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自我知觉_第1页
社会认知自我知觉_第2页
社会认知自我知觉_第3页
社会认知自我知觉_第4页
社会认知自我知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社会认知(2)自我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 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化就是 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人的意识有时也叫觉察 (awareness),表现为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 部心理活动,能够把 自我与 非我、主体”和 客体”区别开来。即人具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

2、(如身高、体重、形态等) 、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所谓自我认知,乃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和评价。自我认知乃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乃是在这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例如,前者为 我是个身高1.80米的人”;在此基础上,判断为我是一个高个子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所谓自我体验,乃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

3、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例如,自信、自卑、自满、自责,自我欣赏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间的关系。客体的我满足了主体的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责备。情绪的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 准的认识有关。自我控制(self control)自我控制(或自持、自我调控),乃是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通过自身特殊的机制 而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过程,可由几个相互关联或重叠的词组来表达(Karoly ,1993):目标选择、目标认知、维持方向改变方向、实现目标公我一私

4、我(T: 118)公我:即 公开自我(public self),指人们在工作场合或在一般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形象;私我:即 私下自我 (private self),指个人的真实形象。公我和私我往往不一致。文化的不同含义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涵义是文治与教化。Markus自我图式理论(1977;金:153)自我图式(self-schema):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

5、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 1986) :是基于;自我图式而指向未来的自我概念,即个体 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将来会怎样或者该怎样。动态自我(1987):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西方和东方两种类型的自我观特征比较独立性自我相互依赖性自我定义独立于社会关系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结构有限制的,单一的,稳定的灵活的、变化的重要特征内在的,私人化的(能力、思维和感情)外在的,公众化的(地位、角色和关 系)任务保持独立性;表达自我;实现内在特 征;提升固有的目标;直接了解内心 状态寻找D3属;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采取 恰当的行

6、动;提升其他人的目标 ;间接 了解别人的思想其他人的角 色自我评价:在社会比较时其他人很重 要,他们可以提供评价自我定义:通过在具体情境中与其他 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自尊偏差表达自我的能力;使内在特征后效调整的能力,约束自我,保持与社会 情境间的和谐Metzger (1981)的研究结果Metzger认为在研究中国的政治文化的理论中,大致包括两派人马,得出不同结论: 社会科学家,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及方法1强调权威与附属关系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强调对权威的依赖性”是主要心理因素2强调中国人的被动性,总是逆来顺受的,不主动争取的心理特征人文学家及汉学家,对古典著作的研究:强调中国文化的进取性、自立

7、性及自主性上述两派的研究结论显然是相互矛盾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构想“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西方好人定向”的社会结构1以一个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为单位2着重个体的自由、权利、成就3着手个体独立、自主的培养:小我”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基础4追求个体利益是被鼓励及许以重赏的5社会的动作靠法律来维系6社会公正:使绝大多数的人得到最大利益中国社会定向”的社会结构1以人伦”为经、关系”为纬一组成上、下次序紧密的社会2着重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3着重大我”概念的培养4服从规范,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被鼓励及许以重赏的5社会的动作靠个体自律及舆论来维系6社会公正:对遵守规范者的奖赏,对违反者的惩罚“自己

8、”的地位“自己”的最高理想杨慧杰(1981)认为中国哲学思想中体现的中国人的最高理想是夫人合一 ”、天人合德”。在这个思想体系中,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也是善的。人只要不断地由学习及实践中尽性”(体现人性的高度敏感性, 或尽道德之性,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就可以得 道“,而 道” 的内化即是德”。“道德自己”成为 自己”发展的重心,而达到 仁”或 圣贤”的境界,成为 道德自己” 的最高理想。“自己”的发展传统主流哲学理念要求 自己”通过实践来 转化”及 纯化”个体的认知及意志。通过虚心学习及彻底实践,对社会而言管理合宜”的礼制的 修已”功夫,先建立行为习惯。然后,经过克制及内省等的克已”功夫,逐渐

9、发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因而产生想要实践这些行为的动机及意志。这种修养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也是永无止境的。自己”的责任小结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层次,对中国人的自己”的探讨可以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国人的自己”是很受重视的2中国哲学理念体系中的 自己”与西方理念体系中的 自己”是有差别的: 西方是自恋”的文化,中国是自制”的文化3中国哲学理念对 自己”发展的构想是与个体 道德”的修养分不开的。4在自己”的修养过程中,自己”的界限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教化社会教化的内容以自制为主(自省、自爱、自觉、自分);憎恶自满;崇尚自奋、自发、自强;强调道德修养;“大我”与“小我”社会教化的方法以服从及限

