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1页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2页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3页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4页
教育综合之教育学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33教育综合内容整理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概述 教育的概念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 教育制度 课程 教学(上) 教学(下) 德育 班主任 教师学校管理教育学的概述一、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2.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的研

2、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3.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教育的学问,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对象,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3、,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也能教书和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工作质量。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看书了解即可,不用背)三、几种教育学(第1、3种重点背,2、4、5简单看)1.实验教育学(重点背):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实验教育思想。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

4、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分依据。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不足在于,当他们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文化教育学的批评。2.文化教育学(名词解释)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主张: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

5、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评价: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给人以很大启发。但不足之处在于,思辨气息很浓,对很多问题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过分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的客观规律存在。3.实用主义教育学(名词解释)(重点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

6、所创立,其代表着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来的。主张: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及社会;第四,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第六,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儿童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评价: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教育,这是教育向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教育理论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

7、。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4.批判教育学(名词解释);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尔迪尔。主张: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第二,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及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8、;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四、补充相关的知识:(超纲内容时间

9、紧张可以不看)1.普通教育学(名词解释):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发表于1806年。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观点,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他根据儿童心理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着名的“形式阶段理论”。2.民主主义与教育(名词解释):民主主义与教育由杜威撰写于1916年,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主要着意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与社会的脱离;二是教育与儿童的脱离;三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基于此,该书主要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课程与教材、思维与教学、道德

10、教育等内容。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一、教育质的规定性(即教育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简答)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就个人而言,教育是发展、是生产、是对生活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社会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可整个一起出简答,也可分别出名词解释)教育的基本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三部分组成。教育者就是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11、、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是教育者。(地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作用)教育者要自觉地、有意识地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而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就不存在完整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地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教育者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或者加工的素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不仅把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个人的需

12、要、兴趣、情感与希望带入教育过程,而且在教育活动中他们有自己的判断、选择、建构与评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发展,均依赖于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教育的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于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教育活动的方式涉及教育基本方式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活动的本身。更广泛地看,还应该包括以培养人为目的

13、的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点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进行,这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方式。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自产生后,便曲折地向前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对象、规模和种类都在逐步扩大和增多。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性,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到奴隶社会,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

14、封建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奴隶社会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对立的情况,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2.现代教育的特点:(简答)(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19世纪后,各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普及了初等教育,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在现代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

15、相结合。(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教育的“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教育经验的积累,使“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四、教育概念的界定1.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包括人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有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全日制学校教育、半日制学校教育、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

16、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五、相关的知识补充点(超纲内容,时间紧张可以不看)1.教育先行(名词解释):11华东,14华南论,14陕西 1.教育先行(名词解释):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当超前。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7、;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2.素质教育(名词解释或者论述):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需要注意问题是:首先,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些把考试当做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其次,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怎么办:实施素质教育要:第一,充分认识到课程、教材、教学方面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当做重点来抓;第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根本取决于是否有一

18、定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教师队伍 ,要求不仅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精神,还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第三,通过改革升学、考试以及评估政策,逐步淡化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分数观念,减轻学校和学生的压力。3.创新教育(名词解释):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4.义务教育(名词解释):10宁波、11首都、12、13东北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

19、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5.教育民主化(名词解释):10青岛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6.教育的内在价值(名词解释):13云南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了知识而教育、为了能力而学习、为了真理而学习和教育。教育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育内在价值的根本。重新审视教育的

20、价值就是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7.形势教育与实际教育(名词解释)在教育史上,教学中应如何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形势教育论与实际教育论者有过长期的论争。实际教育论以斯宾塞为代表,强调教学应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要求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形式教育论以洛克为代表,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心理能力,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课程上主要学习拉丁语、数学、逻辑以及有关的人文学科;两种争论都是片面的,应该把知识和能力统一起来。8.现代学校教育特点(简答题)学校教育自生产时起,就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的特点,具体包括:组织的严密性;职能的专门性;内容的系统性;作用的全面性;手段的

21、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总之,学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所不具有的独特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使其占主导地位。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重点章节)一、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名词解释)“人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上 ,主要探讨的是个体发展的问题。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三是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

