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联盟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联盟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联盟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联盟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联盟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

2、,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R是KNO3C中清液是饱和溶液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22019 年锂电池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锂-空气”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它在无水电解质中反应的原理:2Li+O2 Li2O2,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反应为分解反应B充电时,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C放电时,反应为化合反应D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3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4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都是置换反应B都可以用同一装置C都有红色物质生成D都要进行尾气处理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水通电一段时间B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C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D等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6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86320反应后的质量/g1050 x14注:A该反应属

4、于置换反应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8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47C元素符号为AgD中子数为449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雕刻B烧制陶瓷C葡萄酿酒D火药爆破10钢的含碳量不低于0.03%,其中碳元素以Fe3C形式存在,则钢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A0.45%B0.42%C4.5%D4.2%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氢气

5、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B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CaO+H2O=Ca(OH)2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 3O2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稀盐酸B除去H2中的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CO3,可加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D除去CO中少量CO2,可通过灼热CuO粉末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20时,_物质的溶解度为40g;(2)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

6、方法是_。14金属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 (填字母序号)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甲车间做了如下实验:金属B是_操作a的名称是_;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乙车间为回收金属,在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含有阳离子是_ (填化学符号)15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

7、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已知某种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其中含有_种元素;1mol中约含有_个碳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甲烷(CH4)中氢元素为+1价,碳元素为_价,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填字母序号)A 甲烷 B 煤 C 氢气 D 汽油16水是人类生存的保障。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1)自来水厂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_。A 过

8、滤 B 吸附 C 消毒 D 蒸馏(2)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属于_。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氧化物(3)下列节水措施可行的是_。A 用淘米水浇花 B 使用节水龙头C 尽量少喝水 D 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图1中x=_。图2中表示的是_(填“块状”或“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_(填“”“”或“=”)。18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

9、关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_;(2)实验二,证明Ca(OH)2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3)实验三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_;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有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 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1)绿原酸由_种元素组成。(2)246克绿原酸中含氧元素多少克?(列式计算)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烧杯中有100g水,其中溶解了60gR溶质,在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故R是KNO3。A.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正确;B. R是KNO3,正确;C. 中有100g水,溶解了60g的KNO3,恰好是饱和溶液,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是饱和溶液,正确;D. 因为不知道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无法比较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11、、饱和溶液的概念。2、B【解析】A、充电时,该反应为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充电时,参加反应的Li2O2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生成的氧气是单质,氧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B错误;C、放电时,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放电时,反应中的氧元素、锂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B。3、A【解析】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除铁锈发生的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B、氢氧化镁和盐

12、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而能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A、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3、为:,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木炭属于固体,氢气和一氧化碳属于气体,它们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不同,另外,一氧化碳有毒,需有尾气处理装置,木炭和氢气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不符合题意;C、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都有铜生成,故都有红色物质生成,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氢气和木炭不需要,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析】A、,水通电一段时间后,H2与O2的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不符合题意;B、向pH=3 的溶液中加水,溶液稀释后,pH会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的金属活动性大于Fe,所以Zn的反应速率快

14、,而每56份Fe会生成2份氢气,每65份Zn会生成2份氢气,所以,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足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Fe生成的氢气多,符合题意;D、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O2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错误;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D、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点睛】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7、D【解析】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

15、型的特点解决此题。【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无法确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8、D【解析】A、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

16、正确;B、银原子质子数是47,该选项说法正确;C、银元素元素符号是Ag,该选项说法正确;D、银原子中子数为108-47=6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9、A【解析】A、玉石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火药爆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A【解析】假设钢的含碳量为0.03%,则Fe3C的质量分数为:

17、0.03%100%0.45%,故钢的含碳量不低于0.03%,则钢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0.45%,故选A。11、A【解析】A.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H2+CuOCu + H2O,此选项符合题意;B. 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CaO+H2O=Ca(OH)2,不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方程式错误,且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B【解析】A、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

18、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目的;B、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HCl会被全部消耗,浓硫酸可干燥气体,则可得到纯净的氢气,故B能达到目的;C、加适量Ba(NO3)2溶液,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硝酸钾,引入了新杂质,故C不能达到目的;D、灼热CuO粉末会和CO发生反应,原物质变成杂质,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睛】除杂的原则:不能破坏原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填:甲;(2)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

19、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点睛】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分析与计算,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分析饱和溶液改变温度时溶液的变化等。14、(1)C;(2)铜;过滤;置换;(3)、【解析】试题分析:(1)不锈钢做餐具利用了合金的抗腐蚀性、金箔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项链是利用了金属光泽;(2)铁被磁铁吸引,故A是铁,另外两种金属是铜和镁;向铜

20、和镁中加入稀硫酸,则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铜不溶解,过滤得到的B是铜,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镁;将硫酸镁溶液蒸发得到硫酸镁固体;(3)锌排在铜之前,故锌可以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反应后溶液显蓝色,说明硝酸铜剩余,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铜、硝酸亚铁、硝酸镁,则阳离子是铜离子、亚铁离子、镁离子;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铁的性质;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记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能被磁铁吸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排在氢之后的金属和酸不反应,前

21、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15、混合物 3 6.02 x1023 化学变化 -4 CH4+2O2 CO2+2H2O C 【解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见可燃冰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根据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甲烷水合物含有3种元素;1mol中约含有1mol碳原子,含有6.02 x1023个碳原子;甲烷和金刚石不是同一种物质,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金刚石薄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设: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x+(+1)4=0

22、,x=-4;甲烷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A 甲烷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 B 煤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酸雨,故B错误;C 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C正确;D 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酸雨,故D错误。故选C。16、ABC B AB 【解析】(1)自来水厂生产流程中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故选ABC;(2)用户使用的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3)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尽量少喝水的做法不合理,故C错误;D、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可能造成农田污染,故D错误。故选A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CaCO3+2HCl=CaCl2+H2O+CO2 5 块状 = 【解析】(1)图1中发生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