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_第1页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_第2页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_第3页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_第4页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100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文本稿)序文人01.序(上)02.序(下)03.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上)04.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中)05.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下)06.甲古文之父-王懿荣(上)07.甲古文之父-王懿荣(下)08.百代文宗-韩愈圣贤诸子01.至圣先师-孔子(上)02.至圣先师-孔子(中)03.至圣先师-孔子(下)04.亚圣-孟子(上)05.亚圣-孟子(中)06.亚圣-孟子(下)07.千古智者-老子(上)08.千古智者-老子(中)09.千古智者-老子(下)10.文哲大师-庄子11.乱世哲人-荀子12.复

2、圣-颜子古代发明始祖01.文宗字祖-仓颉02.人文始祖-黄帝(上)03.人文始祖-黄帝(下)04.尝遍百草亦始祖-炎帝05.酿酒始祖-杜康06.纸圣-蔡伦07.科圣-张衡(上)08.科圣-张衡(下)09.中国科技圣人-鲁班(上)10.中国科技圣人-鲁班(下)11.治水神工-大禹圣贤宋词01.中华民族的先祖-伏羲02.一代帝王之-尧03.古代贤君-舜帝04.元圣-周公05.相圣-伊尹06.词坛正宗-李清照(上)07.词坛正宗-李清照(下)08.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上)09.一代词宗之-辛弃疾(下)诗人与墨客01.诗仙-李白(上)02.诗仙-李白(下)03.诗圣-杜甫(上)04.诗圣-杜甫(下)0

3、5.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上)06.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下)07.诗坛宗匠-王渔洋08.书法家-颜真卿09.一代诗宗宋琬10.宋学泰斗-程颢.程颐书画名家01.书圣-王羲之(上)02.书圣-王羲之(下)03.画圣-吴道子(上)04.画圣-吴道子(下)05.书画之祖-顾恺之06.清明上河图-张择端07.史圣-司马迁08.桃花扇-孔尚任09.一代文学大师之-蒲松龄(上)10.一代文学大师之-蒲松龄(下)神医与兵圣01.中华医学圣祖-扁鹊02.一代神医-华佗03.医药学家-李时珍04.医圣-张仲景05.药王-孙思邈06.兵家鼻祖-吕尚07.兵圣-孙子(上)08.兵圣-孙子(中)09.兵圣-孙子(下

4、)10.兵学亚圣-孙膑(上)11.兵学亚圣-孙膑(下)开路先锋与改革家01.理学大师-朱熹02.伟大的航海家-郑和03.地理学家-徐霞客04.明代思想家-李贽05.东渡使者-鉴真06.唐代高僧-玄奘(上)07.唐代高僧-玄奘(中)08.唐代高僧-玄奘(下)09.妈祖-林默娘10.雄辩四方-晏婴11.养生鼻祖-彭祖忠烈英雄01.民族英雄-于谦02.民族英雄-岳飞(上)03.民族英雄-岳飞(下)04.民族英雄-文天祥05.抗倭名将-戚继光(上)06.抗倭名将-戚继光(中)07.抗倭名将-戚继光(下)08.武圣-关羽贤相忠臣01.包青天-包拯(上)02.包青天-包拯(下)03.古代第一贤相-诸葛亮(

5、上)04.古代第一贤相-诸葛亮(下)05.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上)06.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07.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下)08.千古一相-管仲09.北宋名臣-范仲淹(上)10.北宋名臣-范仲淹(下)第一部分序文人序上时空浩渺,无尽广大,泱泱中华,代有贤良。千百年来,富饶的中华大地养育了无数的名人圣贤,在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政治家、军事家;循理论道,通事物之变的哲学家思想家;文若春华,思如泉涌的文学家、艺术家;创新涉险,锲而不舍的科学家、探险家;以身许国,抵御外侮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以及世世代代广为传颂的圣贤志士,恰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他们在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