22、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人的发展的特点是未完成性和能动性。并呈现出自身的一些规律,如顺序性、阶级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2.人的发展特点(简答):(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人发展的未完成性既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的未完成性,也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未完成性。人的未完成性说明人的需教育性和可教育性。(2)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23、。能动性是人的精神属性的基本特征。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能动性,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即简述人的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简述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单个可以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非常重要(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如儿童心理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

24、思维。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教育的发展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走到发展前面。(2)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如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同一机能系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如人的身高和体重的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

25、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都是产生重要影响的阶段理论。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教育的阶段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4)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是千差万别的。如男女性别的差异、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的差异。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

26、者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整体的人,他们不仅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独特性。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把学生培育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二、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共四个影响因素)(单部分出简答,整体可出论述)题库P14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

27、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变化。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的不断发展,遗传素质的作用逐步减弱。总之,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

28、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得更重要因素,环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和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是指自然、社会、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对儿童来说是先在的、给定的、客观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制约人的选择性,反而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当然,给定的环境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相互作用蕴含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3.个体的能动性个体因素主

29、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因素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多大程度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

30、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自己的财富的过程。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人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发展起来,个体也就能够逐步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成自己的认识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

31、学生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特性,而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简答或论述,如:简答知识的价值?)1.知识的认识价值:(1)学生掌握知识,意味着他对知识所指的事物的认识,弄清事物是什么,把握住事物的特性。学生 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他对事物的视域和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2)学生掌握知识又意味着他掌握认识的工具。 (3)学生掌握知识,还意味着掌握认识的资料和资源。2.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是心理操作与行为操作的认识结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经历

32、知识的展开过程和知识的 发现过程,对知识进行心理操作和行为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定型和积淀过程,也就是学生心理 的认识能力和行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3.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是构成人生智慧的基本要素。科学精 神引导人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人文精神引导人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人的价值、尊严、自由的 等。学生经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体验到以史为据的事实尺度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 体悟到人何以生存,为何生存,才能真正形成人生智慧,具有人生理想,人生抱负,担当起社会 责任,人类责任,才能成为挣脱奴性、物性的大写的人。4.知识的实践价值:知识具有对社会实践的有

33、用性或有效性。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 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又由内在素质外 显为社会实践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很大程度上就是强调知识的实践价值。(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可出简答:学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功能) 1.促进个体个性化,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第二,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第三,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2.促进个体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第二,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第三

34、,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第四,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四、补充(超纲内容)1.遗传决定论(名词解释/简答):(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和奥地利的 彪勒。(2)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在其后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儿 童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3)这种理论看到了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后天发展的巨大作用个,但是却夸大了这种作用,最终导致历史唯心主义。2.环境决定论(名词解释/简答):(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爱尔维修、美国的华生等。(2)他们认为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

35、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 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人是环境的“产物”。(3)环境决定论看到了换进刚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却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3.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所需条件(即学校教育如何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要具备如下条件)(简答):(1)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基础性、专门性、系统性、选择性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从学校教

36、育外部来讲: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4.为什么环境其重要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简答):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决定人的发展。这是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选择和认同才能起作用。环境决定论把人看做是环境被动、消极的产物,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这种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5.教育为什么发挥主导作用(简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的成

37、长。(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而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面的。(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4)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是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教育者应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6.学习化社会(名词解释): 12河北学习化社会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概念,是指一个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理想社会。在此社会中,学习者的基本权利能够获得基本保障,教育机会能够公平的提供,学习障碍能够合理地去除,终身教 育体系能够适当地

38、建立。学习化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实现每一个人自我天赋潜能,使其做一个自己想要做的人。伴随着“终身教育”的思想的发展,其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 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学习化社会更加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同时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突出了 学习的主动性。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重点章节)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单个出简答,整体出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简答或论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1)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社会

39、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第三,现代社会里,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延长,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教育结构的改变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任何时代的课程设置,都是对该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学内容的历史证明,学校的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是直接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着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

