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课程__西方经济学01_第1页
硕士课程__西方经济学01_第2页
硕士课程__西方经济学01_第3页
硕士课程__西方经济学01_第4页
硕士课程__西方经济学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讲教师: 开课院系: E-mail :微观经济学(硕士课程)Mi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遵循典章借鉴范式综合创新实用至上2使用教材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1版。参考书目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高鸿业 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3版,北京:中国

2、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几点说明3几点说明课程考核期末闭卷考试,100分。教学要求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学习要求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相结合认真完成习题与课后作业学习目标本科阶段: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增强经济解释的能力,增加理解真实经济世界的兴趣。硕士阶段:系统、深入、全面 ,初步形成数理分析框架科学研究范式。4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1.家庭(消费者)2.企业(生产者)3.政府(管理者)政府企业家庭要素产品和服务工资转移支付税收人员政府购买税收5经济学研究三种主体的行为家庭(消费者)企业(

3、生产者)需求供给效用(满足程度)利润(收益成本)追求效用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越低越好价格越高越好市场均衡价格市场有其局限性(市场失灵),必然引出:政府(管理者)充分就业调控物价稳定同时实现四个目标: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6第一章导言一、什么是经济学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四、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六、微观经济学概念特征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7一、什么是经济学内涵有多种:(1)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的建立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2)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

4、商业经济、旅游经济等;(3)指社会再生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4)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等。注意:(3)和(4)两个含义之间有内在联系,因为人类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活动必须要遵从节省、有效率的原则来进行。举例: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二字,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1.何谓经济?82. 经济学的内涵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当人类活动产生客观需要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5、和发展。比如,天文学产生于游牧民族确定季节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农业中人们丈量土地的需要。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的何种需要呢?从定义谈起。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choice)的需要。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20年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9(1)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所下的定义很多。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 “在经济学的许多定义中,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定义是我们如何进行抉择,来使用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更好地满足既定的

6、目标生产什么样的物品,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摘自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上册第23页。 10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经济学之定义是: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该定义强调: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和选择(choice)的重要性。11关于资源:除了时间和信息这两种重要的资源以外,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基本上分为三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的生产型资源,如土地、矿藏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并且愿意参与生产过程的人;资本资源则是指长期内能够产生收

7、入流(stream of income) 的资本存量,简称资本。区别:生产要素: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时,其又称为生产要素。由此,经济学中讨论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使用时,实际上是等同于讨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等资源的有效利用。12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正是要靠有限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人们的欲望得以满足才成为可能。关于选择:资源稀缺是现实环境,而选择则是决策主体的行为结果。现实环境决定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必须作出相应选择,从而决定稀缺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何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某一方面欲望。矛盾的

8、产生:资源的稀缺性和无穷尽的人类欲望因有限资源而限定的人类选择经济学重要概念:机会成本。13欲望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14所谓机会成本,特指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机

9、会成本产生于任一种选择行为某种资源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商品的生产,选择了一种机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机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理解,显然巨大的机会成本在作怪?举例说明:151、国家:既定资源、既定技术生产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决策现有资源的使用问题。例如:政府管理者决策选择生产民用商品或进行军用商品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线(product possibility boundary)、或称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 possibility curve),或称产品转换曲线(product transformation curve) ,其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

10、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162、企业:如特定商品的生产问题。3、个人:投资与消费,职业选择,消费的选择,投资的选择等。问题:人们对时间的选择是否也存在机会成本?姚明若现为你们中的一员,则其在中国海洋大学求学的成本是多少呢?上课;毕业后的道路选择。选择攻读研究生的成本?入收大最的得挣能所作工择选而程课生究研读不若他于等。17(2)经济学的分类学科门类:经济学VS管理学按学科级别分类: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者均为一级学科;其下又细分为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经济史 经济思想史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应用经济学: 保险学 财政学 产业经济学 国防经济

11、学 国际贸易学 统计学 金融学 劳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税收学 国民经济学18补充材料:(1) 研究生学科分类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1997年颁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在研究生学科分类中,“门”是学科的最高级别,共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12个学科门(学科门也称学科门类)。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88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88个二级学科。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在法学门下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含原属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目前12个学科门下共有81个一级

12、学科,392个二级学科。19(2)管理学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学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学 管理工程 管理科学 会计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旅游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情报学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医学 审计学 市场营销 图书馆学 土地资源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信息管理学 档案学20按照研究对象不同,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比于前者着重分析总量经济问题,后者侧重于对微观个体的考察。 20世纪30年代以后,相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道理很简单,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宏观经济学的初衷就是要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

