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八课件_第1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八课件_第2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八课件_第3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八课件_第4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题三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学习情境一金属的塑性变形学习情境二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学习情境三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学习情境四金属的热变形加工学习目标了解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了解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了解断裂的方式及断裂发生的原因。课题三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在机械制造业中,许多金属制品都是通过对金属铸锭进行压力加工获得的。压力加工是对金属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形状和尺寸,用以制造毛坯、工件或机械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它不仅改变了金属的外形尺寸,而且其内部的组织和性能也发生了变化。 相关知识课题三 金属

2、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甚至断裂。塑性变形是外力去除后不可恢复的变形。金属材料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具有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金属型材、机械零件以及各种金属制品,大都是在制成铸锭后,通过轧制、锻造、挤压、冷拔、冲压等压力加工形成半成品或成品的。金属经过压力加工不仅可以得到零件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而且可以使铸态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得到改善。因此,研究金属的塑性变形可改进金属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质量。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常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有滑移和孪生两种。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是在剪切应力

3、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的相对滑动。这种切变既不改变晶格点阵类型,也不影响晶体的取向,只是在晶体表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台阶状痕迹,如图3-1所示。单晶体的滑移变形1.图3-1 滑移变形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1)滑移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单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的变形示意图如图3-2所示。在切应力作用下,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体发生剪切弹性变形,如图3-2(b)所示。这时,如果取消外力,晶体恢复原状;当切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时,晶体中上下两部分产生相对滑移,如图3-2(c)所示。滑移后原子处于新的平衡位置,当外力去除后,晶格的弹性歪扭随之消失,而滑移到新位置

4、的原子不能回复原位,在新位置上重新处于平衡状态,于是晶体就产生了微量的塑性变形,如图3-2(d)所示。许多晶面滑移的总和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当应力足够大时,晶体将发生断裂。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图3-2 单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2)滑移的结果使晶体表面形成台阶,产生滑移线、滑移带。将一个表面经过抛光的金属试样进行拉伸,使它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然后卸除载荷,将其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试样表面出现一条条黑色的平行线,如图3-3所示。这些黑线称为滑移带,这是晶体塑性变形时原子层间产生相对位移,在试样表面留下的滑移台阶。进一步研究其细节可以发现,

5、每一个滑移带实际上是由一些称为滑移线的更小的台阶组成的。滑移带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随着变形量增加,滑移带不断地出现并加宽。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图3-3 铜变形后的滑移带图3-4 滑移带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晶体的滑移并不是在所有的晶面上都能发生,而是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此面上的一定方向进行。晶体中易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晶体滑移大多优先发生在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上。这是因为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上原子间的结合力较强,滑移阻力较大,而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间的面间距最大,原子间结合力最小,滑移阻力也就最小。因此,沿面间距最大的晶面滑移阻力最小,即所需切应力最小。从位错运

6、动看,沿面间距最大的晶面移动引起的点阵畸变也最小,因而所需能量最小。同理,滑移方向也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滑移面、滑移方向和滑移系2.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图3-5 晶面间距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晶体中一个可滑移的晶面和其上一个可滑移的晶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晶体结构不同,滑移面、滑移方向以及滑移系的多少也不相同。三种常见金属晶格的滑移面、滑移方向、滑移系见表3-1。晶体中滑移系越多,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金属的塑性也就越好。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由表3-1可知,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是(110)晶面,在该面上最可能发生滑移,而最可能发生滑移的晶向只有111。(110)

7、面有6组,每组中有2个方向,其滑移系为62=12。面心立方晶格最可能的滑移面是(111)面,而每个晶面有3个密集方向,有43=12个滑移系。密排六方晶格最可能发生滑移的晶面是上下底面,且其上各有3个方向,有13=3个滑移系。总之,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的金属滑移系较多,故其塑性较好。而密排六方的金属仅有3个滑移系,故塑性差。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近代理论及实验证明,晶体滑移时,并不是整个滑移面上的全部原子一起移动,因为大量原子同时移动需要克服的滑移阻力十分巨大,实际上滑移是借助于位错的移动来实现的,如图3-6所示。图3-6 刃型位错移动产生滑移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位错的原子面受前后

8、两边原子的排斥,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位置。只需加上很小的力就能打破力的平衡,使位错及其附近的原子面移动很小的距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达到虚线位置,即位错前进了一个原子间距。在切应力作用下,位错继续移动到晶体表面时就形成了一个原子间距的滑移量。大量的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按上述理论求得位错的滑移阻力,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孪生是金属塑性变形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孪生变形过程示意图如图3-7所示。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一定的方向(孪生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作均匀切变。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改变,与未变形部分以孪生面为对称面形成镜面

