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确定他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真实情感、想法和意图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第四章、社会知觉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试图理解他人的过程。一、我们如何确定他人是什么样的人?确定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需要多长时间?八分钟约会可行吗?印象的形成过程几乎只需要一瞬间。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往往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而且这一印象可以持续存在请为以下两位同学打个分:A、妒忌的、固执的、批判的、冲动的、勤奋的、聪明的B、勤奋的、聪明的、冲动的、批判的、固执的、妒忌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一系列信息中第一条信息对我们的判断
2、最具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非常快速地就能形成第一印象,通常还依据非常少的信息。近因效应:相对于我们在中间过程接触的信息来说,我们所接触的最后一部分的信息对我们的决策有更强的影响作用。近期信息不会像首因效应那样产生长期作用。近期信息能影响他人现在对你的看法,但第一印象则会影响他人日后对你的看法。看脸的世界?!“美的就是好的”效应人们把美好事物和正面特征联系起来,或人们在看到美好事物时大脑中的积极事物就被激活的现象。当人们接触漂亮的肖像照片或面孔时,他们随后能更快地把积极的词汇归到积极的类别中,如果他们接触的是不具吸引力的面孔,这个现象就不会出现。这是因为漂亮的面孔可以使积极的事物变得更为易得,或更容
3、易在人们的脑海中呈现,因此人们能更快地进行识别。美貌还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生活状况的估计,我们会预期有吸引力的人可以得到富有声望的工作,通常这些人被认为是更为幸福和成功的。光环效应:当我们已知某人具有某项正面特征时,我们就会对此人产生总体上的正面评价,并推断此人还有其他正面特征的现象。确证偏差:人们在面对强有力的驳斥证据时仍然会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通过有选择地只注意能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并忽略反对信息。自证预言:二、如何理解他人的真实的想法、情感和意图?非言语交流含义:人的非言语线索传达的信息以及我们对这些线索的理解通常被称为非言语交流。基本途径:面部表情目光交流肢体动作姿态身体接触面部表情:从他人
4、面部表情能够获得大量有关人们目前心情和感觉的信息;面部表情能表现五种基本情绪:生气、恐惧、高兴、悲伤和厌恶,这些情绪可以以不同组合出现,且强烈程度也会有变化,所以可以表达的表情就有很多。一些面部表情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及人们对这些表情的理解在全世界是一样的。奥运会金、银、铜牌得主的面部表情研究金牌银牌铜牌高兴难过870043614眼神高频率的眼神交流通常传达的是喜爱和友好;瞪(staring):敌意和侵犯交通暴躁情绪方面的专家建议:避免和那些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司机有目光交流,这类人已经处于易怒的状态,会将其他司机的任何目光看做是侵犯性行为并做出反应。肢体语言:手势、姿势和动作小实验:想一件让你
5、生气的事情,越生气越好,一分钟想一件让你难过的事情,越难过越好,一分钟肢体语言反映了人的情绪状态尖锐的动作表达危险、有威胁性圆润的动作表达温暖富有同情心等手势的性别差异:握紧拳头意味着权利增加(或努力获得它)权利的减少或获得权利的希望减少男女接触课间一个同学碰了你一下,你怎么反应?怎么与人握手?现研究证实:紧紧的握手是给别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好办法;如果对方握手的方式坚实、持久、有力,我们会认为他们性格外向、乐于接受新事物。识别谎言你说过谎吗?你每天都说谎吗?研究显示,大多数人每天至少会说一个谎言。莎士比亚:虽然我并非天生正直,但不妨碍我有时做个好人。怎样识别欺骗:微表情非言语线索间差异目光交
6、流:说谎时眨眼频率高,瞳孔放大。他们试图通过直视别人的眼睛伪装出真诚时,甚至会有更多的目光交流;夸张的面部表情:语言风格:声调会升高,重复、非语言交流的性别差异女性直觉(第六感)女性比男性更善于理解非言语线索,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当然了。三、如何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理解他人或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的过程。海德(Heder)是归因理论的创造人,他区分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特质归因:推断个人的特质或内在固有部分是导致其行为的原因的归因方式。情境归因:推断个人所处的情境或外在因素是导致其行为的原因
7、的归因方式。现在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将来会怎么做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即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归因尺度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暂时的努力机遇1、归因理论:在形成期望或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暂时/稳定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某人成功解决了一个问题,归因于稳定的因素,下次他再遇到相似问题时,我们会预期他还会成功;如果归因于暂时的因素,我们就不会对他的成功抱有信心。如果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我们就可以预测将来的失败,如果把失败归因于暂时因素,就可以预测将来的改进。内在/外在尺度同对一种
8、行为的奖赏或惩罚联系在一起。如果把一个人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我们会奖励他,如果把一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我们会惩罚他。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Jones 和Davis(1965)人们会基于三个因素将人们的行为归因于其人格。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行为可以产生不寻常效应。行为是社会期待度低的行为。当一个行为具有以上三个因素时,人们会进行特质归因。一个整日微笑的姑娘你在超市买份美味快餐你在超市买份不含脂肪、不含纳、不含香料、低卡洛里的食物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你无缘无故朝老人大吼共变理论/三度理论(Kelley):我们想要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时,会注意三类主要的
9、信息:一致性:面对同样事物,其他人和这个人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他们做出相同反应的比例越高,一致性就越高。一贯性:这个人在其他情况下对同样的事件也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程度高说明一贯性高。区别性:这个人面对其他事件做出相似反应的程度,程度高区别性则低。服务员在和一名顾客调情其他服务员也和这名顾客调情(一致性高)这名服务员在其他条件下也和这名顾客调情(一贯性高)这名服务员不会和别的顾客调情(区别性高)将这名服务员的行为归于外部原因(如,这名顾客非常具有吸引力)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时将行为归于外部原因服务员在和一名顾客调情其他服务员不会和这名顾客调情(一致性低)这名服务员在其他条件下也和这名顾
10、客调情(一贯性高)这名服务员和别的顾客调情(区别性低)将这名服务员的行为归于内部原因(如,他喜欢与人调情)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时将行为归于内部原因2、归因偏差尽管我们擅长理解别人或社会,但我们做得并不完美。对应偏差:夸大性格因素考试时,一个学生迟到了20分钟,进门时把笔记本掉在地上,捡起笔记本时眼镜掉在地上摔碎了,打开卷子时把卷子撕破了。对应偏差:即使有明显的外因存在,仍倾向于用性格原因来解释他人的行为。这种偏差非常普遍,社会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基本归因偏差。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做了某种事是因为他们就是那种人,而不是外部因素引起了他们的行为。在预测他人很久以后的行为而不是即时行为的时候这种倾
