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培训教材(78张)课件_第1页
全站仪测量培训教材(78张)课件_第2页
全站仪测量培训教材(78张)课件_第3页
全站仪测量培训教材(78张)课件_第4页
全站仪测量培训教材(78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站仪全站仪的结构介绍测角、测距、测坐标原理全站仪在控制、勘测、施工放样中应用全站仪的结构介绍电子全站仪概述为何称为“全站仪”?一次安置仪器,可以完成该测站上的所有测量(测角度、测距离、测高差)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全站仪组成: 光电测距仪 电子经纬仪 数据处理系统全站仪结构原理测角部分CPU测距部分I/O电源接口键盘显示屏全站仪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光电测距仪:用红外光源测定到目标点的斜距。电子经纬仪:测定水平角、竖直角、并设置方位角。数据处理系统:CPU:接受输入指令,分配各种观测作 业,进行测量数据的运算。I/O:键盘、显示器、接口。电源:供电和照明。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结构与光学经纬仪相

2、似,测角方法也基本相同。不同的读数系统: 光学经纬仪:对光学度盘目视读数。 电子经纬仪:光电扫描,自动显示。测角原理:编码度盘,光栅度盘,格区式度盘测距仪测距原理测出的可能是斜距,还要加三项改正:棱镜常数、气象改正、倾斜改正(斜距变平距)。分类: 分体式 一体式附属设备:反光棱镜、温度计、气压计。气压计电子全站仪使用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平距、斜距、高差)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放样测量测量前的准备工作装入电池安置仪器(同经纬仪)开机水平读盘设置和竖直度 盘指标设置设置仪器参数等全站仪的测角、测距、测坐标原理水平角度观测设置:L左旋增大或者R右旋增大,以下以右旋增大为例单次观测

3、法一:照准左目标获读数a,照准右目标获读数b, 获角度= b- a 单次观测法二:照准左目标水平方向读数置零,照准右目标获读数b,获角度= b-0=b 水平角度观测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复测 复测操作:(后视归零,照准前视-读数,lock,照准后视-unlock,照准前视-读数,lock)方位角设置(坐标测量中用)距离测量(平距、斜距、高差)1、测距参数设置(温度,大气压,棱镜常数,测距模式)2、回光信号的检验3、距离测量坐标测量 : 1、设置对应测距参数(大气压、温度、湿度、棱镜常数、测距模式),2、检测回光信号3、观测(或放样)出准确的坐标。全站仪测坐标原理已知点O(Xo,Yo),A(XA

4、,YA),未知点B。利用全站仪测坐标功能,可测得B坐标。原理如下:已知点A(XA,YA)、O(Xo,Yo),推算OA方位角OA OA 、 推算OB方位角OBD、 OB计算OB坐标增量 O(Xo,Yo)、X、Y计算B点坐标1x0, y0 2x=0, y=03x=0, y04 x0, y0, y=0推算前进导线边OB方位角根据已知后视边坐标方位角 推算前进导线边 的坐标方位角。 (适用于测右角) (适用于测左角)推算OB方位角 ABo计算OB坐标增量全站仪可观测得到OB的水平距离DOB计算B点坐标博飞DZQ22-D+电子全站仪介绍角度模式V : 90 10 20HR: 120 30 41 0SET

5、 HOLD HSET P1V : 90 10 20HL: 229 29 19 HD:65.342m S MEAS S/H/V SIG P1距离模式F1F2F3F4F2F1F3F4 坐标模式N:124.325m E:54.327m Z: 29.065m MEAS S/H/V SIG P1菜单模式MENU F1:ILLUMINATION F2:TILT CMPS SETF3 : DIST SET PF1F2F3F4F4F3F2F1显示界面及操作键MENUESCANGF2F1F3F4V : 90 10 20HR: 120 30 41 0SET HOLD HSET P1键名称功能距离测量键,数字加一键

6、测距离模式,加数ANG角度测量键,数字减一键测角度模式,减数menu目录键,数字右移键目录模式,右移标ESC退出键返回上层电源键接通或切断电源F1F4软键(功能键)执行对应显示命令坐标测量键,数字左移键坐测标模式,左移标操作键MENUESCANG符号含义符号含义符号含义V竖直角N北坐标m米为距离单位HR水平角(右增)E东坐标Ft英尺HL水平角(左增)Z高Ht复测水平角的和HD水平距离TR跟踪Hm复测均值VD高差AV平均%/V竖直角、坡度SD倾斜距离SG单次N北向放样差值*测距正在工作CT连续E东向放样差值HD水平放样差值Z天顶向放样差 以360为角度单位G以400格为角度单位显示符号页数软键显

