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估报告_第1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估报告_第2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估报告_第3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估报告_第4页
污水处理厂环境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市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万吨/天)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RL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二一年十月第一章 总则1.1 任务由来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佛山市西部,水陆交通方便,是广东省重要的工贸城市。荷城街道位于高明区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本世纪初,随着荷城街道(原三洲街道)经济迅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致使大量的城市污

2、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高明河,造成水体污染严重。为保护高明区境内水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原高明区三洲街道办于2003年组织建设了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内水体污染问题。但由于区内管网建设仍不完善,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仅限于三洲碧桂园一期以及海天大道以东、高明大道以北、三和路以南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其他区域污水仍就近排入河涌,致使三洲大涌水体环境质量未达到治理要求,现状水质多为劣类,水体污染仍然严重。针对以上环境问题,同时考虑三洲旧城改造、碧桂园二期、海天二期建设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需要,荷城街道现已加快区内污水管网建设

3、,并拟开展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建设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对保护环境,保护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十分必要。通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可以基本改变三洲片区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命健康,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三洲片区的更大发展,对保持三洲片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污水量预测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远景(2020年后)控制规模为12万m3/d,远期(2020年)建设规模为10万m3/d,近期(2012年)建设规模为4万m3/d。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一期已建规模为2万m3/d,二期增建规模为2万m3/d(其中细格栅及沉砂池、二次沉淀池、生物

4、除臭系统按4万m3/d规模建设,污泥脱水间按远期规模建设,鼓风机房及提升泵房按4万m3/d规模更换设备)。本次工程建成后总用地面积为:36159.70m2,其中二期工程新增建设用地为16720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因此,建设单位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完成本环评报告书。1.2 评价目的本次评

5、价的目的:调查建设项目厂址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查清本项目所有污染源,根据对当地水、气、声等环境的历史监测数据反映对环境敏感目标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调查拟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论证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提出环保工作的不足并给工程制定出合适的环保措施,使项目全面符合必要的环保要求,确保其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

6、月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实施方案,200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年7月1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17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

7、发2005152号,2005年12月1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6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建设部、环境环保总局、国家科技部(建城2000 124号);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投资20021591号);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1992年6月22日;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计价格1999192号;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0325号2003年3月);关于加快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8、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环办2007111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09年3月1日。1.3.2 地方环保法规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2005年1月1日;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7)29号文;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2000)7号文;广东省地

9、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1999)553号;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3号公告),2007年7月1日;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函199974号);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粤计资200327号);广东省实施规定,1999年;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1日;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1月1日;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2月;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20091

10、04号);佛山市实施办法(1999年12月28日);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2003年8月);佛山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粤府函199988号);高明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12020)(2000年);高明河水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规划(1998年3月);关于全面开展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工作的通知(明环200527号);关于印发佛山市2004、2005年度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和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佛珠整治委20041号);1.3.3 环评工作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HJ2.2-2008、HJ/

11、T 2.3-93、HJ2.4-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0799号。1.3.4 产业政策及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第40号),2005年12月;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3月17日;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1.3.5 批复文件及其它佛山市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

12、料。1.4 环境功能区区划1.4.1 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经专用管道排至高明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规定高明河上游(托盘顶至明城敬老院)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高明河下游(三洲新桥至入海口)亦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而高明河中段(明城敬老院至三洲新桥)则定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详见表1.4-1。项目周围水环境功能区划图见附图。表1.4-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单位:mg/L,水温、pH值、粪大肠菌群除外序号项目类标准类标准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度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693化学需氧量(CODCr

13、)1520高锰酸盐指数46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45溶解氧(DO)656氨氮(NH3-N)0.51.07总磷(以P计)(TP)0.10.28石油类0.050.059铜1.01.010锌1.01.011氟化物1.01.012砷0.050.0513铅0.010.0514硒0.010.0115氰化物0.050.216挥发酚0.0020.00517硫化物0.10.218六价铬0.050.0519镉0.0050.00520汞0.000050.000121LAS0.20.222粪大肠菌群数200010000注:水温的单位为、pH值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1.4.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本项目所