9、对称。通常把这两部分晶体合称为孪晶,把形成孪晶的过程称为孪生。孪生变形3.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图3-7 孪生变形过程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由于孪生变形是孪生带处众多的原子协同动作的结果,所以孪生变形速度快,所需的切应力比滑移的大,只有在滑移很难进行的条件下晶体才进行孪生变形。一些滑移系较少的密排六方金属(如Zn)在一定条件下优先进行孪生变形。体心立方金属在室温时,只有在冲击载荷下才产生孪生变形,或在低温下由于滑移困难也可产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金属由于对称性高,滑移系多,易于滑移,所以孪生变形很难发生。 孪生与滑移的区别如下。(1)显微外观。滑移线较细,孪生线较粗。(2)晶格取向

10、。滑移前后晶格方向不变,而孪生前后晶格方向发生变化。(3)移动间距。滑移移动间距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移动间距是原子间距的分数倍。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4)发生条件。只要剪切应力大于滑移阻力,沿滑移面上的滑移方向就能发生滑移;孪生则是在对称性低、滑移系少、低温高速的情况下易发生,孪生所需切应力较大。(5)组织性能变化。孪生后金属内产生空隙,使塑性、韧性下降,而滑移无此弊端。实际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在室温下它的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基本相似,即每个晶粒的塑性变形仍是滑移与孪生。但多晶体是由许多形状、大小、位向都不同的晶粒组成的,它的塑性变形要受周围位向不同的晶粒及晶

11、界的影响与约束。因此多晶体塑性变形要复杂得多,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多晶体各个晶粒的位向不同,这将使各个晶粒的变形有先有后,并且在变形时,有的互相配合,有的互相干扰。多晶体中,滑移变形将首先发生在位向有利于滑移变形的某些晶粒中,但已变形晶粒周围尚处于弹性变形阶段的晶粒对已变形的晶粒起着阻碍变形的作用,使那些原先位向有利的晶粒滑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自行停止。同时,当某些晶粒变形至一定程度时,由于对未变形晶粒造成足够大的应力集中,使原先处于不利位向的晶粒也产生滑移,使应力重新分布。也就是说,随着外力的增加,晶粒将一批一批地逐次

12、进行滑移,而不是一起滑移。即不均匀变形导致应力集中,而应力集中又将造成不均匀的变形。变形的不均匀性1.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晶界对塑性变形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如图3-8所示。晶界影响2.图3-8 多晶体变形示意图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1)晶界处塑性变形抗力较大。晶界是两晶粒的过渡层,原子排列混乱,晶格畸变大,并且杂质常存在其间,使滑移时位错移动受阻,从而增大变形抗力。(2)晶界越多,塑性变形抗力越大。在外力作用下,当某一处于易于变形方向的晶粒要发生滑动时,必然受到周围位向不同的其他晶粒的约束,因而滑移所受阻力变大,即金属塑性变形抗力变大。相邻晶粒位向差越大,滑移阻力也越大。学习情境一

13、金属的塑性变形(3)晶粒越小,塑性、韧性越高。晶粒越小,在一定体积内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在同样的变形条件下,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越多,并且每个晶粒内部的变形较均匀,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此外,晶粒越小,晶界数越多、越曲折,不利于裂纹传播。(4)晶粒越小,强度、硬度越高。晶粒越小,单位体积内晶界数越多,并且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因此强度、硬度越高。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金属相似,因此塑性变形也与之相似。但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引起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即发生固溶强化,塑性变形抗力升高。 三、 合金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的塑性变形1.合金混合物中的第二相可能是金属、固溶体或

14、化合物。若第二相为金属或固溶体,它们与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相近,则合金的变形能力为二者的平均值。但是一般工业合金第二相多是以化合物作为强化相存在的,如钢组织中的硬脆相渗碳体。第二相的性能、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情况对合金塑性变形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双相合金的塑性变形2.学习情境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1)第二相以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晶粒内。(2)第二相以层片状分布在基体晶粒内。(3)第二相以连续网状分布在基体晶粒的边界上。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所谓金属冷塑性变形,可以认为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在冷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都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

15、化。至于金属学上的冷变形和热变形的确切定义将在学习情境四中进行论述。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1)改变金属显微组织金属晶体在外力作用下,随着外形和尺寸的变化,其内部晶粒也由原先的等轴晶粒逐渐改变为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的晶粒。当变形量很大时,各晶粒可以被拉成纤维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已很难分开,晶界变得模糊不清,称之为纤维组织。图3-9所示为纯铜经不同程度冷轧后的显微组织。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3-9 纯铜经不同程度冷轧变形后的显微组织(300)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位错密度增加,亚结构细化