7、示符号功能1F1OSET水平方向置零F2HOLD锁定水平方向读数F3HSET设置一个水平方向读数F4P1翻阅下一页软键2F1TILT设置倾斜补偿开关F2REP水平角复测模式F3V/%竖直角、坡度的变换F4P2翻阅下一页软键3F1D/G角度制转换F2R/L右旋增大、左旋增大转换F3CMPS竖直角、天顶距转换F4P3翻阅下一页软键角度测量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1F1MEAS进行距离测量F2S/H/V设置距离显示模式(S/H/V)F3SIG设置回光信号、音响模式F4P1翻阅下一页软键2F1AVAG设置 N次测量次数F2REC数据传输F3m/ft距离单位(米、英尺)F4P2翻阅下一页软键3F1MODE选

8、择距离测量模式(精测跟踪测量)F2PRO应用测量模式F3S.O选择放样测量模式F4P3翻阅下一页软键距离测量模式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1F1MEAS进行坐标测量F2MODE设置距离测量模式(精测、跟踪测量)F3SIG设置回光信号、音响模式F4P1翻阅下一页软键2F1R,HT输入棱镜高、仪器高F2AZM后视点设置(后视点坐标OR后视边方位角)F3OCC输入测站点坐标F4P2翻阅下一页软键3F1AVAG设置 N次测量次数F2S.O选择坐标放样测量模式F3m/ft距离单位(米、英尺)F4P3翻阅下一页软键坐标测量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1F1ILLUMINATION设置望远镜十字丝和显示器照明F2TILT

9、 CMPS SET设置倾斜改正开关和垂直角模式F3DIST.MODE设置距离测量模式F4P1翻阅下一页软键2F1UNIT&READING设置度量单位,设置读数精度F2AUTO POWER SET设置无操作定时开关F3PRISM SET设置棱镜常数F4P2翻阅下一页软键3F1INS.CONSIT SET设置测距仪参数F2PRESS&TEMP设置大气压、温度F3PPM SET 直接设置大气改正值F4P3翻阅下一页软键菜单模式(按生产商分)全站仪的类型1徕卡全站仪2索佳全站仪3南方全站仪4宾得全站仪5尼康全站仪6拓朴康全站仪7北京光学仪器厂的全站仪8江苏常州仪器厂的全站仪测角度的几个操作界面打开电源

10、开关取消倾斜改正水平角、竖直角观测左、右旋增大模式转换水平角读数锁定键盘输入水平角水平角复测 旋转望远镜(有的仪器需旋转照准部)一周VANGLEOSETTURNTELESCOPE!打开电源开关BOIFDZQ22DV:90 1020”HR:00000”0SET HOLD HSET P1开 机(设置水平竖直度盘)TILT SENSORX-ONX:-00025 ”X-ON X-OFF - ENTERV:901020”HR:00000”0SET HOLD HSET P1V:90 1020”HR:00000”0SET HOLD HSET P1TILT REP V/% P2TILT SENSORX-OFF

11、X:-00025 ”X-ON X-OFF - ENTER测角模式第一页按F4按F按F按F 取消倾斜改正H ANGLE 0 SETOK?- - YES NOV:901020”HR:1202000”0SET HOLD HSET P1V:99 40 54”HR:1604020”0SET HOLD HSET P1水平角竖直角观测V:90 1020”HR:00000”0SET HOLD HSET P1测角模式第一页按F1照准按F照准V:901020”HR:1203040”0SET HOLD HSET P1V:90 1020”HL:2392920”TILT REP V/% P1TILT REP V/% P

12、2测角模式第一页按F4按F4按F左右旋增大模式转换D/L R/L COMP P3FV:901020”HR:1203040”0SET HOLD HSET P1V:90 1020”H:1203040”0SET HOLD HSET P1利用水平螺旋置所需度数照准目标按F3 水 平角读数锁定H ANGLE HOLDHR= 1203040”- - YES NOH ANGLE SETHR:0000000”CLEAR - ESC ENTERV:901020”HR:1202000”0SET HOLD HSET P1V:90 10 20”HR:704020”0SET HOLD HSET P1键盘输入水平方向V:

