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发展与演变_第1页
金融学发展与演变_第2页
金融学发展与演变_第3页
金融学发展与演变_第4页
金融学发展与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学的发展与演变8/19/20221一、金融学及其研究对象(一)、金融 Finance: 意为财源、资金、财政、财务、金融, 又解释为Money,即货币以及和货币有关的经济活 动融资、资金融通等。(二)、金融学 是研究和资金融通、管理、运用有关的理论和实务的学科。(三)、金融学的分类: 1、宏观金融学 研究对象: 和总量有关的内容,包括货币、银 行、利息和 利息率等。 形成: 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 研究内容: 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汇率理论、货币政策、 银行经营管理等。 2、微观金融学 研究对象: 和个量有关的内容,包括风险、收益、定价以 及影响风险、收益、定价的市场结构和制度安排。 形成:

2、 金融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 主要研究:资本成本理论、企业价值评估与资产定价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证券分析理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 1. 发展回顾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 的古典 金融理论 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1911) 现金余额数量论(马歇尔,1923) 货币中立论(哈耶克,1931) 银行资产可转换理论(莫尔顿,1918) 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1922) 汇兑心理理论(阿夫塔里昂,1927) 利率平价理论(凯恩斯,1930)等等。 30、40年代 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 (1936) 希克斯和汉森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ISLM模型(1949) 鲍莫尔和托宾的货币需求“

3、平方根定律”(1952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1956)50、60年代 银行预期收入理论(普鲁克诺,1949) 银行负债管理理论(60年代) 证券组合理论(马可维茨,1952) 资本结构理论(MM定理,莫迪利亚尼和米勒,1958) 资本市场理论(CAPM模型,夏普等,1958) 资产选择理论(托宾,1958)等等。 60、70年代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 戈森的“国际借贷说” 孟德尔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马柯普洛的国际投资理论 讷克斯的国际货币流动理论等国际金融理论;。 此外,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以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发展金融理论,如: 金融结构论(戈德史密斯,1969) 金融压

4、制论(麦金农,1973) 金融深化论(爱德华肖,1973) 70、80年代 股市风潮理论(汤姆,1975;齐曼,1974) 投机泡沫理论(布兰查、沃森,1982) 信息不对称理论(罗斯等,1977)等金融风险成因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布莱克、舒尔斯,1973) 套利定价模型(APT模型,罗期,1976)等金融风险规避理论 ; 还兴起了专门对金融工具和方法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金融工程研究 。80、90年代 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克鲁格曼,1979) 预期危机理论(奥布斯特菲尔德,1994) 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戈尔茨,1995) 发展轨迹 四条轨迹: 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微观再转向宏观,交叉侧重进

5、行; 从国内转向国际; 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从经济金融领域转向社会工程领域。 一大转变: 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主要贡献 宏观金融理论 哈耶克、缪尔达尔的货币理论与经济波动(1974)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1976) 托宾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模型(1981) 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假说(1985) 蒙代尔的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财政政策和最优货币区分析(1999) 微观金融理论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1990) 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90) 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定理(1990) 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理论(1997)4. 前沿问题金融安全问题金融工程问题 二、宏观

6、金融学的演变(一)、货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实际领域 和货币领域。实际领域的因素决定相对价格和生产要素的所 得构成价值理论。货币领域的因素决定一般物价水平 构成货币理论。经济学家多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研究价 值理论,用货币数量方法研究货币理论。 2、凯恩斯构造了货币经济学(1)把货币当作一种资产和其他生息资产并列。(2)指出货币对就业、产出、收入等有实质性的影响。(3)主张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4)提出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理论,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财 富调整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也为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准备 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弗里德曼发展了

7、货币经济学(1)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并将货币需 求作为资产组合决策的函数。(2)认为货币最重要,货币对收入和物价起主要作用。(3)承认货币有“替代效应”,但它是在包括非金融资产的广 义资产中发生的。(4)用实证分析说明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4、帕廷金的理论对古典二分法的修正 提出将货币作为第 N+1 种商品加入瓦尔拉斯模型,来说明相 对价格和一般物价之间相互影响,建立了真正的货币经济学。(二)新货币经济学 1、哈恩难题(Hahns Problem) 为什么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会有正的 价值?引发了对货币本身的讨论。 2、格罗斯曼(Grossman)认为货币经

8、济学应该研究四个问题: (1)交易货币化及其与生产和交换技术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形成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3)货币单位实际价值的确定及其作用 (4)名义货币数量与总体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3、华莱士格言(Wallaces Dictum) 货币不应该成为货币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元素,其道理与企业不 应该成为制度组织理论的基本元素和债券不应该成为金融理论的 基本元素一样。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Schwartz)的名言 讨论货币的定义并不是从原理出发,而是以对组织我们的有关 各种经济关系的知识是否有用为依据。新货币经济学的主要论点:(1)现有货币金融体系是靠法律支撑的,市场中不存在集记账单位与交换手段于一

9、身的“货币”。货币的两大职能将由不同的事物分别承担,货币交换最终被精密的物物交换所取代。(2)取消货币后,可使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统一。支付将 以多种方式进行:物物交换、普通股票、公司债券、经银 行确认的公司票据、纯银行负债。(4)如果要有良好的货币,唯一的希望在于把货币发行权从 政府手里夺回来,交给私人部门去做。新货币经济学的启示:对现有货币经济理论进行反思要加强对货币本身的研究要加强对研究中的思想方法本身的研究 (三)凯恩斯学派与现代货币学派的分歧1、关于货币与资产问题 对货币的内涵与外延有不同看法; 都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但对资产选择的对象、选择的条件、选择的心态有不同看法。2、关于货币

