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二、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

2、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导入新课。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探索和调查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

3、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让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回顾和解释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

4、身高和体重的方法。(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注: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讲解教材上列举的

5、3种预测长大后的身高方法,要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可以让他们说说预测后的结果,讨论讨论三种方法的数据有无误差,哪种方法可靠、准确。同时要指出,预测结果并非绝对,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倡导孩子们积极健康地生活。2.悄悄发生的变化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科学知识 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二、教

6、学准备教师准备:(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三、教学步骤本课的教学形式可以遵循一个原则:多样化,前提是决不能放任自流。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妨采取以下形式: 1展览。征得学校的同意,举办青春期专题展览。以文字和图片加以解说,介绍男女青春期各自的发育特点,如乳房的发育,月经的出现,遗精是怎么回事,等等。也可利用社会上相关的展览,但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和家长做好沟通。教师可以组织部分学生一起筹备,动员更多的同学提供信息资料、展品,以便以后继续使用。 2办手抄报。让学生们在纸条上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出几个方面,适当时再补充一些

7、,尽量让问题涉及的面广一些。把男女学生各自分成几组,分别围绕不同的问题收集资料,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或年级展出。 3推荐读书目录。选择一些专业书籍或读物,给学生们开出书单,要求写读书笔记。这要有一些同学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记录,教师带领他们提前做好这一工作。4课堂教学。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调查提纲可以列出几项,让他们打钩,也要给出备注,适应个别情况。一定要注明是

8、不记名。探索和调查(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上课时要以轻松亲切的表情、语言和学生们交流。回顾和解释(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教师可以讲解,也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材料,让学生阅读。 最后,编者推荐给教师们一些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籍。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告诉孩子真相青春期写给女生青春期写给男生 希望这些书能够帮助

9、老师们做好青春期教育。建议科学教师说服校长出资多购进一些此类书籍,供学生借阅。如无条件购买书籍,可摘选“参考资料”部分内容印发给学生阅读。3.人生之旅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愿意合作与交流。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

10、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故事详细内容见参考资料)探索和调查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可以在这里找个恰当时机引出课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把一个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

11、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做包裹婴儿(洋娃娃)的训练)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回顾和解释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调查活动前,建议老师们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 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

12、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调查对象;调查人数;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问题;调查结果;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制定计划在研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们在活动前做计划。 4.踏上健康之路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科学

13、知识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爱生命。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探索和调查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们读一读)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发现: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这是一个正态分布,学

14、生意识到就可以,不用点明)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正确使用电脑的情况几方面加以认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回顾和解释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形式可以采

15、取大家讨论;或事先列出提纲,让学生去收集资料;也可以收集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分析,引到健康话题上来。 第二单元 进 化 1.消失了的恐龙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三、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16、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探索和调查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恐龙博览会可在期末举行,同时可作为期末评价的一部

17、分。回顾和解释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作必要的介绍。一定要请学生谈谈: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

18、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三、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本课的第1课时,是进化单元的入门课。因此,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单元聚焦。本课的主要活动有5个: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课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课时,第1课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

19、次备课集中话题1.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知识的前概念,如:你听说过“进化”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么发现进化现象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相信六年级学生一定所知不少。2.接下来,要让学生提出关于进化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3.最后,要请学生思考:我们应怎样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于进化知识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应先调查学生关于进化知识有哪些了解。我们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索和调查1认识化石。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9币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

20、、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2了解化石的成因。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3拓展活动:制作化石模型。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制作化石模型,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方法。4探究化石的作用。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除了教材中展

21、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5认识活化石。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单元聚焦后,就同学们刚提到的化石问题,教师可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也要先调查学生关于化石已知道些什么,以便本课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在这个活动后教师一定要强调,真正的化石可不是这么简单就会形成的,它需要特殊而严格的地质条件,而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万个生物死亡后大概只有一个有可能保存为化石,而被保存下来的化石中,又只有极少数能被我们发现,而且大多数不

22、完整。所以,每一块完整的化石都是极其珍贵的远古馈赠。回顾和解释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科学知识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三、教学步骤本课的主

