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课件_第1页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课件_第2页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课件_第3页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课件_第4页
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主讲教师: 汪春红教 学 方 案课时分配:总学时 18h;教学目的:概念、方法、行为授课方式:讲授、电影、讨论等考试方式:递交二篇论文时 间:本学期第2-7周主要的教学内容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超重和肥胖、饮酒与高脂血症、“白领阶层”与都市“亚健康”等 )居室装修、高层办公楼等与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合理饮食 与健康论文题目(供选择)现代都市人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你怎样理解”管住一张嘴,迈开两条腿”“生活方式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吗?浅谈你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人类

2、为何活不到自然寿命?“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一览表夏秦汉东汉唐宋清.最新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排名安道尔 83.5圣马力诺 81.4日本 80澳大利亚79.9瑞典 79.2意大利 78挪威 78冰岛 78芬兰 78法国 78 人类的愿望:健康长寿 哺乳动物寿命: 生长期的57倍 人的生长期: 2025岁 人的寿命: 最短100岁,最长175岁 公认人的寿命正常为120岁。 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谁拥有健康谁就能拥有一切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你健康吗? “健康”健康的概念(WHO定义): 健康(health)是身体上、精神上和

3、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1)没有病,勿需治疗(2)身体发育正常(3)有良好的食欲,夜间睡眠好(4)体态脸色好,有精神(5)能很好地进行日常活动,消除疲劳快躯体健康:(1)能与家庭成员、朋友、伙伴们协力合作(2)理解人生的意义,对生活充满希望(3)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精神健康:(1)具有良好的衣、食、住条件(2)社会和平,没有犯罪行为发

4、生(3)死亡率低,大家都能长寿。社会健康:有驻牙健康吗?有头屑是否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衡量个体健康的基本标志:(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6)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健康道德 讨论 尽管某人的生活方式不利于躯体性健康,如酗酒、

5、吸烟、暴饮暴食等,但他自己却心甘情愿,并可从中感到心情愉快,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这本身也是一种健康。 首先,这种观点,片面地理解了健康的内涵 其次,这种精神、心理性健康是一种畸型的健康方式,是以牺牲躯体性健康为代价的 再次,这种方式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忽视了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讨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纯粹是个人的私事,他人无权干涉。同样,健康也纯粹是个人的私事,他人也无权干涉。 第一,它不了解健康道德的意义 第二,它违背了“ 人人健康,人人参与”的健康道德原则。 第三,它忽视了健康既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义务,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四,它忽视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关

6、系 第五,它忽视了健康道德的作用,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如汽车所带来的车祸)、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 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就业等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生物遗传因素:从亲代遗传的体形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类型、行为本能等 生活方式病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 :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称之为生活

7、方式病。如:高血压病、肿瘤、糖尿病、痛风、肥胖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2002与1992/1991年比较2012超重17.5%上升39%23.9%肥胖 5.7%上升97%10.5%高血压18.8%上升31%24.0%糖尿病 2.6%4.5%目前有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各1.6亿体重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低体重14.2% 1.1%正常体重15.0% 3.4%超重42.0% 7.7%肥胖59.6% 11.4%导致全球主要疾病负担原因的10大危险因素 进 化人 类基 因环境人类生活方式和基因的改变狩猎游牧:400万年农业文明:1万年工业革命:200年数字信息:1020年?基因变异

8、率:0.5%百万年人类的基因停留在石器时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四大变化人的呼吸方式改变: 胸式呼吸代替了一般动物的腹式呼吸,大部分肺叶闲置不用,肺活量减小人的运动姿势改变: 双足直立代替四肢爬行,脊柱负荷增加,脑部易缺血缺氧,心脏适应能力减退人的消化功能改变:人的循环功能改变: 舒适的人类环境,使血管的锻炼(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减少,微血管逐渐壅塞硬化,加之不良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方式增加人类的祖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类祖先现代人饮食油脂少、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热能少油脂多、维生素少、纤维素少、热能高体力活动多少不良嗜好?越来越多睡眠日落息,日出做不规律、不足心理状态宁和、恬静紧张、压力环境洁净

