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命的突围2_第1页
2 生命的突围2_第2页
2 生命的突围2_第3页
2 生命的突围2_第4页
2 生命的突围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二、教学重点: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三、设计意图“生命的突围”这一内容是浙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结构上是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的递升。学生已经学过了火灾时的逃生,触电时自救与互救,遇到危险我不怕等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汶川地震,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灾难形成的原因,知晓灾难发生的前兆,分辨逃生正误的方法,通过灾难逃生演习,增强应对灾难的能力,树立灾难面前

2、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课堂设计分两个板块:海啸篇、地震篇,再通过必要的练习,形成技能。四、学生准备:1、 搜集灾前预兆的相关资料。2、 收集有关利用灾前预兆知识在灾害中急中生智、绝处逢生的事例。3、 小组搜集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五、教学过程:一、事实震撼,激情引入: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去一个地方看看(出示汶川地震前的5张图片)2、孩子们你觉得这个地方怎样?(很美,是 一个世外桃源)(师解说:这是2008年5月12日前的汶川,那时的汶川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世外桃源,可是就在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这个美丽的地方。3、那么这场

3、大灾难之后,刚才我们看到的美丽家园变成什么样呢?请继续看图4、看着这地震前后汶川的变化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地震真是太可怕了?)5可怕的还不仅仅是家园变成了废墟,我们无数的同胞也在这大地的颤抖中失去了生命,请看这一组惊人的数字。 6、那么这场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有多少呢?再看。(845100000000)请你读出这个数字8451亿。长兴2016年度财政总收入是多少呢?74个亿,相当于多少个长兴财政总收入(114个)(我听到很多人在不停感慨了)7看到这些真实事例,你有什么感想?是啊,地震就在我们身边。人在灾难面前,显得是那样渺小,那样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人就没有办法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绝处

4、逢生,进行生命的突围,让自己转危为安。二、 了解灾难,知晓危害1除了地震,世界面临哪些灾害?(旋风、火山爆发、蝗虫、水灾、火灾等。)2那么你觉得我国的灾害属于多还是少?3、是的,我们国家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受灾人口在2亿人次以上,因灾死亡数千人,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3、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马脚,再大的灾难发生都会有前兆阶段,如果你掌握这个规律,会给你逃生带来很好的机会。三、 掌握前兆,赢得时机地震篇:1知晓成因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地震,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桌交流(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挤压而形成而造成板块边沿及内部错动和破裂。)那么地震离我们远吗?情看专家给我们的数据。每次大地震都是致命

5、的,损失惨重。你知道我国哪些大地震吗?2归纳征兆可是,这么强大的对手,也有软肋,我们来交流一下地震前兆。四人小组交流,能否归纳为几个方面。动物反常:有人把它变成顺口溜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这些动物有哪些反常现象呢?(焦躁不安,都要往高处跑。)地下水异常:变浑浊,冒泡泡,往上涌。因此地震局中常有一口井,便于及时观察。地表变化:会出现地声、地光。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有地声、地光出现和地面微动,78%的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钟内,到临震十几秒时声响最大。这些临震异

6、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出示地光图片。)植物反常:不按时令开花结果。你看看这些反常图片,你发现什么?(竹子开花,映山红开放时节下雪,六月飞雪,大量蟾蜍在街上爬,这些反常现象都要引起注意。)3逃生方法一旦地震发生,我们该怎么做呢?看书59页,哪几个词语应引起你的注意?(沉着冷静,一切以生命为重。)科学的避险方法能帮助我们急中生智,绝处逢生。是啊,当你来不及撤离,我们要保持镇静,寻找生存的空间,科学逃生。教材中告诉我们如何躲避?(在家里可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卫生间等小开间处。床底下,远离门和墙的地方。教室里可躲在在课桌下,墙角边。逃到空旷的地方,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在路中央。)请你判断

7、这些躲法正确吗?为什么?A躲藏地方选择厨房、浴室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是)B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家具旁。(是)C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是)D可以把车驶到立交桥下、高楼附近。(错)E躲在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压线、广告牌等附近。(错)F电影院、体育馆伏到排椅下面。(是)G拿个软垫、脸盆等保护好头部、颈部,掩住口、鼻。(是)H被埋压时你应大声呼救,等待救援。(错)老师再教大家一招逃生绝招生命三角。这是道格库普发明的,他是美国国际救援小组的首席救援者,参与国际上许多重大灾难的救灾。你能看懂书上图片吗?(地震时当建筑物倒塌时,在家具或较大物体旁留下一个空间,被称为“生命三

