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名校名师精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送东阳马生序教案(2课时)1、了解宋濂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积累重点词语及通假字等。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并从中受到熏陶。1、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教学重点) 2、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及主语省略的两种情况。(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平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2、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你能举几个“名人成才的苦难”吗?展示:小资料 名人成才的苦难1、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2、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3、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4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经的故事)二、作家作品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

3、集。这是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三、整体感知内容。(一)读准字音嗜(sh) 硕(shu ) 叱咄(ch du ) 负箧(qi )曳(y)屣(x) 皲(jn)裂 媵(yng)人 容臭(xi)俟(s) 衾(qn) 绮(q) 烨(y) 裘(qi)葛(g) 缊(yn ) 冻馁(ni) 谒(y) 逾(y) 怠(di)(二)读懂词义。注意

4、几个实词:嗜(sh):喜欢,特殊的爱好。 逾(y):越过、超过。 俟(s):等待。衾(qn):被子。 烨(y):光彩照耀。 叱咄(chdu):训斥,呵责。皲(j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容臭(xi):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媵(yn)人:原指陪送出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负箧(qi)曳(y)屣(x):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这里指书箱。曳,拖。屣,鞋子。(三)读懂句意。(翻译句子)(四)读懂段意。三、小结归纳字词。1、一词多义。“之”的用法及意思。弗之怠(代“抄书”) 走送之(代词,指“书”)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

5、取消句子独立性)2、古今词义 。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走 走送之 古义:跑 今义:行走 趋 尝趋百里外 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臭 容臭 古义:气味 今义:难闻的气味 或 或遇其叱咄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 卒获有所闻 古义:终于 最终 今义:士兵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借 今义:虚假3、通假字支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被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4、词性活用腰 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 手,用手,名词作状语。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精读课文、讨论探

6、究。1、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2、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3、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 备的人才。)4、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5、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6、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7、

7、本文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态度恳切,易于接受。)8、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找出原文。又是如何克服的?讲述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主要语句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趋百里外,求师叩问;”“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小结归纳:自身经历: 幼时抄书之艰; 成年叩问之难; 求师奔走之劳; 住读生活之苦; 总括:勤且艰三、学习对比手法。9、文中出现了哪些对比?师

8、生态度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緼袍敝衣,日仅再食。学习条件:昔日: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这些对比突出了求学的“勤且艰”。10、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四、拓展延伸。11、合作讨论: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方式?示例1:这种学习态

9、度是好的,现代中学生,应该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尊师并不一定是毕恭毕敬的,教师和同学之间应该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来,如果老师有错误,我们也应该提出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示例2:好学,乐学与尊敬老师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当代社会,却不能在老师面前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与老师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应勇于将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探讨,再说,不敢出言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示例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4: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

10、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总结全文。本文的启示。“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光荣任务,专心向学,读书有得,胸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效法的。立意与结构。文章中心是“劝学”,通篇围绕这一重点来写,开头提出“嗜学”,接着叙述“力学”,然后说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学生“善学”,脉胳分明,前后呼应,有力表现了激励太学生学习的中心思想。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2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 精品资

11、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实验中学名师精品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教学目标1、了解宋濂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积累重点词语及通假字等。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教学重点) 2、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及主语省略的两种情况。(教学难点)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你能举几个“

12、名人成才的苦难”吗?小资料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经的故事)(名人成才的苦难)作家作品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学家。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这是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

13、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嗜( ) 硕( )叱咄( ) 俟( )负箧( )曳( )屣( )皲( )裂 媵( )人衾( ) 绮( )容臭( ) 烨( )裘( )葛( ) 缊( )冻馁( ) 谒( )逾( ) 怠( )sh读准字音ch dushusqiyxjnyngqqnxiyqigynniydiy读懂词义嗜(sh):喜欢,特殊的爱好。逾(y):越过、超过。俟(s):等待。衾(qn):被子。烨(y):光彩照耀。叱咄(chdu)

14、:训斥,呵责。皲(j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媵(yn)人:原指陪送出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服役的人。容臭(xi):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负箧(qi)曳(y)屣(x):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这里指书箱。曳,拖。屣,鞋子。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就爱好读书没有办法 买到无从:无由常常藏有书人家抄录计算 来 送还(以:便,就)借书砚台里(墨汁)结成坚硬的冰弯屈伸直 不停止抄书赶快 古义:跑超过约定的期限之:指抄书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

15、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 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得 遍 观 群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 无硕师 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于)左右,因此都 把于是 能够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已经学说担心大师交往求教跑到向当地前辈拿着经书请教道德高 声望高挤满屋子稍微缓和言辞脸色站着陪伴借给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我于是 能够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到了成年以后, 更加

