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_第1页
莲文化的魅力_第2页
莲文化的魅力_第3页
莲文化的魅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莲文化的魅力北湖实验学校 尹朝飞莲作为原产我国的十大名贵花卉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郴州与莲文化的深厚渊源:郴州与莲文化的渊源,要从周敦颐说起。周敦颐,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三次为官郴州,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 1046 年),周敦颐任郴县县令,后调桂阳(今郴州汝城县)县令。在桂阳任职四年,调任京城大理寺丞。神宗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升任郴州知军。周敦颐是在郴正常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政绩较好的朝庭官员。他在郴州兴学校,办农桑,关心民间疾苦;他在官廨亲辟莲池,自种莲花

2、,写出爱莲说,自喻莲花。郴州旧有濂溪祠,祠内有莲池,池上有亭,名“ 君子亭 ” 。汝城有濂溪书院,曾毁,近年修复。根据湖南邵阳市陈光荣先生考证:周敦颐先在邵阳建“爱莲池”并著爱莲说。周敦颐及其爱莲说这个题材虽不完全属于郴州,但是周敦颐在郴州做官的时间最长,他的许多学术思想是在郴州期间形成的,据文史工作者考证,其著名的爱莲说也是在郴州府衙观莲触发了灵感而写就的。于是现代郴州人建爱莲湖公园,并在园内建“爱莲池”,修建濂溪书院,表达对周敦颐的崇敬,表达对莲的品质的崇敬。二、莲文化的发展史莲文化的起源在人类出现以前,莲花就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原始人类出现后,发现这种“莲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

3、)可以食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人类对朝夕相处的莲花的生长习性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莲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莲文化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莲花文化 西周时期,莲花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莲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同时,莲花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诗经中就有关于莲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莲花。”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莲而修筑的“玩花池”。 莲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莲花文化 秦代莲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

4、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汉以前,我国的莲花品种均是单瓣型的红莲。到了魏晋,出现了重瓣莲花。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有千瓣(并蒂)莲花。东汉谯县华佗,在手术前,先给病人饮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觉,刳割腹背后缝合伤口,最后涂敷以藕皮等制成的膏药,四五天后便可愈合。莲花遂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西汉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歌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是我国广大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莲文化的兴盛隋唐至明清时期的莲花文化 隋唐以后,莲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有关莲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莲文化内容

5、更加丰富多彩。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个风格华丽而真实。南宋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莲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连(莲)生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莲花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莲文化的光大近代莲花文化近代以来,莲花成为美化人们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贵花卉,被誉为十大名花之一。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多次提倡大力发展莲文化,并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友好的邻邦。随着莲花文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普及发展,以莲花为市花的城市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就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

6、、河南许昌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以及广东肇庆市,把莲花作为文化精神的象征。自1987年以来,我国在济南、武汉、北京、合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举办了大规模的莲花展览,这对莲花栽培技术的交流提高,莲花文化的推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三、莲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莲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寺庙里通常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

7、在莲花台上。大慈大悲的观音,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莲花盛开的净土。在翻读佛经典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四、莲的象征意义象征君子。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喻为君子。喻为美女。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莲。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描写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悲伤得不得了。如今醒着睡着,眼泪和鼻涕下雨般

8、淌下来。象征爱情。唐初王勃采莲曲中“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便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 “并蒂莲开”, 并蒂莲代表一对恋人,表示爱情的绵绵不断。意比和合。莲又称荷,与“和”谐音。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莲,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莲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表示清廉。青莲与“清廉”谐音,人们便以莲花比喻为官清正,一尘不染。如画青莲和一只白鹭组成的图画,名为“一路清廉”。 喻示吉祥。以莲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图,谓之“何(莲)清海宴(燕)”,喻天下太平。以莲花和鱼剪纸成图张贴,谓之“连年有余”,表示富足有余。莲子代表连生贵子,如

9、“连生贵子图”就是取莲房多子,另一方面则莲与连的谐音,而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五、莲的饮食文化据传,有一次乾隆身穿便服,带着一名小太监邀游西湖,此时正值初夏时节,走到午饭时分,却不见一家酒店,直饿得饥肠辘辘,两眼发慌。当穿过一片小树林时,突然一阵异香飘来,乾隆皇帝不觉停下步来四下观望,可四周并未见人家,香气却一阵浓似一阵。倾香气找去,终于在一树丛后发现一个叫化子正在烤一泥团,香气正是从这泥团中散发出来的。这时叫化子敲碎泥团,里面是张翠绿的莲叶,剥开后竟是一只鸡,香气顿时扑鼻而来。乾隆闻着更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赶快叫小太监去要了一块。谁知一尝,竟无比的鲜嫩,便也顾不得皇帝的身份,亲自向叫化子将鸡全要了。叫化子抬头观看吓了一跳,原来他看见了乾隆便眼下穿着的龙袍,赶紧跪拜叩头,献上了鸡。乾隆皇帝也顾不着太多了,接过来便吃,还连声说:“好!好!”此后,乾隆皇帝记住了这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