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响课件_第1页
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响课件_第2页
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响课件_第3页
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响课件_第4页
西洋发明的传入及其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西學東漸第四節西洋發明的傳入及其影響(一)西洋鏡自行車列子御風照相機、電影院西洋鏡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眼鏡眼鏡何時發明至今不得而知明代由海上及陸路傳入中國,時稱優逮(或靉靆,為阿拉伯文之譯音) 眼鏡一詞出現於清初中國最早用科學驗光的精益眼鏡公司,為1911年在上海開張望遠鏡至今最為多數文物學家所公認,望遠鏡乃是荷蘭一位眼鏡商所發明有中國學者以為中國第一架望遠鏡,乃明天啟6年(1626)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攜入收藏望遠鏡之風,至清末仍盛曾國藩之女曾紀芬年譜,便有她從小在家中玩望遠鏡的記載顯微鏡一般以為顯微鏡乃荷蘭一位製鏡工匠所製何時傳入中國不得而知但清順治年間已有文章提及顯微鏡直至近代,顯微

2、鏡仍是單顯微鏡,甚至是普通的放大鏡能進一步觀察微生物的顯微鏡,直至19世紀末方傳入中國黃包車、自行車、電車黃包車中國人稱之為東洋車,以為自日本傳來有學者研究,黃包車乃美國人發明,但是由法國人帶入中國傳入中國之地香港較上海早1920、30年代,為洋車最多的時期,不到200萬人口的北京,約有洋車10萬輛自行車清光緒初年自行車傳入中國。【點石齋畫報】提及1897年李鴻章訪美時,於紐約見一騎高輪之女孩,此位洋務派領袖人物亦特邀她至旅館訪問,可見女子騎車在李氏眼中極具新鮮感民初的北京不僅以騎車為時髦,且出現不少騎術很高的車手1925年上海僅公共租界的自行車便有9,800餘輛,1930年增加到2萬輛,19

3、48年上海擁有自行車者更高達23萬輛1930年,上海同昌車行出產第一批國產的自行車電車電車為德國人西門子所發明清末徐建寅於1879-1881年訪英、法、德等國,考察工藝技術,1880年與西門子見面之時,德國正在鋪設有軌電車之軌道在中國,電車最早出現在英國人統治下香港,1902年香港成立電車公司,1905年電車正式在香港通車1906年後,天津、上海陸續有電車通車。1949年以前除上海、天津、香港之外,北京、長春、瀋陽、哈爾濱、大連均有過有軌電車列子御風火車世上最早的火車在英國西洋輪船世上最早的輪船在美國飛機世上最早的飛機美國火車光緒2年(1876)中國最早的鐵路淞滬鐵路(上海吳淞)通車。較世上最

4、早鐵路通車的英國晚約半個世紀最初中國將火車稱火輪車、車頭為火車,後據日人譯為汽車,再後來火車一詞方告確立,使用直至今日初火車的通行僅在日間,文學家蕭乾所編【掌故今話】中有載:我國鐵路業行車始於民國初年于右任當交通部長時西洋輪船張燮【東西洋考】記載,明正德12年(1517)佛郎機(葡萄牙)駕大船突至廣州澳口,此即近代歐洲船隊來中國之始19世紀初,西方第一艘輪船抵達中國當時開放之唯一的港口廣州辛亥革命前航行於內港的小火輪,80屬華商所有,僅在海關登記的便有約6700艘飛機1905年,美國萊特兄弟在俄亥俄州試製世上第一架真正的飛機首先將飛機傳到中國的是在美國的華僑馮如(廣州人)1917年福建馬尾船政局設立飛機工程處,製造教練機1918年,中國開始有民用航線的出現,最初是北京到天津照相樓、電影院19世紀初,有攝影之父之稱的為巴黎一位佈景師達蓋爾道光26年(1846),中國最早記載攝影的是湖南人周壽昌所著【廣東雜述】1870年代,中國出現照相業1896年8月,電影首度傳入中國上海1905年,中國人嘗試拍攝電影,製片人是北京最早的照相館豐泰的任景豐,他且在北京開設大觀樓影戲院參考、延伸閱讀資料劉善齡,2001,西洋發明在中國,香港三聯朱漢國,中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