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氨制冷系统课件_第1页
冷库氨制冷系统课件_第2页
冷库氨制冷系统课件_第3页
冷库氨制冷系统课件_第4页
冷库氨制冷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 冷库氨制冷系统任务. 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任务. 冷库氨系统识图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一、典型制冷系统设备配置(一) 压缩机部分通常压缩机的配置是根据冷库的种类、大小以及冻结设备的特点来选用, 对于非生产性冷库, 通常配置单级压缩机; 对于生产性冷库和带有速冻装置的系统, 一般配置双级压缩机。机房系统随冷库生产及储存货物要求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库温以及蒸发温度, 即有单级压缩系统、双级压缩系统和单、双级混合系统之分。 压缩机部分主要包括压缩机、吸入管道、排出管道和双级系统的中间冷却器部分。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压缩机部分的排出管线, 无论是单级、双级还是

2、单、双级压缩混合系统, 都共用一根总排出管线, 这是因为它们的冷凝温度只有一个, 排出压力都是相同的。 采用一根总排出管,能够简化管线。吸入管道则比较复杂, 一般一个蒸发温度应有一个总回气管线。 不同蒸发温度的吸气管道的配连方案很多, 其主要目的是使一机多用、灵活调配, 便于在负荷变化、排除故障及检修时操作。 但也应注意不要过多地采用过桥或其他配连方法, 防止投资增加和误操作。一般大、中型氨制冷装置, 蒸发温度系统往往在两个以上, 当冷凝温度较低, 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比小于或等于, 并且蒸发温度在 以上时, 通常采用单级压缩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反之冷凝温度较高

3、, 压比大于 且蒸发温度在 以下时, 单级压缩经济性差, 压缩机的工作状况也比较恶劣, 因此往往采用双级压缩系统。目前国内在氨双级压缩系统中, 多采用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方式; 在氟利昂双级压缩系统中, 多采用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方式。实际的冷库工程中, 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单级压缩, 又有双级压缩的混合制冷系统。 在压缩机的选择上双级压缩系统既可选用单机双级压缩机, 也有选用单机配组双级压缩方式。 不同蒸发温度的系统与压缩机配连时, 除考虑单级、双级各自的灵活性外, 尚应在单级、双级所对应的系统上采取措施, 使它们能相互兼顾、灵活调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二) 冷凝

4、部分冷凝器的种类、型式很多, 在配置时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一般对于小型制冷系统, 通常配置冷凝机组, 其占地面积小、投资小。 在通风良好、气温不高、水源缺乏的场所选用氟利昂风冷冷凝机组;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选用水冷冷凝机组(包括氟利昂水冷冷凝机组或氨水冷冷凝机组)。在中、大型制冷系统中, 通常选配卧式冷凝器或立式冷凝器。 设计中, 经常把立式冷凝器布置在机房外, 把卧式冷凝器布置在机房设备间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当前, 在一些大型制冷系统中, 把卧式冷凝器或立式冷凝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配置。 这样配置不仅提高了换热面积, 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 而且省去了冷却

5、水塔。在设计中, 无论配置哪一种水冷冷凝器, 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上必须有安全阀及其连接管道。() 多台冷凝器和多台高压储液器的系统, 在各冷凝器之间、各高压储液器之间及冷凝器和高压储液器之间, 必须设气体均压管, 不能以安全管或放空气管来代替。 两台以上储液器间应设均液管。() 为防止不凝气体对冷凝换热的影响, 必须设置放空气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三) 低压系统低压系统设备的配置, 由制冷系统供液方式和冷间冷却方式来确定方案。.根据供液方式配置设备) 直接节流供液方式直接节流供液方式常用于小型制冷装置中, 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基本是生产厂家已

6、经配置好的, 且根据冷却或冷冻对象的不同配置不同型式的蒸发器。) 重力供液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重力供液系统必须设置氨液分离器, 同时配置控制其液面的装置。 配置氨液分离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氨液分离器内气体的流速可采用. / , 氨液分离器出液管截面积应为进液管截面积的两倍。() 氨液分离器内的液面与排管液面间的高差(即静液柱高度) 必须足以克服全部管道阻力, 同时高差不宜过大, 以免影响系统的蒸发压力。 克服管道阻力后的静液柱, 应不超过以下规定: 系统静压头不大于 (表压)。 系统静压头不大于 (表压)。 系统静压头不大于. (表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

