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延迟焦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工艺与操作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第五章:稳定吸收系统开工操作第六章:稳定吸收系统停工操作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1.1吸收的基本原理 在吸收过程中,相之间的传质是由三个步骤串联组成:(1)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气、液相界面,即气相与界面间的对流传质;(2)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进入液相;(3)溶质由界面传递到液相主体,即界面与液相间的对流传质。1.1.1双膜理论 对于吸收过程的机理,一般用双膜理论进行解释,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如下:相接触的气、液两相液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很薄
2、的有效层流膜层,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两膜层;界面上的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在膜层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区无传质阻力,即浓度梯度或分压梯度为零。 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1.1.2吸收塔的吸收过程 吸收塔的吸收过程属于物理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气体混合物中溶解度大的组分被部分吸收溶解于吸收溶剂中而得到分离。 该吸收过程的吸收的推动力是该组分在气相的分压与在液相的分压之差,此差值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为零,传质的方向取决于气相中组分的分压是大于还是小于溶液中的平衡分压。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 由于提高操作压力有利于提高溶质的气相分压,而降低温度则可降低液相溶剂
3、中溶剂组份的平衡分压,因此,提高压力和降低操作温度,有利于提供吸收推动力,也即有利于吸收过程的进行。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1.2解吸的基本原理 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吸收液中的部分气体溶质释放出来,达到溶质的分离。 解吸过程由于受工艺流程设置限制,采用提高溶液温度的方法,来促进吸收逆过程。通过提高溶液温度来提高溶液中溶质组份的平衡分压,使溶液的溶质平衡分压大于气相中溶质组份分压(主要为C2及以下组份),实现溶质组份的分离。 第一章:吸收解吸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 2.1焦化富气含轻烃类组分(即C3+C4)较大,有两个坏处,一是干气含轻烃类组分大,导致干气提浓装置
4、原料带液严重,影响干气提浓装置正常操作,二是烃类与干气价格差在3000元/吨左右,如果不分离出来,造成经济损失。吸收塔的作用就是通过用汽油和柴油将焦化富气中的C3+C4组分吸收出来,解吸塔就是将汽油在吸收富气中的C3+C4组分同时吸收的C1+C2组分重新释放出来,是吸收的逆过程。汽油中的C3+C4组分通过稳定塔加温重新从汽油中分离出来。 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2.2吸收稳定系统的任务是处理来自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的粗汽油和来自压缩机的富气,分离出干气(C2及C2以下),得到稳定汽油和液化气。稳定汽油和液化气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焦化反应系统的工艺过程,但吸收稳定系统的回收程度与操作水平也对
5、收率有很大的影响。目的是要求吸收后的干气中尽量少含C3,同时要求解吸后的脱乙烷汽油中尽可能不含C2。 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2.3在吸收塔内,贫吸收油(汽油)自塔顶入塔后下行,与由塔底进入的富气在塔板上进行多次气液逆向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富气中的关键组分C3在随气体上升过程中,逐渐被吸收油溶解而由气相转入液相之中,最终在塔板上达到气液平衡。C3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是由其平衡常数决定的。整个吸收过程基本处于相同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因此,可看作是等温吸收过程。当气体达到最上一层塔板时,其中的C3组分大部分已在顶部各层塔板上被下行的吸收油所吸收,气体中C3含量已经不多,从而达到分离的要求。 第