11、向更容易出现。行动者或观察者效应:你胖是因为你贪吃、懒;我胖是因为,我这不是胖,是这个环境造成的过敏反应!我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因,而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因。原因:我们清楚地知道很多外部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但我们不清楚影响他人行为的因素。自我服务偏见:将个人的好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将不好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成功:我实力强,你运气好失败:我运气差,你笨尽管存在诸多偏差,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知觉是非常准确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确实能通过他人的行为准确推断他的特质和动机。当你想要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时,一定要提醒自己这些偏差的存在。3、归因的应用Lewin:没什么比好理论更实用了。正性事
12、件外部暂时的原因负性事件内部持久的原因抑郁理性情绪疗法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四、印象形成:认知视角在认知活动中,一旦我们能够对对象的某些属性作出判断也就构成了印象。从本义上说,印象组织了人们关于对象各方面的特性的认知成果,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一致性:在判断一个人时,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其是在估价这个人时。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自相矛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突,把对方看成是多种特性一致的人。对他人的认知并不总能达成一致性的印象,有时关于某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十分矛盾,使得无法按照一致性的原则加以把握
13、。然而,人们不会彻底放弃一致性原则,依然有着把他人各种特性协调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评价的中心性奥斯古德等人在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三个基本范围: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人基本上是从评价、力量、活动三种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象。其中,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一旦人们判断出一个人的好坏来,对此人的印象也就基本上确定了。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的范围加以区分:人们是根据社会特性和智能特性来评价他人。他们把最常被评价的特性列成表(如下):评价社会特性智能特性好的评价助人的、真诚的、宽容的、平易近人的、幽默的科学的、果断的、有技能的
14、、聪明的、不懈的不好的评价不幸福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讨厌的、不受欢迎的愚蠢的、轻浮的、动摇不定的、不可靠的、笨拙的学生实验:汉密尔顿等人的实验证明,让被试看到较多关于社会特性的裁判,一般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如果让他们看到更多智能方面的特性,则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尊重程度。中心特性作用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一个具体的特性是否是中心特性,首先取决于描述一个人的其他信息的多寡,如果其他信息多,此特性的作用可能被消弱;其次取决于对什么方面作判断,如,对一个人的人格作判断时,热情和冷淡是中心特性,但对运动技巧作判断时则不然。
15、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早期研究:我们怎样将一个人的不同信息组合起来形成印象?可能一:将不相关联的信息加起来形成统一的印象;可能二:按获得信息的平均值来形成印象。A、诚实、有逻辑B、诚实、有逻辑、健忘、善于说服诚实、有逻辑有较高价值(+3),健忘、善于说明(+1)Anderson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的力证据。增加模式平均模式Anderson考虑,在影响我们的印象方面,一些特性往往比其他特性更为重要,由此,他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会采取增加模式作出评价,而又依据
16、平均模式去综合对方的所有特性。热情、乐观、机智不守时、邋遢、虚伪Anderson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能够比较有效地说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所有特性,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认知者不会同等地看待对方所具有的好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者会将看到的相互冲突的特性加以平均或抵消,但是,与好的特性相比,更注重不好的特性,即,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性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特性更能影响印象。 Anderson说,不管一个人具有其他什么样的特性,一种极端否定的特性会使人产生一种极端否定的印象。近期研究:第一印象包含了什么特别成分?研究给出的答案是对他人的印象主要包含了两种成分:典型行为和对他人行为的概括。一些印象形成模型强调典型行为的重要性:在对他人进行判断时,我们回忆他们的行为并以此做出判断以及形成印象。另一些模型强调概括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他人做出判断的时候,只是提取之前形成的概括,以此做出判断并形成印象。(基于多次互动)现有研究显示,典型行为和思维概括在印象形成中都非常重要。事实上,随着交往深入,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可能改变。起初,我们对新认识的人的印象主要是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医院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 2025年地震观测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镍镉电池项目建议书
- 2025届上海市桃浦中学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打造智慧办公生态圈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效身份验证
-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中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理驱动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新视角
- 学习动机与学习潜能的深度解析
- 专题04 荐信 感谢信 倡议书(测试)(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教育技术的前沿个性化学习与评估的挑战与机遇
- 论语 学而 教学课件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项目及标准指导性意见(新)2023.10.11
- 合成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022年徐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电部管理重点(中)
- 新生儿复苏解析课件
- 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标准操作规程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 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