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培训教材——广汽本田内部培训教材_第1页
QC小组培训教材——广汽本田内部培训教材_第2页
QC小组培训教材——广汽本田内部培训教材_第3页
QC小组培训教材——广汽本田内部培训教材_第4页
QC小组培训教材——广汽本田内部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小组根底培训教材1QC小组概念、质量管理开展的阶段 质量管理的开展,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QC小组的概念: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全面管理阶段2QC小组的特点及QC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QC小组的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2、广泛的群众性;3、高度的民主性;4、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活动的宗旨,即QC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

2、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三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效劳、工作现场;3QC小组的组建的原那么组建QC小组的原那么: 组建QC小组工作,一般应遵循“自愿参加,上下结合与“实事求是,灵活多样这一根本原那么。QC小组组长: QC小组组长是QC小组的核心人物,一个QC小组能否有效地开展活动,组长起着要的作用。QC小组组长可以是自荐并经小组成员认可,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推举的。QC小组的人数: 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每个QC小组成员具体多少,应根据所选课题涉及的范围、难度等因素确定,不必强求一致。4QC小组解决课题

3、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遵循PDCA循环。PDCA循环有两个特点:一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也就是按PDCA顺序前进,就能到达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再进行PDCA循环就又可以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PPLAN方案、DDO执行、CCHECK检查、 AACTION处理。图二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问题在哪儿?等等,都要有证据来说明,而这些证据应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所以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三应用统计方法。为了取得证据,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其中有的有效数据,有的那么是无效数据。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需要应用统计方法。后面我们会介绍QC的工具5遵循PDCA循环图6创新

4、型下一步活动就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是一种创新型性的活动,是过去所没有过的,因此,要到达预定的目标,必须让QC小组全体成员用创造性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互相启发;2在大家提出的各种想法的根底上,运用亲和图进行整理,去掉重复的,把一些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方案的创意归在相应的方案中,形成假设干个相对独立的方案:3经过整理形成假设干个方案后,QC小组全体成员要对这些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估出评价;4在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根底上,通过各方案间的比较,选出最正确方案,即准备实施方案。QC小组分类根据QC小组活动课题的特点,活动内容,可将小组活动分为“现场型、“效劳型、“攻关型、“管理型、及“创

5、新性现场型效劳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改进型创新型7QC小组的具体程序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定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达到目标PDCA否是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选择课题设定目标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正确方案制定对策表按对策表实施确认效果标准化总结和今后打算到达目标PDCA否是创新型8QC小组的活动-课题选定QC小组在自选课题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二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三从顾客下工序也是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题。QC小组在自选课题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课题宜小不宜大。这就是应尽量选择

6、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二课题的名称应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三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9QC小组的活动-课题选定例本部门要求本部门的症结选题A零件加工不合格品损失减半降低A零件D工序不合格损失RMBD工序A工序B工序其它“元不合格品损失D工序不合格品损失占A零件58%58%78%85%100%10QC小组的活动-现状调查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表示事实,非常重要。它能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原来隐隐约约感到什么疑问,通过核实数据,就能澄清问题,进一步了解现状;二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

7、,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三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能: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11QC小组的活动-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设定目标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目标要与总题相对应。二目标要明确表示。所谓明确表示,就是要有用数据表达的目标值。三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目标,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12QC小组的活动-分析原因 问题明确了,目标也已设定,接下来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

8、造成这个问题。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为些可从“5M1E进行分析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MENT、测量MEASURE;3分析原因要彻底。因素包含的内容都很广,把这些作为末端因素,制定对策并实施,就很笼统:很难能保证对策的有效性;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方法名称适用场合原因之间的关系展开层次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针对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影响一般不超过四层针对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没有限制对单一问题

