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幻灯片_第1页
图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幻灯片_第2页
图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幻灯片_第3页
图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幻灯片_第4页
图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1前 言 现代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效率、舒适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工作生活中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据国际劳工局保守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5 亿起工伤事故,1.6 亿工人患职业性疾病,每年因职业事故和工作相关疾病失去生命的约有120万人。2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2000多亿元。日益频发的安全事故也已成为我国职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表明,2001 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 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15

2、 起,平均每个月就有一起多;在前11个月中,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4万多起,同比上升26.5%,其中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9650起,死亡11047人。从近年的平均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天各类事故造成300 人丧生,其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3前言 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事故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寻找并采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市场经济和职工安全保驾护航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是这样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4前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从80年代起已开始在国际上

3、推行,它是一套形成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要求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规范和有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从而改变传统的、多处于被动的“事故追究型”管理,向“事故预防型”这一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方式转变。5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以下几点好处:1)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2)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3)会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

4、主动自愿行为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4)提高职工和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5)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6)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7)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8)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9)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在招投标中加分,或避免技术壁垒;6现代安全理论基础事故预防第一节事故致因理论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往往把事故的发生看做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而祈求神灵保佑。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在与各种工业伤害事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

5、了许多阐明事故发生机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续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7现代安全理论基础一、事故频发倾向论(一)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工厂里

6、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1、泊松分布 当人员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2、 偏倚分布 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着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造成这种统计分布的是人员中存在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人。83、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

7、率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他们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与工人的年龄有关,与工人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明兹和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9(三)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

8、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其实,工业生产中的许多操作对操作者的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说,人员有一定的职业适合性。当人员的素质不符合生产操作要求时,人在生产操作中就会发生失误或不安全行为,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危险性较高的、重要的操作,特别要求人的素质较高。例如,特种作业的场合,操作者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的考核,获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才能从事。因此,尽管事故频发倾向论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因于少数事故频发倾向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然而从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的认识也有一定可取之处。10二、事故因果连锁论(一)海因理希事故因果连锁论193

9、1年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概括三个层次,即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图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

10、,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1112(二)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图131、 控制不足管理失误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事故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安全管理上出现缺欠,就会使得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出现。2、 基本原因起源论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

11、策。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所谓起源论,是在于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3、 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象基本原因那样的深层原因的征兆,一种表面现象。4、 事故接触从实用目的出发,往往把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肉体损伤、死亡,财物损失的,不希望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业人员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作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产活动的物质的接触。5、伤害、损坏损失博德模型中的伤害,包括了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

12、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14(三)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在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中,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图所示的因果连锁模型。该模型着重于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管理失误。我国的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BG6441-86)就是基于这种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制定的。15三、能量意外释放论1961年吉布森、1966年哈登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一)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能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各种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的。人类在利用能量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量,使能量按照人们

13、的意图产生、转换和做功。从能量在系统中流动的角度,应该控制能量按照人们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流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如果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16(二)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

14、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美国矿山局的札别塔基斯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如图1718四、危险源1、20 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设备、工艺和产品越来越复杂。战略武器的研制、宇宙开发和核电站建设等使得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标志的复杂巨系统相继问世。这些复杂巨系统往往由数以千、万计的元件、部件组成、元件、部件之间以非常复杂的关系相连接,在它们被研制和被利用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高能量。系统中微小的差错就可能引起大量的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灾难性的事故。人们在开发研制、使用和维护这些复杂巨系统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作为现代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体系的

15、系统安全产生于美国研制民兵式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是人们为预防复杂巨系统事故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方法体系。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在许多方面发展了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危险源一词译自英文单词Hazard,,按英文词典的解释即危险的根源的意思。生产、生活中的许多不安全因素都是危险源。19(一)两类危险源实际上,事故致因因素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

16、,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它们的识别、控制方法也很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202、 第二类危险源在生

17、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实际上,绝对可靠的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3、 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21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

18、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图为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22(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构成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危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础,它们相互关联和渗透。传统的危险源辨识主要依据事故经验进行,主要采用与操作人员交谈、现场安全检查、查阅记录等方法。20 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开始根据法规、标准和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源辨识。随着系统安全工程的兴起,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的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

