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I-过滤§过滤理论课件_第1页
水质工程学I-过滤§过滤理论课件_第2页
水质工程学I-过滤§过滤理论课件_第3页
水质工程学I-过滤§过滤理论课件_第4页
水质工程学I-过滤§过滤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质工程学第四章 过 滤 4-2 过滤理论(2)主讲:张朝升 教授1粘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时则在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力相互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下,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料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粒上。24-2 过滤理论一、过滤机理(二)颗粒粘附1此外,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会存在。粘附过程与澄清池中的泥渣所起的作用基本类似,不同的是滤料为固定介质,排列的紧密,效果好。因此,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未经脱稳的悬浮物颗粒,过滤效果很差,这就是证明。基于这一概念,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颗粒表面的性质而无须增大颗粒尺寸。相

2、反如果悬浮颗粒尺寸过大而形成机械筛滤作用,反而会引起表面滤料孔隙堵塞。32 过滤开始阶段,滤层比较干净,孔隙率较大,孔隙流速小,水流剪力Fs1较小,因而粘附力作用占优势(大量杂质被滤层表面所截留)。滤料Fa1Fa2Fs2Fs112Fa1表示颗粒1与滤料表面的粘附力;Fa2表示颗粒2与颗粒之间的粘附力;Fs1表示颗粒1所受到的平均水流剪力;Fs2表示颗粒2所受到的平均水流剪力。(三)滤料层截留杂质的规律粘附力和水流剪力相对大小,决定了颗粒粘附和脱稳程度。43 随着过滤时间延长,滤层中杂质逐渐增多,以至最后粘附上的颗粒(图中颗粒3)将首先脱落下来,或者被水流夹带的后续颗粒不在有粘附现象,于是, 悬

3、浮颗粒便向下层推移,下层滤料截留作用渐次得到发挥。滤料Fa1Fa2Fa3Fs2Fs3Fs1粘附力12354 水中杂质进入滤层后,首先被第一层滤料截留大部分,少量“漏网”的杂质被下层的滤料所截留。过滤到一定时间后,表面滤料间孔隙逐渐被杂质堵塞,孔隙率减小,严重时,由于表层滤料的“筛滤”结果,形成滤膜,使过滤阻力剧增。上述结果,在一定过滤水头下,滤速将急剧减小或滤膜产生裂缝时,大量水流将自裂缝中流出,造成局部流速过大而使杂质穿透整个滤层,出水水质恶化。 65这时尽管下层滤料还未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过滤也将被停止。 (杂质在滤层中的分布情况见图)截污量滤层深度截污量与滤层深度的关系0单层滤料双层滤料

4、无烟煤石英砂石英砂滤层含污能力:是指工作周期结束时,整个滤层单位体积滤料中所截留的杂质量,以kg/m3或g/cm3计,显然含污能力大,表明整个滤层所发挥的作用大。76二、过滤水力学(一)清洁滤层的水头损失卡曼康悉尼计算公式(CarmanKozony)式中:h0表示通过清洁滤层的水头损失(cm); 水的运动粘度(cm3/s); g重力加速度(cm/s2); m0滤料孔隙度; d0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cm); l0滤层厚度(cm); v滤速(cm/s) 滤料颗粒球度系数。实际滤层是非均匀滤料。计算非均匀滤层水头损失,可分成若干层,则各层水头损失之和为整个滤层总水头损失。87设粒径为di的滤料

5、重量占全部滤料重量之比为pi,则清洁滤层总水头损失为:分层越多,计算精度越高。(随着过滤时间延长,滤层中悬浮物杂质增多,m0,由H0公式知,当d0、 l0 、 T已定时,如m0 、 H0不变v,反之v不变 H0)这样就产生了等速过滤与变速过滤两种过滤方式。98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滤层水头损失H0 ,当过滤时间为t时,滤层水头损失增加Ht , 于是过滤 时滤池总水头损失为:式中:H0清洁滤层水头损失cm; h配水系统、承托层及管(渠)水头损失之和cm; Ht 在时间为t时的水头损失 增值cm。等速过滤中水头损失的变化最高水位出水进水最低水位HmaxhH0Ht(二)等速过滤中水头损失的变化当滤池过

6、滤速度保持不变,亦既滤池流量保持不变时,称“等速过滤”。109END11式中的H0和h在整个过滤过程中不变。 Ht随t增加而增大。 Ht与t的关系,实际上反应了滤层截留杂质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亦既滤层孔隙率的变化与时间关系。由于过滤情况很复杂,目前虽然不少计算公式,但与生产实际相比都存在着差距。10END12图中Hmax为水头损失增值为 最大时的过滤水头损失。 一般为1.52.0m。水头损失(m)过滤时间(h)TvV H0 H0 Ht hHmaxT水头损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设滤速v v,其清洁砂层水头损失为H0 一方面 H0 H0 ,同时单位时间内被滤层截留的杂质量较多,水头损失增加也较快,tg tg,因而,过滤周期T T,其中已忽略了承托层及配水系统、管(渠)等水头损失的微小变化。图中T为过滤周期。过滤周期不仅决定于最大允许水头损失、还与滤速有关。通过实验Ht与t一般呈直线关系:11END13实验方程: k2、b系数,通过实验确定; T2与h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