10、政策的有效性问题3、是否应当对银行加以管制 4、关于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问题5、关于货币供应的问题 凯派有人认为是内生的,有人认为是外生的;货币学派认为是外生的。 6、关于货币需求问题 两派都很重视货币需求问题研究,但他们研究的角度和目的有差异。7、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和传导机制的问题 凯派重视就业问题,货币学派重视货币稳定;凯派重视利率的作用,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供给。8、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 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差异,对通货紧缩的看法也不同。 两派对立的核心在于:市场机制是否有内在稳定的功能,政府是否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四)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理论是指金融管理当局在金融部门创造

11、一种寻租机会,即有意识地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特许权价值”,如存贷利率控制市场准入限制等,使这些机构能获得一个持续稳定的利润流,让银行不为短期获益而损害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理论对金融自由化条件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为发展中国家由“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提供了过渡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补充,它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使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该理论由斯蒂格利兹(Stiglitz)等提出(五)、预期理论 预期是一种客观心理方法,是人们对与目前决策有关的某些因素的未来变化规律和期望值进行估测。分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

12、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的预期,当以往的数据变化时,预期将随时间变化而缓慢地发生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MUTH提出,经LUCAS等人发展,合理预期理论问世。认为人们的预期既要受现在和过去各种相关信息的影响,还要受未来将会发生的信息影响,当人们得到新的信息时,就会改变预期,使自己的预期与最佳预期一致。该理论以“自然率假说”为基础,提出了“自然就业率”“自然产出率”等概念三、微观金融学的发展(一)、微观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1、金融环境变化: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金融证券化 2、学术基础:有效市场理论 20世纪50年代: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 资产选择理论(Tobin) MM理论 (

13、Modigliani-Miller) 60年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Sharp-Lintner) 70年代:套利定价模型(Ross)、 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 有效市场理论(Fama)、 金融学与数理经济学结合产生了金融经济学,无套利理论则是金融经济学的最重要内容,运用一般均衡的概念研究具有市场摩擦的无套利资产定价,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 对定价理论有重要贡献的包括:Arrow 的证券市场一般均衡(1953)Merton的证券价格一般均衡(1973)Black & Scholes(1973)利用套利思想证明了期权定价公式Ross的动态证券价格理论(1978)H

14、arrison & Kreps证明了无套利与等价鞅测度的等价关系(1979)Harrison & Pliska研究连续交易理论中的鞅与随机积分(1981)Back & Pliska研究无穷状态空间中资产定价的基本定理(1991)Jacod &Shiryan的离散时间模型中局部鞅与基本资产定价定理(1998)。 套利机会和无套利机会是金融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二)、微观金融学的方法1、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方法论 逻辑实证:先做假设结果,然后用各种方法证明此假设结果。2、数学与工程学方法德布鲁:经济学是在一个特权的地位上回应这个要求的,因为 它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商品和价格被以一种特殊的方 法定量化了

15、,这样,微分计算和线性代数被运用于商品的 价格空间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微观金融学的特殊性在于它介乎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而我国习惯上又将其归入应用经济学,金融创新的发展又使工程学的方法引入微观金融学,并在金融、投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三)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r Finance Theory )1、概念及其形成: 行为金融理论是金融市场实践发展的结果,是金融学和心 理学决策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交叉性边缘性理论。可用 来探讨市场演变的微观过程,从而比较好地解释一些用一般 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市场现象。 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的shleifer 和耶鲁大学的 Shiller 等2、主要内容 行为

16、金融理论认为经济主体在金融交易中常常不是按照在 严格假定条件下的最优决策模型来进行投资决策的。人们在 金融市场中的行为受以下心理活动的支配:(1)期望:人们并不是完全按贝叶斯方法来调整自己 的预测 和决策,而更注重最新的经验,总是给近期发生的事件的影响 以更大的权重。这种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市场中的搏彩现象以及 人们偏爱投资于债券的现象。(2)过度反应:过度自信、反应不足 一般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容易过度自信,而当预测一再失误 时,又会对重要的信息反应不足,从而使市场暴涨或暴跌。(3)避免悔恨:投资失误引起悔恨,为防止悔恨又导致出现 非理性行为持有账面亏损的证券,出售账面盈利的证券。 前者为防止证券

17、未来上涨而悔恨,后者为防证券未来下跌而悔 恨。结果,避免悔恨的心理从众心理专业代理。(4)锚定效应:即市场定价中,许多主体很容易受建议的影 响,某种金融资产价格越不明朗,建议的作用就越重要。 锚定效应与价格粘性有关,历史价格会影响人们对现行价格 的判断,对新价格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5)时间效应:如周末效应、年末效应等,人们习惯于将年 底、月末、周末作为一个投资阶段,并寄希望于年初、月初或 一周开始,其投资决策行为会发生变化,影响金融市场交易规 模、交易频率和交易价格。四、行为金融理论问世的意义:1、揭示了非完全竞争市场中非理性行为存在的内在机理,同时说明了经济学的边缘性,有人认为金融是艺

18、术 (Art) 而非科学(Science), 因此,不能完全用数学或工程学工具来解释经济主体的行为。2、再次证明了经济学研究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不要违反有效数字规则要客观地使用可获得的恰当的理论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经验判断不要虚伪的“科学性”,只要提出那些令你信服的经验检验3、要关注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特别要关注法学和金融学的结合,因为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促进其效益最大化。法和金融学结合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法律制度对金融主体的影响;二是从法学的角度研究公司金融学,因为公司金融学的基础是公司理论,而公司理论离不开对法学的依赖。公司金融学实际上是公司理论、公司财务和法学结合的结果。五、当前我国金融学发展的方向1、用规范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