19、,它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是绝对的,任何工业生产系统中都存在许多危险源。受实际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彻底消除或完全控制危险源,只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消除或控制风险较大的危险源。当危险源的风险很小可以忽略时,不必采取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按其风险大小把危险排序,为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提供依据。风险控制可以从安全技术、技能、管理等多方面入手。23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防止人失误从预防事故角度,可以从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防止人失误:(1)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因素,防止出现人失误

20、;(2)在一旦发生了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不至于引起事故,即使人失误无害化;(3)在人失误引起了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故的发展,减小事故损失。可以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采取防止人失误措施,一般地,技术措施比管理措施更有效。2、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用机器代替人;2)冗余系统:冗余是把若干元素附加于系统基本元素上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附加上去的元素称作冗余元素,含有冗余元素的系统称作冗余系统。冗余系统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的元素发生故障或失误,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用于防止人失误的冗余系统主要是以并联方式工作的系统。24(1)二人操作本来由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操作,由两个人来完成。一般

21、地,一人操作另一人监视,组成核对系统。(2)人机并行由人员和机器共同操作组成的人机并联系统,人的缺点由机器来弥补,机器发生故障时由人员发现故障并采取适当措施来克服。(3)审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与认证手册各种审查是防止人失误的重要措施。在时间比较充裕的场合,通过审查可以发现失误的结果而采取措施纠正失误。253)、 耐失误设计耐失误设计是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得人员不能发生失误或者发生失误了也不会带来事故等严重后果的设计。(1)利用不同的形状或尺寸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2)采用联锁装置防止人员误操作: a紧急停车装置; b采取强制措施迫使人员不能发生操作失误; c采用联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4

22、)、 警告(1)视觉警告: a亮度;b颜色;c信号灯;d旗;e标记;f标志;g书面警告:听觉警告、气味警告、触觉警告。265、 人、机、环境匹配工业生产作业是由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组成的人- 机- 环境系统。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合理匹配,使机械设备、工作环境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使人员操作简便准确、失误少、工作效率高。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人- 机- 环境匹配问题主要包括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机器的人机学设计及生产作业环境的人机学要求等。机器的人机学设计主要是指机器的显示器和操纵器的人机学设计。这是因为机器的显示器和操纵器是人与机器的交接面。人员通过显示器

23、获得有关机器运转情况的信息,通过操纵器控制机器的运转。设计良好的人机交接面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在接受信息及实现行为过程中的人失误。27(二)防止人失误的管理措施1、 职业适合性职业适合性是指人员从事某种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它着重于职业对人员的能力的要求。(1)职业适合性分析;(2)职业适合性测试;(3)职业适合性与人员选择;2、 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是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防止人失误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其次,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技能的提高,能使广大职工掌握工业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

24、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掌握安全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搞好事故预防,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28(1)人的行为层次及安全教育拉氏姆逊把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反射层次的行为、规则层次的行为和知识层次的行为29(2)安全教育的阶段安全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教育,即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使人员掌握有关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培训及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其逐渐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态度教育的目的是使操作者尽可能自觉地实行安全技能,搞好安全生产。3、其他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防止发生疲劳,使人员的心理紧张度最优;树立良好的企业风

25、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持证上岗,作业审批,安全确认。30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坏的工程技术手段。 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能量意外释放论。31一、控制第一类危险源的安全技术工程技术手段是控制第一类危险源的基本措施,它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两类。(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以下几种:1) 消除危险源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但是,人

26、们不能消除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只能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等条件,消除其中的部分危险源。2)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危险源不能被彻底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降低其危险性。3) 隔离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有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防止一旦相遇则可能产生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物质相遇;后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32(二)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其基本出发点是防止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或物,或者减轻对人或物的作用。1、 隔离:避免或减

27、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措施,其作用在于把被保护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具体地,隔离措施包括远离、封闭、缓冲三种措施。(1)远离:把可能发生事故而释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工艺、设备或工厂等布置在远离人群或被保护物的地方。(2)封闭:利用封闭措施可以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险局面,限制事故的影响,以及为人员提供保护。(3)缓冲:缓冲可以吸收能量,减轻能量的伤害作用。2、 个体防护: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也是一种隔离措施,它把人体与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3、薄弱环节: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一般地,设计的薄弱环节即使破坏了,却以