6、,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奋力拼搏,奉献了自己的毕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及可供后人借鉴的教训和经验。他们的人生,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他们在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行程中,发挥着先锋、桥梁和核心作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是编织华夏历史风貌的经纬。他们原创性的智慧成果,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和划时代的人格魅力,是人类文化永恒的灯塔。他们以其无尽的理性光辉,指引我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他们虽然身处过去,但他们的智慧却指向人类光辉的未来!为系统全面的领略古代圣贤的睿智与才华,探求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真谛与奥妙,大型国家级主流媒体杂志纪实半月刊社,浙江长城影视有限公司,北京长城环宇国际影视广告有限公司

7、,强强联合,以虔诚的心情和巨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隆重推出首部关于中国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成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此举,恰如翻开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这本厚重的史书,它既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次深入开掘,也是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一次极富成效的推广与宣传。可以说该片是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的一次特殊的人文纪录,本片将是一部极其研究参考价值与珍藏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佳作。有识之士认为,历史上每一位名人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除了特殊的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之外,这位名人的长期生活或建功立业的那片土地,对他一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极大。所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也指于此。同时,一位名人的出现也往往使得他赖以成长或建

8、功立业的这方土地声名远播,形成一种世代共享的精神财富,从而进一步使其地见贤思慕,名人辈出,形成一种政治经济与人文环境的良性循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与旅游并列为获得知识的两条重要途径。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宋代的大科学家沈括,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等,在他们的生命历程里,都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遨游天下,访遍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们由此开阔了心胸,读懂了历史,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才干,为世人留下诸多不朽的佳作与成就。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片长100集,每集10分钟。本片通过名人故里寻访、遗址拍摄、历史再现、通俗生动的故事等现代的视角和影视表现手法;通过翔

9、实的素材、丰富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精美的画面、通俗的形式,全方位地来探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举世瞩目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最早揭示战争奥秘、阐释战争与和平理论的世界级军事家孙子;战国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著名的中国佛学大师、大唐高僧玄奘等圣人贤士传奇跌宕的人生和深邃沉博的思想。序下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以浅显易懂的解释好恰如其分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让人在轻轻松松中,获取这些圣贤人生的闪光思想和受之不尽的人生智慧,生动的展现他们的思想精华。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他被全球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

10、之一,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几千年来,他的品格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老子,古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位伟人,在孔圣人的光环之下,老子的影响也依然穿透千年,散发着神秘耀眼的光芒。他在世界上较早的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千百年来的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而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老子的千年道德经,是一部充满道家人生智慧

11、的法典。老子,这位中国本土化宗教、道教思想的始祖和灵魂人物,究竟是人还是神仙,本片将带你破译“老子之谜”,领略道家学说的风采。被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尊崇为“亚圣”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本片将带你置身那诸子争鸣的动荡时代,真正领悟孟子思想的精髓。军事上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最早揭示战争奥秘,阐释战争与和平理论的世界级军事家孙子之口,记载在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孙子的这部孙子兵法也名流千古。本片将告诉你这本被尊重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的书中的战争思想,解读中国和平崛起

12、的外交思想与孙子的和平主义的联系,以及孙子的战争思想给现代的战争带来的启示。一篇离骚流芳万古,一片丹心永照千秋。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屈原,这位楚文化的骄子,却是官场失意人。吃粽子,划龙舟,寄托人们难以斩断的愁思,端午节成了世界最伤感的节日。曲折的人生,崇高的气节,忧国忧民,造就了他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本片带你探访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世界,嗟叹“屈子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部西游记让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玄奘这位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高僧,以坚强的意志

13、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历尽千辛万苦,把佛教思想根植于华夏大地。在国人心中,他的影响,足以令他与文化先贤们同行。本片探访佛教圣地,追溯玄奘的身世。在这里,艺术的唐僧与真实的玄奘,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回顾历史,审视今天,展望未来,可以发现,中国历代圣贤的智慧,超越了时间、空间、种族和语言的界限,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十九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然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却显得有些荒芜,人文精神的缺失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作为传播文明的传媒,我们有责任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摆脱迷信的阴霾。纪录片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的面世,不仅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而对于传播文明的电视媒体而

