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p_第1页
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p_第2页
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p_第3页
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p_第4页
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多层住宅水表出户形式探讨 提要 介绍了新建多层住宅目前常见的几种水表出户形式,以及相关专业仪表设备出户的设置方式,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水暖合一的管道井新形式。关键词 多层住宅 水表出户 管道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的私密性、安全性要求成为住宅设计中的一个着重点。而避免以后物业管理中的入户抄表是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6.6.5条规定“应合理确定各种计量仪表的设置位置,以满足能源计量和物业管理的需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4.17条也指出“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

2、且宜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某些省市已有规定,新建住宅分户水表必须出户。但因某些原因,如经济方面、技术方面、水质方面的原因等,智能化水表的使用目前尚未普及。如笔者所在城市因自来水硬度、水温都较高,使用IC卡水表时因结垢问题会影响正常计量。因此,本文仅就新建多层单元式住宅(按每层两户考虑)普通水表的出户问题作一探讨。住宅水表的出户问题不能孤立地对待,应协调好与其他计量仪表及设备,如热量表、燃气表、单元配电箱、楼层电表箱、有线电视设备箱、电话分线箱、楼宇对讲设备等的相互位置关系。多层单元式住宅是最为常见又与普通家庭密切相关的一种住宅形式,而这种住宅

3、形式的共用部分,一般不会有较大的面积来布置计量仪表及设备出户的管道井。如将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室外水表井或地下室水表间,其管道布置问题又较困难。因此,探索一种紧凑的管道井设置形式就成了当前多层住宅设计中的迫切需要。水表及其他计量仪表设备的设置要求11水表的设置要求 住宅户用水表一般选用旋翼式水表,水平安装。表前应设检修阀门,并宜设置过滤器。阀门形式宜采用闸阀。若表后管道高于水表时,表后应设止回阀及检修阀门。水表前后宜有不小于300mm的直管段。水表前后应设角钢支架。新建住宅的分户水表,其公称直径一般宜采用20mm。当一户有多个卫生间时,口径确定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水表直径宜与接口管径一

4、致。接近水表处流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对准确计量产生影响。12其他计量仪表设备的设置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4.9.5条指出,当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装置采用热量表时,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井内。户用热量表多选用机械旋翼式,因其价格较高及计费方面的某些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普遍安装。但暖通专业设计中会预留其安装位置。表前后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5接管管径。住宅设计规范第6.3.2条条文说明中有“厨房的功能要求复杂而空间有限,宜积极采用燃气表的低锁表方式。”。

5、北京市标准允许采用这种方式。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第7.3.2条指出“民用建筑宜采用集中显示的计量装置。”。智能化燃气表的使用目前尚不多见。本文按选用普通皮膜式燃气表考虑,其对表前后直管段长度无要求。本文将燃气表箱设于楼梯间休息平台处隔墙上,当无阁楼层时,顶层可低位安装。有条件时宜采用集中显示的计量装置。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第8.2.2条,多层住宅的低压配电系统及计量方式主要有:一、单元总配电箱设于首层,内设总计量表(或公用部分计量表),楼层电表箱内设分户表(普通表或磁卡表)。二、单元不设总计量表,只在楼层电表箱内设分户表。三、分户计

6、量表全部集中于地下室、首层或中间某层的电表间,常见的是楼梯间隔墙上暗装。本文按方式一考虑。有线电视系统一般在首层设电视前端箱,以上各层设电视分支器箱;电话系统一般在首层设电话组线箱,以上各层设电话分线箱。楼宇对讲系统一般在首层设对讲主机、对讲电源,每层设接线盒及室内分机。2 多层住宅目前常见的几种水表出户及管道井形式A B 图一 管井设置形式一注:1 水表 2 热量表 3 燃气表 4 单元配电箱 5 楼层电表箱 6 电话分线箱 7 有线电视设备箱 8 楼宇对讲主机 9 楼宇对讲电源 10 楼宇对讲接线盒 11 楼宇对讲分机 JL给水立管 NL采暖立管 RL燃气立管21形式一如图一A所示,楼梯间

7、靠近户门平台处的管道井为暖井和电井。暖井中布置采暖供回水立管及每层两户的分户热计量系统入口装置。电井中布置楼层电表箱、电话分线箱、有线电视分支器箱。单元配电箱设于一层单元入口处楼梯间隔墙上。燃气表箱设于楼梯间休息平台处隔墙上,燃气立管设于户内厨房或走廊、阳台、以及楼梯间等非居住房间内。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室外水表井或地下室水表间,再每户设引入管、立管至各户卫生间及厨房。当户型厨卫相邻或相距较近时,每户给水立管可为一根。当厨卫相距较远时,卫生间及厨房一般分别设给水立管。这种设置形式的优点是水表读数集中;当厨卫相邻或厨卫分设立管时每层楼面垫层中只有采暖管道(采暖户内系统形式按水平单管跨越式考虑),避免