16、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原有晶粒被破碎,形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约10-310-6cm)。每一个小晶块称为亚晶粒,这种组织称为亚结构,如图3-10所示。在亚晶粒边界上集聚着较多位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增大,亚晶粒将进一步细化并产生位错增殖(位错密度增大),从而出现严重的晶格畸变。但是亚晶粒内部的晶格则比较完整。亚结构的出现和细化,对滑移变形过程有巨大阻碍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晶体的变形抗力,对于强化金属材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3-11是位错密度与强度关系示意图。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3-10 金属冷塑性变形后的亚结构示意图图3-11 位错密度与强度关系示意图塑性变形除了使晶

17、粒拉长、压扁和出现亚晶之外,当变形量足够大时,还会使晶粒发生转动。即各晶粒的某一晶向都不同程度地转到与外力相近的方向(与金属延伸方向呈一定关系),从而使多晶体中原来任意位向的各晶粒取得接近于一致的位向,形成所谓“择优取向”,这种组织称为形变织构。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产生形变织构 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形变织构的性质与金属的变形方式有关。例如,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在拉丝时形成的织构称为丝织构,其特点是大多数晶粒的取向是111晶向并与拉丝方向平行;而同样是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在轧制时则形成板织构,其特点是各晶粒的某一晶面(110)和某一晶向112都

18、分别平行于轧制平面和轧制方向,如图3-12所示。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3-12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形变织构示意图织构的形成使多晶体金属出现各向异性,在冲压复杂形状零件(如汽车覆盖件等)时,产生不均匀塑性变形则可能导致工件报废。但是,也可利用织构现象来提高硅钢板的某一方向的磁导率。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产生加工硬化1.金属材料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这也是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力学性能方面最为突出的变化。显然,加工硬化是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宏观表

19、现。经冷变形后,晶界总面积增大,位错密度也增大,位错线间的距离减小,彼此干扰作用明显增强,使得能够产生滑移变形的潜在部位减少,从而导致滑移阻力增加,塑性变形能力降低。再则,金属冷变形后,原来的晶粒破碎了,形成许多亚结构,在亚晶粒边界上聚集着大量位错,产生严重的晶格畸变,也对滑移过程产生巨大阻碍。所有这些都使金属变形抗力升高,塑性和韧性降低。图3-13是C=0.3%碳钢冷轧后力学性能的变化。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3-13 C=0.3%碳钢冷轧后力学性能的变化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使金属强化是以牺牲金

20、属的塑性、韧性为代价的,而且在冷变形加工过程中随着加工硬化现象的产生要不断增加机械功率,故对设备和工具的强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材料塑韧性的下降,也可能发生脆性破坏。此外,加工硬化也使冷轧、冷拔、冲压等成形工艺增加能耗,为恢复塑性继续进行冷变形往往要进行中间退火,这就使生产周期延长,成本增加。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在冷塑性变形中,随着晶粒被拉长或压扁,特别是产生纤维组织后,金属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其纵向(沿纤维的方向)的力学性能高于横向(垂直于纤维的方向)的性能。同样,当金属产生织构时,其力学和电磁性能也呈各向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形成织构是有害的,由于材料性能不一致造

21、成变形分布不均匀,使冲压件厚度不均,如杯形件出现的“制耳”现象,如图3-14所示。2)产生各向异性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3-14 制耳现象但是织构现象在有些方面是可以利用的。例如,生产变压器硅钢片时,其晶格为体心立方,沿100晶向最易磁化,如采用具有织构取向的硅钢片制作铁芯,使其100晶向平行于磁场方向,则其磁导率显著增大,从而提高变压器效率,减少铁芯重量和铁损。学习情境二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冷塑性变形会降低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降低磁性材料的导磁性能,降低金属的抗蚀(电化学腐蚀)性能。3)对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金属

22、经塑性变形后,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具有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趋势。如果对变形后的金属进行加热,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又会发生变化。随加热温度升高,金属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如图3-15所示。图3-15 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示意图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变形后的金属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加热,原子扩散能力不是很大,只是晶粒内部位错、空位、间隙原子等缺陷通过移动、复合消失而大大减少,内应力大为下降。但晶粒之间仍保持变形后的状态,变形金属的显微组织不发生明显的变化,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只是略有降低,塑性略有增高,这种现象称为回复。工业

