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坝址课件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坝址课件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坝址课件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坝址课件_第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坝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目标要求: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2、理解等高(深)线的主要特点。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4、等高线地图的应用地图与等高线专题复习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200-100010020030030020010001002006.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绘制步骤:1、确定剖面线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 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 度位置上。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单位:米400 水平比例尺 1:5 0

2、00垂直比例尺 1:10 000地形剖面图的画法100m200m300m500m400m600m600m500m400m300m200m100m等高线AB0m0m画法:确定剖面线;建坐标确定比例尺确定点的高程;连点成曲线,即成为沿剖面线的剖面图。解决问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主要有:1、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2、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3、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7.等高线地形图中“选点线面”问题一、水库大坝建设问题1、水库“库址”及大坝“坝址”的选址2、水库大坝的建设高度和坝顶长度;3、水库的集水区域和淹没范围4 、水库建成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问题例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3、: 图中最适宜修建水库的拦河坝的地点是 。 理由是: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D处。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问题: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甲乙丙观察库区及坝址H峡谷H300300400400河流1. 水库“库址”的选择库址: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 的洼地或盆地。理由:这些地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量大。观察库区及坝址H峡谷H300300400400河流2 .大坝“坝址”的选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即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即选在河流较窄处或“口袋形”盆地、洼地的出口(峡谷处)理由: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

4、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重点考虑两个因素: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形”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坝址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即盆地或洼地的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水库“库址”及大坝“坝址”的选址(1)地形条件:口袋形地形,口小(峡谷)肚大。 (2)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断层、地震多发地带和石灰岩广布地区。 (3)水分是否充足(即有无较大的集水区域) 。 (4)气候条件和河流水文特征(暴雨的频率、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水库

5、大坝建设所考虑的自然条件:水库大坝建设所考虑的人文条件(5)要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大坝高度的确定: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坝高:看海拔高差(坝顶海拔和坝底海拔)面积:算长宽(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容积:面积坝高南岭山水制作 【练习1】如图所示:水库库址应选在甲、乙两地中的 地。大坝坝址选在与 处相对应的河流左岸 m等高线之间的一个点位上。坝高最低要高于 m等高线以上,坝长 m以上。 甲乙200-21020050 请用图例在图上适当处标明水库的最低淹没范围。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3. 水库范围的确定:4.水库的集水区域:沿

6、流域分水岭即山脊线所包围的区域.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读图完成第8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第8题,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5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5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区位选择。A、蔬菜、花卉园艺业、水稻种植宜靠近水源地。B、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在低山丘陵地区坡度大于25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C、缓坡可以安排果园(向阳的半山坡)、村庄,也可以考虑建设梯田。 二:农业生产布局问题:提示:坡度角大于25的山坡不适合开发梯田。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09安徽文综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