14、言,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上)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创立的墨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他的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孙中山称赞墨子为世界平等博爱主义大家,与黄帝、华盛顿、卢梭并列为世界四大伟人。墨子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被称为“科圣”。墨子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创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涌现

15、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子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相传墨子初学于儒术,但由于不满儒术提倡的繁琐的“礼”,学习大禹刻苦简朴的精神,因而自立新说,创建了墨家学派。墨子的学说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是儒家学派的主要反对派。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和“非乐”的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不会有强凌弱、贵作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都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

16、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墨子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相传他曾阻止强大的楚国进攻弱小的宋国,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公元前440年,楚国磨刀霍霍,准备利用鲁班制造的云梯等攻城器械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后,一面派弟子禽滑厘等300余人,带着守城器械赶赴宋国,帮助宋国做好防御准备。一方面,置生死于不顾,从鲁国出发长途跋涉到楚国,去说服楚王停止侵略战争。墨子一路上昼夜兼程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楚国都城。他见到了楚王后,先用打

17、比方的方式,喻示楚宋两国贫富差别之大,不可以以强执弱,以富侮贫。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他自己有装饰漂亮的车子,还去偷邻居家破烂不堪的车子。他自己有锦缎秀衣,还去偷邻居家破旧衣衫。他自己有精美的肉食,还去偷邻居家粗劣的糠菜,这算是什么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犯了偷窃的毛病。墨子接着说,我听说你准备攻打宋国,与这个犯偷窃毛病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攻打宋国,您必定失去了“义”,而得不到宋。一席话说得楚王犹豫不决。过了一会儿,楚王说,鲁班已为我造好了攻城的器械,我还是想去攻打宋国。于是,墨子解下身上的革带当作城池,用一些小板当守城的器械。当着楚王的面,与鲁班模拟一场攻守械斗。鲁班用云梯、撞车、飞石

18、等九次展示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次进行了成功的抵抗。鲁班器械用尽,而墨子防守有余,最后鲁班战败。鲁班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出来。墨子说,我也知道你怎么对付我,我也不说出来。楚王莫名其妙的问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墨子说,鲁班不过要大王杀掉臣,认为宋国就没法守城了。其实,我的弟子300多人,已经到宋国做好守城的准备了。您即使杀了我,楚国也打不了胜仗。楚王听后,终于放弃了对宋国的战争。墨子救宋的故事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勇敢和智慧成功地制止大国进步犯小国的一次著名的案例,是墨家学派“兼爱”、“非攻”、酷爱和平主张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墨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光辉军事思想。(中)中国民间社会“四海

19、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这个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儒学和道学。墨子出身为“贱人”,他当过造车的手艺人,他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600斤重的轴承,他会制造能在天空飞翔的“木鸢”,一曾研究筑城和防御的武器。据说他先后设计了9种防御的方法,用来对付鲁班的九种攻城的武器。墨子的门徒很多,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他们组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性团体,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这些人能够吃苦耐劳,勤于进行实验,作战也十分勇敢。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墨子及其门人为人们

20、作好事,即使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淮南子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即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而且他们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过着极其简朴和艰苦的生活。墨子的一生,都是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忙碌,斑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抗掠夺战争的意向。他提出“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糜烂生活。他意识到劳动人民生活的基础,提出强调重视生产和“赖其力者生,不

21、赖其力者不生”的主张。在政治上,他主张改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倡“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泊”。并且提出“尚贤”、“尚同”的观点,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论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推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准绳,努力排除