7、.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在一般情况下, 氨液分离器内液面应高于排管最高一根管子 。() 几个库房同时使用一个氨液分离器时, 必须设有液体和气体分配站, 以便在排管阻力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关闭阀来调节。() 由分配站至库房蒸发器的氨系统管道上, 液体管道部分应防止“气囊” 的形成,气体管道部分应防止“液囊” 的阻塞。() 管子组成的冷却排管, 每一供液通路的长度不宜超过 。) 液泵供液方式液泵供液方式必配的设备有液泵、低压循环桶和液位控制装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液泵供液方式由于具有很大优越性, 故为现代大中型冷库所广泛采用。其优点是:() 过热小。 () 制冷效

8、果好。() 积油少。 () 操作简便。() 蒸发温度较稳定。 () 冲霜期可以缩短。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根据冷却方式配置设备) 直接冷却方式低压系统若确定为直接冷却方式, 则这类设备应配置各种排管、空气冷却器等设备。) 间接冷却方式在低压系统中若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通常配置卧式蒸发器或立式蒸发器, 用这类设备来冷却载冷剂(用载冷剂冷却、冷冻其他物质)。(四) 总调节站调节系统部分一般是指总调节站和分调节站, 它们是节流阀、截止阀、压力表以及其他指示仪表组成的调节和监视中心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单级压缩系统及单级和双级混有的压缩系统的总调

9、节站如图 和图 所示。总调节站的型式较多, 无论哪种型式, 它们都有以下的几个共同之处:(1) 液体的来源: 来自储液器或再冷却器, 来自加氨站, 来自排液桶。() 供出的液体分别经节流阀减压后进入需要低压液体的部分, 如氨液分离器、分器、制冰装置等。() 每个供液支路都有节流阀, 其后又需加截止阀(个别支路不需要减压, 可不设节流阀)。() 总调节站都设置压力表, 压力表前设压力表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加氨站设在总调节站时, 不另装节流阀而装两个截止阀。 用氨槽车加氨要有热氨管道。( 五) 典型制冷系统设备配置前面介绍了压缩机部分、冷凝器部分、低压部分和总调

10、节站部分的配置方案。 在冷库设计中, 需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对上述设备进行综合配置。 因为各地区、单位的具体条件不同,所以仅列举常见的典型系统配置方案。 图 所示为典型的双级压缩及单级压缩联合组成的机房系统原理图。二、低压系统和供液方式冷库制冷系统是冷藏库的冷源, 它向库房提供足够的冷量, 使库房能保持预定的低温,并能达到使被冷却物降温的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所谓机械冷库, 简单地讲就是以机械方法进行制冷的冷库。 目前我国多数机械冷库主要是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方式调节库温。 制冷原理可简述为: 通过汽化温度较低的液态制冷剂的蒸发, 吸收储藏环境中的热量, 从而使库温下降

11、。 通过压缩机将汽化后的制冷剂吸回并加压,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使自身温度得以降低, 冷凝成液体,然后再进行蒸发吸热, 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连续制冷。供液系统是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制冷剂液体送进蒸发系统, 使蒸发器有足量的制冷剂液体汽化吸热。 按供液方式的不同, 有直接膨胀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系统和氨泵供液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一) 直流供液系统直流供液是通过膨胀阀直接向蒸发器供液, 如图 所示, 其供液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压力差, 系统简单, 操作方便, 但有时会有闪发蒸汽进入蒸发器, 供液容易出现不均,由于直流供液蒸发

12、器为单一通道, 盘管长度受限(流动阻力问题)。 因此, 直流供液的适用范围多为氟利昂系统、成套空调冷冻水或低温盐水的氨系统和生活服务性小冷库。在直流供液系统中, 氨液通过节流膨胀后直接进入蒸发器蒸发, 图 所示为手动膨胀阀直流供液系统示意图。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氨液通过手动膨胀阀由下向上进入蛇形蒸发盘管, 蒸发后经氨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 经过压缩机, 在氨油分离器中除去从气缸带来的润滑油, 然后进入冷凝器, 冷凝后的氨液排入储液器中。 氨液分离器的作用是除去可能从蒸发盘管中带来的氨液, 以免进入气缸造成液击冲缸事故。这种系统的特点如下:() 经过节流膨胀以后的氨已经

13、是气液两相状态, 企图将两相流体按设计要求均匀地分配到多组并联的蒸发盘管中去是很困难的。() 通过膨胀阀的氨液流量是随膨胀阀前后的压力差的变化而变化的, 冷藏间的耗冷量也是变化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在回气管路上设置氨液分离器对于保护压缩机是很重要的。() 为了简化制冷装置, 便于操作管理, 直流供液系统一般以采用压缩冷凝机组为宜。图 所示为氨热力膨胀阀直流供液系统示意图。 热力膨胀阀可以通过感温包的作用,根据回气过热度的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供液量。 当系统负荷增大时, 回气过热度增大, 感温包中压力上升, 推动热力膨胀阀阀针, 使阀口开大, 增加供液量