8、了与给水支管的交叉,容易敷设(电气穿线管道敷设于结构层中)。缺点之一是厨房或卫生间越靠近底层穿越的给水立管越多,不太容易布置及装修,而且穿越本户的给水立管多是他户所用。其次,当建筑物有地下室时,如有可能结冻,每根给水管均需保温,占用空间较大,而地下室受层高及每个隔间面积所限,不易布置。第三,这种设置形式给水立管多为明设,对于当前较多采用的塑料给水管而言,容易受温度影响形成变形,也容易受撞击而损坏。第四,这种设置形式给水管材消耗及施工费用都较高。当然,近来出现的单管多路(减路)给水系统应用于这一设置形式时可使多户给水立管合并为一根,但尚待推广,其水力计算问题亦尚待完善。另外,有一种在楼梯间休息平

9、台处两侧各设一给水管道井,井内设置一立式水表,如图一B所示。户内给水支管敷设于楼面垫层内,而给水管井距户内卫生间一般都较远,户内暗敷的支管较长,其与垫层内的采暖管道交叉问题较难解决。另外,其形式不太美观,在新建住宅中应用较少。 图二 管井设置形式二 注:仪表设备编号、立管名称同图一。22形式二如图二所示,楼梯间靠近户门平台处的管道井为水井及电井,水井中布置每层两户的分户水表,其安装形式可参见国标01SS105第8页水平式水表安装。电井、单元配电箱及燃气表箱的设置同形式一。暖井设于楼梯间休息平台处。采暖共用供回水立管保温后明设,只在楼梯间窗户下部设管道井,高度与窗台同高,里面布置每层两户的分户热

10、计量系统入口装置。其管道井安装可参见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DBJT04-19-2005,图集05N1第44、45页。一、二层间休息平台处窗台及管井抬高至1.4米,以布置一、二层两层的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入口装置。这种设置形式的优点是,避免了形式一厨卫及地下室给水管道较多不易布置的缺点。同时各专业管道井有现成的形式可供参考,较易布置。其缺点是楼梯间有明设的采暖供回水立管,休息平台处有突出的管井,从美观考虑稍差。23形式三,楼梯间靠近户门平台处的管道井为水井及暖井,分别布置每层两户的分户水表及分户热计量系统入口装置。燃气表箱的设置同形式一。电气竖向穿线管道在楼梯间隔墙内敷设,每层的有线电视设备箱、电

11、话分线箱、楼层电表箱在楼梯间隔墙上设置。这种形式因楼梯间隔墙上每层都有电气表箱,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较差,因此,新建住宅采用较少。水暖合一管道井新形式图三 水暖合一管道井新形式注:燃气及电气仪表设备的设置同形式一。给水管采暖供水管 采暖回水管 温度传感器 过滤锁闭阀 调节锁闭阀 闸阀或球阀 31如图三所示,楼梯间靠近户门平台处的管道井为水暖合一管井及电井。燃气表箱的设置同形式一。这种管井形式打破了专业的界限,将水井及暖井合并。每层两户的分户水表及分户热计量系统入口装置设于一个管井中。其优点是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小,并且符合水暖两个专业设备的安装要求,同时避免了形式一管道布置的困难。但因这种设置形式有

12、管道从楼梯间楼面暗敷进入户内,因而要求楼梯间靠近户门平台处楼面同户内一样设50mm厚垫层。管道敷设处应设保温垫层,保温材料可选用复合硅酸盐、水泥珍珠岩或陶粒混凝土。保温垫层下宜设15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板。地面管道埋设参考作法见图四。图四 楼梯间地面管道埋设参考作法32因这种设置形式户内楼面垫层内有给水及采暖两种管道(采暖户内系统形式按水平式考虑,管道埋地敷设),为减少管道敷设的交叉问题,应建议暖通专业采暖户内系统形式避免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式、放射式。因为采暖水平管道在垫层中心敷设,并且无坡度,选用管径时一般都偏大,造成管内水流速度较低,若出现管道交叉时弯曲敷设,极易形成积气,影响采暖效果。垫层内水暖管道的布置可利用一些布管措施避免交叉。如可利用给水管进入厨房及卫生间后上返出地面明设以避让垫层内的采暖管道,有时可将垫层内给水管从采暖散热器供回水支管间的空隙穿过。建议垫层内的给水及采暖两种管道同时施工,相互配合。地面宜设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在交付用户的房屋使用说明书中亦应标出管道位置。33当厨卫不相邻时,给水管道若在垫层内分支,则应选用热熔连接的管材如PP-R管、PB管等。若采用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