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shdi)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经济政策共四十页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2)小农经济产生的背景、特点(tdin)和影响。(3)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共四十页1古代的耕作方式(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2)商周(shn zhu)时期:使用少量青铜,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耒耜。(3)春秋时期以后:借助铁农具和牛力成为主要耕作方式。2小农经济(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认识: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政权的安定;小农经
2、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小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共四十页3农业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农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古代(gdi)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共四十页5土地制度(1)井田制:出现(chxi
3、n)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2)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共四十页(1)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分散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特征,它不仅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中国市场经济也有局部存在。(2)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1952年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td gig),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小农土地私有制,1956
4、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私有制被改造为公有制,当前我们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有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共四十页二、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的成就。(2)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地位(dwi)影响。(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共四十页1主要成就:冶金业、丝织业和制瓷业。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yunsh shhu)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4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
5、;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共四十页(1)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2)从与市场(shchng)联系程度看:私营手工业在三种经营模式中与市场(shchng)联系最密切,从其社会地位看,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手工业生产从官营为主转到以私营为主。共四十页三、商业的发展(1)“市”的功能、形成与发展。(2)古代中国(zhn u)商业发展的特点。共四十页1概况(1)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商代出现职业商人,政府(zhngf)
6、执行“工商食官”的政策。(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经济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私商代替官商占据了主导地位。(3)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共四十页2特点(1)历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2)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减少。(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4)城市的政治(zhngzh)功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共四十页3“市”的发展(1)秦朝: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2)汉朝: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3)唐朝:“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主要城市实行整
7、齐划一的“坊”、“市”制。(4)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5)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dq)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晋商、徽商成为当时著名的商帮。共四十页(1)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宋代仍然是“重农抑商”政策宋代是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时期,但在当时,商品经济仍是农耕经济的附庸,统治者的政策仍然是“重农抑商”。宋代商品经济虽然繁荣,但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直到明朝中后期,中国才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
8、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z i)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四十页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实质、特点及缓慢发展的原因。(2)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历代的措施(cush)及影响评价。(3)海禁政策的目的、表现和影响。共四十页1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gyng)与被雇佣(gyng)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5)阻碍:自
9、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共四十页2“重农抑商”政策(1)表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高祖和汉武帝的“抑商”措施;明清统治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歧视商人;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2)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稳定(wndng)小农经济,稳定(wndng)社会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在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3“海禁”政策(1)表现:明初,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危及明朝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
10、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2)评价: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共四十页(1)图解资本主义萌芽(2)“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zhngc)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如郑和下西洋。共四十页【例1】(2013年高考江苏卷)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shumng)战国时期()A生铁
11、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古代(gdi)农业共四十页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A、D错误;C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chng to)来看,成套(chng to)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答案B共四十页共四十页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shngchn)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shngchn)、生活单位,农业和家
12、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shngchn)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导形式和发展方向,农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3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是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经济,形成了广大的农区,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为补充。4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共四十页5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较早形成南稻北粟的经济格局。6我国古代各地区和各民族(mnz)农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共四十页【例2】(2013年高考福建卷)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
13、,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ch l)、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BCD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gdi)手工业发展的成就与局限共四十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说明(shumng)是错的,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所以正确,因此选B 。答案B共四十页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shngchn)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共四十页【例3】(2013年高考重庆卷)宋代文
14、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pngzhng)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解析由材料“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可以看出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排除A、C;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答案D古代中国的商业(shngy)和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共四十页共四十页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1)从西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zhji)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
15、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共四十页(2)宋元明清: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早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由于(yuy)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实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共四十页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
16、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减少,如宋代打破坊市制,晓市、夜市出现。(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fnrng),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5)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共四十页1(2013年南京(nn jn)二模)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
17、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解析:题干材料“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崩溃,政治制度的变革,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答案:C共四十页2. 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
18、业生产具有垄断性解析(ji x):根据材料所述,可知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此应为官营手工业。故C正确。答案:C 共四十页3(2013年济南二模) (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这个变化反映的是()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B韦纶重农抑商C杨国忠滥用民力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析(ji x):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的生产关系变革: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到“厚悬市估价。募下晓者为之”。答案:D共四十页4明朝有
19、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fzhn)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答案:D共四十页5(2013年潍坊高三模拟)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20、zhd)。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共四十页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shl)(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共四十页解析:本题考查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 区款链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
- 乡下耕地出售合同范例
- 嗳气的临床护理
- 厦门市2025 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英语+答案
- 医疗数字化与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的协同发展
- 小学社团活动总结模版
- 医疗空间中的绿色疗愈效果探索
-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光伏公司租赁合同范例
- 2025-2030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练习十五 课件
- 北京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单位第一批招聘2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层小区安全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电加热蓄热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农村三资管理课件
- 敏捷跨文化团队协作-全面剖析
- 2025年3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测》真题及答案
- 八年级劳动教育测试题目及答案
- 战场救护科目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