14、, 反之则减少供液量。 其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比手动膨胀阀要强一些。采用热力膨胀阀的直流供液系统, 回气管路上可以不设氨液分离器, 以便于实现操作自动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在采用自动操作的系统中, 热力膨胀阀前应装电磁阀, 停机时自动截断氨液通路。 回气管上不设置氨液分离器, 压缩机的吸入总管应比蒸发盘管高一些, 以免突然停机时蒸发盘管内的氨液进入吸入管路和压缩机的吸气腔内, 从而导致再次自动开机时发生液击。此外, 和手动膨胀阀直流供液一样, 一个热力膨胀阀只适宜向单一通路的蒸发盘管供液。( 二) 重力供液系统重力供液的方式是利用制冷剂液柱高度产生的静压力来向蒸发器供

15、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供液动力来自于液柱重力, 且便于均匀供液; 低压系统需配氨液分离器、排液桶等设备; 在制冷剂液体被压缩机吸入前, 需经过氨液分离器, 保证干压缩; 氨液分离器液面相对稳定, 便于实现液面自控; 蒸发压力受液柱静压影响; 氨液分离器安装一定要高于蒸发器, 一般高出最高盘管. 。 重力供液适用于小型氨制冷系统, 如图 所示。图 所示为重力供液系统循环原理示意图, 从机房来的高压氨液经浮球阀进入氨液分离器, 然后由氨液分离器的出液管进入蒸发器。 回气则在氨液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 然后从吸入管返回压缩机。 氨液分离器与蒸发器之间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再循环

1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在图 中, 氨液分离器与蒸发器之间, 制冷剂的流通(或称循环) 是由液柱压力差来完成的。.氨液分离器氨液分离器应根据系统的特点设置。 一般情况下, 多层冷库应分层设置, 冷风机与冷却排管应分开设置, 不同蒸发温度系统应分开设置(小型冷库的冻结与冷藏允许合并)。 以氨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 为宜。在多层冷库中, 可将氨液分离器设置在其所供液的楼层的上面一层, 对于采用冷风机对食品进行冷却和冻结的制冷系统以及制冰系统, 其负荷常有较大的波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在这类系统中, 当负荷突然增大时, 蒸发器的氨液剧烈沸

17、腾, 气液混合物的比容迅速增大, 将有大量气液涌入氨液分离器内。 此时, 即使停止向氨液分离器供液, 其中的液位仍有上升超过允许高度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图 所示的系统形式较为可靠。 这种系统的特点是将氨液分离器设置在蒸发器的旁边, 正常液位线用浮球阀或遥控液位计加电磁阀自动控制, 蒸发器的供液管和回气管按计算负荷 倍的流量配置, 尽量减少局部阻力损失, 以强化氨液分离器和蒸发器之间的氨液再循环。 此外, 为了容纳当蒸发器内剧烈沸腾时涌入氨液分离器的氨液, 且同时又能保证氨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距离, 可以在氨液分离器的设计控制液位水平线上设置一段高度, 高度内的容积为蒸发器充氨量的30

18、100 , 负荷波动大的取大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调节站及热氨融霜装置一个氨液分离器同时向一间以上的冷间供液时, 为了调节供液量和维护管理的需要应设置调节站。 调节站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 即不带热氨融霜的调节站, 热氨融霜、加压排液调节站, 热氨融霜、重力排液调节站。() 不带热氨融霜的调节站。图 所示为不带热氨融霜装置的调节站系统, 供液调节站上引出的供液管视冷间的多少和冷分配设备的情况而定。 原则上每一冷间应有单独的供液管, 有些容量较大的冷藏间设有较多的墙管和顶管, 可以考虑分开供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对于负荷波动较大的冻结、冷藏

19、两用间, 可以考虑按冷藏负荷设一条供液管, 连接冷藏耗冷量所需的蒸发器; 另设一条供液管连接冻结耗冷量所需的其余的蒸发器, 当冻结停产时则关闭这一条供液管, 停止供液。回气调节站原则上每一冷间应有单独的回气管。 同一冷间内设有分开供液的多条供液管时, 其回气管是否应在调节站上与供液管的设置相对应, 视运行管理的需要而定。() 热氨融霜、加压排液调节站。在平时, 只有供液阀和回气阀是打开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当需要融霜时, 关闭这两阀, 使蒸发器与氨液分离器切断, 然后开启排液阀、排液总阀及热氨阀和热氨总阀, 使热氨由顶部进入蒸发器。在热氨加压的作用下, 蒸发器内的氨