13、论基础,而微观经济学则始终强调试产给价格机制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二次大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各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环境下,微观经济学难以获得进展就不足为奇了。政府干预经济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时的经济学家重新探究政府与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这些探究使得微观经济学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理论边界得到了拓展,内容体系得以充实完善。21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并把研究各种经济关系的最一般关系的理论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4、。 实证经济学是分析经济如何运行的经济学,它的目的在于回答经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这些经济是好还是坏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2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其不带有价值判断;其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例如,分析政府对于某种产品征税而对该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的问题。人们可以利用事实或者从逻辑上证实或证伪自己所提出的命题。23规范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其带有价值判断,其研究的问题则不能用事实、证据或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

15、例如:分析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果是好是坏的评价则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4按照所含内容难易程度,经济学划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三者对应于大学本科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初级水平经济学讨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分析中用到一些初等数学知识,对经济学中一些难点问题不加讨论;高级水平的经济学则使用高深的数学知识,采取公理化的推理方法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加以严格的证明,并对经济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级经济学用到的一些高等数学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于某些难点问题,中级经济学虽然涉及,但只作简要分析,不作深入讨论。25二、现代西方经济

16、学的由来和演变(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2)古典经济学:18-19世纪中期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代表人物:斯密、边沁、李嘉图、萨伊、穆勒等。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26(3)新古典经济学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 (1842-1924)。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

17、国剑桥大学任教。广义上,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统称,如剑桥学派、洛桑学派、奥地利学派、瑞典学派、美国学派;狭义仅指以马歇尔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27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

18、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28(4)宏观经济学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对宏观理论的抨击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尔:供给学派琼罗宾逊:新剑桥学派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F.von哈耶

19、克:新奥地利学派等。29宏观经济学遭受抨击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恶化,出现急剧通货膨涨和严重失业并存的“滞胀” 问题。弗里德曼:现代货币学派 攻击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强调货币至关重要,主张国家少干预经济,需要做的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拉弗尔:供给学派攻击凯恩斯学派财政政策中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主张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30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合理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总是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因此任何公开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真实产量和就业,只能影响物价水平。在合理预期学派看来,公开的货币政策无补于经济的稳定。琼罗宾

20、逊:新剑桥学派攻击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说它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31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2009)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32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选择Cho

21、ices: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生产什么?(产品) what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D.生产多少?(数量) how manyE.何时生产?(时间) when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33举例:大炮与黄油生产组合 黄油 大炮 方式 万吨 万门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0369121512345ABCDEF(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表示

22、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大炮黄油1.资源配置问题34(1)资源与要素Resources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自由资源经济资源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生产四要素人力- 劳动 Labour财力- 资本 K物力-土地Land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35

23、(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362.资源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一切经济社会都必须依靠一定的机制或机构来解决三个问题(因资源稀缺而导致必须作出选择的问题):(1)生产

24、什么物品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这些物品;(3)为谁生产物品,即由谁来享用所生产的物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所生产的物品。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制或机构,称作经济制度。37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0369121512345ABCDEFG大炮黄油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比如你身边的事情?38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A.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Institutions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三种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0369121512345ABCDEF

25、H大炮黄油B. 技术进步。39由大炮和黄油的例子引发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40四、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1. 边际分析法(1)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41(2)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关系

26、及其变化过程,更严密。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42(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第五,使

27、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43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经济学家所说的价值判断中的价值不是商品价值那种意义上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即某一事物是好还是坏的问题,所谓的价值判断就要判断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即对社会有无价值。44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如果是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则要说明:经济增长

28、的标准是什么,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等问题;在研究这些问题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如果是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说明:对一个社会来说,经济增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各人从不同的立场、观点,不同的伦理与不同的道德观念出发对这一问题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谁是谁非无法判断。例如,对经济增长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要使经济学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抛开价值判断问题,使经济学实证化。虽然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也强调了规范经济学问题,但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内容仍然是实证经济学。453.均衡分析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

29、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46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4

30、7学习经济学的几个理由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其次,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你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再次,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政府政策的优与劣;最后,学习经济学可以改进你的思考方式。 48六、微观经济学概念特征(1)定义:微观一词(micro)源于希腊文,意思为小,故而有人把微观经济学也叫做“小经济学”;相对地,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大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例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等。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这里的价格是指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即物价水平。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