16、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又担心 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援疑 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 恭,礼愈至 ,不敢出 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行(于)深山巨谷中,提出疑难 询问道理弯下侧着请教有时训斥周到说回答,解释高兴愚笨终于 获得教益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当:在的时候书箱 拖着鞋子走在更加所以大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

17、,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 所以我虽很笨, 终于获得多教益。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穷冬 烈风, 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严冬刮着凛烈的寒风冰裂客店支通“肢”僵硬动弹仆人热水浇洗围裹覆盖寓:名作动住在旅店每天给两顿饭吃 食:给饭吃,动词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享受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 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 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 每天只吃

18、两顿饭, 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舍生 皆 被 绮绣,戴朱缨 宝 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备 容臭, 烨然 若神人;同屋住的同学被通披,穿着华丽的衣服绮:丝绸 绣:绣花红缨宝石装饰腰中挂着腰:名作动,腰挂圈子挂着 香袋光彩照耀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 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 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余则 袍敝衣 处(于)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 中 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 且 艰若此。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因为我心中足以快乐的事足乐者:指读书吃的穿的奉: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求学的)勤奋

19、而且艰苦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弗之怠走送之益慕圣贤之道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之代“抄书”代词,指“书”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1、一词多义字词 归纳2、古今词义.汤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 今义:.走 走送之古义: 今义:.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 今义:热水菜汤跑行走快步走趋势.臭气味难闻的气味古:今:字词 归纳或 或遇其叱咄古义:今义:卒 卒获有所闻古义:今义: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有时或者最终士兵借虚假字词 归纳3、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

20、生皆被绮绣。“支”通“肢”,肢体。“被”通“披”,穿着。字词 归纳4、词性活用腰 腰白玉之环。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手,用手,名词作状语。字词 归纳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讨论探究1、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2、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3、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 备的人才。4、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学习衣食住行

21、的艰难。从以上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得书之难)(从师之艰)(求学之苦)5、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6、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7、本文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态度恳切,易于接受。讲述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主要语句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趋百里外,求师叩问;”“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22、。”8、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找出原文。又是如何克服的?1、幼时抄书之艰2、成年叩问之难3、求师奔走之劳4、住读生活之苦5、总括:勤且艰自身经历小结 归纳文中出现了哪些对比?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师生态度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緼袍敝衣,日仅再食学习条件昔日: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对比对比对比勤且艰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

23、吃苦,要有恒心。思考:合作讨论: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方式?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方式?示例1:这种学习态度是好的,现代中学生,应该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尊师并不一定是毕恭毕敬的,教师和同学之间应该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来,如果老师有错误,我们也应该提出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示例2:好学,乐学与尊敬老师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当代社会,却不能在老师面前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与老师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应勇于将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探讨,再说,不敢出

24、言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家贫嗜学,乐而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方式?示例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4: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结一、本文的启示。“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光荣任务,专心向学,读书有得,胸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

25、效法的。二、立意与结构。文章中心是“劝学”,通篇围绕这一重点来写,开头提出“嗜学”,接着叙述“力学”,然后说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学生“善学”,脉胳分明,前后呼应,有力表现了激励太学生学习的中心思想。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送东阳马生序20042013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119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二、8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27、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10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

28、,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8做标记 通“贴”,粘贴 给予 竭尽、用尽 意动用法,以为亲文言文实词解释考点,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故人不独亲其亲”的第一个亲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是名词,亲人。可以说近六年来中考文言实词的考点都没有变化,重点集中在上述四种实词类别,建议同学们有目的地做好归纳,针对性复习。9C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理解、记忆常考文言实词,注意课下的注解。1

29、0(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援:引、提出。质:询问。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11D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出处,再仔细对比分析。二(二)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1115题。(13分)伤仲永(节选)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30、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 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31、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2分)余闻之也久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即书诗四句 ( ) 稍

32、稍宾客其父 ( )无从致书以观 ( ) 同舍生皆被绮绣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或以钱币乞之 或遇其叱咄B未尝识书具 尝趋百里外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D还自扬州 手自笔录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5阅读这两则短文,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写出三点。(3分)11余闻之也/久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每句1分,满分2分)12书写 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得到 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每个词1分,满分4分)13B(2分)14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

33、相称。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每句1分,有明显错误不给分。满分2分)15提示: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点1分,满分3分)二(二)(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

34、、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 苏洵传)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无从致书以观 ( ) 闭户益读书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9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7答案:得到。 更加(发奋)。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8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9答