23、上常利用回复过程对变形金属进行去应力退火以降低残余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提高耐蚀性,保留加工硬化效果。如冷卷弹簧的定型、黄铜弹壳的去应力退火等。 一、 回复变形后的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当金属原子活动具有足够热运动力时,则开始以碎晶或杂质为核心结晶出新的晶粒,从而消除了加工硬化现象,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以前的水平,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图3-16为工业纯铁再结晶过程的显微组织。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 二、再结晶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图3-16 工业纯铁再结晶过程的显微组织(200)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

24、程,但不是相变过程。再结晶前后晶粒的晶格类型和成分完全相同,也可以说只有显微组织变化而没有晶格结构变化,故称为再结晶,以区别于各种相变的结晶(重结晶)。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变形后的金属发生再结晶的温度是一个温度范围,并非某一恒定温度。一般将金属开始再结晶的最低温度称为再结晶温度(T再),通常用能够使经大变形量(70%以上)的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经1 h加热后能完全再结晶的最低温度来表示。最低再结晶温度与该金属的熔点有如下关系。 T再=(0.350.4)T熔点式中的温度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影响金属再结晶温度的因素有金属的预先变形度、金属

25、的化学成分、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等。金属中的微量杂质和合金元素会阻碍原子扩散和晶界迁移,故可显著提高再结晶温度。由于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发生再结晶后,可消除加工硬化现象,恢复金属的塑性和韧性,因此生产中常用再结晶退火工艺来恢复金属塑性变形的能力,以便继续进行形变加工。例如,生产铁铬铝电阻丝时,在冷拔到一定的变形度后,要进行氢气保护再结晶退火,以继续冷拔获得更细的丝材。在实际生产中为缩短生产周期,通常再结晶退火温度比再结晶温度高100 200 。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再结晶完成后的晶粒是细小的,如再延长加热时间或提高加热温度,则晶粒会明显长大,成为粗晶组织,导致金属的强度、硬度、

26、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都显著降低。一般情况下晶粒长大是应当避免发生的现象。 三、晶粒长大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冷变形金属再结晶后晶粒大小与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有关外,还与金属的预先变形程度有关。图3-17表示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与其预先变形程度间的关系。由图可见,当变形程度很小时,金属不发生再结晶,因而晶粒大小不变。变形度达到2%10%时,再结晶后其晶粒会出现异常的大晶粒,这个变形度称为临界变形度,不同的金属,其具体的临界变形度数值有所不同。随着变形程度的不断增加,由于各晶粒变形愈趋均匀,再结晶时形核率愈大,因而使再结晶后的晶粒逐渐变细。当变形量很大(90%)时,某些金属再结晶

27、后又会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图3-18是纯铝片经不同变形度的拉伸,再结晶后的显微组织。学习情境三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图3-17 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与其预先变形程度间的关系图3-18 纯铝片经不同变形度的拉伸,再结晶后的显微组织(200)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金属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有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热加工和冷加工不是根据变形时是否加热来区分,而是根据变形时的温度处于再结晶温度以上还是以下来划分的,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为热加工。例如,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0 ,其在450 以下的加工变形仍属冷加工。而Pb的再结晶温度为33 ,则其在室温下的加

28、工变形为热加工。 一、 冷、热变形加工的区别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变形加工,如钢在常温下进行的冷冲压、冷轧、冷拔等。由于加工温度处于再结晶温度以下,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不会伴随再结晶过程。因此,冷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即是前面所述的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冷变形加工1.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冷变形工件没有氧化皮,可获得较高的公差等级,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强度和硬度较高。由于冷变形金属存在有残余应力和塑性差等缺点,因此常常需要中间退火,才能继续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热变形,如热锻、热轧、热挤压等。在热变形加工时,由于温

29、度处于再结晶温度以上,材料性能的变化是双向的。因为在发生加工硬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再结晶,也就是因为变形发生的硬化和因为再结晶发生的软化在同时进行着,哪一个方面占优势要看变形度和加热温度的具体情况。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热变形加工2.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热变形与冷变形相比,其优点是塑性良好,变形抗力低,容易加工变形。但高温下金属容易产生氧化皮,所以制件的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学习情境四 金属的热变形加工在热变形加工中,金属经塑性变形及再结晶,可使原来存在的不均匀、晶粒粗大的组织得以改善,或将铸锭组织中的气孔、缩松等压合,得到更致密的再结晶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热加工能打碎铸态金属中的粗大树枝晶和柱状晶,并通过再结晶获得等轴细晶粒,而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全面提高。 二、 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