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分析(共7页)_第1页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分析(共7页)_第2页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分析(共7页)_第3页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分析(共7页)_第4页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分析(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zhd)分析王林成论文(lnwn)摘要 部分成年人因其生理条件、智力发育程度及精神状态等不能达到(d do)成年人所应具备的智力和判断能力, 法律不使其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从而导致了行为能力欠缺的发生, 现行关于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并非完善。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为我国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成年人行为能力限制制度保护制度完善Adult capacity is short of the system analysisWang LinchengAbstract:

2、Because the partial adults its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the intelligence growth degree and the state of mind and so on cannot achieve the intelligence which and judgment ability the adult should have, the law do not enable it to have the complete capacity, thus has caused the capacity defective occu

3、rrence, present is short of the system about the adult capacity to consummate by no means. This article through is short of systems related content to mainland legal systems some countries and local adult capacity to carry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unifies our country special details, is shor

4、t of systems consummation for our country adult capacity to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Keywords:Adult;Capacity;Limit system;Protection system;Consummation一、研究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的意义法律行为是法律生活中最积极的部分。民法允许自然人以自己的意思通过法律行为, 自由创设或变动法律关系。当然, 自然人需具备必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即行为能力。但这种能力就是千差万别的, 为保障公平交易, 法律对于可资认定的能力拟制了一个最低限度之判断标准:

5、精神健全的成年人有完全行为能力, 可以依法律行为取得预期效果, 而具有心神丧失或精神耗弱等原因的成年人, 因无法了解行为的后果, 故仅有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法律作这种安排, 并不是对心智上弱者的歧视, 而是对有待保护之人的照料措施, 一方面防止他人因与其从事交易获取暴利, 另一方面因心智能力欠缺者,于违反义务时, 不能课以与完全行为能力人相同的责任。二、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qinqu)制度的起源(一)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zhd)起源 成年人行为能力的限制制度(zhd)最初始于古代罗马法。古罗马法中规定,凡年满二十五岁的男子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到后期这一成年年龄实际已被确认为男子二十岁

6、,女子十八岁。1但对于那些虽已成年,却由于患有精神疾病、染有浪费恶习或是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对自己行为作出正常之判断的人,古罗马法通过保佐制度的设立对其行为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保佐制度渊源于古罗马早期的十二表法,其后随着古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内容也产生过一些变化。在罗马法中,被保佐人主要为精神病人和浪费人。十二表法第5表第7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最近的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2罗马法中将有精神病态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为心神完全丧失之人,即精神病人;另一种为精神衰弱之人,即虽未陷于疾病的状态,但同常人相比对行为的判断能力存在有明显不足的人。十二表法中

7、仅对精神病设置保佐予以救济,其后随着保佐制度的目的从保护法定继承人利益向保护精神病人本人利益的转变,大法官亦开始将其扩大适用于对盲人、聋哑人、残废人等因精神衰弱而不能管理自己事务的人的利益的保护。罗马法中浪费人的范畴同样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十二表法第5条第7条第2款规定:“浪费人不得管理自己的财产,应用他最近的族亲为他的保佐人”。3这里的浪费人指的是那些挥霍滥用祖遗财产,以致损及其法定继承人利益的自权人。据此,为浪费人设置保佐需两个条件:一为所浪费财产须是祖遗家产;二为浪费人要有法定继承人。换言之,如若浪费人无法定继承人或是所浪费财产为个人由其他途径所得,则无须设置保佐人对其行为进行限制。此

8、时对浪费人的保佐制度,亦反映了古罗马早期立法以对家族财产利益进行保护为基准出发点的本质特征。及至罗马共和国末期,浪费人之内涵得到了扩展,法律开始侧重于对浪费人个人利益的维护,因而不论其挥霍的是否为祖遗财产或是其有无法定继承人,只要发生滥用财产之行为,即可通过保佐制度对其行为能力进行限制。(二)对罗马法中的成年人行为能力的限制与保护制度的评析综上所述,罗马法中的成年人行为能力的限制与保护制度起初是为了维护古罗马社会的家庭制度而设立的,后随着这种古老的家庭制度的逐步动摇,开始兼顾对个人利益的保护。4尽管与近、现代法相比,罗马法的保佐制度存在着许多落后和不合理之处,但它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一