22、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主张以实证名,名副其实。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是墨子,墨子原本一共71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53篇。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等四篇合起来称为墨经。这四篇再加上大取和小取两篇,称网墨辩,也有人把这六篇叫做墨经。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书中不仅涉及到认识论、逻辑性、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广泛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多种知识。其中有些问题阐述严密,说理透彻,立论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经史著作中,墨经是唯一一本对我国古代几何、光学发展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典

23、籍。墨经在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和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的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性的体系。(下)沿着今天山东省枣庄市枣滕公路,乘车登上罗汉山笃山口,一幅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的景象便展现在面前。这里群山绵延,

24、葱蒼翠郁,夷河内流水潺潺鱼虾游戏。龙山脚下,工厂群立。村中的绿树与农家的红楼瓦舍相掩映,一望无际的山楂园和大园里茁壮茂盛的庄稼,随着微风的吹拂,婆娑摇曳,涌起阵阵碧波,。这就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和科学家墨子故里所在地木石镇,墨子就诞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迷人的传说。相传墨氏夫人30岁这一年,身怀六甲,夫妻二人面对龙山,每日烧香磕头,发誓许愿,把生儿子的希望寄托在神的恩赐上。这一天,墨子的母亲象往常一样,干完活中午歇息,不一会儿就朦胧入睡。只听到鸟鸣阵阵,优美动听,抬头见一只色彩斑斓,美丽无比的大鸟在自己头上盘旋,连叫数声之后,向龙山南头的山峰落去。突然,红光四射,一阵轰鸣

25、,惊得她连忙坐起,只觉得腹痛难忍,不多时,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墨子。凤凰降落处,人们便称为落凤山。现在的落凤山,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墨子纪念馆位于滕州市,是一座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筑,古色古香,端庄典雅。始建于1993年,建筑设计新颖,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集学术研讨、图书资料收藏、科技教育、参观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园林式建筑群体。它由东、西、北三部分组成。东院为墨子纪念馆,主要有墨子生平事迹展厅,科技军事成果展厅,研究成果展厅,王玉玺八体书古今名人评墨子书法展室,国际学术会堂,墨子像,墨子原著碑等。馆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雪松林

26、立,景色宜人。馆内建有目夷亭、兼爱石、陈列室。陈列室内置放着有关墨子的各种版本的书籍。墙壁上悬挂八卦田及当代名字字画。滕州籍著名书法家马士晓书写的对联:“商族摇篮自古即称君子国,墨子故里迄今犹传兼爱风”,既古朴典雅,又充满着时代气息。还有墨子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王照善所塑。西院为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国际研究中心、山东墨子基金会办公区,建有名人题词碑廊。在研究中心北展厅内,有展示墨子一生光辉业绩的大型壁画墨子圣迹图,壁画高2.5米,长85米,呈带状环绕展厅四壁,总面积200多平方米。壁画由62幅画面组成。整体内容分为四部分。这62幅画面中,每幅画面又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幅幅相接,内容又相

27、互关联,浑为一体,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幅气韵生动的历史长卷。近观,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社会生活写照。在巨幅画面上,塑造了人物形象267个,神韵各异,形态鲜明。尤其是展现墨子的59个肖像,注重了异时、异地、异情的形态刻画。从青少年的勤奋睿智、好学深思,到中老年的纯朴刚毅、执着追求,都刻画入微。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壁画以浓墨重彩塑造景点多处。那流畅的线条,浓艳的色块,使画面上的车马、房舍形象逼真,山水生神;农舍、府第、城池,井然有序;河流、树木、舟桥,隐露有致;街市、店铺、摊贩,安排得体。远处,层峦叠嶂,回溪深远;近景,花团锦簇,竹木葱茏。春夏秋冬为一图,阴晴雨雪为一景。整幅画卷紧凑而自

