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_第1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_第2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_第3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_第4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HYPERLINK / 百度首页 HYPERLINK /v2/?login 登录 HYPERLINK /cashier/browse/vipcashier?dqStatCode=topnav_joinvip&cashier_code=topnav_joinvip VIP意见反馈 HYPERLINK /apps?fr=1011 下载客户端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分类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精品内容 HYPERLINK /wenkuverify?from=1 申请认证 HYPERLI

2、NK javascript:void(0); 机构合作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频道专区 HYPERLINK /xtopic/wkback 百度智慧课堂 HYPERLINK /user/browse/vip/ 百度教育VIP HYPERLINK /?fr=crumbs 百度文库 HYPERLINK /?fr=crumbs HYPERLINK /edu/index 教育专区 HYPERLINK /edu/index HYPERLINK /list/10 高等教育 HYPERLINK /list/10 HYPERLINK /list/115 哲学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3、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希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克赛诺芬尼阿那克西美尼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1/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2,神学目的论。3,真善统一。“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知识论与道德论至统一。4,方法论。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通过在具体实例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定义的做法。苏格拉底派

4、的分流2,昔尼克派(犬儒学派):生活简单粗陋、随心所欲,鄙视道德规范。3,昔勒尼派:美德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时生活的目的。1,本体论的理念论理念是普遍本质或共相,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2,认识论的回忆说“绝对本质”知识受肉体遮蔽,经感觉经验的刺激,而被回忆;学习即回忆。2/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3,辩证法哲学范畴(理念)有超出自身而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的内在必然性;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2) 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四因说。质料因和形式因(包括动力因和目的因)。3) 实体如何生成?潜能到现实的转化,即质料到

5、形式的转化。2,认识论创建范畴表和谓词表。一,主要问题:寻求心灵宁静(即快乐或幸福或道德的生活)之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寻求心灵宁静(快乐或幸福)之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伊壁鸠鲁学派:心灵的宁静建立在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之上。斯多葛学派:顺应自然(理性)、服从命运(社会秩序)才是道德、幸福的生活。怀疑学派: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方能达到灵魂的安宁。二,新柏拉图主义3/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强调灵肉对立和唯灵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核心问题集中于精神的本质方面,对西方哲学向精神自身内部的深化具有重大意义。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6、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一,教父哲学强调超理性的神秘信仰,不能被理性所理解,也不能被经验所证实。二,经院哲学1. 进行繁琐的概念辨析和无聊的逻辑证明。2. 培养了理性精神,并最终埋葬了信仰。唯名论:共相只是名称,是思维对具体、个别事物的归纳总结的概念。方济各修会“三杰”。4/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整个进程朝着逻辑彻底性方向发展。由培根开创,雏形,不完备,矛盾潜伏;经霍布斯、洛克深化和系统化,矛盾突出,到贝克莱和休谟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矛盾突出。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经验论如果预设先

7、验前提,就不是纯粹而彻底的经验论;而经验论如果严格遵循哲学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或者真理或者自然的“形式”(规律)。如何获得真理呢?一,破除四假象,即四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二,收集经验材料,经过分析、比较等,再进行科学归纳以获得真理。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知识就是力量”新工具探索知识,即自然的“形式”(规律)。一,“族类假象”。以人而非自然之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导致自然知识因人之偏见而产生扭曲。二,“洞穴的假象”。因不同成长环境而产生的偏见。三,“市场的假象”。交流中因词语之误用而引起的谬见。四,“剧场的假象”。对权威、教条、传统盲目信仰而产生的偏见。5/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

8、度文库2) 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3) 程度表或比较表。三,物质性质有三类:1) 形状;一,实现认识论转向;二,经验论的雏形,潜伏内在矛盾。经验论基本原则(一切知识皆来源于感觉经验)与唯物主义首要前提(物质世界在感觉之外具有客观实在性)之间的矛盾。本体论上,一,简化物体的性质,认为广袤是唯一的本质属性,否定培根的质的多样性;二,认为物体运动来自外力,否定物体自己运动;三,认为运动只是位置的移动,否定运动的多样性。认识论上,一,认为哲学不探讨终极原因和隐秘目的,拒斥形而上学,使哲学简单化;二,认为哲学是一门推理的学问,而推理只是简单的加(组合、综合归纳)、减(分解、分析演绎),使哲学简单化。另