6、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2.4在充分地吸收C3及更重的C4、C5等组分的同时,富吸收油中也会吸收相当数量的C2组分,这就需要在解吸塔内将富吸收油中的C2组分脱吸出来。在解吸时为了把C2组分脱净,部分C3、C4组分也会被解吸出来,所以,解吸塔顶气要送回吸收塔进行再次吸收,如此循环进行。这样通过吸收与解吸操作,在吸收塔顶可得到基本不含C3组分的气体,在解吸塔底可得到基本不含C2的脱乙烷汽油。 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2.5 将液化气(C3、C4组分)从脱乙烷汽油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是在稳定塔中进行的。稳定操作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精馏过程,脱乙烷汽油由塔中部进入,塔底由重沸器提供热量。塔顶由液
7、化气作回流并控制塔顶温度,进行精馏操作,最终在塔顶得到液化气组分,塔底得到稳定汽油组分,达到液化气与稳定汽油分离的目的。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改造过第二章: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改造过改造过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3.1稳定汽油初馏点控制稳定汽油初馏点是稳定汽油的主要指标,它的指标大小关系到稳定汽油在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控制目标: 以工艺卡片为准相关参数: 塔底温度、塔顶压力、进料位置控制方式: 正常生产时,稳定汽油的初馏点是由塔底温度来控制的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稳定塔底温度塔底温度升高,初馏点降升高,反之初馏点降低稳定塔顶压力稳定塔顶压力升高,初馏点
8、降低,反之初馏点升高进料位置进料位置往上,初馏点升高,反之初馏点降低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稳定汽油初馏点偏低A稳定塔底温度偏低B稳定塔顶压力偏高C进料位置靠下a提高稳定塔底温度b降低稳定塔顶压力c改28层进料位置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3.2干气中C3以上含量的控制干气中C3以上含量是干气主要控制指标之一,C3以上含量偏高容易引起干气带油,影响干气提浓装置操作,也不利于炉子燃烧,同时也会造成部分C3可利用组分的损失。控制目标:以工艺卡片为准相关参数:吸收塔压力、吸收塔温度、再吸收塔压力、再吸收塔温度、再吸收塔油气比、再吸收剂的饱和蒸汽压控制方式:正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调节吸收塔液气比(即补
9、充吸收剂流量)及解吸塔底温度来控制干气中C3含量合格 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再吸收剂的饱和蒸汽压降低再吸收剂的饱和蒸汽压,干气中C3含量降低,反之升高吸收塔油气比吸收塔油气比增加,干气中C3含量降低,反之升高解吸塔底温度解吸塔底温度升高,干气中C3含量升高,反之降低吸收塔顶压力吸收塔压力降低,干气中C3含量升高,反之降低吸收塔温度吸收塔温度升高,干气中C3含量升高,反之降低再吸收塔液气比再吸收塔液气比增加,干气中C3含量降低,反之升高再吸收塔顶压力再吸收塔压力降低,干气中C3含量升高,反之降低再吸收塔温度再收塔温度升高,干气中C3含量升高,反之降低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
10、作异常处理: 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干气中C3含量超高A吸收塔油气比偏小B解吸塔底温度偏高C吸收塔顶压力偏低D吸收塔温度E再吸收塔油气比F再吸收塔压力G再吸收塔温度H 再吸收剂饱和蒸汽压偏大a提高吸收塔油气比b降低解吸塔底温度c提高吸收塔压力d降低吸收塔温度e提高再吸收塔油气比f提高再吸收塔压力g降低再吸收塔温度h 降低再吸收剂的饱和蒸汽压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3.3液化气C5含量(或残留物)控制液化气C5含量是液化气主要的控制指标,它标志着液化气使用完后残留物的多少。控制目标:以工艺卡片为准相关参数:稳定塔顶温、稳定塔底温、稳定塔顶压力、进料位置、回流比控制方式:正常情况下通过调节稳定塔顶温度
