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课件_第1页
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课件_第2页
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课件_第3页
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课件_第4页
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整机过程控制系统介绍邯钢冷轧厂光整机简介光整机位于NO6和NO7张紧辊组之间 ,设备包括:光整机入口张紧辊NO6光整机光整后清洗热风干燥中间张紧辊NO7附属设备包括:液压设备湿光整系统气动系统光整机工作辊和支撑辊高压清洗系统 光整机拉矫机平面布置 光整机有如下两个作用: 将工作辊粗糙度传递到带钢表面; 在入口和中间张力辊之间,提供给带钢所需要的延伸率。 根据所需处理的带钢质量,光整机可以在延伸率模式或粗糙度模式下工作 :延伸率模式通过支撑辊速度控制光整机入口张力通过轧制力控制延伸率通过中间张紧辊速度控制光整机出口张力 粗糙度传递模式通过支撑辊速度控制光整机入口张力通过轧制力来获得粗糙度传递

2、通过中间张紧辊速度控制光整机出口张力 为了获得带钢表面质量和延伸率,光整机提供必须的轧制力。光整机为四辊式,采用交流电机传动。在比较高的轧制力下,延伸率改变带钢的冶金性能(例如屈服强度)和提高带钢平直度。实际的轧制力和延伸率取决于轧辊粗糙度、产品特征和轧制模式。 光整机侧视简图 光整机控制的PLC柜组成及功能划分PLC的硬件组成包括s7控制柜机架 带有两个CPU、(分别负责LCO和MRG), CPU458和CPU443S7 CPU 部分带有 (包括工艺段 S7 CPU):机架控制 (SC): 机架协调由双重联动装置形成,操作模式选择,标定和液压辊缝控制,工作辊弯辊控制和延伸率控制本地设备控制

3、(LD): 本地设备控制功能包括机架设备动作例如抗皱辊,带吹扫装置的挤干辊等等换辊设备 (RC): 换辊设备功能包括换辊小车, 抽送液压缸, 夹钳等等。工作辊换辊有手动和自动模式,支撑辊是手动模式高压液压设备(HY): 这部分包括控制和监视功能,高压液压系统例如冷却,加热,循环和压力泵控制,过滤,液面和温度检测等等.仪表和控制 (IC): 这部分包括控制和监视功能,湿法光整系统例如加热,计量和补给泵控制,压力控制,区域进水阀命令,过滤,液面检测和温度监视.自动延伸率控制 (AEC): 自动延伸率控制包括实际值的测量, 参数, 诊断功能, 自适应, 控制器操作和液压辊缝和传动输出. FM458

4、部分包括: 液压辊缝控制(HGC): 液压辊缝控制包括实际值测量,参数,控制器操作,所有的位置控制,轧制力控制和阀的输出. 工作辊弯辊控制 (RBS): 工作辊弯辊控制包括实际值测量, 参数,控制器操作, 控制器和阀的输出光整机过程系统控制HGC(液压辊缝控制)位置和轧制力控制光整延伸率控制 工作弯辊力控制光整机时序 液压轧制力缸 (HRFC)概述 HRFC的作用就是控制光整机牌坊底部的两个液压缸的位置和压力,以获得所需要的轧制力。 双作用液压缸(每侧一个)为光整机提供轧制力。每个液压缸的压力控制如下:一个伺服分配块,用于轧制力缸打开/关闭和轧制力增大/减小;三个共用的电磁阀控制两个缸,用于快

5、速关闭、快速打开和全开;每个缸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反馈到自动化系统。压力传感器可对光整机每侧的轧制力精确测量,并快速反应。 每个液压缸的位置由位置传感器测量,并反馈到自动化系统。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每个缸的超高和超低位置。 根据光整机的状态,轧制力缸有压力模式和位置模式两种控制方式:在闭合状态时,当距带钢还有1mm时,光整机从位置控制切换到压力控制。或者是在HRFC压力比软接触更大时,需要切换。在打开状态时,当光整机不是压力释放状态时,光整机从压力控制切换到位置控制。 HRFC 控制 控制方式有: 平均位置控制 倾斜控制(位置) 总轧制力 (压力) 轧制力差 自动化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器:平均