9、方面,它直接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为此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者们认为,近、现代各国民法中的禁治产制度、监护制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一些具体的立法规定中,都可寻到罗马法的印记。三、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民法(mnf)中的相关立法规定(一)法国法国旧法例设立(shl)成年人禁治产和准禁治产制度: 通过法院进行(jnxng)司法拟制, 宣告有精神病、相对精神不正常或生活浪费的成年人为禁治产人或准禁治产人, 在宣告期间, 被宣告人在任何场合一律没有行为能力或限制其行为能力。至1968 年1月3日法国第68-5号法律的颁布, 才废除了旧法例中的禁治产和准

10、禁治产宣告制度, 舍弃无行为能力的司法抽象拟制, 转为完全依个案审查其行为能力的有无。现行法国民法典“人”卷第十一编“ 成年与受法律保护的成年人”对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作了具体规定。该法典第490条规定: 成年人因精神官能衰竭或体能受到损坏而导致妨碍当事人表达其意志的, 亦适用相同的保护。第489 条规定:成年人以精神健康与否来判断其行为能力的有无。行为之时存在精神紊乱, 为无行为能力;行为时若精神正常, 则为有行为能力, 显然, 法国法确认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与否, 是通过实际衡量其行为时精神正常与否才决定, 即依个案审查决定。对于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的法律救济, 现行法国民法典建立了一套

11、具有保护色彩的司法保护制度:(1)受司法保护;根据法国民法典第491条之规定:因第490条所指的原因之一, 在民事生活的行为中需要受到保护的成年人, 得置于司法保护之下, 受司法保护的成年人保留行使其权利。(2)受监护;根据法国民法典第493 条之规定, 因第490 条所指原因之一, 成年人在民事生活的行为中需要由他人持续代理时, 得对其设立监护。(3)财产受管理;根据法国民法典第508条规定:因第490 条所指的原因之一, 处于尚不属于完全不能自己行为的状态, 但成年人在民事生活的行为中需要得到指导与监护时, 可以对该人实行财产管理。财产受管理的成年人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易, 还可以提出撤销

12、之诉或减少义务负担之诉, 并可以自由订立遗嘱。在管理人的协助下, 还可以进行赠与, 但如果该行为应得到亲属会议的批准, 财产受管理的成年人不得从事。(二)德国德国旧法例也曾建立有禁治产宣告制度, 对精神病或精神耗弱不能处理自己事务者和浪费、酗酒和吸毒三类生活态度不良者, 宣告为禁治产人。在宣告期间, 被宣告的成年人在所有领域就所有法律行为全面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限制。九十年代通过关于改革成年人监护和代管法的法律, 全面废除了禁治产宣告制度。5通过此次改革, 法律不再拟制欠缺行为能力。当然法律也不是无限制地承认那些缺乏理智地形成意思能力的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关于改革(gig)成年人监护和代管法

13、的法律主要是对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设立救济性规定, 其修正了旧法例对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的监护(jinh)和保佐制度, 代之以一种弹性(tnxng)的保护制度, 即以照管代替旧法例的监护和保佐。根据修订后的德国民法典第1896 条第1款规定, 如果成年人由于心理疾病或身体上、精神上或心灵上的残障而完全或部分不能处理其事务, 则由监护法院经其申请或依职权为其任命一名照管人。如果成年人由于身体上的残障不能处理其事务, 则只有经该成年人申请才得任命照管人, 但是如果该成年人无法表明其意愿则除外。照管人的任务, 限于必要范围, 在该范围内于法庭内外代理被照管人。而本人在照管人范围内, 只要其不处于

14、无意识或精神错乱时, 仍可为有效法律行为。有时,可能出现照管人和被照管人都有效为互相矛盾的法律行为的情形, 这种情况, 如果为若干个负担行为, 则都是有效的, 如果为若干个处分行为, 时间在先的才是权利人的处分行为。6但是, 以为防止被照管人的人身或财产的重大危险所必需为限, 由监护法院下令, 要求被照管人在对涉及照管人任务范围的事务作意思表示必须经后者同意(同意保留) 。(三)日本日本民法的无能力人制度是要防止因独立交易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财产损失, 目的在保护有产者。并让交易相对人保持警惕。基于此, 民法为行为能力欠缺的成年人设立了禁治产和准禁治产制度, 并建立保护机构, 在限制禁治产人和准禁