9、进行原因分析原因之间有交叉影响对两个以上问题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局部原因把两个以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没有限制13QC小组的活动-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确定之后,就可分别针对所确定的每条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对策通常分三个步骤进行:1提出对策。首先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让小组全体成员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相互启发,从各个角度提出改进的想法;2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从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所提出的假设干个对策中分析研究,究竟选用什么样的对策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考虑以下几点;分析研究对策的有效性;分析研究对策的实施性;防止采用临时性的应急对策;尽量采用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自己动手能够做到的对策,依靠小组自身的力量

10、实施对策,能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能提高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制定对策表。针对每一个条主要原因采用什么对策确定之后,就可制定对策表。对策表要注意按“5W1H原那么制定。WHAT对策、WHY目标、WHO负责人、WHERE地点、WHEN时间、HOW措施。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14QC小组的活动-实施对策 对策制定完毕,小组成员就可以严格按照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方案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组长除了完成自己负责的对策外,要多做一些组织协调工作,并定期检查实施的进程。 在实施过程中如困难无法进行下去时,应及时由小组成员讨论,如果确实无法克服,可以修改对策,再按新对策实施。1

11、5QC小组的活动-检查效果 对策表中所有对策全部实施完成后,即所有的要因都得到了解决或改进,就要按新的情况进行试生产工作,并从试生产工作中,收集数据,用以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1把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比较,是要明确改善的程度。更主要的是要与小组制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如没有到达目标,说明问题没有彻底的解决,可能是主要原因没有完全找到,也可能是对策制定不妥,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就要回到第四步骤,重新分析原因开始,再往下进行直到达目标。这说明PDCA循环没有转完,在C阶段中还要进行一个小PDCA循环。 2计算经济效

12、益。解决了问题,取得了成果,就可以计算解决这个问题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计算经济效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16QC小组的活动-制定稳固措施取得效果后,就要把效果维持下去,并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1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变更的工作方法、操作标准;变更的有关参数、图纸、资料、规章制度等初步纳入有关标准,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2再到现场确认,是否按新的方法操作工作和执行了新标准、方法、制度;3在取得效果后的稳固期内要做好记录,进行统计,用数据库说明成果的稳固状况。17QC小组的活动-总结及今后打算课题完成后,小组成员要坐在一起围绕以下内容认真进行总结:1通过此次活动,除了解决本课题外还解

13、决了哪些相关问题,还需要抓住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2检查在活动程序方面,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在方法应用方面,明确认哪些方面是成功的,用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大成功,缺乏需要改进,还有哪些心得体会;3认真总结通过些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如什么方面提高等;4在做到以上几点的根底上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课题以便把QC小组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一下课题最好与上一个课题有关系性18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什么是统计方法 所谓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方法一般分成描述性、推断性两类。1描述性。利用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的描述,以便展示出统

14、计数据的规律,这就是统计方法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可用数量值加以度量,如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和标准偏差等:也可以用统计图表显示,如条形图、圆形图、频数直方图等。2推断性。统计方法都通过详细研究样本来到达了解、推测总体状况的目的,因此它具有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上述某教师利用一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去估计整个年级学习同样数学课程的平均成绩一例,就具有明显的推断性。3风险性。统计方法既然要用局部去推断全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就不会是百分之百正确,即可能有错误。犯错误就一定有风险性。19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统计方法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

15、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和动态变化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产品质量波动分成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一、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些质量波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允许存在的,所以秒为正常波动。公差就是认证这波动的产物。二、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由于异常波动对质量特性值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说来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存在的。我们把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20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统计数据归成两大类,即计量数

16、据和计数数据一、计量数据指但凡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就叫做计量数据。如长度、容积、质量等。1.2m1.3m就是计量数据二、计数数据指但凡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计数数据。如不合格品、疵点数、缺陷数等。电视机不良台数14台,就是计数数据 注意当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时,要分析它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应取决于给出数据的计算公式的分子。当分子是计量数据那么百分率数据为计量数据。当分子是计数数据那么百分率数据为计数数据。工序所制造出来的全部产品一一加以测试,而只能从中抽取

17、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测试,从样品的测试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质量。总体又叫“母体。它是指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也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一局部个体产品。21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样本平均值x=n1ni=1xi它是表示数据集中位置的各种特征数中最根本的一种,常用符号 来表示x例如,有2,3,4,5.6五个统计数据,那么其平均值:x=2+3+4+5+65=4样本中位数把收集到的统计数据x1,x2,.xn,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据就叫作中位数,用符号 当n为奇数时,正中间的数只有一个:当n为偶数时,正中位置有两个数相加除以2。x例如,1.