9、外,一,在实体的偶性上,认为第二类偶性,如声、色等,不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具有主观性,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留下伏笔;二,认为实体不可领会,为休谟的不可知论埋下伏笔。6/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处于产生过程中和具有某种特性的物体。表示:“哲学排斥神学”。两类对象:一,自然物体;运动:一,物体具有惰性,运动来自外力推动。否定物体自己运动。二,运动仅仅是位移,否定多样性(机械观)。功能主义:只描述自然各部分功能和运行过程,不论终极原因和隐秘目的,使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和神学。即物体,无此观念,不可被领会。(为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埋下伏笔)物体的属性,借以认知物体的方式。分两种:减:即分

10、解,即从果到因,即分析得到理性知识;既无说明经验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又无说明理性演绎原则从而而来。一,假设自然状态;二,假设自然法;三,绝对君权:订立契约而转让权力与的第三者,不受契约限制,具有绝对权利。7/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实体;自自自关系希希希希希希人类理解论一,天赋思维原则批判1) 天赋道德原则的批判。道德原则非天赋,是后天形成的,且不同人的道德原则不同。2) 上帝观念的批判。上帝观念亦非天赋,落后部落和文明中国皆不存在上帝观念,且基督徒对上帝观念理解不同。经验论基本原则:一切知识皆

11、源于经验或,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白板说”:人心如白板,其上观念皆来自经验。8/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念和集团的实体观念。3) 关系:简单观念间的比较而产生的,如父与子等。物体的性质:物体中产生观念的能力。第一性质:与物体不分离的性质,如广袤等。所得观念为物体的肖像,具客观实在性。第二性质:因第一性质刺激而在人心中产生观念的能力,如声、色、味等。具主观性。关系:第一性质是第二性质的基础。第二性质具有主观性,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埋下伏笔。评价:一,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奠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留下空间;二,断言不可知的实体存在

12、,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为休谟的怀疑论留下发展到空间。相称观念:完全表象其原型的观念,即观念与对象存在联系。如,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中的样式和关系观念。不相称观念:实体观念,其对象的实在本质本身不可知,观念和对象间不存在联系。知识:观念间的符合。1) 直觉的知识:观念间的直接符合,如红的是红的,不是白的等。最可靠、最基础。2) 证明的知识:通过推理而得到的观念间的符合。次一等的知识。3) 感性的知识:观念与外物之间的契合,关于特殊存在物的,不具普遍性。层次最低。确定和实在的知识:在观念间契合后,又与事实真相契合。实在真理。关系:实在本质不可知,因此口头真理不可能上升为实在真理,即实在真理不可达到

13、。9/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充满善意。知识是被感知的可感性质,即可感性质必须被感知才能被我们认识,不然就不能说它存在,即可感性质必须依附于主观感觉而存在。至于事物的实体,我们不能认识实体,因此实体是不存在的,事物不过是我们头脑中观念的集合。特点:实物观念化(存在就是被感知),观念客观化(上帝保证)。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一,存在就是被感知。1) 获取简单观念: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分别获得颜色、软硬、气味、和滋10/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味的观念;举例诠释:对于一个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苹果”,我们所感觉到的是一

14、些可感性质,这些可感性质被我们感觉之后就形成观念,如圆形、红色、硬脆、香甜等。这些观念一同在我们心灵中,综合为一个集合,用一个名称标记来标记,这个名称就是“苹果”。之后,我们说起“苹果”,其实想到的是一些捆绑在一起的观念。观念的原因和支撑者,如心灵等。上帝感觉保证一切存在,是一切可感物存在的原因。“存在就是被感知”,不仅指被个人感知,而是被一切心灵感知,当不被我所感知时,仍然存在于上帝的感知中。观念是感觉经验的结果,而感觉经验的保证上帝确实推理的结果,与经验论基本原则矛盾,是不彻底的经验论。一,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都进行怀疑;二,否定因果关系客观必然性。代表作:人性论第一卷人类理解研究,人性论

