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_第1页
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_第2页
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_第3页
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_第4页
千分尺的使用与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cling)授课教师:周名辉电话Q:370900904 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ch cun)检测1.2.2 用千分尺检测工件共十七页复习:游标卡尺(yubio kch)的读数方法3 0.2 0.043.24共十七页课题(kt)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1尺寸(ch cun)45、25、10、16的公差较小,这些尺寸能用游标卡尺测量吗? 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diho)与尺寸检测子课题2 用千分尺检测(jin c)工件 1了解千分尺的结构。2掌握千分尺的读数方法。3培养使用千分尺测量工件的能力。4了解使用千分尺的注意事项。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gn

2、gch)代号与尺寸检测 1用千分尺测量零件上 45、25 、45的实际尺寸。 2用游标卡尺测量 0.1的 长度尺寸。45 3判断零件的实际尺寸是否合格。16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diho)与尺寸检测一、准备工具(gngj)和量具 1认识千分尺 公法线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 内径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 共十七页课题(kt)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gngch)代号与尺寸检测2读取千分尺上的尺寸(ch cun) 先看微分筒检测边与基准线的位置,读整数和0.5毫米数基准线与微分筒刻线位置,格数0.01MM整数+半毫米+格数0.01MM共十七页4将外径(wi jn)千分尺校零 025外径

3、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校零 2550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校零 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ch cun)检测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ch cun)检测3千分尺的规格(gug)和选择 千分尺每25 为一个量程差,分别有025、2550、5075、75100本课题选择0125游标卡尺、2550外径千分尺,530内径千分尺。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diho)与尺寸检测二、用千分尺测量零件(ln jin)尺寸 双手测量法:左手握千分尺,右手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靠近工件;用右手转动测力装置,保证恒定的测量力。测量时,必须保证测微螺杆的轴心线与零件的轴心线相交,且与零件的轴心线垂直。1.测量45共十七页

4、课题(kt)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2.测量(cling)25 单手测量法:左手拿工件,右手握千分尺,并同时转动微分筒。此法用于较小零件或较小尺寸的测量。测量时,施加在微分筒上的转矩要适当。 4.测量163.测量10共十七页课题(kt)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 1、待检零件1个、25 50千分尺1套、0 125游标卡尺1条 2、按要求检测零件并做好记录 3、判断零件是否(sh fu)合格 4、交叉互检三、分组检测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ch cun)检测四、判断(pndun)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测得尺寸的平均值与其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比较,即可判断轴套的实际尺寸是否合格 。 1千分尺是一种

5、精密量具,只适用于精度较高零件的测量,严禁测量表面粗糙的毛坯零件。 2测量前必须把千分尺及工件的测量面擦拭干净。 3测量时,测微螺杆缓慢接触工件,直至棘轮发出23下“咔咔”的响声后,方可进行读数 。共十七页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ch cun)检测 4单手测量,旋转力要适当。 5读取数值(shz)时,尽量在零件上直接读取,但要使视线与刻线表面保持垂直。当离开工件读数时,必须锁紧测微螺杆。 6不能将千分尺与工具或零件混放。 7使用完毕,应擦净千分尺,放置在专用盒内。若长时间不用,应涂油保存以防生锈。 8.千分尺应定期送交计量部门进行计量和保养,严禁擅自拆卸。共十七页课题(kt)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小结:千分尺是高精度测量仪器,正确的使用操作是量具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一定要按照(nzho)操作使用规定使用 作业:习题册1.1、1.2共十七页内容摘要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教师:周名辉电话Q:370900904。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授课教师:周名辉电话Q:370900904。3 0.2 0.043.24。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子课题2 用千分尺检测工件。025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校零。2550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校零。双手测量法:左手握千分尺,右手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靠近工件。单手测量法: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