11、来控制液化气C5含量合格 第三章:质量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稳定塔回流比增加回流比,液化气C5含量降低;反之升高稳定塔顶温降低稳定塔顶温,液化气C5含量降低;反之升高稳定塔底温降低稳定塔底温,液化气C5含量降低;反之升高稳定塔顶压力提高稳定塔顶压力,液化气C5含量降低;反之升高进料位置进料口位置向下,精馏段增加,液化气C5含量降低;反之升高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液化气C5含量超高A稳定塔回流比偏小B稳定塔顶温度偏高C稳定塔底温偏高D稳定塔顶压力偏低E稳定塔进料位置偏高a稳定塔回流比b降低稳定塔顶温度c降低稳定塔底温d提高稳定塔顶压力e降低稳定塔进料位置4.1稳定塔顶压力控
12、制稳定塔顶压力是稳定塔操作的关键指标,它对稳定汽油和液态烃质量的控制影响很大。 控制目标:稳定塔顶压力1.05MPa控制范围:1.3 MPa相关参数:稳定塔底温度、稳定塔进料量、稳定塔顶回流量控制方式:稳定塔顶压力由PC6605控制,当稳定塔顶压力偏高时,关小PC6605,来实现稳定塔顶压力的控制 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PC6605关小PC6605,稳定塔顶压力降低,反之上升稳定塔顶回流量提高稳定塔顶回流量,稳定塔顶压力升高,反之上升稳定塔底温度降低稳定塔底温度,稳定塔顶压力降低,反之上升稳定塔进料量降低稳定塔进料量,稳定塔顶压力降低,反
13、之上升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稳定塔顶压力突然升高A PC6605开度偏大B塔顶回流流量大C脱吸塔脱吸效果不好D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高E塔顶水冷器E-204冷却效果不好F稳定塔塔底温度TI-6618高关小PC6605控制阀b降低塔顶回流流量c调节塔顶压控,排放不凝气d平稳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打开E204冷却水f降低稳定塔塔底温度TI-6618稳定塔顶压力突然降低A塔顶回流流量小B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低C 稳定塔塔底温度TI-6613低D塔顶水冷器E-204冷却过度a增大塔顶回流b提高塔低进料温度c提高塔低重沸器温度d关小开打E204冷却水
14、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4.2再吸收塔压力控制再吸收塔顶压力是再吸收塔操作的关键指标,压力控制偏低,再吸收效果不好,成干气不干,压力控制偏高,造成吸收系统压力上升,气压机出口压力上升,装置能耗上升。 控制目标:再吸收塔顶压力:1.3 MPa控制范围:再吸收塔压力:1.10-1.20MPa相关参数:压缩机出口压力、压缩机出口流量、干气背压、再吸收剂温度控制方式:通过压力控制阀PC6604来控制再吸收塔顶部压力 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PC6604阀位开度PC6604开度增加,再吸收塔顶压力下降,反之上升压缩机出口压力提高压缩机出口压力,再吸收塔顶压力上升,反之下降压
15、缩机出口流量提高压缩机出口流量,再吸收塔顶压力上升,反之下降干气背压提高干气背压,再吸收塔顶压力上升,反之下降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再吸塔压力突然上升A 压控阀PC6604偏小B干气背压高C 柴油吸收塔压控阀失灵D气压机压缩量增加E富气和吸收油温度过高F吸收塔油气比小a增加压控阀PC6604阀位开度b联系调度,降低干气背压c联系仪表处理压控,现场改副线控制e降低富气和吸收油温度f增大吸收塔油气比再吸塔压力突然降低A压控阀PC6604偏大B系统瓦斯压力低C柴油吸收塔压控阀失灵D气压机压缩量降低a关小PC6604阀位开度b联系仪表处理故障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4.3解吸塔底温度解吸塔底
16、温度是解吸塔操作的主要指标,温度控制偏高,解吸气量偏大,造成部分干气组分在吸收塔和解吸塔之间循环,增加了装置的能耗,温度控制偏低,造成稳定塔顶不凝气增加。控制目标:解吸塔底温度:125控制范围:110-135相关参数:解吸塔进料量、解吸塔进料量温度、重沸器E203/1的返塔温度控制方式:正常情况下,解吸塔底温度是通过控制进入重沸器E203/1的换热量来控制塔底温度的 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FC-6805阀位开度FC-6805阀位开度增加,解吸塔底温度下降,反之上升重沸器E203/1的返塔温度提高重沸器E203/1的返塔温度,解吸塔底温度上升,反之下降解吸塔进料量温
17、度提高解吸塔进料量温度,解吸塔底温度上升,反之下降解吸塔进料量提高解吸塔进料量,解吸塔底温度下降,反之上升异常处理:现象原因处理方法解吸塔底温度突然下降A塔底重沸器热源中断B塔中重沸器热源中断C解吸塔进料量增加D解吸塔进料量温度下降a恢复中段回流流量和温度b恢复稳定汽油流量和温度c平稳解吸塔进料量d平稳稳定汽油进E-206的流量解吸塔底温度突然升高A塔底重沸器换热温度上升B塔中重沸器换热温度上升C解吸塔进料量下降D解吸塔进料量温度上升A降低中段回流流量B降低稳定汽油流量c平稳解吸塔进料量d平稳稳定汽油进E-206的流量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4.4稳定塔顶温度控制稳定塔顶温度是稳定塔操作的关