10、制为纲的教化方法实践为先的教化程序;“耻”感的培养“法、情兼重”的教化手段;多元化的教化代理以自制为主自制是指一种时常检讨自己、使自己在任何场合所做的事皆是合理合宜的。我认为它至少包括四个概念:自省“、自爱“、自觉“、自分”。前一个与 修已”有关;而后三者与 虎已”比较有关。自省:指自身向内对 自己”作检讨、评价、批评及改进(自反、自讼、自躬、自问 .自爱:指爱惜自己的身体及名誉,不要自己作贱自己(自尊、自敬、自好、自重、自惜羽毛自觉(即自律):指自己主动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要等到别人来命令或提醒。这就是中国人在自制”中的自主的一面。慎独、独已都是要求自己”的修养,要完全具有自学性,而

11、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分:是指自己估计自己的实力才去从事,不可放肆。相通的4.1.2 自尊的含义 101自尊是我们对于自己所做出的评价。在英文 中, esteem 原义有二:敬重、尊敬、珍惜认为、估量、看法等通俗口语英文中,self-esteem通常指前义;心理学家在构想这一研究构念时,应是指后一义,即指对自我的评价的一个整体感 觉,这一感觉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崇尚自奋、自发、自强包括五个附属概念:一切以自己开始先做起,主动地去做事由自己自主做决定自力更生地去做,不靠别人不懈地去努力向上改进自己强调道德修养与西方强调个体 咕已”实现的成就动机不同的是,中国人强调将唯已”逐渐扩大,成为

12、包括整个 社会”的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是一个去私”的过程。“大我”与“小我378小我”类似于本文所用的 个已”大我”则是指以 小我”所属团体(可以是家庭、工厂、社会、国家)为自身界限的、具有包容性的 自己”。大我中自身界限可能随修身阶段的不同,而逐渐由包括家庭成员而扩大到包括朋友仍至国家,甚至全人类。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金:157)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Cooley的镜像自我 157根据自我内省来认识自己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内省人们在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自己的同时,也会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 加以主观的分析。因此,自我评价不等于是他人评价

13、如实的反映。对自己的行为的内省曾子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Bem的自我知觉理论158 356这个理论认为,当我们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 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也 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Schachter 的实验 ( 1962;1959: 224)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一个人自我评价的高低,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他总是把自已与他相类似的人加以比较而 做出评价的。个人评价自己的其他方面如道德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F

14、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 63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 63基本观点.人们需要(也希望)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态度的正确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 一般说来,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总之,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小结(大)个人自我概念:即个人认为自己具有的属性和行为特点,如我有一双黑眼睛,我聪明等。社会自我概念:即个人认为自己在别人看来具有的属性和行为特点。社会自我概念与个人自我概念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前者的情况如,我相信别人也认为 我聪明。后者的情况如

15、,我相信别人认为我很开朗,但我认为我是羞怯的。理想的个人自我概念:即我认为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我希望我有一双大眼睛,我希望我是聪明的。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即我认为我在别人眼里应当是什么样的人,如我希望在别人看来我是聪明的。从理想的个人自我概念评价个人自我概念 :如我对我的聪明感到满意,我对我的眼睛感到不满意。从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评价社会自我概念:如我对别人认为我很开朗 感到满意。自我服务的偏向自我服务(self serving)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 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老师倾向于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归因于自己的教学,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学生学

16、习不努力。自我损害的偏向自我损害的偏向表明,人们并非总是作自我服务的归因,有时也作自我损害的归因。如某人失眠,便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或头脑有问题,于是更紧张,更难入睡。第2节 印象管理(自我表达)1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的含义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交往对象、交往情境(金:157)3印象管理的有效途径(策略)4印象管理的识别(非语词反应、自我监控)5相互知觉a) 每人对于自己的印象b)每人形成理想的自己将是什么样的人的印象两人之间相互形成印象每人心中认为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印象印象管理的含义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人们试图有目的地去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叫做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为了控制自己给别人留下的某种印象而作出的行为举止,称为自我表达。金,118:社会心理学把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称作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自我表达的基本目标是建构与他人的交往,使我们可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印象管理的基本策略(金,118)遵循社会规范(与他人的行为相匹配)自我表现的原则角色获得、相互支持、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逢迎(Flattery ingratiation )恫吓自我提升自我提升是指传达自己的积极信息(自吹?)逢迎或逢承则是指谈论一些听者的积极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