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_第1页
第19课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_第2页
第19课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_第3页
第19课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_第4页
第19课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 言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建立了许多政权。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乱相继,群雄并起,屠戮酷烈。乱世之中,谁主沉浮?但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吉安县城北中学 周广文【学习目标】1、能讲述淝水之战的概况,知道与之相关的典故。2、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3、认同孝文帝改革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重点与难点】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

2、快速阅读课本86-89页,并在书上标记下来。自主学习1、淝水之战的背景、双方、特点、结果、影响?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意义?3、魏晋以来民族关系趋势是什么?4、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时 间:双 方:兵 力:结 果:383年前秦东晋前秦战败东晋获胜独立试航80多万8万(一)战役概况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淮水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 材料一:(东晋)君臣和睦,上下同心。 晋书 材料二:谢玄指挥的北府兵主要是北方流民组成,战斗力强。前秦连年用兵,将倦兵疲,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全无斗志。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为什么前秦败给了东晋?给你怎样的启迪?小军事家骄

3、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二)胜败分析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材料一:前秦立刻陷入土崩瓦解,次年灭于后秦,北方重新出现分裂。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战争迫使各族劳动人民背井离乡,有时是几百上千,有时是几万、十几万,辗转道路。晁福林中国古代史客观分析(三)战役影响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北方再度 陷入分裂鲜卑族迅速崛起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北魏的兴起狩猎图 4世纪后期, _ _族_部建立_。 439年,北魏 _ ,结束 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拓跋统一北方北魏嘎仙洞刻石拓片鲜卑1、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2、北魏统一北方讲授新课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1、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

4、居,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2、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下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5岁继皇位,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是北魏第6个皇帝;24岁,冯太后去世,开始掌权。拓跋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1)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1、迁都洛阳2、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孝文帝改革内容: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1.迁

5、都探问迁都目的 材料一:平城是鲜卑贵族的居住地,文化落后,保守势力强大。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小组合作 材料二:洛阳有“天下之中”之称,是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王鼎三洛阳便于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第二篇 一场主动汉化的改革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 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者降职或撤职。以下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孝文帝改革-2、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 服装变化图胡服陶俑

6、图汉服陶俑图孝文帝改革-2、推行汉化措施穿汉服 姓氏变化图孝文帝改革-2、推行汉化措施改汉姓减少胡汉的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 我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白,元稹都是鲜卑人,连隋王朝的杨坚、大唐王朝李世民都流淌着鲜卑人的血。孝文帝改革-2、推行汉化措施联汉姻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后,社会经济明显好转,京城洛阳恢复了它作为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改革是推

7、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影响第二篇 一场主动汉化的改革背景内容影响:促进了北方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势力。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与进步携手与文明同行第二篇 一场主动汉化的改革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对鲜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具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勇气,具有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一位民族交融的集大成者。人物评价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汉人学习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生产生活政治文化小组合作 畜牧经验农业技艺食物、服装、用具等君

8、主专制制度乐器、歌舞等汉语图表话民族交融的表现 心理: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采桑图、扬场图 1.生产交融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胡床 椅子方凳2.生活交融秦汉时家具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琵琶五弦箜篌胡笛胡鼓铜钹3.文化交融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 材料一:(少数民族)与位居中原的汉民族互通有无,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高人雄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一段大分化、大动荡、大交融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并走向兴盛,有着重要的作用。马雪芹专家话民族交融的影响 各族人民交往、交流、

9、交融。在内在心理情感上逐渐民族认同;在外在生活方式上逐渐民族趋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隋唐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淝水之战交往中的冲突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知识总结交融中的发展拓展延伸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能得出什么历史感悟?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爱我中华!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勇于创新。许多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的典故是(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A . B . C . D . 学以致用 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

10、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学以致用D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建于北魏时期。洞中的佛像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商鞅变法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以致用D 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 . B . C . D . 学以致用c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鲜卑人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