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 第五章 教案_第1页
中国民族民俗 第五章 教案_第2页
中国民族民俗 第五章 教案_第3页
中国民族民俗 第五章 教案_第4页
中国民族民俗 第五章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五章汉族教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年月课次日)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课时6(请打)其他安排教学单元:第五章汉族目的、要求:了解汉族的形成过程、汉族在各个时期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熟悉汉族民俗形成的特点;掌握汉族的民俗风情。知识要点:1.汉族的形成2.汉族的发展3.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联系4.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交流5.汉族民俗形成的特点6.汉族的民俗风情(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家庭、亲属称谓、姓氏、节日、丧葬、祭祀)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技能要点:能够深入了解并应用汉族民俗风情教学步骤:见后教学手段: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作业和思考题:1.名词:改土归流民俗风情2

2、.简答:简述汉族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是水乳难分的?4.举例说明元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5.举例说明汉族衣、食、住、婚丧、祭祀、家庭、节日等方面的民俗风情。课后分析与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汉族的形成过程、汉族在各个时期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熟悉汉族民俗形成的特点;掌握汉族的民俗风情。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五章汉族第一节汉族的形成与发展一、汉族的形成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部落联盟)炎帝族首先与黄帝族合并,组成了炎黄体,称为最早的华夏族汉族的核心。教3.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时期)学4.秦到西汉时期:居住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社会制度和文化基发展,政权

3、的统一,真正称为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本二、汉族的发展内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和民族群体内进行着剧烈容的分化与重新组合。及2.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各民族进入了又一个设大发展时期。计3.明朝建立后,汉族从聚居中心区向四周边境迁徙,把汉族发达的经济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第二节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流一、水乳交融的各族间的交往和联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使汉族与各民族的交流更是水乳难分,这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特点之一了。1.民族间相互融合成为民族交流的基础2.不同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使民族经济交流成为必然3.古老的文化渊源为民族文化交流创

4、造了条件二、各历史时期的民族交流1.秦汉时期的民族交流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流3.隋唐时期的交流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流5、明清时期的民族交流6、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交流第三节汉族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行为模式。一、汉族民俗的形成及特点1.汉族风俗受少数民族的影响较大。2.汉族民俗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3.汉族民俗还有着受外国文化影响的特点。二、汉族民俗风情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服饰1、冠。冠包括冠、冕、弁、帻、巾等名目,其中冠、冕、弁为帽,巾、帻为头巾,实际就是束发的带子。后来帻演变为便帽。此外还有冒

5、头。2、衣。衣指上衣,有袍服、禅衣、襦、袭、衫等。袍服指长棉衣。禅衣指长单层衣。襦是短棉外衣。袭也称褶,是不絮棉的夹衣。衫是内衣。3、裳。裳是指下衣。4、鞋。鞋有履、靴等。5、袜。亦称足衣。(二)饮食1、主食。北方一粟、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皆以麦、豆类、高粱等五谷杂粮为辅。2、副食。普通农民以蔬菜为主,逢年过节才有肉、鱼、蛋类等。3、酒。汉族的酒起初是用粮食酿造的,主要有白酒、黄酒两大类。4、茶。红茶、花茶、黑茶、绿茶、黄茶、白茶。(三)居住北京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南方竹楼等。(四)婚姻成人礼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婚姻禁忌婚礼的程序:纳彩、闻名、纳吉、纳征、请期、初婚。(五)家庭(六)亲属称谓:分宗亲、外亲、妻亲。(七)姓氏1、乳名。亦称“奶名”“小名”、“小字”,是上学前或者及冠前使用,属于爱称,命名随性大。2、名。是古人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符号,属于自称。3、字。亦称“表字”,代表名,与名相表里,合成“名字”。4、号。亦称“自号”“别号”、“别字”,他是在名与字外的具有特殊标志和作用的一种名字,或者说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