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流自己上课_第1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自己上课_第2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自己上课_第3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自己上课_第4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自己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全球性大气环流1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探究问题:地球的大气到底是怎样有规律的运动的?2B A C等压面冷却冷却受热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500bpa1000bpa3假设1.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思考: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赤道南极北极动手: 请大家做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环流圈:41、大气环流的概念2、大气环流的形成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B地转偏向力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

2、成季风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5030N60N90N(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6赤 道 低 压 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总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7三圈环流8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9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压带(2

3、个)南北纬90度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压带(2个)南北纬60度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南北纬30度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0度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风带分布风向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东北信风带(2个)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10想一想观察记忆练习全球共存在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口诀”助记风压相间、七压六风三六九、三低四高高吹向低、北右南左考考你的分析、空间想象力AB119

4、0S03030606090N西副热带高极地高问题有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形成降水 的条件之一,图中各字母中两个多雨带是ABCDAC34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中,有 个是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有 个是由于动力作用形成的;中纬度近地面为 风带,30纬线附近为 气压带;两极地区因为寒冷气流下沉形成了 气压带。12请写出有关气压带和风带名称:H. L. M.图中添上表示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方向的箭头.在AM中,盛行东南信风的是 ,盛行西风的是 。东北信风极地东风极地高气压带FD J13能力思维方法 【例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C是冷性气流 D

5、盛行西南风A 142326N2326S6634S6634N0(3)考虑A、B、C-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15地球 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因为太阳直射点并不总是在赤道上,而是随着季节而南北移动的,这就使得气压带、风带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作周期性的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即:夏季南移,冬季北移。16板书3一、大气环流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17(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

6、)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B_,C_,D_。(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4)极锋是_风带和_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5)此图表示北半球_(季节)。(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变为_。18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4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5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CAD19一月七月(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7、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冬夏冬夏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大陆增快,形成低气压,同纬度的海洋增温慢,形成高气压;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气压,同纬度的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明显,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07月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

8、上的热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21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从而且海陆相间分布,对气压的影响尤为明显,使纬向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22各种气压中心成因及特征气压中心分布成因特征存在季节亚洲低压亚洲大陆热力原因热低压夏季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动力原因热高压全年存在夏季势力强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亚洲高压亚洲大陆热力原因冷高压冬季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动力原因冷低

9、压全年存在冬季势力强冰岛低压北大西洋冬、夏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23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24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25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气流状况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1 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低压 7 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板书4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26四、季风环流季风环流:由于冬夏

10、季节气压中心不同,海陆之间的盛行风向不同,这就是季风环流。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因:(1)海陆热力差异主要原因读上两幅图:找出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最大的大陆的是什么地方?东亚这里的海陆热力差异是最大的,因而季风也是最典型的。冬、夏季节的风向有什么变化呢?读图2.1827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冬季风28亚洲7月的季风图夏季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注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7月29成因:(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并不

11、是惟一的原因。南亚七月赤道低压带南亚赤道低压带一月南亚的西南季风尤为典型,形成原因是: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30季风形成与分布31三、季风环流成因冬季风夏季风成因性质成因性质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地处世界最大大陆和世界最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受亚洲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季风。寒冷干燥受夏威夷高压控制,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温暖湿润亚洲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盛行来自高纬大陆的东北季风温暖干燥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受吸收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温暖湿润成因

12、3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风向气候气候成因冬:偏北风10-5月:东北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 (低温少雨)全年高温,海陆热力气压带、风带移动33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保留在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有时位于夏威夷附近,称夏威夷高压;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1正常年份冬季风:从9月及以后到夏季风到来之前控制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等地以外的广大地区。风力强盛时,发展为寒潮,并出现霜冻、冰冻天气,北方春季出现风沙天气,严重时即为沙尘暴天气。河流以淮河为界由

13、南向北,冰层较厚,冰期渐长。34夏季风:每年4、5月,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锋形成的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而形成雨季,此时珠江流域的河流进入汛期。6月,夏季风北推到江淮流域与南下的冷气团交锋形成准静止锋,徘徊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季节。该地区河流进入汛期。7、8月,夏季风推进到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进入汛期。9月,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东北地区。冬季风南进,夏季风后撤,至10月以后,不再影响我国大陆。由此可得出,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河流汛期变化特点:南方: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降水多,河流汛期长。北方: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雨季短,降水少,河流汛期短。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

14、和强弱异常,则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1)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2)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干旱。35巩固练习1.左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 (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 ,体现了 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 (3)此时东亚吹 风 南亚吹 风A B 副极地低气压带块状海陆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西北东北36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该图表

15、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C处盛行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7低印度低压东南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7下图为“某月沿90E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风向及气候特征分别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383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1)(2)题。(1)雨带位于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北部进入小麦收割季节B澳大利亚进入

16、小麦收割季节C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D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期(2)雨带位于C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9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B副热带高压位于15N20NC华北地区常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期解析:第(1)题,当雨带位于A处时,大约为45月份,此时华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气温回升较快;但由于雨带还未到达,降水较少。第(2)题,雨带约于每年的78月移至图中的C处,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进入伏旱期。答案:(1)C(2)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7页40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及分布掌握情况。全球无风带的分

17、布地区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如果只考虑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所以为无风带。答案:A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分析回答23题。2此时,图示半球所处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41ABCD解析:第2题,首先,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图中部分的风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位于北半球;其次,30N40N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北半球夏季。第3题,结合上题,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印度低压。印度低压位于30N40N之间、90E以西位置。据北半球地球逆时针自转和0经线的位置判断处正确。答案:2B3C(2010年山西模拟)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已知XY,且A地年降水量是B地的20倍),回答45题。424图示季节是当地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A、B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AA地受信风带控制,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A地以西南季风为主,B地以东北季风为主CB地气温高于A地,蒸发量大于A地DA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受西南季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