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课件_第1页
全球环境问题课件_第2页
全球环境问题课件_第3页
全球环境问题课件_第4页
全球环境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全球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 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 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 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环境危 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其危害,提醒全人类共同来面对,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人类的未来,必须携起手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指导第一节 气候变暖 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C至4C,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cm至59cm。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90%是人类活动。英国气象局警告:50年后气候可能会发生巨变,比先前预

2、测的早50年。2060年全球温度可能会上升4摄氏度,并达到临界点,导致世界范围的干旱、海平面上升和重要生态系统的崩溃。 北极地区的温度有可能会上升16度,同时部分亚撒哈拉非洲和北美的温度将上升10度,并成为荒芜的地区。未来全球的降雨量会下降20%,导致中美洲,地中海和部分澳大利亚海岸干旱。亚马逊地区温度的上升将导致热带雨林死亡,同时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融化的永冻层将释 Betts 博士说:“如果不及时减排温室气体,我们有生之年将经历气候剧变。” 地球的能量平衡二、气候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1750年的280ppm增加到2019年的367ppm(增加31%)。自1980年以来

3、,平均增加速率是0.4%/年。 甲烷:甲烷(CH4)浓度自1750年以来增加了150%(1060ppb),从1983年的1610ppb到2019年的1745ppb。 氧化亚氮(N2O):大气中氧化亚氮的增加速率持续在0.25%/年(1980至2019年),氧化亚氮自然源的排放估计大约是10TgN/年,土壤贡献大约65%,海洋贡献大约30%。 卤化碳及其有关化合物 :既能使臭氧消失,又对温室效应有贡献。含有氯的卤化碳(如氟里昂-CFC)和含有溴的卤化碳(如哈龙)对平流层臭氧有耗损破坏作用。 CF4在大气中可以至少存留50000年,人为排放是自然源的1000多倍。臭氧(O3):臭氧(O3)是平流层

4、和对流层中都很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辐射收支平衡中的作用强烈地依赖于高度分布,因为它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19年至2019年间,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减排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 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 19

5、90年分别增加10%、8%和1%。而议定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义务。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 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对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人居、能源与工业的影响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臭氧与臭氧层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20-50Km的大气中,分布有90% 的臭氧,称之为臭氧层。正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约为300 D.U。 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1、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m)和全部的U

6、VC(波长290m),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2、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 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3、温室气体的作用 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以及延续的时间。 2019年形成的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到9月第二个星期就已达2700万平方公里,而2019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只有2500万平方公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主要包括下列物质:CFCs(氯

7、氟烃)、哈龙(Halon,全溴氟烃)、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等,其中破坏力最强的(或者称之为“罪魁祸首”)是CFCs和哈龙。 臭氧浓度严重下降臭氧层破坏过程臭氧层破坏的后果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 ,皮肤癌 。臭氧每减少1%,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就增加3%。近地面臭氧浓度过高,吸入人体会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引起咳嗽、鼻咽刺激、呼吸短促和胸闷不适等。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如果臭氧减少25%,则大豆的产量会下降20%25%,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也会降低;西红柿、土豆、甜菜、大豆等农作物,由于紫外线UV-B辐射的增加,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使质

8、量下降。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UV-B辐射对鱼、虾、蟹、两栖动物和其它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都有危害作用,最严重的影响是繁殖力下降和幼体发育不全。 对城市环境和建筑材料的影响:使城市环境恶化 、对建筑材料的破坏。臭氧层的保护1985年3月在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公约从1988年9月起生效。 1987年9月16日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1月1日起生效。2019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历年主题 2019年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请购买有益于臭氧层的产品2019

9、年的主题是:保护天空,保护臭氧层2000年的主题是: 拯救我们的天空:保护我们自己,保护臭氧层”2019年的主题是: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星球2019年的主题是:善待臭氧,安享阳光。我国的国际臭氧日纪念活动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行动”为主题。第三节 生态破坏所谓生态破坏,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也就是外界的压力和冲击超过了系统的忍耐力或“阈值”,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生态破坏的主要特征是:全球生态破坏特征 我国生态破坏特征森林在缩小 植被破坏土地在丧失 水土流失草原在退化 土地沙化生物种消失 野生动植物减少 自然灾害增加植被

10、破坏森林破坏世界森林概况 森林是指由乔木或灌木为主体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 (1)森林植被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硬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亚马孙河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河的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植被箭毒木和杜鹃花 箭毒木: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世界上最毒的树,生长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又叫见血封喉树,其树汁洁白,却奇毒无比,见血就要命。唯有红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杜鹃花:森林中的火把,鲜明耀眼,种类繁多。 中国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从地区上看,云南最多,有245中,西藏18

11、0种,四川181种,分布在这三大地区的种类大约有420种,占我国种类的75 森林分布 世界森林地约40亿公顷,其中2/3为密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21%),北美洲(19%)等地区;1/3为阔叶林与草地组成的疏林。热带森林是其主要部分,占30亿公顷。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的地区,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区;非洲刚果盆地、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亦有分布;亚洲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岛南部、印度半岛西南南部、斯里兰卡等地亦有分布。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区;日本和朝鲜南部;美国的佛罗达半岛;墨西哥北

12、浊和巴西东南、澳大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包括中国东北、华北、朝鲜和日本北部、苏联萨哈林岛等地;西欧和中欧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暖湿地区;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东至大西洋沿岸。 森林的作用:生产、净化、维护 表 一:地球上各生态系统净初级产量估算表(按干物质计算)分类生态系统 面 积(1104Km2)占地球总面积比例()净初级产量/109t.a-1占净初级总产量比例()陆地森林59.5711.1777.248.65荒漠44.038.251040.88草原25.904.8615.09.45农田15.42.899.15.74高山、冻原10.361.