6、位置或平均总轧制力控制倾斜 (位置) 或轧制力差 (压力) 控制 光整机液压系统简图 HRFC 液压辊缝控制 通过在光整机两侧产生轧制力差或位置偏差,纠正带钢平直度缺陷如单边浪和 其他变形。 液压辊缝控制功能在FM458-1处理机上实现。HGC的硬件I/O连接在EXM 438模具单元上。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以及伺服阀直接与EXM 438连接。控制程序被分成几个功能块:1. 位置控制 - 位置反馈评定 - 位置设定点转换和斜坡 - 整体位置控制 - 倾斜控制 - 分级位置控制器2. 轧制力控制 - 轧制力/压力反馈评定 - 轧制力设定点转换和斜坡 - 整体轧制力控制 - 分级轧制力控制3阀的输

7、出 - 油流量补偿 - 油面高度补偿 - 补偿整合4 诊断功能 - 位置限制 - 轧制力限制 - 压力限制 位置控制 位置控制用于辊缝的平行开启和关闭。 位置调整器通过与辊缝位置的参考值相比较来控制全部液压缸(驱动侧和操作侧)当前位置的平均值。 位置实际值检测 HGC的液压缸在每侧都装备有一个位置传感器用于实际液压缸位置的探测。 对于增量式位置传感器来说,它有一个测量探头和一个评定单元。测量探头由一个带有电磁刻度的标尺和一个探测标尺瞬时值的测量头组成。测量头与评定单元相连接,评定单元将测量探头的输出转换为基于液压缸运动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脉冲。然后EXM 438模具单元上的增量式计数器会计算评定单

8、元来的脉冲以算出液压缸的位置。 对于绝对值位置传感器,位置值直接从传感器读出。 两个安装在HGC液压缸上的接近开关探测极限位置。只要当位置计数器没有调零或标定时液压缸位置没有被定义,一个极限请求就会给出。 整体位置控制器 一个闭环位置控制器控制辊缝位置。控制器位置设定值的选择基于机架协调的控制指令。位置控制器可选择四个不同的设定值 :打开,完全打开,换辊位,关闭辊缝位置。上面这些位置设定值是HGC的预定参数 ,被选中的设定值通过一个斜坡发生器被送往闭环控制器。AEC的位置修正值被用作控制器的附加设定值。控制器会驱动HGC伺服阀门直到位置设定值与位置反馈值相等。 倾斜控制器 倾斜控制器控制不同的

9、辊缝位置。为了控制辊缝的倾斜,操作侧和驱动侧的液压缸应该由独立的伺服阀来驱动。位置控制器的输出发送给不同的侧 机架每侧的位置传感器向函数计算机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比例信号。机架两侧的实际位置值做数字相减产生用于倾斜控制器的实际值 “多倾斜”信号和“少倾斜”信号使得控制器根据机架中心线改变倾斜率。这种倾斜通过机架每侧伺服阀的推拉操作实现。 独立位置控制器 独立位置控制器可以分别控制驱动侧和操作侧的辊缝位置。一个闭环控制器控制驱动侧的液压缸并利用驱动侧的辊缝位置反馈值和一个二次闭环控制器利用操作侧的辊缝位置反馈值来控制操作侧的液压缸。为了使用独立位置控制器,单独的伺服阀门应该分别控制驱动侧和操作侧的液

10、压缸。 平均位置计算 平均位置是操作侧位置和驱动侧位置的平均值。轧制力缸完全打开时,这个值为零;轧制力缸关闭时,这个值最大。 平均位置(mm) = (操作侧位置(mm) 驱动侧位置 (mm) / 2 倾斜或位置差计算 这个值是操作侧和传动侧之间的位置差。当轧制力缸在非常低的位置时,这个值为零。当操作侧位置大于传动侧位置时,这个值为正。 倾斜 (mm) = 操作侧位置 (mm) 传动侧位置 (mm) 辊缝计算 辊缝是当轧制线定位后上下工作辊之间的距离。辊缝是正值。对于辊缝计算,我们需要存储轧制力缸的平均位置,这个位置是在标定时序时计算的。通常标定时序在调试时进行,标定时采用新辊,光整机内没有带钢