14、在地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2000年1月6日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4-2。表1.4-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项 目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选用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2000年1月6日修改单)二级标准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H2S1小时平均0.01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NH31小时平均0.21.4.3 声

15、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于城镇混合住宅用地,位于交通干道一侧。根据当地的规划,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详见表1.4-3。表1.4-3 声环境质量标准(2008) 单位:等效声级LeqdB(A)声功能区类别适用地带范围昼间夜间4a交通干线两侧70551.4.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底泥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见表1.4-4。表1.4-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kg项目二级三级pH6.56.57.57.56.5镉 0.300.301.0汞 0.300.501.01.5砷水 田 30252030旱 地 40302540铜农田等5

16、0100100400果 园 150200200400铅 250300350500铬水 田 250300350400旱 地 150200250300锌 2002503005001.4.5 项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该建设项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如表1.4-5所列。表1.4-5 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序号功能区区划名称评价区域所属类别1水功能区高明和,II、类水环境功能区2环境空气功能区环境空气二类区3环境噪声功能区4a类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是,第二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9是否敏感区否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 污染控制(1)项目集污范围内的

17、所有废水均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严格值排放,减轻本项目的排水对高明河水质的影响。(2)重点对项目的废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废气排放控制,使之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级标准,使附近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因项目的建设而造成不良影响。(3)严格控制项目主要噪声源对本项目所在区域可能带来的影响,使声环境质量达到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要求。(4)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合理收集存储并委托相关单位处置,确保处置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1.5.2 主要环境保护目

18、标根据项目拟选址地理位置,主要环境敏感点如表1.5-2所示,主要敏感点分布情况见附图。表1.5-2 主要环境敏感点序号环境敏感点方位距项目边界规模敏感因素1#下泽村W2000m1089人环境空气二类区2#白梅村NW1000m185人环境空气二类区3#尼教村W1000m1459人环境空气二类区4#石演村NW1170m353人环境空气二类区5#古孟村NE1160m510人环境空气二类区6#良江村N1800m467人环境空气二类区7#黄边村NE1400m320人环境空气二类区8#丹冲村NE1500m256人环境空气二类区9#铁岗村S850m1607人环境空气二类区10#高明碧桂园一期N70m2000

19、人环境空气二类区11#德信实验学校SE2049m1000人环境空气二类区12#佛山市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SE1250m2000人环境空气二类区13#高明河中段(明城敬老院至三洲新桥)/20m3/s保持II类水质14#高明河下游(三洲新桥至入海口)/保持III类水质1.6 评价标准1.6.1 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1.6.2 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0、)一级B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各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注:以上标准中,有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并存的,执行较严的标准。1.6.3 其它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

21、2);防洪标准(GB50201-9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表1.6-1 项目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限值(摘录)污染物pH值CODBOD5SS氨氮排放限值6940mg/l20mg/L20mg/l8mg/l污染物总磷总氮动植物油石油类排放限值1mg/l20mg/L3mg/l3mg/l表1.6-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名称浓度无组织排放源厂界标准限值NH3mg/m31.5H2Smg/m30.06臭气浓度无量纲20表1.6-3 噪声标准限值(摘录) 单位:dB(A)时间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

22、间夜间施工期土石方阶段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阶段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阶段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阶段吊车、升降机等6555执行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营运期噪声限值GB12348-2008 昼间夜间3类标准65551.7 评价工作等级1.7.1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该项目外排废水2万t/d,主要构成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COD、BOD5、SS、氨氮、总磷、总氮等,水质中等。纳污水体高明河属中河,纳污河段水质要求为类水质,因此,按环境影响评价技

23、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规定,该项目的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表1-9 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判别表废水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地表水规模地表水水质级别评价等级判定2万t/dpH、COD、BOD5、SS、氨氮、总磷、石油类等,水质复杂程度中等中河类二级1.7.2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选址为简单地形,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硫化氢和氨,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计算这两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