28、然,疏密错落,配以通俗精练的文字,可谓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无论从技艺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艺术精品。与纪念馆相毗邻的目夷亭,为纪念墨子的祖先目夷而建。建于宋代,延年失修而毁,后于1987年投资10万元重建。此亭高6米,建筑面积20平方米。亭内碑文上详细记录着墨子的生平事迹。墨子纪念馆的门前,便是小黄河,沿河边溯流而上,行约2公里,可到目夷沟东部山上的一座古庙,古庙门前,便是当地人称之为“一步两井”的墨子井。相传,墨子时代,有一年许多人患上了瘿病不治而死,墨子多处采药问方无良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和弟子开挖二眼井,一些瘿病患者喝了这井岁水竟然不治而愈。为纪念墨子这一功绩,后人便称之为“墨子井”。墨

29、子纪念馆是鲁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成为一道研究、宣传、学习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景线。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上)伟大的发现,就好像是宝石,成千上万的人在上面走过,直到一位行家把它拾起,王懿荣就是位行家。他把甲骨文这块珍贵的文化瑰宝拾了起来,并把它献給了中华民族,献給了人类,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光照环宇的伟大的物质基础。王懿荣,字正孺,祖籍烟台市福山区古现在镇东村,生于1845年。王懿荣出身在书香官宦世家。六岁入王氏书塾,从小就接受了诸多名师正统、规范、严谨的文化教育。名师严教,加上他聪颖好学,博采众长,很快就积累了很厚的文化底蕴。王懿荣父子三翰林,兄弟多举人,被朝野誉为“天春其后,世泽蝉联”,

30、如此文人辈出鸿儒群集的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这样的家族对文化的景仰,具有宗教般的虔诚。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传承为定势,每个家族成员一出生,便在灿烂的文化阳光中茁壮成长。或许是家庭的熏陶,青年时代,王懿荣便潜心于考古学,酷爱金石文字学。为搜寻古物,研究文字,他八千里路云和月,足迹遍布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大半个中国。他对收集来的大量汉印、石刻、碑刻等文物,潜心考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懿荣对历史文化,金石文字的研究,造诣深厚,著述颇丰。他有汉史存目、南北朝存目、墨园语等三十多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这些都为日后发现甲骨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光绪六年王懿荣考中进士,参任翰林院修

31、编。以后,他三任国子监祭酒,掌管全国教育。国子监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而祭酒则相当于校长的官衔,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当时的文化名人和考古学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王懿荣终于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巨掌,金石学校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因而王懿荣作为甲骨文的伟大发现者,也就注定是历史的必然。甲骨文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开始是安阳小屯村的农民耕作时,把发现的所有龟甲兽骨当作了毫无价值的废弃物。传说中,李成的偶然发现,只是把它当作了赚钱的药材。药店老板的发现却是认定它为龙骨,其功用仅限于药用价值。直到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

32、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方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于是,他便抱病亲临药方叮嘱药方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了12片“龙骨”,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12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

33、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王懿荣一边收集,一边开始了他的发现。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拿着放大镜逐块逐字地深研细究。随着一个又一个象形的、怪异的、抽象的、单调的文字符号被破译,字与字连成语言的链条,一个个链条随即构成一片清晰的文化意象。他对照史记?龟策列传、周礼?春宫的文字记载,终于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殷商王朝祭天成典的情景,祈求福祉的占卜辞令,政治经济的记载,金戈铁马的征伐。(下)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最系统,臻于成熟的文字,洋洋洒洒,博大精深。可以毫

34、无夸张地说,没有甲骨文就没有现代的民族文字,就没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如果不是王懿荣,那么甲骨文的发现,还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甚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将要重写。王懿荣鉴定和购藏殷墟甲骨文,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懿荣也被后人誉为“甲骨文之父”。金风送爽,明月如水,王府上高朋满座,名流如云。王懿荣把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甲兽骨送给大家传阅观赏。然后他兴致勃勃地举杯祝酒,郑重地告诉在坐的高朋名流,甲骨上镌刻的画纹符号是文字,是商代中后期的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随即,京城文化界为之轰动,中国文化界为之震撼,世界学术界为之注目。为纪念这位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爱国学

