t2=t3=2min6沉淀池采用上向流斜管沉淀池,水从斜管底部流入,沿管壁向上流动,上部出水,泥渣由底部滑出。斜管材料采用厚0.4mm蜂窝六边形塑料板,管的内切圆直径d=25mm,长l=1000mm,斜管倾角=。如下列图1所示,斜管区由六角形截面的蜂窝状斜管组件组成。斜管与水平面成角,放置于沉淀池中

19、。原水经过絮凝池转入斜管沉淀池下部。水流自下向上流动,清水在池顶用穿孔集水管收集;污泥那么在池底也用穿孔排泥管收集,排入下水道。 图1 斜管沉淀池剖面图 6.1设计水量斜管沉淀池也设置两组,每组设计流量 Q=0.272m3/s外表负荷取q=9m/(m/h)=2.5mm/s6.2沉淀池面积 1)清水区有效面积F F=0.2895=m22)沉淀池初拟面积F斜管构造占用面积按5计,那么F= 1.05* F =1.05*1=m2初拟平面尺寸为L1*B1=12m*10m3)沉淀池建筑面积F建斜管安装长度 L=L1 +L2 +0.07=12+0.5+0.07=12.57m取13mB=B1+0.1=10.1

20、m 由于长度上已经考虑加长,取B=10mF建=L*B= 13*10=130m2 1m2 ,符合要求6.3池体高度保护高 =m;斜管高度 =0.87m;配水区高度 =1.5m;清水区高度 =1.2m; 池底穿孔排泥槽高h5=0.8m. 那么池体总高为 6.4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1管内流速 2斜管水力半径 3雷诺数 4管内沉淀时间t 6.5配水槽配水槽宽b=1m6.6集水系统1) 集水槽个数n=92) 集水槽中心距a=L/n=13/9=1.44m3) 槽中流量q0 = Q/n=0.28932m3/s4) 槽中水深H20 32=0.227m起点槽中水深0.75b=0.17m,终点槽中水深1.25

21、b=0.283m为方便施工,槽中水深统一按H2=0.28m计。5) 槽的高度H3集水方法采用淹没式自由跌落。淹没深度取5cm,跌落高度取5cm,槽的超高取0.15m,那么集水槽总高度为 H3= H23m6) 孔眼计算由 得 式中 集水槽流量,; 孔口淹没水深,取0.05m; 所以 孔眼直径采用d=30mm,那么单孔面积 5/0.0007=(个)取72个 n=n/2=36(个)0 S0=B/50=10/36=0.28m6.7排泥采用穿孔排泥管,沿池宽B=10m横向铺设6条V形槽,槽宽1.5m,槽壁倾角450,槽壁斜高1.5m,排泥管上装快开闸门。7过滤池 6.1 滤料的选择滤料:采用石英砂,含杂

22、质少、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有适当的空隙。石英砂筛分曲线:筛 孔 直 径毫米通过砂量所占的百分比%3345536072839092其筛分曲线如下列图示从筛分曲线上,求得d10=0.15mm,d80=0.90mm,因此 。k80 过大,普通快滤池的有效滤径为0.51.2mm,不均匀系数K80 小于2。按设计要求,设d10=0.5,k80=2.0 ,那么d802.0=1.0mm。按此要求筛选滤料。筛选完后,如上图可知,大粒径dmm颗粒约筛除12%,小粒径dmm颗粒约筛除50% ,共筛除62%左右。 滤料参数采用石英砂滤料。表6-1 滤料级配及滤速类别滤料组成滤池m/h强制滤速m/h粒径mm不均匀系数

23、厚度mm单层石英砂滤料dmaxdmin7008101014表6-2 冲洗强度、膨胀度及冲洗时间滤层冲洗强度L/sm2膨胀度%冲洗时间min石英砂滤料12154575表6-3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承托层粒径和厚度层次自上而下粒径mm厚度mm12-410024-810038-16100416-32本层顶面至少应高出配水系统孔眼1007Q=0.578m3/s 滤速v=10m/h7冲洗强度q按经历公式计算 式中 滤料平均粒径; e滤层最大膨胀率,取e=45%; 水的运动黏滞度,。砂滤料的有效直径与所以, 7及高度滤池总面积滤池个数采用N=4个,单排布置单池面积f=F/N=208/4=52m2每池平面尺寸采

24、用LB=8m7m滤池高度HH=H1+H2+H3+H4其中:滤池高度 承托层高度 滤料层高度 滤料层上水深 超高7.1滤池的布置由N小于5,采用单排布置,按单层滤料设计,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7 7(1)断面尺寸排水槽个数n1=L/a=8/2.0=4个槽长l=B=7m排水槽采用标准半圆形槽底断面形式。2)设置高度滤料层厚度采用排水槽底厚度采用 槽顶位于滤层面以上的高度为: 7(1)渠始端水深Hq Hq=0.81(fq/1000b)2/3 =0.81*(52*12/1000*0.75)2/3 =0.67m(2)集水渠底低于排水槽底的高度Hm Hm=Hq+0.2=07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其配水干管采用

25、方形断面暗渠构造。(1)配水干渠干渠始端流速采用干渠始端流量Q干=q冲=0.588m/s干渠断面积A=Q干/干649292(2)配水支管支管总数n2=2L/S=2=56根支管流量Q支=Q干/n288/5610m/s支管直径采用,流速支管长度核算(3)支管孔眼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f的比值a,采用,那么 =5224孔径采用单孔面积=d0/4=113*10-6m孔眼总数n3=/24/113*10-6 =1097(个)每一支管孔眼数分两排交织排列为:n4=n3/n2=1097/56(个) 取20个孔眼中心距s0=2l1/n4=2*/20=0.31m孔眼平均流速=q/(10)=12/(10*0.24)=