23、要活动是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这里给教师一点建议: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部分学生分课题查阅好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研究相同课题的几个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各“专家”回到本组,向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当堂上网查阅资料并在网上交流。探索和调查 2在讨论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选择绵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间捕捉白色绵羊”的例子,它建立在三个业已得到确认的观察基础上:(1)在每种机体内部的遗传因素中,都存在某些变化;(2)某种遗传因素使某些个体在

24、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过其他个体的优势;(3)这些具有遗传优势的个体造就了更多的后代,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过其他个体。结果,数代成功的繁殖以后,这种具有遗传优势特征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结合这些事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中心原则自然选择。补充我们已知的自然选择:极地狐和沙狐等,可以让学生自行补充。回顾和解释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达尔文的观点受到挑战,并不有损于他本人的伟大。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让学生感悟到:今天的结论也要经受未来考古新证据的检验。它们会被不

25、断地验证、修正甚至抛弃。但是,即使无法获得尽善尽美和绝对正确的绝对的真理,但人类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获取一个又一个日益精确的近似真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第三单元 共同的家园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科学知识: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

26、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二、新课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学生回答。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学生寻找并回答。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讨论。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

27、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出示树的图片。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学生讨论并回答。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

28、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科学知识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29、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 创设情景导入1、播放变色龙录像。2、谈话: 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3、提问: 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查找各种动物生存的本领)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二、 给动物的本领分类1、谈话: 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2、集体讨论。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捕食安家保护自己4、谈话: 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

30、分组。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三、 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1) 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2) 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3) 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 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1)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2) 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四、 巩固、延伸 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教学片断赏析 “看录像,找变色龙

31、”教学片断师: 你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生: 看到一些树木和草。师: 还有其他的吗?生: 我还看到了阳光和风,因为树叶在动。师: 很好,再仔细观察看看。生: 我好像看到了变色龙,它的眼睛在动。生(兴奋地齐问): 在哪儿?在哪儿?生: 在右边的树枝上。生(着急地): 看不清,到底在哪儿呀?生(边说边指画面上的位置): 在那根树枝上。师: 大家现在都看清楚了吗?生: 看清楚了!师: 大家看到了什么?生(大声答): 变色龙。师: 你是怎么发现它的?生: 刚开始看得不是很清楚,后来它的眼睛动了一下被我看到了。师(疑惑地): 那你们怎么能肯定它就是变色龙?难道不能是别的吗?生(激动地): 就是变色龙,我

32、在电视上见过。而且它身体的颜色变得和树枝一样!3、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能够通过食物链的游戏活动意识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科学知识:解食物链的组成,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过程一、导入同时出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张照片中的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学生描述会发生的事情。二、新课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师讲述: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

33、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把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种生物放在一起生活,植物的果实会被老鼠吃掉,而老鼠同样会被猫头鹰吃掉,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问“你能举几个像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一样的食物链吗?”学生举例。出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问:谁能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师: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2、了解食物链中的组成师:生物学家给在食物链

34、上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名字: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师指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种生物哪个是生产者,哪个是消费者,哪个是分解者?出示P35上面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阅读P35的资料,了解生产者的营养和分解者的来源。出示P35的生物界中的各种分解者师: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组织各小组讨论,并汇报。师总结。师组织学生进行食物链的游戏活动。4、生态平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保护生物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科学知识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

35、性。了解桑基农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问:“谁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学生回答。二、新课1、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2、制作生态瓶(1)鱼缸养鱼。(2)种小草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并记录生长过程。同时各小组讨论: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

36、多久?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全班汇报。3、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出示P3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各小组讨论并汇报。请同学们阅读P3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4、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师介绍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并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它们意义。第4单元

37、神奇的能量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科学知识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师引出课题。二、新课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问:生

38、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学生举例。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2、了解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3、火箭发射活动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2、能量的

39、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二、新课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

40、描述。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3、能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科学知识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护不可再生性

41、能源,开发新能源。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7的图片。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二、新课1、了解能源的来源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的物品,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给它们分分类?学生讨论并汇报。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

42、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学生阅读资料。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师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能量,而其中矿物燃料所占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临到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

43、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二、新课1、节约能源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学生举例。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 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

44、多,造成汽油的紧张。 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学生观察并讨论。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科学知识

45、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二、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子、手电筒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人类登月工程的资料。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导入新课。谈话: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