24、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表1.7-1 大气评价等级评判表污染物硫化氢氨C1(mg/m3)C01P1(%)D10%(m)C1(mg/m3)C01P1(%)D10%(m)下风向最大浓度6.7210-60.010.072.1610-50.20.01本项目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0.07%,该值小于10%,因此,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大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7.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营运期只有水泵和风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所在区域环境噪声属4a类区,且项目建成后噪声不会明显增加(增加量在3dB(A)以下),受影响

25、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定为三级。1.7.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污水厂建成运行期间,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外排尾水对高明河干流水生生态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规定,本项目影响范围小于20km2,工程建成后对该区域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没有改变或切断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的通道。因此,确定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水生生态)为三级。1.8 评价范围1.8.1 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排放去向以及纳污水体的特征,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6、T2.3-93)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为项目纳污水体高明河尾水排放口上游5km至下游5km,共计10km,具体的评价范围见附图。1.8.2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地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为5km共25km2的范围的矩形内,见附图。1.8.3 声环境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09)有关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边界向外100m的范围。1.8.4 生态评价范围本项目主要影响表现为污水处理厂尾水对水生生态的影响。按环境影响评价

27、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同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具体的评价范围见附图。1.9 评价内容和重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区域环境功能现状要求,本次评价工作内容包括:(1)调查分析项目影响区域污染源现状以及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通过工程分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对项目选址、厂区平面布置、工艺优劣、清洁生产及出水水质的达标可行性等进行论证,明确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排放量。(3)预测与分析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等方面的影响。(4)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分析事故类型、影

28、响程度及防范措施。(5)根据项目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分析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特别注意本项目在当地污染总量控制中的作用。(7)拟定环境管理、监测及培训计划。(8)收集并分析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本次环评重点包括:(1)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2)污水处理厂营运期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3)污泥的处理处置措施。1.10 评价因子1.10.1 环境现状评价因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经筛选后,确定的环境现状评价因子为:(1)地表水环境:水温、pH、DO、CODcr、BOD5、氨氮、总磷、石

29、油类、挥发酚、粪大肠菌群、硫化物、六价铬、铜、镉、铅、汞共16项指标;(2)大气环境:SO2、NO2、PM10、H2S、NH3和臭气浓度共6项; (3)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为声环境评价量;(4)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底泥。1.10.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经筛选后,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为:(1)地表水环境:COD、BOD5和氨氮共3项;(2)大气环境:H2S、NH3和臭气浓度共3项;(3)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为声环境评价量;(4)生态环境:水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对水质、水量、水生生物群落的种类、数量等水生生态环境、水景观的影响分析。第二章 工程概况2

30、.1 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性质2.1.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佛山市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2.1.2 建设项目性质建设项目性质:市政环保工程,属扩建项目。2.1.3 工程方案及建设内容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将重新规划整合原有处理设施功能,重新规划整合原有处理设施功能,并通过处理设施改造和部分设备更换提升原有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结合纳污区工业尾水比重较大,近期水质冬季月份浓度高的特点,通过原生化池改造使其处理能力提升至3万m3/d,并新建1 座规模1万m3/d生化池。同时按4万m3/d规模统一补充建设沉砂池、二沉池、除臭系统和消毒排水设施,增建2万m3/d 反应沉淀池。改扩建后污

31、水处理主体工艺为:反应沉淀预处理+ANO+硅藻精土辅助工艺,辅助投加硅藻精土以改善污泥性能和除磷和预处理。2.1.4 建设地点及建设用地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高明大道三洲桥西侧,东北侧为沧江(高明河),规划用地为8.8公顷,一期工程建设用地为1.98公顷,处理规模为2.0万m3d,尾水经内河涌排入沧江。本次工程建设用地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规划控制用地内,根据佛山市高明区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排水)专项规划第二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为10.0公顷。本次工程建成后总用地面积为36159.70m2,其中二期工程新增建设用地为16720m2。远期规划建设用地应进一步协调落实

32、。2.2 建设规模及投资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通过污水量预测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远景(2020 年后)控制规模为12万m3/d,远期(2020 年)规划规模为10万m3/d,近期(2012 年)规模为4万m3/d。其中:佛山市高明区明第二水处理厂一期已建规模为2万m3/d,二期增建规模为2万m3/d(其中细格栅及沉砂池、二次沉淀池、生物除臭系统按4万m3/d 规模建设,鼓风机房按4万m3/d 规模更换设备。本工程的估算总投资为3504.59万元。包含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689.2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98.28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834.39万元,安装工程256.61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