26、5m/s7 冲洗水箱与滤池合建,置于滤池操作室屋顶上。(1)容量V冲洗历时采用=6min =1.5*12*52*6*60/1000=337m水箱内水深,采用圆形水箱直径D箱=4V/h箱=(4*337/*3.5) =11.10m(2)设置高度水箱底至冲洗排水箱的高差H,由以下几局部组成。管道流量Q冲=q冲=0.588m/s管径采用D冲=400mm,管长查水力计算表得:, 冲洗管道上的主要配件及其局部阻力系数合计 mH2O按经历公式计算 2O 承托层厚度采用H0 mH2O h4=2/(2-1)(1-m0)L0式中 滤料的密度,石英砂为; 水的密度,; 滤料层膨胀前的孔隙率石英砂为0.41; 滤料层

27、厚度,m。所以 h4=2.65/(2.65-1)(1-0.41)2O52O那么H=h1+h2+h3+h4+h52O8消毒8.1加药量确实定水厂设计5万m3/d=2083m3/h最大投氯量为a=3mg/L加氯量为: 式中q-每天的投加量g/dQ-设计水量,Q=50000;b-加氯量 。 储氯量按一个月考虑为: G=30*24Q=30*24*=Kg/月 可1500kg8.2加氯间的布置设水厂所在地主导风向为北风 ,按平坦地形设计,水源口位于水厂西方向。在加氯间、氯库低处各设排风扇一个,换气量每小时812次,并安装漏气探测器,其位置在室内地面以上20cm。设置漏气报警仪,当检测的漏气量到达23mg/

28、kg时即报警,切换有关阀门,切断氯源,同时排风扇动作。为搬运氯瓶方便,氯库内设单轨电动葫芦一个,轨道在氯瓶正上方,轨道通到氯库大门以外。加氯间外布置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照明和通风设备在室外设开关。在加氯间引入一根DN50的给水管,水压大于20mH2O,供加氯机投药用;在氯库引入DN32给水管,通向氯瓶上空,供喷淋用。9清水池9.1清水池的设计(2)清水池的容积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消防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清水池的总有效容积 式中 k-经历系数,10%20%,取20%;V-清水池总有效容积 Q-设计流量,Q=47000。清水池共建2座,那么每座容积为2清水池尺寸设计 清水池单池

29、面积 式中 A-每座清水池的面积;h-有效水深m,取4.0m。取清水池宽B=20m,那么清水池长L为,取59m那么清水池实际容积为59204=4720清水池超高取0.5m,那么总高为3管道系统1清水池进水管。没池设1根进水管,那么Q=23500=272 。那么=0.658m,取DN=700mm。清水池出水管道。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出水最大流量计算式中 -最大流量;K-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1.32.5;Q-设计水量。设计中取时变化系数K=1.5,那么,设计中取,那么。溢流管。溢流管直径与进水管一样,采用DN800的管径,在溢流管管端设喇叭口,管道上不设阀门。出口设置网罩,

30、防止虫类进入池内。,那么管径为式中 -放空管管径m-放空管管内流速t-放空时间h,取t=2h。设计中去排水管管径为DN700。清水池布置。0.1m的过水方孔,使清水池清洗时排水方便。b.检修孔。在清水池顶部设圆形检修孔2个,直径为1200mm。c.通气管。为了使清水池内空气流通,保证水质新鲜,在清水池顶部设通气孔,通气孔每池共设12个,每格设4个,通气管的管径为200mm,通气管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下错落,便于空气流通。d.覆土厚度。清水池顶部应有0.51.0m的覆土厚度,并加以绿化美化环境。此处取覆土厚度为1.0m。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处理构筑物之间水流为重力流,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收道计量设备

31、等水头损失在内。当各项水头损失确定之后,便可以进展构筑物的高程布置。构筑物高程布置与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所采用的构筑物形式有关,而水厂应防止反响池在地面架空太高,考虑到土方平衡,本设计采用清水池的最高水位与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一样。 管渠水力计算1清水池清水池最高水位标高m,池面超高0.5m,那么池顶面标高为m,包括顶盖加厚200mm,有效水深4.2m,那么水池底部标高为233m。2吸水井清水池到吸水井的管线长18m,管径DN700mm,最大时流量2720,v=m/s,沿线设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为0.06,1.0,那么管线中水头损失为因此,吸水井水面标高为m,加上超高0.5m

32、,吸水井顶面标高为m3滤池滤池到清水池之间的管线长为62m,设1根管,流量为544L/s,管径按允许流速选择DN=800mm,查水力计算表,v=2,沿线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0.06、1.1,那么水头损失h=il+滤池的最大水头为2.0-2.5m,取2.3m。4反响沉淀池沉淀池到滤池管长为m,DN=600mm,v=0.95m/s, i=0.0019,局部阻力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阻力系数为0.6和1.0、1.0。那么水头损失为h=il+5斜管沉淀池内的水头损失为0.51m。网格絮凝池水头损失为0.29m。管式静态混合器水头损失0.4m,配水井水头损失0.1m。6配水井配水井到反响池的管道长m,流量为544L/s,管径DN800mm,允许流速选择DN=800mm,查水力计算表,v=2,沿线有两个闸阀,进口和出口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0.06,1,1。那么水头损失h=il+ 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