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3_第1页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3_第2页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3_第3页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3_第4页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5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安达市羊草镇第一中学刘学春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

2、。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难点:建国后我国科

3、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与PPT六、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1、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上的三件大事。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立外交关系。2、2001年我国主要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令人瞩目,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么,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又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教师:请同学们用3分钟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填充内容,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

4、又准确。(三)创设情境,讲授新课教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学习的内容,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三个展厅,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和记录,并注意回答有关问题,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军事展厅”。 1、什么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注: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2、播放原子弹爆炸视频,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0课文,了解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同时出示问题:我国是何时研制出原子弹的?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是谁? 1964年10月16日;邓稼先3、世界上最早掌

5、握原子弹的国家是哪国?(美国)4、世界上唯一遭原子弹打击的国家是哪国?(日本)出示一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出小组合作探究一: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学生交流,代表发言)原因: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祖国,中国必须研制出原子弹。5、在研究原子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两弹元勋邓稼先)他的名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体现了什么精神?(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优秀品德)教师过渡: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

6、有运载工具。而且,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那么,我国导弹试验何时成功?(1964年6月)在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6、在研究导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介绍的简历。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教师过渡:

7、“军事展厅”参观完毕,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航天展厅”。7、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毛泽东也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那么中国第一颗卫星何时发射?卫星名字?有何影响?1970年,中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相关链接:介绍新中国卫星发射成就。结合课本92页,归纳总结空间技术成就:(略)出示幻灯片:提问介绍中国第一艘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等的伟大成就。8、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两弹

8、一星”,显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教师过渡:最后,我们一起来参观“农业展厅”。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示袁隆平幻灯片提问:右图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他被誉为“ 之父”。得出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1976

9、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增产稻谷一千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国际农学界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正因为袁隆平有这么大的成就,所以他被授予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出示图片)合作探究二: 通过以上杰出科学家的事迹,我

10、们应该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质?:(学生交流,代表发言)学习老一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的精神。相关链接: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为什么我国仍然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一是国家的重视;二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四)用表格归纳小结本课内容。项目成就时间科学家军事科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年航天科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年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年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州五号年农业科技籼型杂交水稻3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五)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教师:通过本课的学 HYPERLINK 习,我们一起走近了新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默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