11、。 辊缝 = 存储的 HRFC 平均位置 HRFC 平均位置测量值式中 : HRFC 平均位置测量值 = HRFC 操作侧位置 + HRFC 驱动侧位置 / 2为了计算辊缝我们必须增加一些调节参数 1、下辊的调节参数 参数_1 = max BUR 半径 实际 BUR 半径 + max WR 直径 实际 WR 直径 2、轧制线调整的调节参数 参数_2 = 理论轧制线值 轧制线测量值 3、带钢厚度 参数_3 = 带钢厚度 辊缝计算如下: 辊缝 = 存储的 HRFC 平均位置 HRFC 平均位置测量值 +参数_1 + 参数_2 + 参数_3SPPVSPPVSPPV(DSOS)210090010095

12、PIPIPIDSOSOS servos valueDS servos valuePosition/Force计算简图 轧制力控制 轧制力控制器用来将两个液压缸的实际轧制力数值保持在参考值上。 利用压力传感器的轧制力测量 液压缸的压力由安装在每个液压缸活塞侧的两个压力传感器和安装在液压缸连杆侧的一个通用的压力传感器来测量。 由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值表示液压缸的内部压力值。液压缸的压力值可以通过增加其有效面积被转换为强制力的值。液压缸总的闭合力的值可以通过从液压缸关闭侧的压力里剪去打开侧的压力来确定。 总体轧制力控制器 闭环控制器控制总体轧制力。控制器设定值的选择基于机架协调器的控制命令。不同的设定值

13、可被选择用于轧制力控制器 。被选择的设定值由一个斜坡发生器被激活送往闭环控制器。AEC的轧制力修正值用作控制器的一个附加设定值。控制器驱动HGC伺服阀直到轧制力设定值与实际值相等。 独立轧制力控制器 独立轧制力控制器分别控制驱动侧和操作侧的轧制力并被用于HGC的标定。为了应用独立轧制力控制器,单独的伺服阀门用于控制驱动侧和操作侧的液压缸 差压轧制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控制不同的轧制力。为了控制不同的轧制力,操作侧和驱动侧的液压缸必须由独立的伺服阀来驱动。差压轧制力控制器的输出以异号被送往不同的侧。连杆侧压力控制安装在液压缸连杆侧的一个定比减压阀用于在HGC液压缸的连杆侧保持一个固定的压力。通常有两

14、个不同的设定值被应用: 用于一般操作的低压 用于HGC快速打开的高压 轧制力计算 总轧制力是作用在带钢上的力 总轧制力 (t) = 操作侧压力(t) +驱动侧压力 (t) + 负弯辊力 (t) 正弯辊力 (t) -BUR 重量 (t) -WR 重量 (t) HRFC活塞杆重量 (t) 轧制力差计算 轧制力差是两个液压缸之间的压力差 轧制力差 (t) = 操作侧压力 (t) 驱动侧压力 (t) 操作侧轧制力(t) = P (bar) x 活塞杆断面积 (cm2) x 1.02 x 0.001 驱动侧轧制力(t) = P (bar) x 活塞杆断面积 (cm2) x 1.02 x 0.001 伺服

15、阀的输出 伺服阀控制HGC缸运动。依靠主动模式,由位置控制器或者轧制力控制器通过EXM438模块发出模拟信号来驱动伺服阀。伺服输出被监视不能超出硬件限度。 控制块图下面HGC控制器的原理图给出了不同单独控制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诊断 HGC的诊断程序连续监视控制器的实际值和状态信号以及位置变送器和轧制力/压力变送器。 位置变送器被监视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具有报警及释放位置和倾斜限制的功能。 轧制力/压力变送器被监视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对总的轧制力的最大限制和两个过载限制进行监视。 产生的诊断信号被发送到机架协调器进行连锁及产生故障信息。 延伸率控制 延伸率即参照原长度板带的一个长度的增长. e

16、 = (I_exit - I_entry)/ I_entry l_entry=平整机入口板带长度测量(基本长度) l_exit=平整机出口板带长度测量 目的:降低板带表面的粗糙度、改善板带表面质量 轧制力对这两项同时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屈服点和板带粗糙程度. 张力和弯曲 力都对改善板带表面质量同时有着影响 实际延伸率依靠平整机入口和出口的两个高精度的脉冲发生器来测量. 这两个脉冲发生器计算出入的板带长度,这被用来计算板带的实际延伸率值. 3种不同的模式用于延伸率控制l: 通过轧制力控制延伸率 通过轧制力和板带张力控制延伸率 通过秒流量概念控制延伸率 所有带有轧制力或者张力操作控制可以通过人机

