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_第1页
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_第2页
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_第3页
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_第4页
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2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 口腔健康调查 口腔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横断面调查方法(在特定的时间收集某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分布及流行的资料)。 了解健康状况; 描述流行特征; 揭示影响因素; 提供防治数据。 3口腔健康调查方法Methods of Oral Health Survey (一) 普查 (Mass survey) (二)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三)预调查 (Pilot survey)(四)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4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Methods of Ora

2、l Health Survey(一) 普查 (Mass survey) 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 最大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应查率95%;漏查率高结果可靠性差。 最大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 5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Methods of Oral Health Survey (二)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抽样: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

3、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 6抽样调查的原则1保证每一个个体具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2必须随机抽样;3足够的样本含量;4抽取的调查对象分布均匀。7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是以小窥大,以部分估计总体的调查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81优点1)省时间、省人力、省经费、省材料;2)调查覆盖面大,但工作量小,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调查质量易得到保证。92缺点1)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都比较复杂;2)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3)发病率低的疾病(例如口腔癌)对一个较小样本的抽样调查不适用,而当样本扩大到总体的75%时,不如直接普查;4)不适用变异过大的材料,变异过大

4、,抽样误差过大,影响其代表性。10抽样方法目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11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1、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它是按一定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称单纯随机抽样。可以使用抽签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随机数字表来抽取样本。例如,某工厂在1000名工人中随机抽查100名工人的红细胞数。首先对1000工人以0999编号。然后随机地从随机数字表第某行第某列开始,每三个数字组成一个编号,连续查看100个编号,并记下号码,已经选入的号码不能

5、再次列入,直到满100个为止。根据这100个号码找出名单中的工人,他们便是抽出的样本。 抽样方法12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2、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间隔抽样,机械抽样。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如一个学校有1000名学生,根据调查要求只需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抽样比例为10%。抽样可先对学生编号,可先在1-10号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号,然后每隔10个编号抽取一个学生。 系统抽样代表性较好,样本的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但必须事先对总体的结构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地应用,如果总体中各观察

6、单位的排列存在周期性规律,则抽取样本的选择偏倚较大。 13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3、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即组别或类型等,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称分层抽样。常用的分层类别有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将调查人群分成若干组。还可分成等比例(按比例)和不等比例(即最优分配)两种分层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若分层合理则抽样误差最小。 14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4、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以整群为抽样

7、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为调查单位,然后对每个群内所有对象进行检查。 例如:欲知道20所小学10000学生的龋患率,抽样比例定为20%。由于学生太多,且分散在20所学校内,此时可随机抽取4所学校,再对抽到的学校学生全部进行调查,这样组织比较方便,适用于群间差异较小的调查单位。 此法使用比较方便,节约人力,物力,多用于大规模调查。其缺点是抽样误差较大。 15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5、多阶段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将以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我国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均采用这种方法。

8、 16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抽样方法 多阶段( 省 市/区/县 街道/乡镇 居委会/村 个体) 分层(城/乡,人口规模,人均GDP,年龄,性别) 等容量(每省样本量相同) 随机抽样 (贯穿整个抽样过程)17181920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三) 预调查 (Pilot survey) 为了在调查前初步了解被调查群体患病特点,制订调查计划,有时须先进行试点调查,WHO 推荐先对有代表性的12个年龄组少数人群进行调查,通常为12岁组,加另一个年龄组,以获得少量的参考资料,以便制订调查计划。 21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3、预调查(pilot surve

9、y) 22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3、预调查(pilot survey) 23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四) 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 WHO推荐的一种调查方法,可在短期内了解某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并估计在该人群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4 - 1st edition 1971- 2nd edition 1977- 3rd edition 19874th edition 1997 5th edition 2013 25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四) 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

10、y) 捷径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技术,含盖不同患病水平的重要年龄组,确定任一样本点的指数年龄组调查人数。这种方法可以最小花费获得保健规划所需的、可靠的相关临床资料。 26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WHO推荐的年龄组 : 5年龄组 : 乳牙列患龋水平 12年龄组 : 全球龋病监测年龄组 15年龄组 : 评价全球牙周病指征 35-44年龄组 :监测成年人口腔健康状况 65-74年龄组 : 监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四) 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27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样本含量 Sample Size 每个指定年龄组在每个样本点抽取