15、第二卷道德原则研究。二,对实体进行怀疑: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实体的存在,只能采取不可知的态度。11/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观念联系原则:基于三条原则,通过联想而将观念联系在一起。一,相似关系;因果关系:事物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一,不存在“一切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条先验原则。二,结果事实上往往跟着原因而来,不必然跟着原因而来。三,因果关系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事物的恒常“会和”,另一个则是心灵根据习惯而坐的联想或推断。四,任何事物本身都无所谓必然性,必然性是人思想中一种决定作用,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评价:一,用心理习惯取代

16、自然规律,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二,在实践中,习惯依旧是“人生的伟大导师”,基于此可作出大致可信的判断。12/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13/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我思故我在上帝怀疑引出其主体;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不完满之“我”引出完满之上帝怎样保证两世界既平行无联系又协调一致?心物二元论:两世界平行无联系身心交感说:两世界协调一致精神世界思维属性;遵循自然规律; 遵循逻辑规律;演绎天赋观念精神世界并行不悖机械运动物质世界14/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广延属性思维上帝即自然(自因实体)样式(分殊)物质世界和精神

17、世界来自同一个实体。先定和谐;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独立又彼此协调一致。1,实体是无限的;2,没有相同的实体;3,不存在实体间的关系;4,被实体产生的东西为样式。演绎天赋观念精神世界“符合论”。真观念必须符合它的对象。1,解决了笛卡尔天赋观念的清楚明白问题。即无需思维主体是否清楚明白。2,解决了笛卡尔二元论产生的心物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即一元论的样式平行说,两个样式内在一致,先定和谐,即相互平行又内在一致。1,通过演绎得到的普遍必然性知识体系局限于前定假设,没有新知识,空洞。15/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二,本身单一,数量无限;三,自身封闭,彼此独立,不发生相互作用,单子的运动变

18、化来自自身内部。四,相互间有质的差别,即“知觉”,反映宇宙全体能力的差别。1) 不同类别事物间的单子,形成由模糊到清晰,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觉”序列;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强调主题自由,本身即为普遍者的个别的自由,反对斯宾诺莎的无视个体存在的整体性上帝为宇宙秩序的创造者,每个单子在被创造时放入好设计的程序,因此单子世界各自独立运动却保持协调一致。一,解决身心关系问题。即人的身体单子与人的灵魂单子如何保持一致的关系的问题。二,解决单子世界秩序问题。非现成观念,而是一种能力。需天赋之理性能力,亦需感性机缘。人心非洛克所言无痕迹只“白板”,而是有纹路之大理石板,板上能否刻出

19、所需图案,除外部加工作用外,还需视本身纹路是否合适而定。理性观念是清晰观念;感觉经验是模糊概念,是引出反省以达清晰观念之“机缘”。一,推理的真理。根据推理而来,逻辑的、必然的,其反面不可能;16/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二,事实的真理。从感性经验而来,感性的、偶然的,其反面是可能的。关系:事实真理是尚未展示出来的推理真理。人的理性有限,不能完全清楚感觉经验中无限微妙之逻辑关系,然在上帝之无限理性中则一目了然。一,矛盾原则。据此可判定相互矛盾者何者为真何者为假,适用于纯粹数学和逻辑学。从天赋观念出发进行演绎以达到真理,即“推理的真理”。二,充足理由原则。据此可判定真实事物存在的充

20、足理由,适用于经验科学中的综合命题。从经验事实出发,经过大量例证的归纳,寻找动力因和目的因,建立“事实的真理”。关系:二,世界存在着恶和善,才给了自由意志选择的余地,因此人的自由才是可能的。五,最好世界并非没有阴影的世界,就如画像一样,阴影的作用是为了衬托整幅画的完美。-一,系统化和刻板化莱布尼兹的唯理论哲学,发展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17/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三,先天综合判断。即拓展新内容,又具普遍必然性。是未来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二,纯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先验逻辑之先验分析论知性知识。三,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先验逻辑之先验辨证论消极理性。四,形而上学作为