20、液经排液阀及总阀排入融霜排液桶, 借热氨蒸气所带来的热量, 使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按相反的程序关闭和开启阀门, 使融过霜的蒸发器重新投入降温。 融霜时应分间依次进行。 图 所示为热氨融霜、加压排液调节站系统。这种装置的优点是操作管理集中, 比较方便; 缺点是排液不顺畅, 蒸发器及管道内积存的润滑油难以排净。() 热氨融霜、重力排液调节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图 所示为热融霜、重力排液调节站系统。 融霜时热氨蒸气从回气管进入蒸发器, 而氨液及积存在蒸发器和供液管内的润滑油, 则从供液管的末端排向排液总管。这种装置的优点是排液顺畅, 润滑油可以排净; 缺点是融霜时操作不

21、集中, 排液阀装在库房内可能漏氨而危及食品的品质指标(含氨量指标), 当库内装满货物时, 操作排液阀也不方便。以上三类调节站都应装设在专门的常温房间或常温穿堂内, 而且要求有正常的自然通风, 否则容易发生冰冻, 损坏调节站的隔热层。.重力供液系统的回气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在较大的重力供液系统中, 库房氨液分离器布置在库房调节站内, 机房值班人员难以随时根据库房负荷变化而调整其供液量, 有可能仍然将一部分氨液带进总回气管中, 危及压缩机的安全运行。系统蒸发温度低于 时, 排液桶的液位计将结霜, 影响直观检查。 为了避免液位计玻璃管结霜, 可在液位计的下平衡管加油封器

22、, 油封器内灌冷冻油, 故进入玻璃管液位计的将不是氨而是油。 虽然冷冻油的比重大于氨, 在玻璃管上显示的液位稍低于排液桶的液位, 但只要加强管理, 并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三) 氨泵供液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氨泵供液系是利用液泵向蒸发器供液。 供液动力来自于液泵, 供液动力大, 供液量大(为实际蒸发量的 倍), 制冷效果好; 低压系统需配低压循环桶、液泵等设备; 供液无闪发蒸气, 回气无液滴, 系统运行安全有效; 供液稳定, 可按负荷要求向蒸发器供液;供液量充分, 回流过热度小, 可提高压缩效率和制冷系数;制冷系统动力增加 . , 增加运行费用。 氨泵供液系统可

23、用于大中型冷库、人工冰场等, 如图 所示。氨泵供液系统是食品冷藏库中广泛采用的制冷系统。 与重力供液系统相比较, 氨泵供液系统的主要优点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蒸发排管内表面能得到充分的润湿, 由于氨液吸热蒸发而生成的气泡, 将被流速较高的、数倍于蒸发量的氨液迅速带走, 不致黏附在蒸发排管的内表面, 因而能使蒸发排管发挥更大的制冷效能。() 较大流量的氨液以较高的流速流过蒸发排管, 能冲刷排管内表面的润滑油油膜,提高蒸发排管的传热效率, 又能将润滑油带至低压循环储液桶集中排放, 既方便, 又安全。() 回气过热度小, 可以提高氨压缩机的效率, 提高制冷循环的制

24、冷系数。() 融霜装置以及融霜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融霜效率也较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重力供液系统常用的氨液分离器、融霜排液桶等辅助设备, 均为低压循环储液桶所取代, 可以简化系统, 节省设备和安装费用及设备间的建筑面积, 简化操作。() 供液膨胀阀、氨液液位控制装置、放油装置等均集中在机房设备间内, 便于监视操作和维修, 有利于安全运行。() 便于实现自动化。 由于氨泵供液系统具有以上许多优点, 所以为国内外制冷供液系统所广泛采用。.供液方式和特点氨泵供液系统对蒸发器的供液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即所谓上进下出式和下进上出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

25、与方案对比由于对蒸发器供液的方式不同, 由此而产生的系统特点也不相同。) 上进下出式的特点上进下出式的特点是只有当蒸发器的安装位置高于低压循环储液桶时才能显示出来。 与下进上出式相比, 其主要特点如下:() 蒸发温度不受蒸发器本身高度所形成的液柱静压的影响, 故氨蒸发温度与周围介质的温差较大, 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 也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能力。() 库温自控装置的融霜装置都比较简单。() 蒸发器内的充氨量较少, 一般为排管容积的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当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后, 管内存氨(以及润滑油) 自行排出, 有“冷惰性” 作用。 对于温度控制要求较严、允