13、90 1020”HR:704020”CLEAR - ESC ENTER按F3照准目标F4REP-ANGEL COUNT00HT:200025 ”H:0SET REP HOLD EXITV:901020”HR:1200000”0SET HOLD HSET P1REP-ANGELCOUNT00HT:1203020 ”H:0SET REP HOLD EXITTILT REP V/% P1REP-ANGELCOUNT00HT:00000 ”H:0SET REP HOLD EXIT测角模式第一页按F4按F照准后视按F1照准前视 水平角复测REP-ANGEL COUNT01HT:1203020 ”Hm:1

14、203020 ”0SET REL HOLD EXITREP-ANGELCOUNT04HT:4820120 ”Hm:1203020 ”0SET REP HOLD EXITREP-ANGELCOUNT02HT:2410040 ”Hm:1203020 ”0SET REP HOLD EXITF3锁住照准后视按F解锁照准前视按F重复次 水平角复测REP-ANGELCOUNT01Ht:1203020 ”Hm:1203020 ”0SET REL HOLD EXIT测距离的几个操作界面设置参数大气改正:TEMP & PRESS棱镜常数照准被测目标,观察回光信号,设置音响模式连续测距、单次测距/N次测距精测模式

15、/跟踪测量模式设置测距次数设置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原理遥测悬高测量(需要求出不能放置棱镜的点的高度,可在目标的垂线上放置棱镜,然后用REM程序,测出高目标K的高程)。悬高测量原理h1h2D112vS1悬高测量原理 全站仪照准棱镜可测量的到仪器至棱镜斜距S1和竖直角1(棱镜的),进而算出它们之间的平距D1其高差h1,上抬望远镜又可测得未知点K的竖直角2 ,利用2和D1可求得三角形的直角边h2,用此直角边h2减去或加上h1,得到K距离棱镜的高差,用此高差加上棱镜高v即得K距地面的净空高度。悬高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1、进入悬高测量模式,按下 再按下2、选择输入棱镜高模式显示屏显示 1 input p.h

16、,显示以前输入测值并闪烁。3、通过左右移动光标,上下改变位置来输入对应正确棱镜高输入棱镜高。4、确认输入的棱镜高按下Ang%ENTF/ESCMLMREM仪器操作及显示5、照准棱镜中心,并按 进行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水平距离。 6、按下 确认。棱镜位置被确定。 7、照准高点K,仪器显示垂距(VD)Ang%ENTmeasmeasmeasPRISM CONSIST SET+00 CLEAR - - ENTERMENU : 2/3 F1: UNIT & READINGF2: AUTO POWER SETF3: PRISM SETMENU : 2/3 F1: UNIT & READINGF2: AUTO

17、 POWER SETF3: PRISM SET按F3按按F 设置棱镜常数PRISM CONSIST SET+15 CLEAR - - ENTERPRESS & TEMPRETURE+0000hpa +00CLEAR - - ENTERMENU : 3/3 F1: UNIT & READINGF2: PRESS & TEMPF3: PPM SETMENU : 3/3 F1: UNIT & READINGF2: PRESS & TEMPF3: PPM SET按F2按按F 设置大气压 & 温度PRESS & TEMPRETURE+1013hpa +25CLEAR - - ENTERV:901020”

18、HR:1202000”SD: mAV MEAS S/H/V SIG P1按 进入测距模式照准棱镜F3按F监测回光信号SET SIGNAL ESCV:901020”HR:1202000”0SET HOLD HSET P1V:901020”HR:1202000”SD: mAV MEAS S/H/V SIG P1V:901020”HR:1202000”SD: mCT MEAS S/H/V SIG P1按 进入测距模式照准棱镜F1KEY连续测距V:901020”HR:1202000”0SET HOLD HSET P1V:901020”HR:1202000”SD: mCT MEAS S/H/V SIG

19、P1V:901020”HR:1202000”SD:*234.651 mCT MEAS S/H/V SIG P1全站仪测距误差分析固定误差:测相误差仪器加常数误差对中误差周期误差比例误差真空光速值的测定频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全站仪的功能测量悬高测量对边测量偏心测量测设 等功能测量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原理遥测悬高测量(需要求出不能放置棱镜的点的高度,可在目标的垂线上放置棱镜,然后用REM程序,测出高目标K的高程)。悬高测量原理h1h2D112vS1悬高测量原理(要棱镜高) 全站仪照准棱镜可测量的到仪器至棱镜斜距S1和竖直角1(棱镜的),进而算出它们之间的平距D1其高差h1,上抬望远镜又可测得未知点K的竖