17、界面单独选择. 如果轧制力和板带张力被选择, 这些操作控制自动适应板带表面。 板带张力对板带细微部分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 轧制力对板带大面质量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 通过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在这个模式下延伸率仅仅通过轧制力来控制. 速度关系由延伸率设定值重新定义通过轧制力和张力的延伸率控制:在此模式中延伸率将会通过轧制力和张力来进行控制。相关的速度将会根据延伸率的设定值来预设定。“秒流量”模式下的延伸率控制:一个附加的张力控制器被提供用来控制不同部分的张力(入口-出口)。这个张力控制器的输出将被用作轧机机架驱动的附加速度设定值 ,更高精确度的延伸率可以实现 工作辊正弯辊和负弯辊 工作辊弯辊概述

18、 这个功能的目的是控制液压块中的16个弯辊缸,液压块固定在光整机牌坊上,作用在工作辊轴承座上以获得所需的轧辊凸度。 通过工作辊弯辊缸控制带钢横断面上的轧制力和平直度。通过伺服阀产生所需的压力。压力和阀的驱动电信号成比例。工作辊弯辊缸改变工作辊的弯曲状态。 工作辊弯辊控制 正负弯辊的压力控制环是互相独立的。每个控制环都控制光整机的操作侧和传动侧。正弯时弯辊力把工作辊向外推增大辊缝, 正弯辊力包括所需的力加上抵消上工作辊重量的偏差。最小的正弯辊力是维持上工作辊靠在上支撑辊上。正弯辊力有两个功能:在光整机打开和关闭时使工作辊平衡,保证工作辊和支撑辊靠在一起; 工作辊向外弯曲; 2. 负弯时弯辊力把工

19、作辊向内推减小辊缝。负弯辊力保证工作辊向内弯曲。 在光整时每个液压系统的压力由伺服分配器控制,并由压力变送器反馈到控制系统进行闭环控制。从低压切换到光整状态时采用一个斜坡函数; 换辊时液压缸收缩通过液压缸上的反压控制。 工作辊弯辊简图 工作辊的弯度定义 弯度控制 压力形式的弯曲实际值 压力变送器测量弯曲力,通过测量所有弯曲压力缸的活塞/活塞杆压力。把压力变送器和EXM438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模拟量输入。 压力的实际值乘以液压缸活塞的面积变为弯曲力。对于正弯和负弯,液压缸侧的压力也要被测量和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总的弯曲力和活塞杆总的弯曲力不同。 弯曲力控制器 闭环控制器控制正/负弯曲力。控制器

20、的设定点根据机架协调器的控制命令进行选择。弯曲控制器可以选择不同的设定点。它们是:轧制计划的轧辊弯曲力为进行其他功能的附加设定点,例如平直度通过人工干预手动操作改变 内部固定参数有:最大正弯平衡弯曲力换辊弯曲力机架校准弯曲力 控制器驱动弯辊伺服阀直到弯曲设定值和弯曲实际值相等为止。 伺服补偿积分器 为了矫正伺服阀泄漏,一个缓慢积分器在弯辊控制时器作用。补偿积分器调整伺服阀的零点漂移。补偿积分器被监视防止超出界限值。大的零点漂移表示伺服阀故障,将以信息的形式告知操作工 伺服阀输出 伺服阀控制弯辊液压缸的运动。控制器通过EXM438模块的模拟量输出来驱动伺服阀。伺服输出将被监视以防超出硬件限位。

21、诊断 诊断软件连续监视实际值和控制器的状态。故障和警告的诊断信息有S7处理器(SC1功能)从发生处发送到HMI进行信息显示 自动或半自动时序 自动时序主要通过HMI来控制,这些时序主要确保光整机/拉矫机的操作,应用于设备运行和/或带钢驱动。一些特殊的时序通过本地操作站来控制。 每种时序都单独显示在HMI上,并有图标标识各个时序。时序选择通过带图标的HMI实现,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通过终端“OB”在本地实现。时序在HMI上具有起停功能,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本地也有。一个时序可以和前一个相联(带有跟踪)或不相联(不带跟踪) 带有跟踪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所有的初始条件和恒定条件都设定好了,则时序可以在