46、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通过让学生讲述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探索和调查1、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书本上的这些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月球离地球有多远?月球的大小怎样?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月球上温度如何?月球上有引力吗?大小怎样?2、教师讲述: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

47、球,发射月球探掘1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 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3、让学生阅读书上54页的内容。4、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借此了解学生对于月球知识的前概念的情况。进行一些科学常识的渗透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5、你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吗?6、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7、全班交流你们准备怎样做?你们需要哪些材料?你们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石块的大小和

48、坑面积的大小、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好变量)8、学生实验、记录9、学生汇报实验结果10、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11、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12、你们通过查找资料对人类登月工程有了一些了解,能为我们做做解说员吗?13、学生介绍、补充。14、阅读书上56页的资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科学课上都进行了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回顾和解释1、你想去月球旅行吗?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2.太阳系大家族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

49、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九大行星排列位置。 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二、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涂上墨汁的玻璃片(事先做好),数十张的照相底片,橡皮塞、1.5米长的细绳、水笔的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带有计时功能的手表、

50、砝码、记录纸、网球等。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导入新课。谈话: 我们知道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是你们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四个季节?它的出现和什么有关呢?通过四季引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话题。探索和调查1、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除了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还知道有哪些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呢?4、阅读书上57页的资料。(有这些行星、卫星、小行星等组成的一个大家族都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转,因此称之为太阳系)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完成85页的活动记录。5、你们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6、学生交流7、利用做好的玻璃片观测太阳。(提醒学

51、生:千万不能用肉眼或未处理过的镜片直接看太阳)8、交流观察太阳的发现。9、你觉得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10、请你根据准备好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想法。11、学生设计实验,小组交流。12、全班交流,提醒注意事项。引出太阳系的结构。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13、学生实验、记录。14、汇报实验结果。15、得出实验结论。回顾和解释1、今天我们所交流的知识和所做的实验仅仅是关于太阳系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了解。3.看星座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

52、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科学知识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会记录星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二、教学准备 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片、投影仪、指南针、量角器等,多媒体电脑。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导入激趣谈话: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学生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 了解学生的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3、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前概念。探索和调查

53、1、认识星座。用多媒体出示北斗七星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星座(出示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之间用线连起来,将之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 2、谈话: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3、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星空,选择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4、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并把“我的星座”画出来。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5、讨论“我的星座”。组织交流“我的星座”: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说出命名的理由。6、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

54、。(有的叫三角座,有的叫四方座,有的叫蜘蛛座,有的叫房屋座,有的叫镰刀座等等。总之,每个学生的星座都不一定相同。)介绍完就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我的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阅读书上61页的资料,了解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知识。让学生对星座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观察建立一个自己的星座。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观察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仔细观察这些星座,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8、讨论:“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同一颗星星?”(同一时间的星星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是一致的)讨论:“怎样才能确定一颗星星的颜色、位置

55、、亮度?”(教师指导学生统一时间,用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 (观察星座的注意点是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星座所在的方位和高度、星星的颜色和亮度等特征,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条件告诉学生,学生即使观察完了,也觉察不到这些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学生初次讨论后进行再次的观察时变能体会这些注意的重要性)9、寻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10、阅读书上62页的资料,学生对所知的银河系进行交流。11、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观察星座是让学生将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应用。回顾和解释1、今天我们所交流的知识和所做的实验仅仅是关于星座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

56、进一步去了解。也可以在天气晴好的夜晚,到空旷的地方看星星。4. 探索宇宙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科学知识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了解我国的航天史。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

57、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二、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三、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新课导入。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探索和调查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

58、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并引导学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史的发展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女蜗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总结: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

59、的研究成果。谈话: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天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古代天文成就不仅表现在古人发明了精美实用的观象仪器,制定了最完善的历法制度,还表现在中国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天象记录,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天文研究者都到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中国来查阅古代天象记录。 3、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讨论:古人在

60、观测宇宙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准?介绍望远镜:后来人们发明了望远镜(多媒体展示望远镜),1610年1月10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多媒体展示月球图片),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多媒体展示木星图片)。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观测设备的更新和观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了更远的天体。介绍现代的望远镜:(1)巨型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巨型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2)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