33、其他费用410.99万元,基本预备费186.0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30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中含尾水排放管道工程投资241.8万元。2.3 项目排水方案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尾水经由附近内河涌排入沧江。根据佛山市高明区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排水)专项规划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为沧江,二期工程实施后,尾水将通过新建尾水排放管排入沧江。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中,规定高明河上游(托盘顶至明城敬老院)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高明河下游(三洲新桥至入海口)亦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而高明河中段(明城敬老院至三洲新桥)则定为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规

34、划于三洲新桥下1km处。2.4 劳动定员本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后规模为类二级处理,根据建标200177号文,其劳动定员定额为35人,人员编制如下表所示:表2.4-1 劳动组织与定员表人员编制序号岗位产班次每班人数定岗人数占比例生产人员251污水处理工段431271%2污泥处理工段2243变配电动力工段2124中心控制3135水质化验1226技术人员122辅助生产人员41维修12211%2环卫与绿化、保卫(合同工)4材料与污泥运输2管理人员61行政领导厂长118%副厂长兼总工12办公室技术管理23财务2合计352.5 总图设计2.5.1 总平面布置1. 功能分区处理厂平面按功能分为厂前区、生产

35、区(包括预处理区、生化沉淀区、污泥处理区)和预留远期发展区,预留远期发展区主要为今后扩建的生产区,各区之间有道路和绿化带相隔。2. 平面布置(1) 厂前区高明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前区住于厂区东北面,厂前区的综合楼包括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倒班宿舍等用房,是一座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可节省用地、方便管理。综合楼与主要生产建构筑物之间有绿化隔离区,不受厂区污泥、废气的影响,环境优美。(2) 生产区一期工程生产区位于厂前区西南侧,从南向北依次为预处理设施,综合设备间,生物处理设施和变配电间。二期工程增建设施除机修间布置于厂区中部变配电间东侧外,其他设施均布置于一期工程西侧。(3) 厂区出入口厂区现

36、设有一个主出入口位于厂区东南侧高明大道处,规划远期于厂区西南侧规划路方向新增一个次出入口,主要用于生产运输。2.5.2竖向设计厂区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4.5m(黄海高程),厂址位置无地质灾害风险,厂区周边主要水体为高明河,设有电排设施和水利堤防。高明河丰水期控制水位为6.59m(黄海高程),二期工程尾水可自流排放。工艺处理设施竖向规划见工艺流程高程图。单体竖向高程主要受原建处理设施高程、受纳水体水位控制。2.5.3厂区道路与消防一期工程厂区道路成支状布置,未有环厂道路,生产区路网较不健全。进厂道路宽15m,主干道宽6m,次要道路宽5m。二期工程根据新增生产设施布置增建道路设施以满足生产、消防要求

37、。2.5.4厂区给排水1. 给水厂区给水由市政提供,来自于高明大道路供水干管。厂区给水主要用于生活、构筑物及设备冲洗、药剂配置、绿化及消防等。每天生产、生活用水量约45m3左右。一期工程进水总管为一根,管径为DN100。二期工程增设一DN150 供水管,厂区给水管网按远期规划,环路布置。2. 中水回用污泥脱水机清洗等主要生产用水采用消毒池后的回用水。3. 厂区雨水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经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厂区雨水管道,然后排入市政雨水管渠。4. 厂区排水厂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构筑物放空水、反冲洗水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提升泵站经提升后与进厂污水一并处理。2.5.5厂区防护与绿

38、化厂区四周建围墙,厂前区设大门传达室,对厂区进行防护。为了给职工提供优美的工作环境,应充分重视环境的适度绿化和美化,本设计厂前区是美化绿化的重点。厂前区与生产区建构筑物之间以灌木、花草形成绿化隔离带。其余场地除道路旁植行道树外,其它空坪隙地广种花草树木。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污水收集范围佛山市高明区三洲街道区境东部,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高明河、杨梅河围合该片区。区内水网包括三洲大涌及其支流和大南水廊。区内排水体制新建城区为雨污分流制,原建成区主要为雨污合流制,区内污水主要通过合流管渠就近排入内河涌。2002年7月高明沧江工业园正式挂牌成立,高明区工业迅猛发展,佛

