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与浮教案反思_第1页
沉与浮教案反思_第2页
沉与浮教案反思_第3页
沉与浮教案反思_第4页
沉与浮教案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102 幼儿园沉与浮教案反思正文(1)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玩水,发现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2.在玩水发展幼儿对操作的兴趣。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盛水的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每人一个塑料筐,内有多种材料(小积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铁夹子.木夹子等)活动过程:1.介绍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提问:小朋友很喜欢玩水,这儿有几盆水,每人还有一个小筐,小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放入水里

2、玩玩,看看会怎么样?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边玩边说说自己的发现。;(1)组织幼儿谈话,问幼儿玩水时发现了什么。(2)根据幼儿的发现,教师请幼儿再玩一次,看是否是这样?(不同的材料有的会浮起,有的会沉下去。)活动建议:活动继续进行,当孩子发现材料的沉与浮后,再请幼儿将会沉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将能浮起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活动反思: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2)中班

3、科学教案反思物体的沉与浮设计意图: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有些东西沉在水里,为了满足幼儿接触沉与浮的现象、探索身边科学的好奇心,因此开展了此次科学活动。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获得知识与经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沉浮情况。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2.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毛线、乒乓球、石子、塑料瓶盖、回形针、吸管、纸片。2.人手一份小记录表、笔、水盆、抹布。3.大记录表。活动过程:一

4、、导入1.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2.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哪些会沉,哪些会浮?二、探索发现1.逐一实验,观察沉浮,并记录在表格中。2.老师把小朋友的猜测记在了大记录表上。;小朋友对照记录表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三、与小朋友分享实验结果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与同伴的对比,看看结果是不是都一样。2.对有争议物体教师现场实验。活动反思: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

5、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不足之处: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3)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4、初

6、步了解其特性。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积木(木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玻璃珠、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自我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4)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活动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表示物体的沉浮。2.探索调节物体

7、沉浮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活动准备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二)幼儿尝试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幼儿尝试,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

8、、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三)幼儿尝试1.教师提出尝试: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等。)2.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3.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四)实验1.教师提出尝试: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2.幼儿试验,得出结论: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

9、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五)幼儿尝试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他多着急呀,谁帮他想个办法呢?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了。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麦粒分开?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3.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六)活动延伸

10、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教学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5)大班主题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

11、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

12、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初步了解改变沉浮的方式。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13、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演示法:(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

14、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

15、,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操作活动(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

16、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8、延伸活动

17、: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发明,你发现的沉浮五、教学效果分析这场活动引起了幼儿很高的兴趣,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想象,橡皮泥是有包装袋的,有些组没有拆袋做实验,有些则拆袋做实验的,于是就这个实验材料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也意外的为后的探索改变沉浮想象的环节带了启发。反思活动中第7个环节改变沉浮的方法如果让孩子自己随意动手操作然后在一起讨论会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这就要求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得当,否则会超时。教学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

18、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6)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说课稿含反思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

19、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初步了解改变沉浮的方式。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

20、改变沉浮现象。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21、:1、演示法:(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

22、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

23、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操作活动(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

24、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8、延伸活动: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发明,你发现的沉浮五、教学效果分析这场活动引起了幼儿很高的兴趣,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想象,橡皮泥是有包装袋的,有些组没有拆袋做实验,有些则

25、拆袋做实验的,于是就这个实验材料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也意外的为后的探索改变沉浮想象的环节带了启发。反思活动中第7个环节改变沉浮的方法如果让孩子自己随意动手操作然后在一起讨论会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这就要求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得当,否则会超时。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7)大班科学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

26、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

27、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

2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

29、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

30、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

31、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教学反思:

32、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8)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导读: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33、,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3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

35、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

36、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幼

37、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

38、引导的办法。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

39、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教学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9)大班科学精选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一、说教材

40、: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

41、: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

42、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

43、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

44、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

45、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46、。)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10

47、)大班科学说课稿沉与浮含反思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

48、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

49、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

50、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

51、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四、活动流程: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

52、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

53、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教学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11)中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探索并记录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54、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铁罐子、塑料杯、木棒、纸船、指甲剪、石头、脸盆每组各一份,记录表每人一张重点难点:探索记录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活动过程:一、引入1、老师给你们带了很多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种物品)2、今天我们要当一当小小科学家,做一个关于沉与浮的实验,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到水里面,教案自:.看看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会沉下去。二、猜测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猜一猜。(分别记录幼儿对各种物体沉浮状态的猜测结果)三、幼儿自主探索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

55、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旁边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四、检验猜测将猜测结果跟幼儿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这个猜测结果是否正确五、总结1、你们知道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吗?2、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水里面有一种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轻的东西举起,让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东西,它就举不动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活动建议:1、记录表中多一行空格,让幼儿填写自己的猜测,当幼儿做完实验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对比。2、在讲到沉与浮的时候要向幼儿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弄不清楚。3、在幼儿实验之

56、前,要引导幼儿去发现怎么样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这样幼儿在实验的时候会有条理一些。4、实验的材料尽量做到每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儿钻空子。脸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让幼儿可以明确看到沉与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东西也会感觉有部分浸在水下。活动反思:1、事先没有明确浮上,沉下去这两个词组的搭配,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会听到好几个幼儿说浮下去,沉上,这个问题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2、有几组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出现争抢实验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将纸船玩得变成纸浆的现象,这个是我事先没有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造成的,每一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常规问题还是要考虑到的。(12)大班科学说课稿模板沉与浮含反思大班说课稿科

57、学探索活动:沉与浮一、说教材: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

58、索的过程和结果。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

59、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二、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

60、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三、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