31、的相对价格调节着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资源的配置与产品的产量,由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作为价格理论,价格分析也成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基于此,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初步论述,通常被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49(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具体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由此其也称作个量分析,正是其名称内涵所在。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三个递进层次进行:A、分析单个消费者(最优的消费决策获取最大的效用)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最优

32、的生产决策获取最大利润);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结果,供给与需求的对应结果;局部市场均衡);C、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一般均衡市场)。50(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基本认识: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不同的研究问题和不同的研究对象,相应建立分析的模型存在各异的假设条件。但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N2):A、“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即假定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等。“经济人”被视为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人的本性被假设为

33、利己的;其行为是经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51B、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即市场上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经济单位(如买卖双方)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 例如:每个消费者都能充分地理解每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能够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从而能够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每个生产者都能准确地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股安息,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在每个商品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从而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评价: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

34、实,它们是为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52(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局部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商品市场定价理论生产要素定价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理论53(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A. 经济模型数理分析 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型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型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出色的经济学家十分稀少,因为要运用“警觉的观察”捕捉到好的模型,这种天赋似乎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东西,尽管它并不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54A. 经济模型数理分析(1)经济模型与经济理论经济理

35、论:是指对现实的经济事物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经济模型与经济理论的含义大致相同,一个经济理论的建立和运行用,可视为一个经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55经济模型的内涵: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所属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亦即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排除次要因素之后,建立起来的描述现实经济世界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的模式;其可以用文学语言或数学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56补充资料:A.模型的概念:模型或模式是一种结构,是由符号与使用规则组成的简约化的现实表达形式。B.经典的定义: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美

36、国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英国的丹尼斯,麦奎尔。一种符号的结构和操作的规则,用来将已经存在的结构或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联系起来多伊奇。57C. 模型的特征:模型是一定现实的再现,是现实的抽象概括,其来源于现实,并指导现实的改变。模型可以对被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结构及其转换关系、相互作用原理进行一种有意的简化描述,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简单性原则;模型是理论性的形式,但模型不是一种理论、不是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模型比其他任何概念都更易被认为是理论。模型是简化的形式,是经过高度理性抽

37、象概括后简化表达形式,可以用文字、图像、数学公式等形式表达。58模型具有构造(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解释各个系统的次序和相互关系,对事物或事件有个整体的印象架构)、解释(示明了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层次顺序、作用、转化、平衡等内在机制)、启发(思考问题的框架)、预测(是非表达或何种何时的实现条件或结果数量)四项功能。不足:模型具有一定的假设条件,使得模型的适用性有所局限。举例说明:农业经济分析的经典范式生产以及经营函数。59现实世界的抽象分析。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是由各种主要的经济变量和次要的经济变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在对现实经济各种现象进行真正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不可能像自然科学

38、研究那样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和观察,而往往要舍弃一些非基本的因素,转向仅对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经济学中的一切分析都只能借助现象,即借助于假设,把次要的因素排除,从而建立起建华的经济模型来进行推理、判断和预测。60现实世界的还原过程分析。通过简单的经济模型分析,就能够更明确地对经济的运行进行推理和预测;然后,再逐步把最初抽象掉的那些因素加入最简单的模式,并考察每加入一个考察因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由此得出的分析和经济预测就会更加接近我们经济分析所依托的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61

39、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经济模型的分析所作出的预测,还是一个假说,仅是一种未经证明的理论,该理论是否正确,还必须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验证,考察其是否有助于说明所观察到的现实。二者相符,理论正确可行;二者不吻合一致,理论错误,必须进行修正,或予以放弃,重新建立经济模型进行新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对所考察的经济现象,通过抽象和简化,建立经济模型,从中得出逻辑预测,最后对预测进行验证的过程就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对这一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所作的系统性和概括性论述,就是经济理论。62(2)模型构成变量分析经济模型一般是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式或方程组来表示,变量是其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按照来源不同,变量一般可以

40、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三类: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指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其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指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经济模型赖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63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部已知条件变化,模型求解同变。参数指数值通常是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其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所以一定程度上,参数也可视为外生变量。64按照变量本身的属性,其又可划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也是一种数学对应表达Y=F(X)。举例说明,以农业生产函数为例,阐明自变量的分类(固定投入、可变投入、不可控投入、其他因素)。65(3)经济模型分析方法经济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相应地,从分析方法来看,与前者相关的就有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而与后者相联系的就是动态分析。由于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往往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可以从均衡状态的角度来理解上述三种经济模型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特征。亦即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66比较静态分析:指考察当原有的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亦即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