9、污染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健康问题急性传染性疾病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等适度体力活动心血管功能改善10%-30%冠心病危险减少50%高血压危险减少30%肥胖的危险性减少50%血压下降 6-7 mmHg预防了46%的糖耐量减低医学选择:基因治疗干预环境?改变基因商业效益改变生活方式廉价、社会效益基因表型环境生活方式致病基于遗传生活方式比基因更容易改变?寿命 人 5猫 5 老鼠 25 果蝇?同卵双胞胎 老年痴呆发病时间相差多年基因知多少?现代生物学不能解释:改变基因的梦与现实基因治疗有效 单基因病冠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涉及: 多基因 多环境因素

10、冠心病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基因数量:28,000-34,700其中在心血管系统表达:20,930-27160遗传因素载脂蛋白基因系列脂蛋白基因系列血管紧张肽原酶-血管紧张肽基因系列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基因系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基因系列 ApoE基因 E3/3基因型者不易患冠心病 2的“降胆固醇”作用是4的“升胆固醇”作用的2-3倍各ApoE基因型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高低依次是E4/4E4/3E4/2E3/3E3/2E2/2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且影响膳食治疗的效果Table 16-1 Effect of ApoE/CI allele type, and the

11、ir interaction with smoking, drinking on CAD: logistic analysis Table 16-1 Effect of ApoE/CI allele typ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moking, drinking on CAD: logistic analysis 医学模式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后引入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人的

12、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如:“巫医”等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如古希腊医学,中医学等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生物医学模式: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实验科学的兴起,机械论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之后无菌术、血型、显微镜的发明,抗生素、疫苗、杀虫剂的应用等,产生了生态医学模式 “宿主、环境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缺点: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

13、如: 自杀,精神病等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决定健康的状况. 疾病谱改变 健康需求提高,需求多样化 医学社会化 18世纪60年代 英国产业革命 生产力发展 医学发展 由个体摄生进入群体疾病防治阶段。19世纪后半叶 第一次卫生革命:通过控制传染源、预防接种、改善环境等措施,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是从欧洲开始的。 20世纪以来 工业发展 医学模式转变 国际合作 制定综合预防对策 美国保健福利部1979年提出了进行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的口号。所谓第二次卫生革命,就是卫生工作的主攻方向是向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宣战。第一、第二次卫

14、生革命的对象及对策对象对策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寄生虫病疫苗、抗生素、消杀灭第二次卫生革命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卫生工作方针建国初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传染性疾病 新发现传染病:艾滋病、SARS 再出现传染病:结核、性传播疾病、血吸虫病 常见多发传染病:肝炎、流感等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性危害食源性健康问题老年健康问题医源性疾病 三级预防 以全民为对象,由不同的层次、全方位地搞好以增进健康

15、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三级预防原则及内容 疾病的自然史 发病前期 发病期 发病后期(功能代偿期) (症状与体征) (治疗后) 第一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 增进健康, 特殊防护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防止伤残 , 功能性恢复 社会卫生教育 预防接种 定期体检 早期用药 防复发、转移 调整性恢复 保护环境 消除病因 自我检查 合理用药 力求病而不残 心理康复 合理营养 减少危险因素 防止带菌 力求残而不废, 家庭护理 良好生活方式 保护高发人群 争取早日出院 社会服务 卫生设备 提高免疫功能 社会教育 保护病残 体育锻炼 防止慢性病 心理卫生第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目的: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各种疾病、外伤、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的疾病,主要手段: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来提高健康意识,通过自我保健改善健康状况,依靠卫生监督来保护生存与工作环境。关键:自我保健与家庭保健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 增进健康、特殊防护针对环境的措施:(1)改善生产环境,防止职业性危害(2)保护生活环境,消除和控制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噪声等对空气、水、土壤、食物的污染(3)加强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4)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