40、方法的发展与改革。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电视等被引入教学领域,从而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多元化发展。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组织管理所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改善提高。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或论述)(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性质不同,教育目的有所差异, 对教育目的具有决定作用。(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教

41、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教育为谁服务,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判断和确定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政治经济制度是教育目的的直接决定力量,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规定教学内容,特别是政治,哲学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简答或论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

42、和规章制度等的复合体,教育学上的文化值得是狭义的文化。(1)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即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才。文化知识始终是教 育的主要资源,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丰富程度。(2)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着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是追求和 谐,崇尚德性。西方文化模式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性越大。我国文化传统既有极大的包容性,也有很强的封闭性。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一面。正是受这些文化传

43、统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德轻术,师道尊严,读书做官等取向。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注意:教育的社会功能由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两部分组成)(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简答/论述)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名词解释)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它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人口功能。1.教育的经济功能 题库P19详细版(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再生产。(2)现代教育可以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3)教育通过提高劳

44、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4)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5)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6)教育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7)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内需。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首先,教育通过科学文化思想,提高人的民主观念,使公众具有民主意识。其次,教育不仅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而且增加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它是使政治走向民主的助推器。再次,教育民主化本身就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

45、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宣传一定的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借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的活动,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从而为一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创造重要条件。3.教育的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学校和社会上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对自然开发的无

46、序与过度,不懂珍爱生命和节约资源等,造成生态灾害与失衡的原因很多,都与人的素质不高相关。我们应当有计划的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爱花草树木,保护珍稀动物,节约资源,从小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社会的移风易俗,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要组织学生参加到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提高认识,经手熏陶与锻炼,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情趣与信念。4.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即文化的传承功能)。人类社会能从愚昧与野蛮,走向今天的文明与开放,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文化教化的前提是文化传递。广义的教育和学

47、校教育,一直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交流的双方都有自我超越的过程,都是向自身灌注生命力和新鲜血液的过程。教育作为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也就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教育的文化选择既要符合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利益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更在于它的更新与创造。教育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

48、的文化精华,补充、更新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1)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名词解释)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

49、动功能(名词解释)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简答)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与品质,也就是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我国农村,年轻一代要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对社会成员来说,是一种关乎发展权利和生存方式的教育资源分配

50、问题,是一种关乎自我实现的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利用的问题。(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教育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功能 第一,教育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主要是作为社会的工具来审视、设计、培养和训练的;第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

51、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在社会流通过程中,人主要作为目的,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作出自由选择。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第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 第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重点)(1)含义(名词解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教育的社

52、会功能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依据和主要体现。(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第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史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通过培养人来适应并推进社会向前发展是教育特有的重要社会功能。第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天赋的能动性、可塑性和创造潜能等特点,具有特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必须认识、遵循和创造性的运用这些基本特定与规律才能培养人才。第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特定教育结构,活动模式,教育组织形式,学科课程,教育系统等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

53、、资源和财富,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3)意义(简答/论述):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挥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化的历史唯心主义。因此,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教育对社会要有所批判;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即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简答/论述)(1)以

54、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意味着肯定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能地开发每个人的发挥潜能。引导每个人保持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自身的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公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论起多大作用,它毕竟只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必须经过人的发展的内因,经过人的自我教育,才能转化为人的个性素质。因此,教育必须

55、尊重人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艺术和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发、引导人的自我教育的能动性。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简答/论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个人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必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

56、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 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利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 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人才。(3)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

57、价值提升、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变,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缩小,都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二)科教兴国,国兴教育(简答/论述)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结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实现科教兴国,前提在国兴科教,关键在国兴教育,教育为本。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即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

58、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强盛。1.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与巨大成绩(1)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2)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3)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4)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2.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1)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是一种具有长期公益性的投入,各国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法规,明文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投资。(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变革,导致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而经济

59、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一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二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一方面是受社会、经济、传统等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难点在农村,必须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基本指标质量底线,要积极扩大教育优质面。(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就业和支撑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柱。

60、(3)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既是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所,又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观念创新的发源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章 教育目的(重点章节)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定义(名词解释):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在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一般指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要遵守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