13、941.11.69沼泽、河湖2.590.485.03.15合计157.8529.59108.868.56海洋大洋336.763.1240.825.71沿海带36.266.809.05.67上涌水流区2.590.490.10.06合计375.5570.4149.931.44全球合计533.4100.00158.7100.00世界的森林破坏 从2000年到2019年,世界上原始森林损失了730万公顷,巴西占42% ,损失了310万公顷原始森林,占原始森林的0.6%。但是巴西继续拥有林地的57%。对原始森林破坏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平均每年损失2%。面对巴西的原始森林面积继续减少,有人提出了将亚马孙国

14、际化的可能性,认为那是人类的生态资产地球的肺。它拥有世界上饮用水的25%,有最大的生物多样性。 1990年之后,世界森林减少达到每年1700万公顷,近年达到 每年2000万公顷,这就是说全世界每分钟约有近40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照这样的速度下去,百年后地球上的森林将荡然无存。亚洲每年约有500万公顷的森林损失 ,其次是南美地区,每年损失的森林在400万公顷以上,非洲每年毁掉的森林面积也在130万公顷以上。 我国的森林破坏中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列世界第5位;森林覆盖率18.21%,相当于世界29.6%的61.52%,列世界第130位;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列第6位;人均森林面

15、积0.132公顷,相当于世界0.6公顷的22%,列第134位;中国的人工林面积5365万公顷,占世界的28.73%,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2000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 酸雨腐蚀的森林 被破坏的亚马逊雨林 干旱环境 森 林 砍 伐后 的 迹 地干裂的土地 因干旱缺水,耕地变成沙漠干裂的土地 牧场退化世界牧场概况名称面积(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比例()永久性牧场31.624疏林13.710.4季节性牧场21.916.6合计

16、67.251草原景观草原、绵羊悠闲的大象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若尔盖大草原退化了的牧场草场长的毒草:醉马草 草场过渡放牧 巴拉圭草原森林大火无法利用的土地草地退化的原因超载过牧:天然草地平均超载20%至30%,荒漠和高寒地区季节牧场超载50%至120% 。 滥垦、滥挖、滥采 :由于盲目开垦、撂荒导致草地沙化占草地沙化总面积的25.4% ,过度樵采引起草地沙化占草地沙化总面积的31.8% 。人口增长 全球气候变化:降水明显减少,形成高温干燥的恶劣气候 二、水土流失 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称为水土流失。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作用引起的侵蚀。 广义的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

17、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狭义的水土流失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世界水土流失的现状 全球目前有65%的土地面积受到不同程度土地退化的影响,其中土壤侵蚀、沙漠化以及盐渍化等是主要的发生形式。在欧洲,约12%的土地面积(1.15亿公顷)受到水蚀的影响,约4%(4200万公顷)受到风蚀的影响;在北美,有9500万公顷的土地受到以土壤侵蚀为主的土地退化的影响;非洲有5亿公顷的土地受到土地退化的影响,包括65%的耕地。据有关研究,南亚地区因水蚀、风蚀和盐渍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高达54亿、18亿和15亿美元。 中国的水土流失状况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

18、积已达356万km2,年流失土壤50亿吨。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万,风蚀面积191万km2。土壤流失严重。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陕西省年输沙量9.2亿吨,占全国年水土流失总量的15。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达2717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2.97%。青海省水土流失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814万吨,输入长江的达1232万吨。我国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左右;每年约有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水

19、土流失概况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过伐过垦过牧;只重开发,忽视保护 ;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影响: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 荒漠化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将荒漠化定义为:在包括气候变异与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区、半干旱区及亚湿润

20、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过程。 荒漠化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 荒漠化的现状 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其主题是“保护土地和水就是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的荒漠化土地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 。在黔桂滇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图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主要

21、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地区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 荒漠化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灾难,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3600万平方公里,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0多亿美元。世界各国对治理荒漠化土地投入的资金相当可观,据1991年统计,20年来

22、治理荒漠化土地所花费用达2130亿美元 。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成为形象写照。生活生产用地剧减、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生物生产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荒漠化导致沙尘暴爆发: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了理想的沙源,严重的沙尘暴易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摧毁等严重问题; 严重的荒漠化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荒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报告说,人类如果不迅速采取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措施,荒漠化问题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今后几年内荒漠化将给20亿人,也就是世界1/3人口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荒漠化的防治加强植被保护,大

23、力开展生态建设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建设小城镇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改变能源结构,解决燃料不足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目前已分类定名了170多万物种,其中动物1,342,125种,占77.04;植物400,000种,占22.96。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发表报告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世界自然基金会用来评价地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地球生态指数”()显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27。“地球生态指数”跟踪世界各地的1477种脊椎动物,海洋鱼类和鸟类数量下降明显。例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旗鱼数量减少28,海鸟数量减少30。地球上已灭绝的生物渡渡鸟,1799年灭绝,曾生活在非洲好望角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年灭绝东袋狸:1940年灭绝North America 白狼:1911年灭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