21、科学如何可能?先验方法论积极理性。接受性/感受性,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又曰“直观能力”。一,先天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形式;二,后天直观质料:经自在之物刺激而后天获得,如知觉、印象、感觉等杂多材料(色、声、香、味、冷、硬等)18/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三,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在(实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与结果)、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四,模态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与非有、必然与偶然。特性,一,先天性质;二,感性直观性质。图形:符合判断力原理的中介,是形象力对时间作先验规定。表现在:无条件者或无限者。二,先验的理念(纯粹理念):主观的“灵魂”心

22、理学;客观的“宇宙”物理学;主客观统一之“上帝”心物统一的经验科学。一,理念本身并不是知识,但对知识的建立具有范导作用(辅助作用),能够促使科学家努力追求绝对知识,但永远达不到。二,若执意最求理念本身所代表的超验对象的知识,则只会产生“幻相”,即伪知识。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a.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19/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d.正题:世界上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是世界的原因。理性神学对上帝的证明宇宙论证明:基于感性经验,从原因追溯上帝,即最终因或第一推动;需本体论超出经目的论证明:基于感性经验

23、,从目的演绎而引出上帝。需本体论超出经验性。本体论证明:超验,但“上帝存在”,有主系词,而无谓词,即无判断。一切对上帝的证明都是不可能的。道德证明目的论证明隐藏着有先验根据的对上帝的道德证明,即处于道德目的而相信上帝存在。从此而引出实践理性批判。二,理性的法规。纯粹理性在实践方面人的合目的的自由方面的法规,是自由意志本身的规律,即道德律。未来形而上学的两种形式:一,自然的形而上学;二,道德的形而上学。20/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一,道德律即“绝对命令”。无条件,以自身为目的之合理要求。二,“绝对命令”普遍形式:“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即,(陈诚:符合

24、道德律的行为即具普遍必然性,一个按照道德律行事的人的自身就是其最终的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因此说人自身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一,绝对命令;二,道德公设。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激励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基于理性,我们不能获得理性知识,而只能促使我们追求科学知识,抛弃对作为知识的理念的追求。基于先验方法论,我们可以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辨伪、反思以获得真知。21/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哲学认识论上的一种知识类型。区分于后天综合知识与单纯的分析知识。先天综合知识指的是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知识:1,这样的知识是先天的,即不是来自经验的;2,这样的知识其逻辑谓词不是其逻辑

25、主词的“一部分”,即陈述表达了超出逻辑主词的信息(就是说综合的)。综合命题: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之内,比如说物体有重量,在描述物体的属性的时候不一定要用重量这个概念,是我们加上去的理解。通常综合判断是后天的经验。22/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一,不可知论;二,现象与自在之物的二元论。激励着后学者朝着积极和能动的哲学发展。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希全部知识学原理。2) 从先天形式中经验性地创造出质料来,发扬理智直观的能动作用;3) 扩展康德认识论至实践、道德和历史全部领域,回到人的“自由内观的能力”。23/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26、- 百度文库自我是一切经验的根据,整个经验世界都从自我产生出来。1) 凡是说到任何事物、客体,首先肯定了其中的自我;2) 外界客体、经验依赖于自我,自我却不依赖于外界客体、经验。知识学的任务:揭示自我能动地创造一切经验客体及其知识的秘密。知识学三条原理形式上无条件,质料上有条件。“先验自我意识”能动地建立起对象意识原理的扩充。“绝对自我”的原则。践理性。1) 这种矛盾的综合在形式上推出了一系列其他范畴;3) 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受到非我的客体限制时就形成了空间和时间的直观形式。4) 自我只有在建立“非我”的对象时才能意识到自身而摆脱无意识的活动,而从感性上升为经验知识并从中看出自己的综合作用。将感

27、性质料纳入自我意识的创造性中,面临感性质料如何能在“无意识”中主动地作用于自我意识的问题。将作用的“推动力”归于理论理性之外,仍然是一个“自在之物”。保留分现象和自在之物、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二分的二元论残余。24/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以主体和客体之上的绝对同一为出发点,由此推演出主客体及其关系阶段论。绝对同一演化的世界处于一定的、包含不同比例的主客观因素的阶段上。25/31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百度文库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三,同一和对立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发展动力或原则:“二元对立”和“两极性”;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