18、0,1.2,1.4,1.1:x=1.1+1.22=1.1522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样本方差样本方差 是衡量统计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特征数,在方差分析中常用到。s2s2=n-11ni=1(xi-x)2例如,有2,3,4,5.6五个统计数据,那么其方差:s2=5-112-4+3-4+4-4+5-4+6-422222s2=41-2+-1+ 0 + 1 +222222=4110=2.523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样本标准偏差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把样本方差的正平方根作为样本标准偏差,用符号S来表示。s=n-1i=1(xi-x)21例如,有2,3,4,5.6五个统计数据,那么其标准偏差:s=5-112-4+

19、3-4+4-4+5-4+6-422222s=41-2+-1+ 0 + 1 +222222=4110=2.51.58样本极差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常用符号R表示。R=Xmax-Xmin例如,有2,3,4,5.6五个统计数据,那么其样本极差:Xmax为最大值Xmin为最小值R=6-2=424平均值测定值3.723.613.573.513.673.45平均值=3.5883公式: =AVERAGE(B2:G2)AVERAGEA也可以计算,不过包括逻辑值在内偏差测定值2.242.212.182.142.25偏差 0.0081公式: =DEVSQ(B8:F8)样本方差测定值2.242.212

20、.182.142.25无偏方差 0.0020公式: =STDEV(B13:F13)*STDEV(B13:F13)标准偏差测定值2.242.212.182.142.25标准偏差 0.0451公式: =STDEV(B18:G18)QC小组的统计方法根底25QC小组的工具手法-调查表 检查表用于多种目的,是一种预先设计的适当的规格用纸,以便于数据简单记录、提取及整理,且能够对检查、确认工程进行毫无遗漏的核对、检查。因此,设计适宜的检查表可以将必要的数据整理归纳出来,收集情报并且有条不紊的对需检查确认的工程进行毫无遗漏的点检核对。利用检查表可以迅速地将繁琐数据记录在纸上,方便的知道问题是什么,缺陷集中

21、在什么地方,另外在作直方图、帕累托图时也经常使用检查表。一、检查表的种类及使用检查表按其使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1、记录用检查表记录用检查表是将数据以工程、位置等分类,并在其图表上记录数据或用记号等,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记录完整后的数据大体集中在哪个工程上,是怎样分布的。制品名C2730检查日期2000101工程最终检查检查者名黎明检查总数C2420批量番号59A种类检查结果小计表面伤痕/32变形/11涂装脱落/27尺寸不良/4其它/11合计8526QC小组的工具手法-调查表2、工程分布调查用检查表 需要了解有关特性值的分布形式、分布中心、数据的偏差情况以及规格值的关系等分布状况时使用。关于数据

22、是怎样进行分布的,可以通过直方图表现,并作成度数分布表,但在进行工程调查时需了解分布的形式、规格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关系时,在收集数据时以检查表的形式进行分类,更为简单易懂。 度数 寸法510155025303540合计2.0/22.1/32.2/62.3/82.4/1027QC小组的工具手法-调查表 械作 业 者月(一)火(二)水(三)木(四)金(五)计午前午后午前午后午前午后午前午后午前午后1号机佐藤3573中村382号机松本2246丸山24计141216131391111119119:外表伤痕 :短射 :变形 :光斑3、不良原因调查用检查表产生不良的原因很多时,按不同原因对产生不良的情况分类