11、25 50人城市:大城市4个点 (4 X 25 = 100) 2 个大城镇各 2个点(2 X 2 X 25 = 100)农村:不同地区的 4 村庄各 2个点(4 X 25 = 100)合计: 12 个点 X 25 人 = 300人如果调查4个指定年龄组: 4 X 300 =1200人28样本含量估计29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 捷径调查适宜获得以下资料: 1、 样本人群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 2、 不同年龄组的患病水平、严重程度和治疗需要的变化,以便确定需要特殊保健服务的年龄组。 30捷径调查 pathfinder survey捷径调查适宜获得以下资料:3、口

12、腔疾病的年龄组分布状况和保健服务需要,提供疾病发展趋势和患病水平高低的数据。 根据样本点数量、类型和年龄组,捷径调查可分为预调查性和全国性的。 31口腔健康调查设计 Design of oral health survey调查目的 Objectives调查项目 Information collection调查表格 Assessment form指数和标准 Indices and criteria调查方法 Oral health survey methods样本含量 Sample size determinant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32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

13、rvey一、调查的设计 The Design of Survey 调查目的 Objectives 收集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防治需要资料 监测口腔疾病状况和发展趋势 监测和评价社区口腔保健服务33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口腔疾病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disease 如龋病和牙周疾病的调查应考虑以下特点: 1具有显著的年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2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不同。 34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口腔疾病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disease

14、3龋病具有不可逆性(已形成龋洞者),现况调查数据既有目前发病状况,也包括过去患病状况。 4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的人群,其龋病患病水平不同。35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 口腔疾病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disease 5. 对每位受检者的多项检查按统一标准进行,如龋病以牙为单位,牙周疾病可以牙为单位也可以口腔的6个区段为单位。36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年龄组 1st 流调(1983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7、9、12、15、17岁学生 2nd 流调(1995年):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12、15、18、35-44、

15、65-74岁 3rd 流调(2005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12、35-44、65-74岁 2015年第四次: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岁、12-15岁、 35-44、55-64岁、65-74岁 37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指数与标准 Indices and Criteria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使用的指数和调查标准。常用的龋病指数有DMFT、DMFS等,牙周健康状况用CPI指数,氟牙症用Dean氏指数。 调查标准的确定非常重要,标准不一致可导致所收集的资料缺乏可比性,因此在调查设计中首先要根据目的确定调查标准。38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项目年龄组临床检

16、查内容5岁冠龋12岁冠龋 氟牙症牙龈出血 牙结石35-44岁口腔粘膜 冠龋和根龋牙龈出血 牙结石 牙周袋 附着丧失义齿修复状况65-74岁39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项目检查指标(标准) WHO第四版为主牙周检查不同之处有:不采用CPI指数牙转换成区段的方法检查全口牙(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和半口牙(附着丧失 LOA)牙龈探诊出血方法不同40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龋病调查的诊断标准The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ental caries冠龋的诊断标准: 牙的窝沟或光滑面有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有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即诊断为龋。对于釉质上

17、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及中到重度氟牙症所造成的釉质上硬的凹陷,均不诊断为龋。CPI probeA special designed lightweight probe - a ball tip 0.5 mm in diameter - a black band between 3.5 and 5.5 mm - rings at 8.5 and 11.5 mm from the ball tip42牙冠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 无龋牙(0,A):健康牙冠,无充填物,也无龋坏征象的完整牙冠记为无龋牙。龋洞形成前阶段及其他类似早期龋的情况,诊断不可靠,故都不作为龋坏记

18、录。龋齿(1,B)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或明显的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时记为有龋。包括有暂时充填物或已行窝沟封闭同时也有龋者。牙冠已龋坏仅留牙根者,龋源自牙冠,故仅记为冠龋。要使用CPI探针来证实咬合面、颊舌面视诊所判断的龋坏。若有任何疑问,不能记为有龋。 43牙冠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已充填有龋(2,C):牙冠上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且有一个或多个部位龋坏者记为已充填有龋。无须区分原发龋或继发龋(即不管龋损是否与充填体有关均使用同一代码)。 已充填无龋(3,D):牙冠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且无任何部位的龋坏,记为已充填无龋。因龋而行冠修复的牙齿也记在这一