22、不经操作站的情况下自动开启。有时,许可条件中包含一个确认按钮。但是在一个停止时序或手动操作之后,通过指令(HMI或本地)起动时序是不要的。这种模式称为自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功能是和时序流程表一致的。 在这种模式下,一个时序可以在前一个时序完成之后启动。 在选择前时序的后续时序时,操作工执行相应的时序选择,然后执行带有跟踪的自动模式选项。 不带跟踪 在这种模式下,时序的开启只能在所有初始和恒定条件都设定好的情况下通过操作站来实现。这种模式称为半自动模式。如果将要选择的时序还没有开始执行的话,则操作工能够从先前的时序中选择一个时序。 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可以在前一个时序完成之后启动。 选择一个不带跟踪

23、模式的时序时,操作工执行相应的时序选择,然后执行不带跟踪的自动模式选项。前一个时序最后一步的末尾停止。后续的时序(已经选择的不带跟踪时序)还没有开始。 起动选项要启动一个独立的时序,操作工执行相应的时序选择,然后执行起动选择。如果所有的许可条件都满足了,所选择的时序将会启动。 停止选项 要停止一个独立的时序,操作工执行相应的时序选择,然后执行停止选择。所选泽的时序立即结束。在一个时序的执行期间,操作工可以停止这个时序,故障也可以使时序停止。然后,操作工必须通过本地控制台的控制装置手动完成这个时序。即使下一个时序是自动模式的,操作工也要重新启动。 基于操作者的要求,丢失的初始和恒定条件会显示在H

24、MI上。所有的时序操作或选择都会显示给操作工。 在时序处于操作状态时,如果一个时序连接上则相应的时序选择闪光按钮或图标将变亮。 在一个时序当中当时序处于故障条件等待状态时,如果时序准备好(许可条件满足)时序启动指示灯或图标会变亮。 改变时序中的一个恒定条件将会立即使该时序停止。 在一个时序执行期间,对操作站上相关执行元件的操作装置的任何操作都具有优先权并将使相应的时序停止(除了生产线运行和活套张力)。该时序必须手动完成。 自动时序 下列的时序可以在光整机上通过按钮或者在过程自动化中直接实现: - 时序 : TM 完全打开 / 快速打开 - 时序 : TM 准备完毕 -时序 : TM 中开 -

25、时序 : TM 关闭 - 时序 : TM 轻开 - 时序 : TM 压力释放 - 时序 : 标定 - 时序 : TM 工作辊换辊 光整机 工作辊换辊 时序只能从光整机操作台上启动。 下列操作可以在光整机操作台上手动进行: - 轻开 - 压力释放 - 关闭 - 完全打开 - 中开 光整机打开关闭 根据下面的状态图,打开关闭时序允许操作工或计算机(根据焊缝跟踪)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TM/TL 打开关闭状态简图 光整机快速打开/快速关闭 在支撑辊换辊时或不工作时,光整机保持完全打开状态。- 打开工作辊、支撑辊- 除了上支撑辊平衡缸,关闭所有的阀和交流电机,并且HRFC应用反压 - 防缠辊在低位-

26、比利辊在低位 当光整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时,光整机立即完全打开. 光整机运行前的准备 在光整机下次使用前的准备时,操作工必须保证所有的液压功能可用。下列条件满足后可以按下“TM运行准备完毕”按钮:- 轧制力缸得电,伺服分配块控制位置。- 正弯辊缸伸出,并进行调节压力到工作辊平衡的参考值。直到光整机返回到完全打开状态时,正弯辊缸才缩回。 - 负弯辊缸伸出,并调节压力到最小值,这个值足够补偿摩擦损失。支撑辊没有旋转。 光整机中开 这个位置用于等待阶段,同时支撑辊旋转。- HRFC 位置控制,处于中间辊缝- HRFC 位置差分,支撑辊以线速度旋转 光整机轻开 光整机打开使工作辊之间有一小辊缝(5mm,