28、较小的损失避免了大的损失。因此,该项技术又称为“接受微小损失”。4、 避难与援救: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该迅速避难,撤离危险区域。33二、第二类危险源控制第二类危险源是一些围绕着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物的故障、人失误或环境因素,控制它们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下面原则地介绍关于防止物的故障的问题,而关于人的因素的控制问题已经在前面的章节里做了介绍。防止物的故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其次在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故障的影响最小。(一)减少故障1) 安全系数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安

29、全系数的基本思想是,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2) 提高可靠性所谓可靠性,即设备、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3)安全监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对某些参数进行监测,以控制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而避免事故的发生。34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它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并且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特征。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职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

30、动作用方面。具体地说,就是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谓为了人,就是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当做事故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所谓人的管理,就是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职工人人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35(一)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职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

31、极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近年来还推广了许多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二)全过程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开始事故预防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识别、评价、控制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三)全方位安全管理任何有生产劳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因此,在任何时候,从事任何工作,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由企业各个部门齐抓共管。3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2、的系统模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模式,是基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理论。系统理论通常包含4个方面的要素,即输入、过程、输出和反馈。根据系统理论,系统还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封闭系统部分、开放系统部分。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就存在了与外部交换信息和获取能量的途径。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生物系统。相对地,封闭系统就不具备这样的途径,于是便限制了其对外界变化情况的反应和适应能力。现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系统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根据系统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以及上述系

33、统理论内容,提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如图373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目前已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模式大体可分为3 种类型:(1)ISO14001 运行模式,即系统化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2)ISO9001 运行模式,如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3)其他运行模式,如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中, ISO14001运行模式是国际上最新的管理运行模式,如图。这种模式也比较适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采用这种模式也有利于管理体系的一体化。394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

34、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换句话说,职业健康安全是指防止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发生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职业安全包括工作过程中防止机械外伤、触电、中毒、车祸、坠落、塌陷、爆炸、火灾等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职业健康则是对工作过程中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引起疾病发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4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事故和事件包含着下列一些含义:事故是意外情况,它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35、、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事件是引发事故,或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主要是指活动、过程本的情况,其结果尚不确定。如果造成不良结果则形成事故,如果侥幸未造成事故也应引起关注。职业健康安全中所指的事故涵盖着下列范围:1、死亡、疾病、工伤事故;2、设施、设备破坏事故;3、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故;包含上述二或三方面的事故。4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术语定义中,“可能”意味着“潜在”,是指危险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具有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潜在能力;“根源或状态”意味着危险源的存在形式或者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

36、或者是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状态。例如液化石油气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而储罐破裂是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状态。4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的存在普遍且形式多样,很多危险源不是很容易就被人们发现,人们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对其进行识别,并判定其可能如何导致事故和导致事故的种类。危险源辨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4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相关方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组

37、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对许多相关的个人或团体产生影响。这些主动或被动地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发生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就是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相关方。其中个人可以包括:组织的员工、员工亲属、股东、顾客等;团体主要包括:供方、银行、合同方、政府主管部门等。从广义上说,整个社会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产生关联。但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特别是进行体系的认证过程中,相关方概念的应用涉及到组织的义务,应注意限定范围,不能无限地扩大。4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规章、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

38、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组织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其作业标准、惯例、程序、规章、管理体系绩效等构成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上述内容的偏差,由此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事故,从而这种偏差构成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不一致,即不符合。4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目标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组织所要取得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可通过目标的实现来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作为组织所要实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目标在内容上是可分

39、解的,这样会使得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更加明确。2、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在组织内部是可分解的,这样会使得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尽可能地量化,以便于检查和评价其完成情况。4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绩效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是组织通过建立和实施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照方针的要求和目标的实现,控制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职业健

40、康安全绩效是可以测量和评价的。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4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是对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综合描述。危险情况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对危险情况的描述和控制主要通过其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难易程度。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上述两方面的单独某一方面都不能确定特定危险源给组织带来的风险。4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41、的全过程。 风险评价主要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等级;二是将风险与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容许。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针对危险情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可容许风险标准的界定,是根据法规要求或组织的方针要求。5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组织,经过风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那么它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得人们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随着组织可容许风险标准的提高,安全的相对程度也在提高。5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语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

42、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组织可容许风险的界定标准是法规要求或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要阐明遵守法规的承诺,在方针中组织可提出超出法规的要求。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中,低于法规或方针要求的,都属可容许(可接受)风险。52GB/T28001-2001标准介绍1 范围 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适用于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本标准仅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而不适用于产品和服务安全。 应用本标准的目的证实增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员工满意程度,员工凝聚力满足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532 参考文献 ( 略)3 定义 见本章第一节4

