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2.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2题。 国土面积1.4104 km2人口和民族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国土特征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特点种植业尤为发达1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A劳动力B水源C市场D农业科技2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A广阔的市场B发达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传统的耕作经验【解析】 第1题,题干要求“从自然条件分析”,选项中只有水源属自然因素,其他项为人为因素。据表中信息可知,表中所示的国家是以色列,该国家以犹太人为主,沙漠面积较广,以色列降水较少,该国发展农业

2、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该国家节水农业成效显著。第2题,以色列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之下,发展了发达的种植业,主要是因为利用先进的科技对不利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其他选项对不利自然条件影响不大。【答案】 1.B2.C地中海东岸的小国以色列,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以色列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据此完成35题。3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A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B建大棚温室改造热量C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D沙漠变肥沃的土壤4冬季是以色列鲜花的销售旺季。该季节,以色列种植鲜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气温较高B地形平坦

3、C昼夜温差大D光照充足5目前,以色列鲜花总产量一半以上来自新培育的品种。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A发达的经济实力B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D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少,让沙漠开满鲜花改造的是水分条件,应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第4题,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冬季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地形平坦没有季节差异;夏季高温少雨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第5题,新培育品种需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答案】 3.C4.A5.B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回答68题。 6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

4、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D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7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有利于受水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ABCD8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主要是因为()A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不平衡B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关性C自然资源浪费严重D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大【解析】 第6题,据图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将长江水调往北方,减少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东线工程缓解了华北缺水问题,不是解决华北缺水问题。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主要在中游荆江河段,

5、东线工程对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作用不大。东线工程缓解了华北缺水问题,可以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第7题,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变化,气候类型反映地区常年、大范围的特征,水资源跨区域调配不能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错误。调水后调出区水资源减少,泥沙淤积加重、水质可能变差,调入区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加剧盐碱化问题,因此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正确。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只能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仍然存在缺口,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可能性不大,错误。水资源跨区域调配使调入区水量增加,有利于受水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正确。第8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主要是因

6、为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不平衡。【答案】 6.D7.B8.A“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经济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北海石油依赖症)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回答910题。9推断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B经济结构缺陷

7、导致发展动力不足C有足够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源和技术D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国际竞争力弱10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A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B扩大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C优化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污染D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解析】 第9题,“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巴西、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动力不足;资源过度开采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资源开发成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第10题,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扩大

8、资源生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答案】 9.B10.A二、非选择题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美国春夏之交多发黑风暴,最著名的是1934年5月11日,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黑风暴。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升入高空,形成了一个东西长2 400千米,南北宽1 440千米,高3 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风暴带。材料二下图为美国本土农田黑风暴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分析A地作为农田的区位优势。(2)简述美国西部黑风暴多发生在春夏之交的原因。(3)

9、指出黑风暴给A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危害。(4)建设防护林是预防黑风暴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解析】 第(1)题,种植业发展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因素分析。A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夏季高温多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黑土肥沃,有密西西比河的干支流作为灌溉水源。第(2)题,春夏之交风力强劲,植被冬季枯落,没有生长起来,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受侵蚀。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沙尘物质多。第(3)题,大风天气的影响,主要是对作物、土壤的水分、肥力的影响。大风使农作物受损,减产。大风天气蒸发快,加剧干旱,使农作物枯萎。表层肥沃的土壤被吹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第(4)题,建设防护林是预防黑风暴的一种有效措施,主要是降低风速、土壤侵蚀角度考虑。防风林能够降低地面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抗侵蚀能力。【答案】 (1)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黑土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有密西西比河的干支流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