8、角”。)选择哪些物体旁比较安全?为什么?(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被挤压可能性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4逃生演练寻找教室里的生命三角,学生评价是否合适。(注意避开日光灯、玻璃、门等附近。)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此时不要往外跑,不少人惊慌失措往外跑,被掉来的东西砸伤、砸死。但如果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现在我们就要运用生命三角原理,看看你能否安全逃生,进行演练,时间12秒。(师计时,学生演练逃生)(采访)你躲的地方安全吗?你认为自己躲法安全的请举手。海啸篇:学会了地震中的逃生,接下来我们聊聊海啸,我们也用刚才学地震逃生的方法来学习。课前我们首先来

9、了解海啸成因,再来学习海啸来临的前兆。课前我们收集了海啸的资料,现在请你把资料拿出来,跟同桌合作选择一个问题来学习,然后来交流。1交流前兆你知道什么是海啸吗?(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下沉,都可能造成海啸。海啸会掀起巨浪,给人民的生活造成灾难。)交流后看示意图。海啸的传递性很强。以2004年印尼海啸为例。看图让学生说箭头的意思。(印度尼西亚发生海啸,通过太平洋传递到马尔代夫,传到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普及岛,使这些地方都受到巨浪的侵袭。)你知道海啸有哪些前兆?(海啸发生前,海底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你从课外还搜集到哪些海啸前兆呢? 交流(A海啸发生前会有深

10、海鱼浮上海滩。一旦深海鱼突然到了浅海或海滩,会出现内部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显特征,并很快死亡。B渔民打到的鱼是平日的3到20倍。C最明显的是海水中浮起气泡,并发出“咝咝”的煎肉饼的声音 。 D在海啸来临的前几分钟,海水会突然退潮,然后突然暴涨。E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2历史再现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从历史发生的真实例子中,寻找海啸的蛛丝马迹。A1835年2月20日,智利沿海发生85级地震。震后海水骤退,原在水底的珊蝴礁历历可见。但沿海灾民不知道是海啸的前兆。半小时后比平时的大潮高出10米的海浪,咆哮着冲上岸来,毫无防备的灾民,皆被冲溺而死。B189

11、6年6月15日,日本外海发生8.5级地震。19时20分,人们看见海水异常退落,但都没有在意。20时从海上传来暴风雨般的响声,随后海面涌起一道几十米高的水墙扑上岸来。人们马上就被巨浪吞噬了,死亡人数多达2.7万余人,成了日本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灾难。有两个时间词应该引起你的特别注意,哪两个?为什么?小结:从海水开始退落到海啸登陆,长达40分钟,如果人们有一点海啸知识马上行动,即使是行走较慢的老人和小孩也都可以从容地转移到安全地点,免遭海啸袭击。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再来看一组真实的事例C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海啸,海水呈白色,上面满是泡泡,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第一波巨浪带来

12、很多鱼,有的去捡鱼,有的驻足观赏这难得景观。第二波巨浪马上到来,平常蓝色的海水变成黑灰色,把他们全部卷走,死亡人数达到30万。你看了这些资料有什么想法? 感言(海啸很可怕,我们应该掌握海啸的前兆,帮助自己安全逃生。)下面我们来看看海啸现场(出示海啸时图片),疯狂海浪掀起万丈狂澜,瞬间把我们的城市都吞噬了。但我们知道了它的前兆,就能成功逃生。3成功逃生只要懂得海啸前兆,小孩也能救人啊!看P57页海滩上的小天使看后写下的启示。 交流你还能举在海啸中安全逃生成功的例子吗? 举例当大海啸席卷泰国南部时,当地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却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这场劫难。是因为祖辈们留给他们一条古训:如果海水退去的时候速度很快,那么海水再次出现时的速度和流量会和退去时完全一样。研究表明,每一代人都要经历一次海啸,因此住在海边和到海边旅游的人都应知道海啸的前兆,让我们再来巩固一下。海水变白,冒出泡泡,鱼虾蟹贝,海滩挣扎。海底下沉,现出珊瑚,退潮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