35、者,1989年十月中国发现甲骨文90周年之际,山东省文物局、福山区人民政府,在王懿荣家乡建立了王懿荣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五大部分:光辉生平、甲骨之父、千古忠烈、风范长存、佳作传世。展示了王懿荣的遗物,包括手扎、书信、著作、书法、甲骨文片等300余件,以生动翔实的资料闻名于世。踏进馆内,抬眼望去,迎面的屋檐下横悬着十块黑底鎏金的匾额从西往东依次是:甲骨鼻祖、甲骨祖师、甲骨慧眼、一代宗师、千秋风范、甲骨之父、甲骨功臣、甲骨魂、甲骨先师、民族之魂。三百多位海内外华人著名书法家、文字学家、甲骨文专家、历史学者、文物专家和文化名人,为纪念馆题词作画,在这同类纪念馆中 是罕见的。该馆现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

36、地,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核心的展室是“甲骨之父”,室内陈列着数百片镌有文字形状各异的龟甲兽骨,虽然真品廖廖,大多数是有代表性的出自专家之手的复制品,但是非常逼真,难辨真伪。四壁上主要展示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过程的图文。“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后,是刘鄂、胡厚宣、郭沫若等六位甲骨文研究巨匠的介绍与成果,甲骨文到现代文字一脉相承,进化演变图解等。漫步在这中国历史文化的圣坛上,犹如仰视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座高峰,又仿佛跋涉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源头。来拜谒辉煌的历史文化丰碑,高山仰止,丰碑巍峨,在这里抚今追昔,惟有惊叹,惟有感慨,惟有崇敬!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文字的源头上溯到了商代,推前了一千年

37、。它记载了商王盘庚迁殷,以及到殷代灭亡过程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宗教、天文、历法等真实的社会状况,使上古汉语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得到了确切可靠的物证,彻底推翻了当时的“疑古论”,确认了史记等一大批古籍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为信史。也正是由于它的发现,如一道曙光冲破浓雾,照亮了史学界。值此,史学界重视了地下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导致了殷墟的发现和发掘,使历史文化研究走出了古纸堆的园囿,跨入了广阔无垠的新天地,从而创立了现代考古学,开辟了中国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新纪元。百代文宗韩愈韩愈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年,字退之,河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孟州人。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

38、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重用人才,尽力传播中原文化,赢得了人民的千载崇敬和景仰,后人尊称他为“百代文宗”。韩愈早年丧失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成人。贞元八年即792年,他考中进士,任职察御史,国子博士等职。在政治上,他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他济爱黎民,为民谋利。思想上尊儒排佛。唐宪宗时,曾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升为刑部侍郎,后因直言谏书,反对迎奉佛骨,触犯宪宗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他奉诏回京。此后,历任京兆尹,兵部侍郎及吏部侍郎等职。卒后,谥号文,史称“朝文公”。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之后形式主义的骈偶文,主张写作内容充实的散体文。他大力提倡秦汉以前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实

39、践实现了自己的主张,树立了一代文风,写出来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雄奇奔放,如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说马等。由于他的倡导,散文得到了新的繁荣和发展,韩愈不仅在散文方面卓有成就,在诗坛上也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文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仅某些思想内容一以贯之,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駢文是一脉相承的。韩诗的另一特点,便是追求奇、特、险、怪,以文为诗和涉险猎奇,构成了韩愈诗歌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后人称为“硬体诗”,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韩愈在中唐诗坛上的贡献是突出的,他别开生面地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韩孟诗派,与当时的“元白诗派”并驾齐驱,在当时

