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共7页)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共7页)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共7页)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共7页)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大全(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hngkng)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道路的种类:公路(gngl)、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guhu)由5条南北纵线和7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五纵七横”,总里程约3.5万公里,总投资9千多亿元。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高速公路网是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

2、路。规划技术等级全部为高速公路。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全部控制出入: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进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计年限城规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设计速度:是指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

3、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道路建筑限界: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

4、空间范围。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组成。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m,三四级公路为4.5m。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缘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路基用地范围。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最大长度不超过20v。设计速度v大于60km/h,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2v。横向超高:为抵消或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圆曲线半径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

5、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nqun)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是在特殊(tsh)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保证(bozhng)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是指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是在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较小,路面摩阻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下使用。圆曲线最大半径一般不超过10000m。缓和曲线:是道路平曲线形要素之一,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

6、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缓和曲线形式: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双纽线。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路线纵断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纵坡: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不同纵坡转折处称为变坡点,为平顺过渡要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有凹有凸,大小用半径和水平长度表示。纵坡有理想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最大纵坡。坡长是纵断面相邻变坡点的桩号之差,即水平距离。对一定纵坡长度的限制称为坡长限制,包括最大坡长限制和最小坡长限制。 纵坡越陡,坡长越长。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

7、最低容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缓和坡段指在纵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其作用是恢复在较大纵坡上降低的速度,减少下坡制动次数,保证行车安全,确保道路通行质量。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限制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竖曲线是指在道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其作用是为满足行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竖曲线最小半径(如何确定)限

8、制因素:1.缓和冲击;2.行驶时间不过短;3.满足视距的要求。竖曲线要素:曲线长L、切线长T、外距E。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控制点是指影响路线(lxin)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如路线起讫点的接线高程,越岭垭口,大中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方深度,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路线交叉点,重要城镇通过点,以及其他路线高程必须(bx)通过的控制点位等。道路(dol)横断面是指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

9、地面线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路肩指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路肩作用:1.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2.供临时停车只用;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5.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路拱是指为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平曲线加宽是指为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平曲线超高:为抵消或

10、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超高过渡段是指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超高设计图以旋转轴为横坐标轴,纵坐标为相对高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可采用停车视距。平面线形设计要点: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平面线形设计主要有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C形、复合型和回头

11、形曲线。平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顺序的组合形式为基本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端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为S形;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为卵形;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为凸形;将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组合形式为复合型;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式为C形;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转角接近或大于180度,由主曲线和辅曲线和组合形式为回头形。平包竖指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原地区选线的主要特征是克服平面障碍。平原区选线要点: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3

12、.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沿河(溪)线是沿河(溪)走向布设的路线。路线布局:河岸选择(xunz)、高度选择、桥位选择。越岭线指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其特点是需克服很大高差,路线长度和平面(pngmin)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即垭口位置选择和、垭口高程(gochng)选择、垭口展现条件选择、垭口地质条件选择;过铃高程选择,即浅挖低填、深挖垭口、隧道穿越;垭口两侧路线展线,即展线布局、展线方式。山脊线指大体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山脊又称分水岭,山脊顺直平缓、起伏不大、岭肥脊宽的地形是布设路线的理想

13、地带,路线大部或全部设在山脊上。平面交叉是指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交叉。又称交叉口。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行车稳定,符合排水要求。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式和交叉口的类型;2.进行交通组织,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设置专用车道和组织渠化交通;3.交叉口的平面设计,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包括行车道的宽度、转角曲线的转弯半径、各种交通岛及绿化带的尺寸等;4.验算交叉口的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5.交叉口立面设计与排水设计。分流指一股车流分为两股

14、或多股车流的交通现象。合流指两股或多股车流合为一股车流的交通现象。冲突点指交叉口内各方向车流固定行驶轨迹的交汇点。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大。主要由左转和左转与直行车辆之间的冲突。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交叉、信号控制交叉。目的是为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平面交叉的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交织指两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指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交叉口立面设计是通过调整交叉口范围的行车道、人行道及附近地面等有关各点的设计高程,合理确定各相交道路之间及

15、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共同面的形状,以符合行车舒适、排水迅速和建筑艺术三个方面要求的设计工作。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原则: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其横坡度。通常改变纵坡较小道路的横断面形状,将路脊线逐渐向纵坡较大道路的行车道边线移动,使其横断面的横坡度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一致;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如遇特殊地形,所有道路纵坡方向都向着交叉口时,必须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16、以保证排水要求;4.交叉口范围内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应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洼处;5.交叉口立面设计高程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高程协调一致。立体交叉按相交(xingjio)道路的跨越方式可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上跨式是用跨线桥从被交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下穿式是用通道或隧道从被交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立体交叉(l t jio ch)按其交通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指仅设一座跨线构造物,上下各层道路(dol)与道路间互不连通的交叉方式。互通式指不仅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

17、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之间相互连通的交叉方式互通式分为枢纽互通式和一般互通式。互通式按交叉处车流轨迹线和几何形状可分为部分胡同式、完全互通式、环形立体交叉部分互通式指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体力交叉。完全互通式指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环形立体交叉指主线直通,次线及主线转弯车辆环绕中心岛交织运行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是互通式立体交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匝道按功能极其与正线的关系分类: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左转匝道分为直接式,半直接式,间接式。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近式,左转车辆直捷从行车道左侧分流驶出左转约90度,到被交道

18、路行车道的左侧合流驶入。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按车辆由相交道路的进出方式可分为左出右进式、右出左进式、右出右进式三种。变速车道包括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为减速车道;车辆由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为加速车道。变速车道分为直捷式和平行式。辅助车道:在分、合流处,既要保持车道数平衡,又要保持基本车道数连续,通过在分流点前或合流点后的正线上增设的车道。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设计速度起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的作用; 而运行速度则是针对设计速度的不足, 避免产生速度突变,保证汽车行驶的连续性而引入的,主要用于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 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

19、段运行速度, 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 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 为依据确定线路其他设计指标。 两者区别:设计速度是一个固定值,是控制极限指标,而运行速度是根据设计速度所得线形 通过测算模型计算所得,用于控制非极限指标。交通量、通行(tngxng)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ydng)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服务水平是车辆在道路上运行(ynxng)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道路红线及其规划内容: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

20、分界控制线。规划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和经济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定出若干直坡线;(4)调整:试定纵坡后,将所定纵坡与选线时考虑的纵坡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符合;(5)核对:根据调整后的直坡线,选择有控制作用的重点横断面,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中桩的填挖高度;(6)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即可定坡。公路横断面的组成: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

21、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部分,而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类型及其适用性:(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简述沿河线布设要点:主要解决河岸选择、高度选择和桥位选择三个问题。1.河岸选择一般应结合下列主要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考虑居民点分布、城乡建设、工农业发展,并与其他交通、水利设施相配合。2.高度选择需掌握河谷特征,统筹规划纵断面设计:坡度受限地段应根据

22、路线纵坡,尽量利用支沟和其他有利地形、地质条件适当展线;自由坡度地段可结合地形、水文及工程的需要,使路线适当起伏。3.桥位选择时应处理好桥位与路线的关系:在S形河段腰部跨河,以争取桥轴线与河流成较大交角;在河湾附近跨河,应注意河湾水流对桥的影响,应采取防护措施;顺直河段跨河,应处理好桥头引道线形。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方格网式: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设次要道路,形成方格棋盘状道路网。特点是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简单交叉,多为十字形,个别为T形,交通组织简单便利;交通分散,不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重;车流重新分配灵活性大,车辆绕行方便;但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非直线系数高达1.21.41。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环形放射式:是由放射式道路和环状道路组成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