26、许波动幅差较小的场合比较适用。() 对蒸发排管供液量分配的要求比较严格, 否则可能出现供液分配严重不均匀的现象, 影响蒸发排管的正常工作, 甚至使部分蒸发排管丧失降温能力。() 要求低压循环储液桶有较大的有效容积, 以容纳当系统停运时自蒸发器及管道中返回的氨量。() 要求有较大的氨液再循环倍率。 因此, 所需的氨泵流量及动力较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 下进上出式的特点() 蒸发器与低压循环储液桶的相对位置不受限制, 适用性较强。() 易于使蒸发器供液量分配均匀, 因而可以采用带集管的多通路式蒸发器, 以简化分液装置及节省调节流量的阀门。() 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容积、氨

27、液再循环倍率和氨泵可以小些。() 融霜、排液和放油都比上进下出式要麻烦些。() 停止向蒸发器供液后, 管内存氨仍能继续蒸发, 所以有一定的“冷惰性” 作用。这种“冷惰性” 对库房温度的影响, 一般均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维持库温的相对稳定有利,从而可以减少库温自控的动作频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即使在高温库中, 也未发现由于系统的“冷惰性” 作用而损坏食品的事例。.液体再循环倍率在氨泵供液系统中, 供液总量(按重量计) 与蒸发总量之比的比值, 称为再循环倍率。考虑决定再循环倍率的主要因素是着眼于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合适的压力损耗, 以及供液分配的不均匀。适当的液体再循

28、环倍率,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能。 但过大的流量或过高的流速, 将使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压力降, 降低蒸发温度与周围介质的温度差, 反而降低了蒸发排管的制冷效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此外, 循环倍率加大, 氨泵的总流量和动力消耗亦随之加大。.调节站及热氨融霜装置氨泵供液系统的调节站设计, 与重力供液系统并无原则上的不同。 重力供液系统的调节站都设在高于蒸发器的地方, 而氨泵供液系统的调节站与蒸发器的相对位置并不一定要求高于蒸发器。 在上进下出式系统中, 回气调节站应低于蒸发器。融霜排液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利用两相流体回程管排液, 一是设置专

29、用的排液管道接入低压循环储液桶进行排液。) 利用两相流体回程管排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图 所示为融霜时液体从两相流体回程管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的系统原理图。融霜时关闭供液阀, 打开热氨阀, 使热氨气进入蒸发器, 液氨则从两相流体回程管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 这种装置以及融霜操作都比较简单。实践证明, 当某一组(或某一冷间的) 蒸发器融霜时, 由于时间短暂, 故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温度或压力的波动) 并不显著。) 设置排液管排液图 所示为融霜时液体从专用的排液管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的系统原理图, 排液总管上装有膨胀阀, 便于消除融霜压力对系统蒸发压力的不良影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30、任务.三种供液原理图与方案对比这种装置只有在冷风机台数较多、融霜次数比较频繁、可能一间接一间地连续融霜时, 为保持系统的蒸发压力较为稳定才需要。现代大中型冷库, 单间容量较大, 每层楼冷藏间的间数较少, 一般采用光滑排管作为库房冷分配设备, 平常以扫霜为主, 采用热氨融霜的次数不多。 因此, 各层的调节站和融霜装置的设计可以适当简化。图 所示为多层冷库调节站简化设计方案系统原理。 热氨调节站设在机房设备间内, 接至通往各层楼的氨泵输液管, 利用两相流体回程管作为融霜排液管。 当任何一间冷藏间需要融霜时, 截断氨液分配站上的供液阀, 打开相应的热氨阀, 即可进行融霜(亦可分间融霜)。上一页返回任

31、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一、高压系统高压系统随冷库生产及储存货物对库房温度要求的不同, 有单级压缩系统、双级压缩系统之分, 或者同时有单级和双级压缩系统。 各种系统所采用的压缩机和辅助设备的型号及台数根据具体条件各不相同, 这里只列举某些比较常见的典型系统进行介绍。图 所示为单级压缩高压系统原理图。 低压系统为重力供液式, 在机房内设有回气处理装置氨液分离器及排液桶。 如低压系统为氨泵供液式, 回气经低压循环储液桶做气液分离处理后, 即可直接进入压缩机, 用不着另加回气处理装置。 此外, 若压缩机本身带有氨液分离器, 则可不另设氨液分离器。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图 所示为采用两台单机双级压缩