19、组。(因龋以外原因如桥基牙,进行的冠修复记为7,G)。 44牙冠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因龋缺失(4,E):因龋而拔除的恒牙或乳牙,仅用于在冠部作记录。对于乳牙的丧失,该记分仅用于不能以正常替牙来解释的乳牙缺失。 因其他原因缺失(5,):判断为先天丧失,或因正畸、牙周病、外伤等丧失的恒牙。 45牙冠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窝沟封闭(6,F):咬合面已做窝沟封闭的牙齿或咬合面窝沟用圆钻或“梨形”钻扩开并放置复合树脂材料的牙齿。如果已做窝沟封闭的牙齿有龋,用代码1或B 桥基牙、特殊冠或贴面(7,G):牙齿成为固定桥的组成部分,即是一个桥基牙。也用于那些由于龋以外的其他原因而进行的冠修复、以及覆盖牙齿唇面的

20、贴面,这些牙齿无龋或充填物存在,也包括种植牙 46牙冠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未萌牙(8,):这一代码仅用于恒牙未萌出且没有乳牙的缺牙区。未萌出的牙齿不参与与龋病有关的所有计算。不包括先天缺失或因外伤等造成的牙齿丧失(记录为5或) 外伤(T):由于外伤所致牙面部分缺损且无龋坏的牙冠记为外伤 不作记录(9,):这一代码用于所有因各种原因(如正畸带环、严重发育不良等)不能做检查的已萌出的恒牙 47有关的解释和说明 恒牙检查32颗牙齿,多生牙不检查,融合牙按2颗牙记录 龋齿诊断: 可疑龋按无龋计。龋齿诊断以视诊为主,牙面有明显龋洞或明显釉质下破坏者无须探诊即可诊断为龋,不能确定的病损可借助CPI探针辅助诊

21、断。不能明确诊断的早期龋不记录为龋 48有关的解释和说明以下情况也不记录为龋:白色或白垩色斑点;探诊无软化的着色或粗糙斑点;釉质的窝沟点隙着色,但无明显釉质下潜行破坏,或用探针探诊沟底或洞壁无软化现象;中到重度氟斑牙釉质色暗、有光泽、质硬、有小凹陷;根据分布或病史,或视诊、探诊判断为由磨损而造成的病损 49有关的解释和说明静止龋按龋齿计。在楔状缺损的基础上发生的龋按龋齿计。在釉质发育不全基础上发生的龋按龋齿计。牙齿的永久充填物包括银汞、复合树脂、复合体、玻璃离子等,氧化锌、磷酸锌水门汀等为暂充物。50有关的解释和说明因龋而行全冠修复的牙齿记录为“已充填无龋3或D”,因龋以外的原因而进行的冠修复

22、牙记为7或G。不是因龋做的牙体修复不按龋齿计。已充填的牙,充填体折断,如无继发龋,则按已充填牙无龋计。各种原因的失牙,5岁组无法用正常替换解释的乳牙丢失作为龋失。12岁和15岁年龄组要区分牙齿丧失的原因。因龋丧失的记录为4,因其他原因丧失的记录为5。3544岁和6574岁年龄组,不管任何原因只要牙齿不存在均记录为5,包括第三磨牙。 51有关的解释和说明30岁以下年龄组口腔中的桥体要区分失牙的原因。30岁及以上年龄组用于修复已失牙的桥体记录为5。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双尖牙,一律定为第一双尖牙。牙齿萌出的标准是:只要在口腔内见到一颗牙的任何一部分,就应该认为这颗牙已经萌出。若一颗恒牙和乳牙同时占据一个

23、牙位间隙,仅记录恒牙情况。如果恒牙先天缺失或未萌出,只有乳牙存在时,则记录乳牙。死髓牙记分方法与活髓牙相同。52有关的解释和说明在戴固定矫治器时,如牙齿可见部位占牙冠12以上,则作冠龋检查,牙冠可见部位占12以下则记为“9 (不作记录)”。在某些年龄组,难以区分未萌牙(8)和缺失牙(4或5)。可借助牙齿萌出规律、缺牙区牙槽嵴外观、口内其他牙齿的龋坏情况予以鉴别。30岁及以上年龄组如果不能确定第三磨牙为未萌牙或缺失牙,则记录为“5”。为方便起见,全口无牙的情况下,可以在牙列两端的格内填入一个“4”或“5”,用直线连接。直线两端的代码必须相同。 535455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

24、rvey龋病调查的诊断标准The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ental caries牙根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 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害为根龋。 只有在牙根面暴露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根面龋,因此在进行根龋检查时首先要判断牙根是否暴露 56牙根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 健康牙根(0):牙根已暴露,无龋坏,也无充填物的牙根记为健康牙根(牙根未暴露记录为8)。根龋(1):用CPI探针探诊有软或皮革样感的病损记为有根龋。若根面龋与冠龋不连续则需分开记录。对累及冠部和根面的单个龋损则分别记录为冠龋和根龋。已充填牙根有龋(2):一个牙根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且有一