39、山海天、本田金属、碧桂园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沧江工业园三洲园区,三洲大涌的纳污压力迅速增大。由于三洲大涌水量少、流速较慢,自净稀释能力小,随着企业的增多及三洲片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的滞后,三洲大涌已不堪负荷,发黑发臭相当严重,严重影响了河涌沿岸包括高明碧桂园等地的生活环境及景观,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淤塞亦非常严重,影响排涝,因此整治三洲大涌刻不容缓。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原高明区三洲街道办,即高明河与杨梅河围合的区域,主要包括高明沧江工业园三洲园区、三洲旧城片区及碧桂园商住区,总服务面积约32.35km2。3.2 服务区范围内现状及规划污水量3.2.1 现状污水量3.2.1.1现状人口

40、根据荷城街道统计数据,纳污区2009年人口数量及分布如下:表3.2-1 2009年纳污区人口分布统计表地 名2009年户籍人口暂住人口总人口三洲旧城区3903930013203沧江工业园三洲片区村委人口10034964019674沧江工业园三洲片区企业人口1350013500合计1393732440463773.2.1.2排放系数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城市污水系统收集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公共设施污水、工业废水和渗入的地下水。用水量中真正消耗性的用水很少,大部分水使用后变成废水被城市排水系统收集。对于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用水,进入排水系统的污水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水的用途与当地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备程度

41、。美国伊利诺伊州曾对Rockford和Kankakee两个小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量占生活用水总量的比例进行了现场实测,其结果为885%。公共设施用水的污水排放系统与生活用水基本相同。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80%90%,排水系统完备的大城市取大值。这与国外的测定结果及采用的数值基本相同。对排水设施相当完备的城区,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宜为85%90%。村镇及新开发地区,因给排水设施水平与排水系统普及程度都处在发展过程中,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随规划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升高而上升。随着规划年限的延伸,城乡之间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差额将逐步缩小。在规划污水量预测时,从留有余地的角度出

42、发,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宜按用水量的85计。工业废水排放系数由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因此合理确定工业废水的排放系数尤为重要。规划区范围规划期工业基本属于一类、二类工业区。根据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中规定,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应根据城市的工业结构和生产设备、工艺先进程度及城市排水设施普及率确定。在统计分析资料缺乏时,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应在0.700.90范围之内。本规划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取值0.7。地下水入渗系数由于高明地区水系发达,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会通过管道和管道附属构筑物渗入管道系统,因此,在城市污水量预测中不可忽视,根据规范要求应予考虑。由于高明地区尚未开

43、展这方面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资料,参照佛山市及国外相应的标准,地下水的渗入量按污水量的10%考虑。给水日变化系数给水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当地实测数或给水规范提供的数据确定。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的2.2.6条规定各类城市的日变化系数如下表3.2-2。表3.2-2 给水日变化系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11.31.21.41.31.51.41.8高明区属一区大城市,给水日变化系数取1.2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推荐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一区大城市0.71.1万m3/(万人d),一区中等城市0.61

44、.0万m3/(万人d),一区小城市为0.40.8万m3/(万人d)。(2)根据三洲片区现状用水量及现状人口核算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日均用水量给水日变化系数总人口=3.44万m3/d1.24.64万人0.89万m3/(万人d)根据核算结果并考虑三洲片区属一区大城市并且工业用地比重较大的特点,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近期(2012年)取0.9万m3/(万人d),远期(2020年)取1.1万m3/(万人d)城市工业用水量指标根据三洲片区总体规划图纳污区工业性质多属于一类工业。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一类工业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1.202.00万m3/(km2d)根据三洲片