40、和后世都有很深的影响。韩愈是古代文学发展中最重要的革新家,他“文起八代之衰”,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韩园”是为了纪念韩愈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而建,位于焦作孟州市洛常路北侧韩庄村,距焦作市区72公里。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抱,古柏苍翠,雄伟庄严。步入韩园的大门,犹如迈入了丰厚的文化圣地。这里有千年不解的韩墓怪枣之谜,有中原最大的天外来客巨型陨石,有诗画、雕刻双绝的名人字画碑廊,还有名誉中外,生死相依的唐柏双奇,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奇景,一景一段动人的故事,置身于此,绿荫丛丛,异草满地,到处散发的文化芳香扑面而来,无处不显示着韩园历史的沉重印迹。韩园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距

41、今已有1180年的历史。目前陵园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道、唐宋八大家及韩湘子汉白玉雕像、石阶、山门、飨堂、唐柏双奇、碑廊、雕塑、墓冢、展厅、亭阁等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韩愈墓位于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的生平事迹等。韩园内古柏郁郁葱葱,特别是墓前院内有两株古柏,唐柏双奇,如擎天巨掌托起万里云空。相传它是1180年前,尊重韩愈的遗愿从长安移植过来的,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载。 唐柏双奇,左枝高5丈,围1.2丈。右枝高4丈,围1.1丈。千余年来,两株柏树枝繁叶茂,一齐向西南倾斜,象征

42、着韩愈虽身归故里却始终不忘朝纲,挂念着长安的同僚忠贞不阿之心,总是担忧着国家社稷的兴衰。 韩愈的一生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无限仰慕和崇敬,他的伟大成就和贡献,千百年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国际上专门成立了“韩学”机构,掀起了研究“韩学”的热潮。周公国际韩学研究会就设在韩愈陵园。近年来,韩愈陵园接待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来宾。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和拜谒韩园。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韩园题写了园名。2005年3月,世界韩氏拜祖寻根大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韩氏后裔参加了大会,弘扬了韩愈文化,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

43、原文化又一旅游胜地。第二部分圣贤诸子至圣先师孔子(上)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并且注定继续延续下去的永不熄灭的精神灯盏。孔子的出现,对后来中国文化传统影响深远。自汉代起,他就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也被尊为“至圣先师”。据考证,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从此孔氏在鲁国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娶颜

44、征在时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的一天清晨,一个背靠尼丘山,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普通小山村鲁源村,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生命。在这个小生命诞生之前,他的父母来到了附近的尼丘山祈祷,希望能有个儿子,似乎是山神显灵,这个愿望果然实现了。他们兴奋之余,就给这个男孩儿取名孔丘,字仲尼,这个男孩子就是后来的孔子。然而尼丘山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的宁静,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了,孔母颜征在携孔子移居曲阜阙里,母子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因而孔子在同龄孩子中,显得一些早熟。他从小就对人情冷暖比较敏感,但他并没有养成孤僻和冷酷的性格,而是形成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执着上进的品格。由于家境贫困,孔子没有机会接

45、受正规教育,全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以好学著称,对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他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即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著书和计算等本领。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去世,孔子为母亲守孝三年。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有着如此孝心感到了当地所有人,一时间被传为佳话。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之后,亓官氏生下一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于是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十而立”,孔子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30岁时,他已

46、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先河。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大多数出生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这些弟子后来大多从事了教育事业。他们对于当时的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孔子的一生,有一大半的时间,他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对学生的影响,一

47、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的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不愧为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中)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

48、,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的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礼”就是周朝以周公旦所开创的,礼制文教为特点制定的,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孔子曾多次夸赞周公旦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向往西周的文化,他最崇敬的人就是周公旦,希望自己能够效法周公旦,重新在东方建立一个周朝。孔子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

49、“大同”理想。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终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的热血。自20多岁起,他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他已经有些名气。但是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是终究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这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他带领弟子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68岁时,孔子在

50、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孔子回国后,虽被尊为“国老”,但仍然不被重用。于是,晚年的孔子回到鲁国曲阜,他再也不求仕,仍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的工作。因此弦歌不辍,文教兴盛成为鲁国的遗风。孔子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习,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上古历史文献汇编尚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古代算卦用书周易等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人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编撰历史的先河。因为当时史书是由史官撰写的,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是不被接