32、机的双级压缩高压系统原理图。 压缩机本身不带氨油分离器, 两台压缩机共用一台洗涤式氨油分离器, 放油通过集油器。 进入压缩机的回气若来自重力供液系统, 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按图 所示那样加设回气处理装置。图 所示为双级压缩及单级压缩联合组成的高压系统原理图, 压缩机. 为双级压缩的低压级压缩机, 压缩机 为双级压缩的高压级压缩机, 压缩机为单级压缩机。在管路连接上, 机及机可以对换使用, 选配 机及 机的电动机功率时, 应按两种不同工况进行校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一) 机房、设备间及设备布置制冷机机房及设备间是冷藏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冷藏库的总平面布置设计中, 应使机

33、房及设备间靠近冷藏库的制冷负荷中心, 同时避开库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制冷机房及设备间要求通风良好, 南方炎热地区宜朝南布置, 并有南北方向的穿堂风,屋面有适当的隔热措施。 机房建筑面积宜适当留有余地。 当采用单机双级压缩机或单台机组制冷量较大的压缩机时, 应事先落实设备订货的可靠性, 防止设备型号规格发生重大变化而造成建筑面积不够的被动局面。 施工时如设备未到货, 则不宜先捣筑设备基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设备布置应符合制冷工艺流程, 适应操作管理和维护保养设备的需要, 同时应合理紧凑, 以节省建筑面积。 主要操作通道的实际宽度不应小于. , 非主要操作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 各

34、种管道的走向及标高应有统一安排, 适当照顾美观。 建筑设计对门、窗进行布置时, 应考虑管道设计的要求。布置各种设备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压缩机。 压缩机的指示仪表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 两台压缩机突出部位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 , 并有抽出曲轴的可能性。 在决定每一台压缩机所占用的平面面积时, 应以机体最大凸出部分为准, 而不能以基础外形尺寸为准。 此外还应包括电动机的启动设备以及气缸冷却水上水管和排水漏斗所占去的位置。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排水漏斗应紧靠压缩机基础的外露部分, 以免妨碍操作。() 冷凝器。 冷凝器布置应符合有关各类冷凝器特性的要求。 不论采用何种冷凝器,均应保

35、证氨液能借重力自流入高压储液器。 壳管式冷凝器应留有清洗与更换管子的操作空间和位置。 淋浇式、蒸发式冷凝器应布置在开敞而通风良好的地方, 但应防止水滴随风飘入机房和配电间。() 高压储液器。 高压储液器应靠近冷凝器, 若布置在室外, 应防止太阳直接照射。液面指示器应安排在易于观察而又比较安全的地方。() 中间冷却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中间冷却器所占用的平面面积应包括液面控制装置, 如浮球阀或遥控液位计、电磁阀等所占的位置。 基础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 。 中间冷却器的位置宜靠近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机, 可以布置在机房内或设备间内。() 氨油分离器。 洗涤式氨油分离器需要从冷凝器

36、的出液管引进氨液, 冷凝器出液管与氨油分离器进液管的相对高差应不小于 , 亦不宜过大。 因此, 洗涤式氨油分离器的位置与标高应满足便于引进氨液和控制液位的要求。 其他类型的氨油分离器的标高可不受此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 ) 冷凝水泵和融霜水泵。 水泵都有较大的噪声, 妨碍值班人员对压缩机运行声响的监听。 因此水泵应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 不宜直接朝压缩机间开门、开窗, 务必使其噪声不干扰对压缩机运行声响的监听。(二) 压缩机吸气、排气管路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上均应装截止阀(机头操纵阀除外), 以便于在检修机器时能与系统切断。图 所示为单一蒸发温度系统单级压缩管道连接系统, 视图

37、为压缩机吸气管与总管的连接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图 所示为 、 及 三个蒸发器温度系统压缩机管路连接系统图。图中在 吸入总管与 吸入总管之间加装旁通阀, 以便于在生产淡季时可以只开动任何一套双级压缩系统即能兼顾两者降温的要求。 为了使机组之间能互相备用, 适当增加压缩机的接管, 可使机与机组成一套双级, 也可使机与机互相备用。(三) 系统放空气图 所示为放空气装置系统原理图。 冷凝器、储液器中的不凝性气体与氨的混合物, 由放空气管进入空气分离器的壳体, 冷却用的氨液经膨胀阀进入管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混合气中的氨气被冷凝成液体, 经截止阀泄入储液器, 余下