4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4.1 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条款4将叙述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确定边界和范围内部培训明确责任和义务制定方针、目标评价体系及绩效 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按标准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改进体系54方针与组织规模相适宜可为相关方获取遵守法规的承诺传达到全体员工持续改进承诺定期评审内容要求执行要求不同的组织其风险性质和规模不同,应根据组织的自身特点,制定方针。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完善管理体系。自觉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全体员工参与方针的制定的讨论,了解其内涵。容易被相关方所获取。定期对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和修订,以适

44、应内外部法规、技术、经济等的变化。554.3 策划4.3.1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程序,包括:危险源辩识和评价方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目标和管理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

45、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56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已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相关方活动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过期老化的原料、装置和设备危险源识别应考虑风险评价包括 风险的概率后果的严重程度 法律法规的要求消除或降低风险的难度和成本正常运行的变化情况 危险源的性质57危险源的辩识方法询问、交谈故障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安全检查表查阅有关记录现场观察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58危险源分类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

46、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源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能量或有害物质人的失误故障环境因素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59危险辩识评价的方法1、安全检查表2、预先危险性分析、3、事故树分析4、故障模式影响分析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确定风险等级评估风险是否可接受制定风险控制

47、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61一、设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表格1.作业活动2.危害因素3.危险类别及后果4.发生的可能性5.后果严重程度6.风险水平7.现有控制措施8.风险控制策划9.评价人、姓名、日期62注意事项生产活动、作业、使用的产品或服务 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直接与间接危险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六大类危险危害因素(GB/T1381692):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心理、生理性 行为性 其他63辨识评价策划人员的要求1、经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2、要有员工代表参加;3、辨识评价结果要经过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或授权人批准6

48、4划分作业活动ISO9000标准的过程方法是划分和识别作业活动的重要工具。 过程方法: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过程方法。65划分作业活动按过程方法识别作业活动,就是要明确作业活动的过程链要考虑常规的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识别作业活动要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66作业活动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对常规活动要以施工工序为主线(分部工程)划分作业活动。如:房建施工,可以划分为:施工准备、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

49、装饰装修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安装工程、交付后保修阶段等。67作业活动划分-细分对施工阶段分部的作业活动需要细分-作业类别(分项工程),对每一作业类别,再细分为作业活动。如:地基与基础工程可划分为:地 基与基础施工、基础钢筋施工、基础模板施工。地基与基础施工又可细分为:灰土挤密桩施工、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承台施工、防水防腐施工、基础砌筑等作业活动。基础钢筋施工可细分为:钢筋制作加工、钢筋绑扎作业活动。68作业活动划分案例施工阶段 作业类别 作业活动 作业内容主 主体砌筑 砌筑准备 材料水平运输体 材料垂直运输 砂浆伴制工 砌筑 临时用电工程 线路架设 电气装置安装程 维修

50、、检修69作业活动划分案例施工阶段 作业类别 作业活动 作业内容主 塔吊施工 塔吊安装 运输、体 基础施工 安装、验收 塔吊项升加接 工 塔吊运行 塔吊使用 塔吊拆除 塔吊维修、检修 拆除、运输程70划分作业活动非常规的活动很容易遗漏:非常规的活动:特殊情况发生时才进行的活动;计划外的,不经常进行的活动。如:设备发生故障后的排故活动,维修活动。如:工地混凝土拌合楼停电后的清理,也属于非常规活动。 71非常规活动1996年4月18日,广西天生桥一级电站水电九局,因有浇筑任务,伴和楼伴制混凝土,砂仓内砂料少,并且不下滑,第六工程队综合员高某即去砂仓掏砂,在掏砂过程中,砂料坍塌,死亡。1992年该局

51、在天生桥二级电站曾发生类似事故。72划分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比较复杂,交叉作业较多。既有自有队伍的作业活动,也有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的施工活动,还有监理、业主、参观访问者等其它人员的活动;同时相邻施工单位的作业活动也可能影响项目部施工人员的安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都要辨识,不能遗漏。73划分作业活动在辨识活动时,不仅要考虑施工活动,还要考虑管理活动、辅助作业活动和生活活动。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的工作。准确反映各个施工步骤的施工计划网络图对于划分作业活动,识别活动过程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74作业场所所有与施工活动有关的场所的活