23、,根据机械、作业、材料、零部件、作业方法的不同分层找出不良工程,用于发现不良主要时使用。28QC小组的工具手法-分层法层别法一、分层的定义层别即将很多的数据按照其所持有的特性进行层次划分。将数据以状况、原因分类进行分析的方法二、分层的方法1、按问题的发生状况分:2、不合格工程、缺陷内容3、形状、长度、深度4、发生位置、发生区域5、天气、状态三、层别的手顺手顺1:明确层别的目的手顺2:决定特性值手顺3:决定层别的工程手顺4:取数据手顺5:将数据层别手顺6:追究错误的原因手顺7:采取对策29QC小组的工具手法-分层法层别n=54四、层别的实例例:为查明不良原因某汽车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因折、弯曲所造成

24、的不良多,将所出现的半成品不良按部品进行层别,将半成品不良中占不良比率的再按不良状况现象进行层别,然后将其中大的两项问题进行层别,如此反复试验就可查明不良原因图三 按发生场所再次层别n=47为前两项多发生性不良场所 现象折断变形伤痕组装工程32110搬运工程00430QC小组的工具手法-帕累托图一、概述工场内常常需处理不良品、灾害、故障、投诉等问题点,这些问题点按工程分类后会有2-3个工程占全体的大局部。帕累托图是针对这些问题点按现象、原因来分类,将数据按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列其它可以放在最后,以柱状图和累积曲线图作成帕累托图是在不良对策中发现重要问题点的情况下使用。也就是说,不良损失额的大局部是

25、由几个主要工程构成,剩余的小局部那么为多数的不良工程。其意义在于对前者的不良工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实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数或使本钱大幅度的减低。下表是某制品检查中所发现的不良数,期间是一个月,检查台数为500台。表一 不良的数据分类项目件数伤痕涂装镀层变形脏污其他131872313合计74步骤2 将数据根据原因及内容进行分类原因可按材料、机械、作业者、作业方法分类;内容可按不良工程、场所、时间进行分类步骤3 根据分类工程来整理数据,并作成计算表分类工程按数据多少由大到小排列,“其他工程不管多大都是排在最后表二 计算表分类项目件数累积件数脏污涂装伤痕镀层变形其他31181372331496269

26、7174合计7431QC小组的工具手法-帕累托图分类项目比率累积比率脏污涂装伤痕镀层变形其他41.924.317.69.52.74.141.966.283.893.396100合计100脏污不良的比率:脏污不良件数/总件数100 31/74100=41.9检查台数 期间500 作成日:10月1日帕累托图的应用有观察判断方法帕累托图是针对不良损失金额、投诉件数、错误件数等问题点按原因、现象、工程、品种分类,并根据数据的大小顺序来进行排列的图表图表可以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些信息:整体上观察不良及错误有多少?它们是怎样的顺序?根据以上两项,可以推测如果哪一工程降低多少,会给整体效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因此,

27、图表横轴的分类工程最好是按容易改善的原因分类,从记录数据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另外,纵轴应尽量表达特征值量化。很多时候,金额与件数也可以放在一起一同检讨决定采取相应对策的顺序1在排列图上,通常将曲线的累积百分数分为三级,那么相应的也就将因素分为三类:A类因素:频率由0-80%,这一区间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B类因素:频率由80-90%,这一区间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次要影响因素;C类因素:频率由90-100%,这一区间的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般因素。2通过图表确认报告、记录的改善效果3获取信息,调查不良故障的原因;4明确问题点的内容5帕累托图中柱状图的表示比较平坦,