35、案:第一问: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第二问: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评分:共6分。第一问4分,异、同各2分;第二问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苏洵字明允,是眉州眉山人。27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一年多一点时间就去考进士,又去考茂才异等,都没有考中。烧掉平常写的全部文章,关上门更加用功读书,于是精通六经各家的学说,写文章一会儿就写了几千字。至和,嘉祐年间,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现上他写的22篇文章(给皇帝),(文章)马上传出,士大夫争相传诵它们,接着的一段时间学习的人争着仿效苏洵的文章写法。三、阅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

36、字,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37、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余幼时即嗜学 嗜学:爱好学习。B既加冠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交往,外出旅游。D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15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因为。B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虽:虽然。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况且。D呼尔而与之,

38、行道之人弗受 之:的。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B德隆望尊 译文:道德高尚,名望很大。C援疑质理 译文:提出疑难,询问道理。D负箧曳屣 译文:背着衣被,拖着书箱。17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B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C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D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作用是启下,引出下文的对比。14 C 15B 16D 17D三(二)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1114小题。(10分)余幼时即

39、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

40、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解释: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过:过人之处。更:更换。 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书:也叫尚书,书经。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 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1、的意思。(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师谓其父母曰 谓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13两则短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极为相似:因家贫,都做过 的事。因求名师难,文中的“余”曾经 ;文中的许衡曾经“更三师”。因遭逢乱世,许衡又多了 的经历。两人都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最后都学有所成。(3分)14如果将文第二段删去,是否会影响我们对许衡的优秀品质的认识?请说说你的意见。(3分)11(2分)假(借) 谓(对,告诉 )12(2分)抄完后,小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13(3分)抄书学习 到百里外求师(或“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逃难(或“离乱

42、”)(每空1分)14(3分)会影响。因为第二段叙述了许衡宁愿忍受口渴的煎熬,也不愿意偷摘路旁树上的梨解渴这件事。表现了许衡正直、严于律己、绝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高尚品质,也才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许衡的优秀品质。(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

43、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三(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6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

44、,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子。齑(j)

45、:腌菜或酱菜。啖:吃。留守:官职名称。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礼愈至 ( )日煮粥一釜 ( ) 馈以佳肴 (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2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分)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同点甲文 (1)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乙文

46、 范仲淹 (2)2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甲文的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20(4分)担心 周到或周全 每天 赠送或馈赠21(2分)C22(4分)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我现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23(3分)宋濂 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 家贫苦读24(3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对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

47、疑问,与老师平等的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番好意。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

48、安定,你如今给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四(二)(8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计日以还 而计其长

49、曾不盈寸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乃悟前狼假寐C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所不为也D或遇其叱咄 或以钱币乞之1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辍耕之垄上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肉食者谋之 D无丝竹之乱耳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18请你从选文内容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拟好参考答案。(2分)15A(2分)16B(2分)17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意对即可)18示例:问题: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答案:无书、无师。(2分,从内容角度准确拟题1分,拟定

50、的答案合理得1分)2012年:12个试题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823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

51、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吾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纴(rn)纺织。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 , ,明初文学家。(1分)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四支僵劲不能动 腰白玉之环去秦而归 苏秦喟然叹曰20.下面是选文中画线的语句,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写在答题卡上。(2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21.为什么“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22.乙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苏秦

52、读书刻苦?(2分)23.读完甲、乙两选文,谈谈你在读书求学方面得到的启示。(2分)三、阅读理解(共60分)(一)文言文(共10分)18、宋学士文集 宋濂 (每空0.5分,共1分)19、通“肢” 腰佩。用作动词。 离开 的样子 (每个0.5分,共2分)20、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1分)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1分)2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分)22、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1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1分)23、两文都是写勤奋学习的。(结合文章主旨答即可

53、,1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都比较安逸,缺少勤学苦练的精神,读了语段后,我真正认识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道理。(围绕现实生活答即可,1分)2、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 0题(8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

54、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叩: (2)被:9(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幼时即嗜学。(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2分)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 阅读第一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1)解决“无书”的办法:(2)解决“无师”的办法: 二、阅

55、读(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8(2分)(1)请教 (2)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9(4分)(1)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10(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

56、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益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0、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分)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负箧曳屣(2)以中有足乐者(3)乃时吞纸以实腹(4)卒成学士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57、)(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嗜学,家贫无资,1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2分)答:1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答:10、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11、拖;拖着 因为 时常;经常 终于1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13、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1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4、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58、,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节选自十则)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腰:(2)知:12.翻译下列语句。(2分)(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段主要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突

59、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段则是典型的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2分)14.分别从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2分)15.请结合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3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5题,共31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11.(1)腰:腰佩。(2)知:通“智”,聪明。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1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13.对比 语录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60、1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15.示例: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评分说明:(3分)结合“不贤而内自省”1分,联系甲段内容加以论述1分,语句通顺1分。5、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