52、动都要识别,信息都要收集,并在危险源辨识时加以考虑。如:员工宿舍的相关信息、食堂的相关信息、加工场所的环境、材料仓库、机械存放场地等。这些场所的危险源在辨识时不能忘记。75三、收集作业活动的信息收集作业活动的信息就是要按过程方法收集活动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及影响因素,目的是全面识别作业活动及与作业活动有关的设备、设施、周边自然物等可能产生的危害,识别危险源。信息收集范围:各种活动的信息 各种设施及产生的信息 活动环境的信息76三、收集作业活动的信息1、正在执行的任务(工程、工种、期限、次数);2、作业场所(包括道路、交通、通风、照明、是否存在密闭空间等);3、通常(偶尔)执行此任务的人员;4、受到

53、此项工作影响的其它人员(如业主、监理、参观人员);5、操作者已接受的培训情况;6、为此工作已制定的制度、操作程序、上岗资格规定;7、可能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77三、收集作业活动的信息8、机器、设备、工具的操作、保养规定;9、可能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重量;10、原材料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11、现场的气候条件(过冷、过热、雨、雪等是否会引起特别的安全问题)12、现场的特殊环境(是否有建筑垃圾、化学危险品、烟雾、噪声等)13、各种监视、测量数据(内部和外部以往事故信息、有害气体测试等)78信息收集所有与施工活动有关的场所的信息都要收集,并在危险源辨识时加以考虑。如:员工宿舍的相关信息、食

54、堂的相关信息、加工场所的环境、材料仓库、机械存放场地等。这些场所的危险源在辨识时不能忘记。79危害源辨识提问1、存在什么危害(危险源) 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3、伤害怎样发生?80危害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累积作用);危险因素: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强调突发性、瞬间作用)。81危险因素分类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以分为16类: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 4、超重伤害;5、触电; 6、淹溺;7、灼烫; 8、火灾;9、意外坠落; 10、坍塌;11、放炮; 12、火药爆炸;13、化学

55、性爆炸; 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 16、其它伤害82与施工工程有关危险源1、物体打击:指落物、流石、崩块等,包括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包括挤、压、碰、撞、倾覆; 3、机具伤害,包括绞、碾、碰、割;4、超重伤害,指超重设备或操作过程引起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6、火灾;7、高处坠落8、坍塌;9、中毒和窒息;10、其它伤害83五大常见危险因素高处坠落:44.8%;触电:16.6%物体打击:12%机具伤害:7.2%坍塌:6%五大伤害共占:88.6%;84风险评价1、定性评价矩阵法LEC法(重点)FMEA法2、定量评价概率法8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危险性D=LE

56、C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86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87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88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

57、要救护89D危险性分值D值危险程度风险水平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不可承受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重大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中度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可承受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可忽略90风险控制策划策划:致力于设定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目标的活动。风险控制策划:致力于设定风险控制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目标的活动。91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水平措施可忽略风险勿需采取措施,不必保持记录可承受风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得以维持;中度风险努力降低风险,但要符合成本有效性原则重大风险紧急行动,降低风险不可承受风险只

58、有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为了降低风险不限成本.92风险控制的策划目的:确定将风险降至可允许(即可接受)程度的措施。风险控制的途径:(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等;风险控制原则:消除危险源 ; 通过工程措施或组织措施从源头控制风险 ; 制定安全作业制度(管理制度)降低影响 ; 采用个体防护用品或措施。93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变更工艺减小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举例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94初始评审危险源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目标、 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绩效测量和监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59、策划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初始评审报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95初始状态评审 对于初次按标准要求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应当进行一次初始状态评审,以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 初始状态评审,是组织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现状的一种手段,是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进行的初始综合分析。 通过初始状态评审,将识别出组织的危险源和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识别和获取适用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总结组织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机遇,统一认识,为组织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60、体系打下坚实基础。96初始状态评审初始状态评审的内容根据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需要,初始状态评审可包括如下内容:(1)辨识组织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2)明确适用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3)评价组织对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4)评审过去的事故经验和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评价、赔偿经验及失败结果;(5)评价投入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现存资源的作用和效率;(6)识别现存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差距。97初始状态评审初始状态评审的策划1、确定评审范围:组织进行初始状态评审的范围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紧密相关。如果组织为了在某一范围内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