28、可以考虑改变纵轴、横轴的内容。6从金额上发现不了问题,可以用件数表示,反之亦然。7帕累托图中“其他项过高,可以重新考虑分类工程的内容,应用帕累托图确认改善前后的效果时,改善前及改善后的帕累托图应水平排列且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注明改善取得的效果,以使图表易懂,观察直观。32QC小组的工具手法-关联图本卷须知: 1、用于多目的的问题分析。 2、展示全貌 原因可缠绕。 3、箭条方向从原因指向结果问题。 4、分析到能采取对策为止 。5、末端因素的箭头只出不进。 6、要因用符号加以标识。 7、语言准确,宁可多写几个字 。8、“问题识别规那么是:箭头只进不出 。9、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 。33 因果与

29、包容关系的转换:做关联图不仅要考虑因果关系,也要考虑包容关系。当按因果图会做成枣核状时如上图,应及时转换为包容关系来处理如以下图 夏季易得肠道病 夏季易得肠道病 卫生习惯不好 卫生习惯不好 使用病人碗筷 喝生水 饭前不洗手 使用病人碗筷 喝生水 饭前不洗手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关联图34原理:以会议形式围绕主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的方法。作用: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来寻找改进的时机 应用步骤:1、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会议要领: a、与会者平等 倡导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 b、明确会议目的 c、每人依次发表一条意见或一个观点 d、成员可互相补充组内无训令 e、现场

30、记录 f、 会议进行到无人发言为止 g、将每个人的意见重述一遍 2、整理阶段 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确认,去掉重复、无关的观点。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头脑风暴法(BS法)35原理:因果图是收集分析语言资料的好方法 原理集思广益的原理 追根求源的思想 逻辑思维的方法 因果关系推理 类别分层的考虑 原因类别 人 机器设备、设施、工具 材料 工艺方法加工方法、操作方法 环境 测量方法仪器 数据信息系统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因果图36图形: 主要原因 结果一层原因 二层原因 原因类别 说明: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 主箭条右侧短语表示结果 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 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

31、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 方框框住的短语为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有事实和数据说明为什么是要因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因果图37应用: 1、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 2、通过识别病症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解决 程序: 1、确定分析的主要问题“单一目的,因素不交叉 2、收集语言资料 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不反驳、不争论 详细记录、对号入座 3、语言资料分层 4、绘制因果草图,并反复修改定图 5、结合现场,确认要因,用方框框起来 6、使用验证、补充、修正、完善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因果图38使用本卷须知: 1、因素展开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2、末端因素上找要因 3、要因确认要

32、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同一词语不能重复出现 5、按“因果关系画图箭头不可反向 6、单一目的型的因果分析,不允许交叉 7、要“鲫鱼的刺,不要带鱼的刺 8、成功的因果图,要分析到第二、三层原因 9、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因果图39因果图实例: 溜肉片嚼不烂 第一层原因 不认真 因素类别 人机法料技术水平低 未培训 第一次做 第二层原因 炉温低 火力不足 火开的小 肉质不好 肉中有筋 火候不好 油不热 炒时间长 量大 未用淀粉 刀工不好 竖丝切肉 QC小组的工具手法-因果图40原理: 研究对象是一个系统,是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图形特征象大树一样,“层层包

33、容,因此可以系统的把某个问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显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顺序关系。 通过对系统的描述,展示事物的面貌,探求到达目的最适宜的方法 1、自上而下型宝塔树型图 经 理 三 班 二 班 一 班 财 务 后 勤 1车间 2车间 人 事 生 产 二 班 一 班 QC小组的工具手法-系统图(树型图宝塔)412、自左向右型侧向展开型 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试片麻坑 人员 设备 工艺 环境 操作不熟 未执行工 压力不稳 塑炼时间不准 卫生条件 新调人员经验少 压力温度控制不严 混炼时间不统一 塑炼时间不统一 说明:左上方框表示某一主题,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示 向右、向下的方框,表示各层次的组成要求 应用:用于表示某一主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QC小组的工具手法-系统图(树型图)42使用程序: 清楚的、简要的说明将要研究的主题 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及组成要素 绘制树图 主题在左边上面框内因素向右按层展开,用短线连接 完善系统 用于目的手段型时,评价最后一层手段的经济性及可行性以决定取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