38、的不凝性气体则从放空气阀排出。空气分离器顶端插入温度计, 根据壳体内温度的变化, 掌握放空气操作。 壳体内的温度随着混合气中氨气比例的减少而降低, 随着氨气比例的增加而上升。 若壳体内为氨气, 或绝大部分为氨气, 冷凝时其温度相近于排气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若壳体内氨气很少, 则温度将显著降低, 此时即应放空气。 空气放完后, 含氨气的混合气体补充进来, 温度将回升, 此时即应停止放空气。如图 所示的放空气装置, 加上自控元件, 即可实现放空气自动操作。 壳体内冷凝的氨液经截止阀、膨胀阀进入管圈内蒸发, 管路连接比前者简单。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四) 系统放油高压容器放油应通过

39、集油器, 图 所示为集油器放油管路连接示意图, 中间冷凝器放油也应通过集油器。低压容器可以不通过集油器而直接放油, 但放油阀及放油管管径应加大至 。 若采用通过集油器放油的方案, 则不宜与高压侧的放油共用集油器, 以免由于操作失误或者阀门关闭不严而引起“串压”。(五) 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冷凝器冷却水系统, 根据建厂地区的水源条件, 可以有以下三种供水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一次用水在水源充足、水温适宜的地区, 应优先考虑采用直流供水系统, 即一次用水系统, 这种系统比较简单, 除水泵站以外, 无须其他构筑物, 用完以后直接排入下水道, 或者结合农田排灌系统综合利用。.循环用水

40、在水源不足的地区采用循环用水系统, 只需少量的补给水。 当采用淋浇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循环用水时, 无须另设冷却构筑物。 当采用壳管式冷凝器时, 则需设冷却水塔、水池, 有时还要增加二级循环泵站。()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循环用水方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图 所示为卧式冷凝器循环用水方案。 采用此方案时, 必须注意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应与冷却塔的降温能力相适应。 一般情况下冷却塔的降温能力为 , 因此决定冷却水在冷凝器内的温升时, 只能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温度。() 立式冷凝器循环用水方案。 如图 所示, 将冷却塔布置在高于立式冷凝器的地方, 只需一个水池、一级循环泵, 即可实现循

41、环用水。 现代冷却塔用玻璃钢作外壳, 用塑料或铝板作填料, 比较轻巧, 故可架设在机房屋顶上。如图 所示的方案需要两个水池, 或者将一座较大的水池分隔为二, 需要二级循环水泵, 比前者复杂得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而且设在低处的冷却塔其效果不如设在屋顶上好, 两级水泵的流量也难以平衡, 补给水消耗量大。() 冷凝器冷却水、压缩机气缸套冷却水及融霜用水综合循环用水方案。 图 所示为系统示意图, 这个方案的耗水量较少。.排污法用水以温度较低的深井水作为补给水, 与部分温度较高的冷却水回水混合, 作为冷凝器冷却水, 习惯上称为排污法用水。 图 所示为排污法用水系统示意图, 从排污管排

42、放的水量等于补给深井水水量, 循环泵的流量等于计算的冷却水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三、系统融霜当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低于 时, 蒸发器表面必将出现霜层, 影响热交换效率, 故应采取措施清除霜层。除霜方法有人工扫霜、热氨融霜、水融霜以及热氨水融霜等。(一) 热氨融霜热氨融霜是将压缩机排出的热氨气引进蒸发器, 将蒸发器暂时当成“冷凝器”, 利用热氨冷凝时所放出的热量, 将蒸发器表面的霜层融化。 蒸发器内原来积存的氨液和润滑油, 则借热氨加压和重力而排入融霜排液桶或低压循环储液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热氨融霜一般仅用于冷藏间的光滑管排管中, 融化下来的霜和水必须立即清扫

43、, 否则将重新冻结成冰。一般当冷藏间的顶排管或墙排管融霜时, 在货物或地上铺设油布之类的覆盖物, 以避免融霜水冻结在货物或地板上。冷风机已不单独采用热氨融霜, 因为这样不仅效率低, 而且霜层融化而成的水的排放也很麻烦, 所以冷风机都是采用水融霜或者热氨水融霜。热氨气是融霜的热源,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热氨量以及适当的热氨压力和温度。融霜用热氨应从氨油分离器的排气管上接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在较大的制冷系统中, 宜设置专用的氨油分离器(非洗涤式的)。 融霜热氨管不宜穿过低温地段, 而应敷设在常温穿堂内, 并应包绝热层。 绝热材料应采用石棉、玻璃纤维、矿绵毡或水玻璃膨胀珍珠岩制块等材