18、键指标,它关系到稳定塔顶液态烃中C5含量是否合格。控制目标:58控制范围:55-65相关参数:塔顶压力、进料温度、进料量、塔顶回流温度、塔底温度控制方式:正常生产时,用稳定塔塔顶回流量来控制塔顶的温度 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影响因素调整方法稳定塔顶回流量稳定塔顶回流量增加,稳定塔顶温度下降,反之上升稳定塔顶回流温度稳定塔顶回流温度上升,稳定塔顶温度上升,反之下降塔底温度塔底温度上升,稳定塔顶温度上升,反之下降进料量进料量增加,稳定塔顶温度下降,反之上升进料量温度进料温度上升,稳定塔顶温度上升,反之下降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稳定塔塔顶温度突然升高A
19、 稳定塔顶回流流量小B顶回流温度高C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高D稳定塔塔底温度TI-6613高E 进料量下降a增大顶回流量b降低顶回流温度c平稳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d降低塔底重沸器温度e 平稳稳定塔进料稳定塔塔顶温度突然降低A 稳定塔顶回流流量大B顶回流温度低C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低D稳定塔塔底温度TI-6613低E 进料量突增a降低顶回流量b增大顶回流温度c提高稳定塔进料温度TI-6608d增大塔底重沸器温度e 平稳稳定塔进料稳定塔塔顶温度大幅度波动A 稳定塔顶回流流量大幅度波动B顶回流温度大幅度波动C进料量大幅度波动A平稳顶回流量B平稳顶回流温度C控制稳定塔进料第四章:
20、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4.5稳定塔底温度控制稳定塔底温度是稳定塔操作的关键指标,它是稳定控制蒸汽压是否合格的主要手段。控制目标:185控制范围:150-210相关参数:进料温度、进料流量、E-208/AB气相返塔温度控制方式:正常稳定塔底的温度由E-212返塔温度控制阀TC-6600来控制。 第四章:工艺参数控制及操作正常调整: 影响因素调整方法TC-6600阀位开度TC-6600关小,E-212返塔温度高,稳定塔塔底温度上升,反之下降进料温度进料温度上升,稳定塔塔底温度上升,反之下降进料量进料量增加稳定塔塔底温度下降,反之上升异常处理:现象影响因素处理方法稳定塔塔底温度突然下降A TC-6600阀位开度偏大B进料温度下降C 进料量上升A关小TC-6600阀位开度b 提高进料温度下降c 平稳进料量 稳定塔塔底温度突然上升A TC-6600阀位开度偏小B F进料温度上C 进料量下降A开大TC-6600阀位开度b降低进料温度下降c 平稳进料量第五章:稳定吸收系统开工操作步骤:5.1、安全检查5.2、准备工作5.3、引进公用介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法全文
- 2025关于员工的合同模板
- 2025综合技术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服务合同模板
- 2025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家居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合同范本】LED显示屏安装合同示例
- 2025西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短期用工合同协议书杰出示例
-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小升初英语试卷
- 智慧园区规划和建设咨询服务合同
- 固定式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表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件
-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 1.3.2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S公司基层员工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分析(定量论文)12000字】
- 装修工程量清单模板
- 第8课 良师相伴 亦师亦友 第一框(教案)-【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AED使用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