51、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了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孔子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作“麟”的怪兽,不久死去。孔子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于是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而欲,不逾矩。”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即孔子73岁时患病,不愈而卒。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六年。子贡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

52、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忠心尊敬。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子晚年,鲁都的天空是蓝色的,白色的云朵像雪橇一样在天空散步。师生之间没有精神障碍,大地沉静,季节如同一首绵延而有心动的解颐的乐曲。战争的阴影只在心灵小憨片刻便消逝了,生命普通但又神圣而不可言喻。(下)孔子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品格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在对孔子追谥加封

53、的同时,还经常派官员到曲阜祭祀,有时皇帝也亲自来曲阜顶礼膜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来曲阜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六十多年后,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去世后,他生前住的三间房被辟为庙堂。最初祭孔,只是孔子子孙的家事,刘邦的到来,开辟了国家祭孔的先例。孔庙从唐代开始扩建,今天孔庙的规模是在明代奠定的,孔庙内陈设孔子的衣冠礼器。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重修和扩建,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现今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空于南北中轴线上,南北长1公里多,面积

54、9.6公顷。有门坊54座,房屋466间。其中有五殿,两院,一阁,一坛,三祠,两堂,两斋,十七亭。周匝垣墙,配以角楼。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柱,金碧辉煌,小桥流水,飞禽低旋,别有意境。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到清代,大成殿斑瓦的颜色由绿变黄,这意味着,孔庙已经上升到了帝王规格。孔庙的主体建筑命名为“大成殿”,殿高24.8米,长45.69米,寛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命名为“圣时门”,这两个名字是从我国古代另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赞扬孔子的一段话中选出来的。孟子认为唯有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是圣

55、人中最适合于时代者。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朝代换来换去,皇帝变了又变,曲阜城及孔府、孔庙、孔林也修了又修,而孔子和他的家

56、族的尊荣,倒是千百年来一直不变。今天,人们把曲阜孔庙建成了孔子博物馆。事实上,这只是多了一个现代化的称呼而已。自古以来,孔庙的唯一主角就是孔圣人。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被用来称赞孔子。2000年,中国政府在这里举办了孔子诞辰2550周年纪念大典,2005年,又举办了孔子诞辰2555年纪念大典。两千多年来,无数朝代更替,可这种大型的朝拜活动,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十九世纪以来,全球孔庙已达到2800多座。北京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门年(1302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占地两万平方米。院内有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院内还有14座明、清两

57、代碑亭。另外还有十三经石碑,是康熙年间江苏会坛贡生蒋衡手书,历时12年,共63万字。后中国政府在这里成立国学馆,招收来自北京各城区的学龄前儿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东部山东省境内,屹立着一座被称为五岳独尊的山峰泰山。近年来,这里和孔子的故乡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497年,孔子登上了泰山,放眼望去,遂感脚下的大地方竟会如此渺小,他要用自己宏大的理想,来改变这片苍凉的大地,建立一个充满爱心与仁意的社会。在这里,他坐上了自己的木轮牛车,携同自己的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在泰山一天门北,额题“孔子登临处”五个大字,一道石坊掩映在古藤之下,典雅端庄。亚圣孟子(上)孟子,战

58、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县)。大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加以激烈的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他本人出生于士阶层,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弟子,子思和孟子之学,

59、被后世称思孟学派,是儒家中的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学派。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孟子的经历与孔子相似,曾是著名的游士,学成以后二十余年间,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孟子目睹着战国七雄的霸权战争,心中升起人道主义的精神,企图在各诸侯国,推

60、行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他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都想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于是孟子退而聚众讲学,专心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了很大的慰藉,他认为“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一大乐趣”。晚年,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孟子的各篇之中。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