45、区现状工业用地指标值,结合三洲片区远期工业规划发展特点,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的规定指标,并结合各企业日益重视节水的因素考虑,确定本次规划区域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1.2万m3/(km2d)。人均综合污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的一区大城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290530L/人d),结合给水日变化系数、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考虑远期发展并结合与佛山市周边与片区发展目标相类似地区的污水规划参数,确定本次规划区域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为近期(2012年)260 L/(capd),远期(2020年)320 L/(capd)。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表3.2-3 单位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万m

46、3/(km2d)用地代号用地名称单位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规划范围用水量指标R居住用地(一区大城市)1.502.301.10C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0.501.00.50商业金融业用地0.501.00.50教育科研用地1.01.51.0文化娱乐用地1.01.51.0M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1.202.01.20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250.500.25W仓储用地0.200.500.20T对外交通用地0.300.600.30S道路广场用地0.20.30.20G绿地0.10.30.103.2.1.3 现状用水量校核根据用水量数据,三洲片区2009 年日均用水量为3.44 万m3/d;以污水排放系数0.

47、8计算,纳污区现状污水量为2.75万m3/d。按污水收集处理率70%,地下水渗入系数0.1 计算,截至2009 年污水处理规模需求为2.12 万m3/d。3.2.2规划污水量3.2.2.1 建设用地根据高明区三洲片区总体规划、三洲片区土地利用现状,纳污区2012年及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如下: 表3.2-4 纳污区近期及远期建设用地一览表序 号用地分类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比例(%)2012年2020年2012年2020年1R居住用地314.7605.242.945.72C公共设施用地11.513.41.61.0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7.07.81.00.6C3文化娱乐用地4.55.60.60

48、.43M工业用地403.2683.355.051.64U市政设施用地4.29.90.60.7合计城镇建设用地(不含公共绿地、道路、广场)733.61325.21001003.2.2.2规划人口根据三洲旧办提供数据,三洲旧城改造区域为三洲片区的核心区,参照总体规划指标区内规划人口规模暂拟定为79 万人。考虑沧江工业园三洲片区村委及企业人口,参照三洲旧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推算,纳污区2020 年人口总量约为13 万人。2020 年后为16 万人。高明区近年人口增长率约为3%,根据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模型预测2012年纳污区总人口约5.3 万人,考虑近期三洲片区城市工业园区及商住项目开发建设的速度较快,2

49、012 年污水量计算人口建议取6.9 万人。3.2.2.3 近期规划污水量预测(2012年)1.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污水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水量=规划人口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给水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1+地下水入渗系数)计算过程见表3.2-5。表3.2-5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近期污水量当量人口(万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万m3/(万人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6.90.91.20.80.710%3.192.不同性质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根据三洲片区建设用地按性质进行分类统计,并运用表3-4确定单位不同性质用地用水

50、量指标对规划范围污水量进行预测,计算如表3.2-6示。表3.2-6不同用地性质指标法预测近期污水量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建成比例用水量指标m3/(ha.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污水收集率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系数居住用地605.252%1101.20.850.710%1.89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7.890%501.20.850.710%0.019文化娱乐5.680%1001.20.850.710%0.025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683.359%1201.20.750.710%2.33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942%251.20.850.710%0.005合计污水量4.273.2.2.4

51、远期工程水量预测1.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污水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水量=规划人口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给水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1+地下水入渗系数)计算过程见表3.2-7。表3.2-7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远期污水量当量人口(万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万m3/(万人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131.01.20.80.910%8.582.不同性质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表3.2-8不同用地性质指标法预测远期污水量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建成比例用水量指标m3/(ha.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污水收集率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

52、3/d系数居住用地605.2100%1101.20.850.910%4.67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7.8100%501.20.850.910%0.027文化娱乐5.6100%1001.20.850.910%0.039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683.3100%1301.20.750.910%5.50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9100%251.20.850.910%0.014合计污水量10.253.分类水量法城市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其他废水量,经计算城市污水量为9.05万m3/d,分类水量预测见表3.2-9、表3.2-10和表3.2-11。表3.2-9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量预测规划人口(万人

53、)人均综合污水量万m3/(万人d)污水收集率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120.320.810%3.38表3.2-10远期工业废水量预测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用水量指标m3/(ha.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系数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一类工业用地683.31301.20.750.910%5.50表3.2-11 远期其他废水量预测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用水量指标m3/(ha.d)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系数地下水入渗系数污水量万m3/d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9251.20.850.910%0.017合计污水量0.0174.远期污水量按照以上几种方法预测污水量汇总见表3.