15、治产人财产管理权的同时, 赋予监护人和保护人以管理权或补充前者所受限制的权利。禁治产和准禁治产人的宣告, 须由其本人、配偶、四亲等内的亲属、监护人、保护人或检察官提出申请, 由家事法院进行宣告。禁治产和准禁治产的原因消灭后, 亦由此程序进行宣告。日本民法典在总则中对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作了一般性规定之后, 在其“ 亲属编”第五章“ 监护”中, 对行为能力欠缺的成年人(针对禁治产人)的救济制度作了详细规定, 显然, 日本民法恪守了传统民法对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的规定, 保留有禁治产和准禁治产宣告制度, 但日本亦试图对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进行必要修正, 以最好地保护他们的权利。7日本法务省于

16、1998 年4月14日公布了关于修改成年人监护制度纲要试行方案及补充说明, 修改的基本构想是, 除与“ 禁治产人”和“ 准禁治产人”相对应设立的原来“ 监护人”和“ 保护人”制度外, 所增议以保护轻度的痴呆、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为目的的“ 辅助人”制度, 从而使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成为辅助人、保护人及监护人这三级监护制度。四、我国民法(mnf)中成年人行为能力限制及保护制度的现状我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一节对民事行为能力(nngl)作了规定。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原则上具有完全(wnqun)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精神病人则不具

17、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为本文所称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根据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 “不能辨认”是指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之情形;“不能完全辨认”则是指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民法通则第三章第二节规定了“监护”,其中对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的救济事项亦作了规定,如第十七条对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作了规定,还设计了指定监护等内容。同时 民法通则还设有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成年精神病人可以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据这一制度,被宣告的成年精

18、神病人,在被宣告期间,一律没有行为能力或行为受限制,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禁治产宣告制度相比,更为直接。这种宣告制度属于司法拟制,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即通过民事诉讼法第15 章规定的特别程序来完成。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提起宣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宣告,即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依特别程序申请法院宣告。另一种附带宣告,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在本诉中附带申请法院以特别程序宣告。而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行为的效力,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民法典的编纂中如果仍然沿袭民法通则的立法意旨,而置法、德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和司

19、法经验于不顾,实在是值得商榷。我国现行立法将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的主体仅局限于成年精神病人(司法解释扩展为包括痴呆病人) ,笔者认为是不全面的,而且与现实生活也不衔接。行为能力制度意在保护智虑不周之人,并兼顾交易安全,而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成年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 欠缺意思行为的人,如浪费成性、酗酒成性、赌博成性、吸毒成瘾等人,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很不成熟,理性程度非常低下,理智成长幼稚,对较复杂的行为后果尚不能精确地预料其后果,特别是缺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而还不能足以有效地保护自己,法律对其应予特别保护。而且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整个社会逐渐少步入老年社会,即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加。患

20、有老年痴呆症状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又尚未达到司法鉴定上痴呆病人程度的老年人,法律亦应予以特殊的保护。监护制度(zhd)作为一项救济制度,在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制度(zhd)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目前立法中的监护(jinh)制度存有不少缺陷,在具体规范设计上过于简略和笼统,对不同程度的主体,采取同一的监护方式,显然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而且现有监护制度在许多细节设计上很不完善。如没有规定监护人的消极资格,被监护人的财产帐册制度等。关于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如前所述,该制度缺乏深刻的理由,并不能达到维护行为能力有欠缺的成年人利益的初衷,而且在司法实务中 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独立宣告方式几乎无用

21、武之地,在实践中涉及行为能力欠缺宣告的,都是附带宣告,即作为本诉的附带程序而进行的,那么其和个案审理制度就没有根本区别。而在能力欠缺者行为效力问题上,一律无效亦不能对他们产生最佳的保护。五、关于完善我国民法成年人行为能力的限制及保护制度的建议(一)扩大成年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制度的适用范围使之不仅适用于精神病人及痴呆人。同时也适用于残疾者、年老者和沾染有吸毒、酗酒等恶习者。 由于染有特殊恶习, 导致那些染有恶习的人理性程度低下, 不仅会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害, 而且还是许多恶性犯罪的直接诱因,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此外, 对我们社会当中的一些弱势群体, 诸如残疾者、年老体衰弱, 也可以通过限制其行为能力和设置监护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扩大主体的目的, 在于使众多智虑不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人能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二)应根据被监护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确定监护人的职责范围立法规定既不可过于笼统,也不可过于僵化。就我国民法通则及“ 意见”中关于监护人的职责的立法规定来看, 一方面没有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职责范围加以区分, 另一方面对监护人的职责范围规定的太过笼统。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既不利于监护人监护职责的履行, 又可能会给被监护之成年人之人格自由造成不应有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