25、个或多个部位龋坏者记为已充填有龋。不区分原发龋和继发龋。充填物同时涉及冠部和根部的则冠部和根部均记为已充填有龋。 57牙根龋的诊断标准及记分方法已充填牙根无龋(3):根面有一个或多个永久充填物而无任何部位龋坏者记为已充填牙根无龋。充填物同时涉及冠部和根部的则冠部和根部均记为已充填无龋。种植牙(7):种植体作为基牙记录为“7”。未暴露牙根(8):牙根面没有暴露即牙龈未退缩到釉牙骨质界以下。不作记录(9):牙齿缺失或牙石太多不能进行根部检查时,记为“9”。58根龋检查诊断的解释说明 根龋可始自釉牙骨质界或釉牙骨质界下面,早期为小而圆的龋坏,可沿牙颈部向两侧扩展,与相邻龋坏相连形成沟或成为牙颈部的一

26、个龋环,牙颈部的冠龋向根面发展超过釉牙骨质界后涉及根面也可形成根龋。牙根龋在活动期为黄色或桔色,活动性差时颜色可发暗或呈黑色 59根龋检查诊断的解释说明健康牙根是指已暴露无龋坏也无充填物的牙根。根面有牙菌斑时,需擦去牙菌斑后再检查,牙根部有大量牙结石而无法检查时,记录为9。釉牙骨质界以上的龋为冠龋,若冠及根部均有龋则分别记录为冠龋和根龋。即凡牙根面上有龋者都记录为根面龋,不考虑龋的来源。任何原因的牙齿缺失或用桥体代替缺失牙,牙冠记录为“4”或“5”,牙根记录为“9” 606162636465666768697071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调查质量的控制 Quality Co

27、ntrol of Survey Kappa 统计法 (Cohen 1960)WHO在1997年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推荐此方法。当完全同意时,K=1,完全不同意时,a+d=0,K=0,K值0.8表明一致性为优,0.60.8为良,0.40.6为中,0.4以下可靠度不合格。73检查者的培训现场调查进行前,检查者需接受理论和临床检查培训 临床检查培训包括熟悉和正确使用调查表,准确掌握各项临床检查方法和标准,会计算Kappa 值,以龋病检查结果计算检查者与参考检查者之间的Kappa 值,达到0.8以上方为符合要求747576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调查现场的检查条件要一致,使用通一的检查椅、照明灯和CPI探

28、针检查过程中记录着应与检查者密切配合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各项检查之间的相互干扰调查过程中,每天安排5%受检者接受另一位检查者的复查调查中途,技术指导组成员应到现场进行一次复查和指导777879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调查项目根据调查目的一般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类:1、直接口腔健康状况信息,牙周疾病、口腔卫生状况等。 2、背景状况信息,如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名、受检者编号等。 808182838485868788899091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调查项目 应选择那些与调查目的有关的项目,开展一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常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

29、此,一旦在设计时遗漏某些重要项目,将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带来很难弥补的损失,因此在设计时须考虑周全。92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一) 一般项目 包括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出生地区、居住年限等信息,这些项目常常反映疾病分布的差异,调查以后将这些项目与健康状况项目结合分析,有可能会发现某种口腔疾病的流行特征。93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二) 健康状况项目 包括各种口腔常见疾病,是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最常用的调查项目如龋病、牙周病、牙列状况等,其它如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

30、口腔粘膜状况、颞颌关节状况等。 949596口腔健康调查Oral Health Survey 问卷调查项目: 除上述(一)的一般情况外,主要包括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与信念,行为与实践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个人口腔卫生、刷牙与牙刷、牙膏选择、刷牙习惯、龋病与牙周病、预防意识与就医行为等。 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误差及预防方法 影响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1、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能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做到减少抽样误差。2、偏倚(偏性,bias)- 偏倚则是一种错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

31、系统误差,应该而且可以设法防止。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偏倚(偏性,bias) 常见的偏倚种类和控制方法:(一) 选择性偏倚(selection bias) 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如果是随意选择,则样本的代表性很差,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的误差,称为选择性偏倚。(如用医院病例说明人群患病情况等。) 调查方法 Methods of survey (二) 无应答偏倚 (unresponsive bias) 无应答偏倚(漏查)在随机抽样时,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如果应答率仅有70%,结果就难以用来估计总体的现患率。 防止的方法:在调查前做好组织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