20、直角2 ,利用2和D1可求得三角形的直角边h2,用此直角边h2减去或加上h1,得到K距离棱镜的高差,用此高差加上棱镜高v即得K距地面的净空高度。悬高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1、进入悬高测量模式,按下 再按下2、选择输入棱镜高模式显示屏显示 1 input p.h,显示以前输入测值并闪烁。3、通过左右移动光标,上下改变位置来输入对应正确棱镜高输入棱镜高。4、确认输入的棱镜高按下Ang%ENTF/ESCMLMREM仪器操作及显示5、照准棱镜中心,并按 进行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水平距离。 6、按下 确认。棱镜位置被确定。 7、照准高点K,仪器显示垂距(VD)Ang%ENTmeas悬高测量原理(免棱镜高)

21、h1h2 213h3悬高测量原理(免棱镜高) 全站仪照准棱镜可测量的到仪器至棱镜斜距S1和竖直角1(棱镜的),进而算出它们之间的平距D1其高差h1,上抬望远镜又可测得未知点K的竖直角2 ,利用2、1和平距D1可求得三角形的直角底边-即得K距地面的净空高度。悬高测量,操作及显示(免镜高)1、进入悬高测量模式,按下 再按下2、选择不输入棱镜高模式显示屏显示 2 no . p.h。3、照准棱镜中心,并按 进行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水平距离。 4、按下 确认。棱镜位置被确定。屏 幕显示角度测量模式。Ang%ENTF/ESCMLMREMmeas仪器操作及显示5、照准目标地面点G。按下 确认。 7、照准高点

22、K,仪器显示垂距(VD)Ang%ENT全站仪的对边测量原理测量两个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用MLM程序,测出多个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对边测量原理D1D3D22 1 S1S3S2对边测量原理 全站仪照准三个棱镜可测量的到仪器至棱镜斜距S1和相邻棱镜之间的水平角1,利用余弦定律算出相邻棱镜之间的平距D1。对边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1、进入对边测量模式,按下 再按下2、选择MLM-1进入对边测量模式。3、照准一号棱镜中心,并按 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仪器与一号镜平距。4、确认平距按下Ang%ENTF/ESCMLMREMmeas对边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5、照准二号棱镜中心,并按 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仪器与二号

23、镜平距。 6、按下 ,确认平距。屏幕显示1-2棱镜间水平距离(并可以随时转换为高差和平距) 7、照准三号棱镜中心并按 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仪器与三号镜平距。 8、按下 ,确认平距。屏幕显示1-3棱镜间水平距离(并可以随时转换为高差和平距)Ang%ENTmeasmeasAng%ENT全站仪的偏心测量原理当棱镜难于放置(树木中心、烟筒中心)在要求点上时,用OFFSET程序,注意棱镜与A点到全站仪距离相等,即棱镜未架设到A可测出A 点的相对高、斜距、坐标)。后视点PA偏心测量原理A后视点PD2D2偏心测量原理 全站仪先照准棱镜,可测量的到仪器至棱镜平距D1,再照准A点,全站仪测出A和棱镜之间的水平角

24、1,因为棱镜及A点距离全站仪距离相等,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原理确定出A点坐标 (仪器到棱镜距离与到A点距离相等为D1) 。偏心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1、进入偏心测量模式,按下 再按下2、照准棱镜中心,并按 测距, 并使仪器显示仪器与镜平距。4、确认平距按下Ang%ENTF/ESCREPOFFSETmeas偏心测量,仪器操作及显示5、照准A,按下 仪器显示A相对高。 6、按下 ,屏幕显示间水平距离(并可以随时转换为高差和平距。 7、按下 ,屏幕显示 A点的N,E,Z坐标。全站仪在控制、勘测、施工放样中应用控制测量我们施工进行从国家高级控制点(已知点)引测-测角、量边-获得所选控制点的坐标。控制:平

25、面和高程控制常规平面控制:导线测量、小三角测 量、交会法定点。高程控制: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平面控制方法一:是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原理,获得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方法二:利用全站仪的测角功能观测出水平角、测距功能获得水平距离,进而用导线计算算出每个控制点坐标。道路勘测道路勘测中涉及测量的相关工作: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定线方法、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等内容。全站仪在勘测时,可利用其测角、量边、测设点位(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等功能来完成勘测工作。施工放样常用的全站仪施工放样:就是全站仪拨出相应的偏角(通过计算得到)、沿视线方向量取对应的水平距离,即得到放样(测设)点的平面位。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