27、可根据实际带钢厚度调整)- 防缠辊移动到轧制线高度3mm(可调)以下 比利辊移动到轧制线高度3mm(可调)以下 光整机压力释放- 如果光整机闭合,延伸率控制关闭- 轧制力调节到30 T (可调)- 弯辊力调节到20 T (可调)- 防缠辊定位到设定位置 比利辊定位到设定位置 光整机闭合 轧制力以操作工输入的设定值进行压力调节。正负弯辊缸仍伸出并进行压力调节,维持整个的凸度力设定值。在光整机闭合运行后,投入延伸率所要求的轧制力。轧制力是预设定值(PDI),取决于工作辊直径、表面粗糙度和产品特征。 注意 : 在光整机关闭阶段,如果两侧的液压缸定位不均衡,就采用定位倾斜控制进行纠正。在闭合状态下,检

28、查驱动侧位置、操作侧位置和操作侧驱动侧位置(也称为“零倾斜”)。操作侧作为先导侧(或主侧),调整驱动侧直到位置差为零。 HRFC 标定操作 条件: 带钢不在光整机内或带钢在光整机内带标定楔; 工作辊和支撑辊在光整机内,最大辊径; 轧制线零位调整并且轧制线已在零位;标定顺序: HRFC准备完毕 将HRFC切换到位置控制,已满足辊缝需要 开始转动支撑辊 (200 rpm) 将HRFC从位置控制切换到光整机闭合 将轧制力设定到200t 设定弯辊力为 5t 切换到轧制力差调节 设定轧制力差为 0 监视位置差并存储 (这个值将用于下次打开和闭合时序时位置差设定值); 时间持续5s 然后打开;在支撑辊换辊

29、后定义两个HRFC位置差参考值时,使用这个时序。 其他设备功能: 上支撑辊平衡上支撑辊有四个平衡缸抵消轧辊和轴承座的重量。支撑辊平衡一直使用,只有在上支撑辊从光整机中移出时除外。 轧辊夹紧轧辊夹紧是用于将支撑辊和工作辊靠在牌坊上。液压缸驱动夹紧板。接近开关探测支撑辊、上下工作辊是否在光整机中和用于夹紧控制。 轧制线调整为了保持轧制线高度恒定,根据轧辊直径修改上辊的位置。在换辊时自动调整轧制线。通过安装在牌坊顶部的丝杠调节轧制线,丝杠由带有编码器和抱闸的双轴伸电机驱动。 轧制线零位调整 条件: 光整机中没有带钢 工作辊和支撑辊在光整机中,辊径最大; 在调试时进行轧制线零位调整。当上工作辊精确定位

30、在理论轧制线位置时,零位调整完成。 光整机护罩 光整机护罩用于烟雾排放。在操作侧有一个电机驱动的百叶窗。在传动侧有两个液压缸驱动的滑动门(入口侧和出口侧)。 防皱辊 防皱辊位于光整机入口。通过一个液压阀调节辊子的位置来控制带钢进入光整机的角度。辊子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在光整机打开时序时下降,当光整机闭合时上升高过轧制线)。高位的设定值取决于所需轧制的产品。编码器反馈显示辊子位置,接近开关用于非常低的位置极限。辊子位置由绝对值编码器控制。 比利辊 比利辊位于光整机出口。通过一个液压阀调节辊子的位置来控制带钢出光整机的角度。辊子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在光整机打开时序时下降,当光整机闭合时上升高过轧制

31、线)。高位的设定值取决于所需轧制的产品。编码器反馈显示辊子位置,接近开关用于非常低的位置极限。辊子位置由绝对值编码器控制。 测张辊 测张辊位于光整机入口和出口。每个测张辊装有两个压头,用于测量带钢张力。测量的带钢张力用于张力闭环控制。 光整机主传动 光整机主传动采用速度或张力控制(取决于光整机是打开还是闭合状态),跟随工艺段主速度,并根据支撑辊直径和光整延伸率修改速度参考值。光整机主传动和光整机前后张紧辊组的传动由生产线控制。 旋转 当轧制力缸高于中间位置时,支撑辊自动启动;当HRFC低于中间位置时,支撑辊停止。 归位 - 光整机支撑辊换辊前支撑辊必须先归位;- 进行这项操作前光整机必须完全打开;- 这项操作可以人工点动支撑辊进行或半自动(按下“支撑辊归位”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