44、料, 而不能采用软木或泡沫塑料之类不能耐高温的材料。(二) 水融霜水融霜一般用于冷风机融霜, 通过淋水装置向蒸发器表面淋水, 使霜层被水流带来的热量融化, 从排水管排走。 水融霜比单用热氨融霜效率高得多, 操作程序也比较简单, 已被广泛采用, 但是水对于冷库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因此在设计水融霜系统时, 必须多方面采取严格的技术措施, 防止由于设计不当或者管理不善, 给冷库带来危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融霜用水的温度以 左右较为合适, 过高将产生“雾气”, 可能使冷库围护结构内表面上产生凝结水; 过低则需要更多的水量, 或者延长淋水时间。 在冬季或寒冷地区, 可以采用冷凝器排出的

45、冷却水作为融霜用水。采用水融霜的冷风机必须有严密不透水的外壳、使融霜水不致溅入库内的承水盘和畅通的排水管道, 三者缺少任何一个, 都将造成损坏冷库的严重后果。.融霜给水系统融霜水源可以直接用自来水, 或者专门设立融霜给水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直接采用城市自来水融霜有一些问题不好解决, 除了经济问题以外, 主要是城市给水管网的压力不稳定, 难以掌握给水阀的开启度, 有可能由于水压过高、给水量过大, 造成水外溅的不良后果; 或者是水压偏低、水量不足, 在常规时间内融霜不净, 以致越积越厚, 难以融掉。 而设置专用融霜水泵和循环用水系统, 或者利用冷凝器冷却水循环水池既可节省水量,

46、 又有助于冷却水的降温, 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特别是专用融霜水泵的压力和流量都比较稳定, 便于掌握给水阀的开启度和淋水时间, 比较安全可靠, 还便于实现融霜自动操作。) 给水管的设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融霜给水总管应敷设在常年温度大于 的场所。 从总管通向冷风机淋水装置的支管接法有以下几种:() 图 所示为以往常见的一种设计方案。 融霜给水总管敷设在常年温度大于 的穿堂内, 支管 穿过围护墙接入冷风机。 淋水完毕, 关给水阀, 开放水阀, 放尽支管内的存水, 然后关放水阀, 防止由于冷风机上部的负压作用自放水阀吸入外界空气, 引进凝结水不断集聚而冻塞管道。这个方案只有在给水阀能

47、完全关闭且没有渗漏的条件下才是可靠的。 倘若给水阀有渗漏, 渗漏水越过 点进入冷间, 管段及淋水管就有被冻塞的可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若因操作疏忽, 放水阀未关闭, 冷风机由此吸入的室外空气中所带进的水分, 也可使淋水管被冻塞。 所以当采用图 所示的设计方案时, 操作上应特别注意。 在自动化融霜系统中, 电磁水阀关闭失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此更应注重防止由于电磁水阀渗漏而带来的后果。() 图 所示为另一种方案, 不同之处是将前一方案中的放水阀改为一个水封, 下接排水漏斗。当融霜完毕, 给水阀(或电磁水阀) 关闭后, 管段内的存水能在水柱压力的作用下自水封排出。上一页下一页返

48、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万一给水阀有渗漏, 则渗漏水能从水封排出, 而不致越过 点进入冷间而引起管道冻塞。 水封又可防止风机自放水管吸入外界空气, 还可避免由于操作疏忽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缺点是在融霜时将流失一部分水量。 在自动融霜系统中, 可以在排水漏斗内装水流继电器, 用以指示融霜水泵及电磁水阀的动作是否正常。库房内部的给水管道应包绝热层, 而且绝热层应延伸至库外至少. , 即使是在 高温库内的给水管也是如此, 否则将在水管表面产生凝结水。) 淋水装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必须特别注意淋水管内残存水的排放问题。 如果停止喷水以后水管内的残存水不能排净, 就会冻结, 即使不完全堵死, 也将影响某一部分喷嘴的正常喷水。 因此在设计安装淋水装置时, 应特别注意校正淋水管的坡度, 在集管和淋水管末端最低点的下腹部钻 的泄水孔。) 承水盘承接融霜喷淋水和冰霜的承水盘, 既要能防止水溢出盘外, 又要能防止水溅到冷库的地坪上, 若有渗漏要便于发现和修理。 承水盘的平面尺寸应大于冷风机的平面尺寸, 如图 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冷库氨系统识图为了防止冷风机各段法兰接口不严密, 法兰间的橡皮垫圈不能对口平接, 而应上下搭接, 如图 所示, 橡皮垫圈的边沿不应凸出法兰以外。怎样防止水滴外溅, 需要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