54、2-12。表3.2-12 远期设计污水量计算汇总表方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不同性质用地指标法分类水量指标法污水量(万m3/d)8.5810.259.05综合比较以上几种方法的预测水量,纳污区经济发展现建设规模和规划,考虑到三洲片区工业区比重较大的特点,为适当留有余地,确定2020年的污水处理规模为10.0万m3/d。3.2.2远景污水量根据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远景污水量=规划人口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给水日变化系数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1+地下水入渗系数)=16.01.1/1.20.80.91.1 = 11.62万m3/d。3.3工程建设规模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确定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近期2

55、012年污水处理规模为4.0万m3/d,远期2020年污水处理规模为10.0万m3/d。其中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规模为2.0万m3/d,二期工程增建规模为2.0万m3/d。考虑纳污区非建设用地较多,为预留发展空间,建议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2020年后远景规模控制为12.0万m3/d。3.4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3.4.1进水水质3.4.1.1 一期工程进水水质1. 一期工程设计进水水质根据佛山市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 万吨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意见,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 3.4-1 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单位:mg/L)污

56、染物名称BOD5CODCrSSTNTPNH4+N平均值180380250-4.0302. 一期工程进水水量根据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首期)20072010 年运行月报表、日水量水质统计表,高明二污近年实际进水量如下表:表3.4-2 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72009)实际进水水质(单位:mg/L) 月年123456789101112合计20077446941394209063353422008870691321033110390137311825019033197822003219733177621873418561620091971419148210592151419525215

57、6621631217282090019990200401693224374720101491680781272919573215002230021058120154根据以上进水量数据,并经调查核正,高明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自2008年7月起污水处理量基本达到设计水量,但因区内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除三洲碧桂园一期以及海天大道以东、高明大道以北、三和路以南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已经收集处理外,二污服务区内其他区域污水经一定处理后排入临近河涌致使区内主干河涌三洲大涌污染较严重。现进厂水量中约7000m3/d 来自三洲大涌涌内截污水。此外2010 年部分月份因市政设施施工导致进厂水量有较大波动

58、。3. 一期工程主要进水水质指标根据高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月报表、日水量水质统计表,高明二污20082010 月均及典型月份日均主要进水水质见表3.4-63.4-8:2008 年高明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受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18 月份水质相对较低,COD 139.4181.1mg/L,BOD5 41.0558.15mg/L,氨氮 13.4016.51mg/L,总磷1.614.58mg/L;912 月份进水浓度对相对较高,COD 211.2262.0mg/L,BOD5 61.1188.65mg/L,氨氮16.6825.95mg/L,总磷6.4712.17mg/L。受工业企业生产变动及

59、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20092010 年月度水质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09 年19 月份进水浓度较低COD 93.8150.2mg/L,BOD5 29.746.5mg/L,氨氮 4.7617.54mg/L,总磷1.197.61mg/L,且相对于2008 年同期,因涌内截污水量增加,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也相对略低;2009 年10 月进水浓度升高,近于2008 年同期进水浓度;2009年11月2010年3月(2010年2月除外)进水浓度大幅提高,CODcr 348.7488.4mg/L,BOD5 126.2200mg/L,氨氮 14.6531.49mg/L,总磷6.3918.57mg/L,明显高于

60、2008 年同期进水浓度。 3.4.1.2 二期工程进水设计水质高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主要由工业企业尾水与综合生活污水组成,因此进水水质主要受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区内综合生活污水水质、环境监管力度和管网完善程度影响。本次工程进水水质主要依据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水量比重与水质、生活污水水量比重与水质加权平均计算后,参照高明二污近年实际进水水质变化情况确定。根据现状相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建设情况及污水量预测数据,高明第二污水处理厂工业尾水水量比重近期(2012 年)约为75%,远期约为51%,现状约为7580%。1) 工业尾水水质计算指标选取高明区荷城街道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