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16高三一轮复习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周考8.9语文试题 含答案89周考题姓名 班级 学号 励志格言: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命题人:宋庆民 校对人:杨兰领课题:课内文言文反馈、(2011三亚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yo tio) 冯(png)虚御风 桂棹(zho) 相缪(lio)B嫠(l)妇 愀(qi)然 酾(sh)酒 扁(pin)舟C横槊(shu) 江渚(zh) 蜉蝣(fyu) 溯(s)流水D无尽藏(zng) 狼籍(j) 枕藉(ji) 壬(rn)戌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通“嘱”

2、,劝人饮酒) B倚歌而和之。(音,同声相应,唱和)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任凭 B冯虚御风 冯:乘 御:驾C倚歌而和之 倚:靠,依 D盈虚者如彼 盈:满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和不同 和相同 B和相同 和不同C和相同 和相同 D和不同 和相同5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D惟江上

3、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6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7.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A./ B./C./ D./8.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

4、同的一项是()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渺渺兮予怀、9.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贻(y) 针砭时弊(bin) 蓼(lio)蓝 靛(din)青 参省(xng)B郯(tn) 严谨(jn) 跂(q)而望 埃(i)土 骐骥(j)C阿谀() 跬(ku)步 舆(y)马 槁暴(p) 金石可镂(l) D蟠(fn) 不屑一提(xi) 须臾(y) 句读(do) 参(cn)省乎己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 (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

5、;贤:才干) C惑之不解(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11.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2.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其可怪也欤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4.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求人可使

6、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5.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16.下面对“师”

7、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A/ B/ C/ D/17.对下面各句中的“于”,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A B C D18.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8、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2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之积也不厚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汤之问棘也是已 鹏之徙于南冥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众人匹之 之二虫又何知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 B/C/ D/21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

9、、雨、晦、明。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顺流而东也2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课外阅读一: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

10、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倪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24.下列对

11、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B. 履岩,披蒙茸披:披着。C. 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畴昔:以前。25.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顾而乐之B.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C.适有孤鹤D. 过临皋之下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26.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以待子不时之须B.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D.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27.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步自雪堂 B. 履岩 C. 横江东来 D. 掠予舟

12、而西也2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_(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_课外阅读二: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

13、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

14、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注释】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比“子”更亲

15、切。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假而:假如苟亟来以广是道: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29、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仆自卜固无取 卜:占卜 B、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冒着C. 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 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 中:心中30、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因抗颜而为师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B. 至无雪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D. 其为不敢也决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3分)A. 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

16、B.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 或师焉,或不焉32、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3分)A.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B. 不拘于时,学于余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3、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首先说自身条件差,够不上当老师的资格,婉言谢绝了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当然,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B. 接着,作者从师道衰落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举韩愈“抗颜而为师”受到嘲笑打击为鉴,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师道之衰,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17、C. 柳宗元说,已经陈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还提到,从中立的来信可知,中立对作者文章的过誉,只是中立特别喜欢的缘故。D. 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34、翻译:(6分)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3分) 翻译:_(2)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3分)翻译:_课外阅读三: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 )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 )存( )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 )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筹划),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

19、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5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尔:你。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丑陋。C此其过江河之流 过:超过。D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称赞。3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伯夷辞之以为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B.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学不可以已C.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7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尾闾泄之方存乎见少笃于时也仲尼语之以为博顺流而东行君子博学

20、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填然鼓之七十者衣帛食肉A/ B/C/ D/38解释文中加点字,并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89周考答题卷: 姓名 学号: 分数: 2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_(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_34、翻译:(6分)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3分) 翻译:_(2)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3分)翻译:_38解释文中加点字,并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夏虫不可以语

21、于冰者,笃于时也。 (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名句填空】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水光接天。纵一 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而歌之。歌曰:“ , 兮 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 者, 。其声 然,如怨如 ,如泣如诉,余音 ,不绝如缕。 , 。苏子 ,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千里, , , ,固

22、一世之雄也, ? , ,驾一叶之 , 。 , 。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 终。 ,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 者如彼, 。 ,则天地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也。而又何羡乎!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 ,目遇之而 ,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也,而吾与子之所 。” 客喜而笑, 。 , 。相与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块金子与一块泥巴相遇。金子不屑地对泥巴说:“你看你,灰不溜秋的,你有我闪亮的光芒吗?”泥巴摇摇头。“你看你,总是卧在最底

23、层,你有我高贵的身价吗?”金子高傲地说。泥巴还是摇了摇头,然后问:“金子啊,你虽然如此荣耀和高贵,但你能生出金子吗?”“当然不能。而你又能生出什么呢?”金子一脸的不屑。“我能生出花,生出果,生出草,生出树木,生出庄稼,生出万物。”泥巴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有多少价值,而是自身创造了多少价值。”在朴实的泥巴面前,金子终于沉默了下来。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窈窕(yo tio) 冯(png)虚御风 桂棹(zho) 相缪(lio)B嫠(l)妇 愀(qi)然 酾(sh)酒 扁(

24、pin)舟C横槊(shu) 江渚(zh) 蜉蝣(fyu) 溯(s)流水D无尽藏(zng) 狼籍(j) 枕藉(ji) 壬(rn)戌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音,同声相应,唱和)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任凭 B冯虚御风 冯:乘 御:驾C倚歌而和之 倚:靠,依(循、依) D盈虚青如彼 盈:满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5、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和不同 和相同 B和相同 和不同C和相同 和相同 D和不同 和相同解析:B(和均为名词 是名词意动用法,是名词作状语5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少焉)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所如)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不可乎骤得)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6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B 借古人已逝,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C主客对话,先

26、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7.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A./ B./C./ D./提示: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助词,舒缓语气,不译。8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C.君欲何往 D.渺渺兮予怀提示:例句与C项都是宾语前置,A状语后置,B定语后置,D主谓倒装。9.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27、项()A贻(y) 针砭时弊(bin) 蓼(lio)蓝 靛(din)青 参省(xng)B郯(tn) 严谨(jn) 跂(q)而望 埃(i)土 骐骥(j)C阿谀() 跬(ku)步 舆(y)马 槁暴(p) 金石可镂(l) D蟠(fn) 不屑一提(xi) 须臾(y) 句读(do) 参(cn)省乎己解析:B A“砭”bin C“镂”lu D.“蟠”pn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 (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C惑之不解(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8、教:教育)D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因此)解析:B(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11.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解析:D(A“日”名状。B“上”“下”名状。C“水”动化12、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其可怪也欤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A(A项的“其”为语气副词。B、C、D三项中的“其”为代词。)1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

29、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4.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A(A定语后置。B主谓倒装。C宾语前置D状语后置) 15.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 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 )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 )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C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30、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16、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A/ B/C/ D/解析:B(老师,名词;以为师;从师;学习)17、对下面各句中的“于”,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拘于时 学于余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31、制于人 (都表被动) B C D18、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B)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直上穿过”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2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之积也不厚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 鹏之徙于南冥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众人匹之 之二虫又何知 且举世誉之而

32、不加劝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 B/C/ D/解析:是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是人称代词“他”;是指示代词“此”;是动词“到”。21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应改为“最后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向南飞 B.不过数仞而下 落下来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使到来 D顺流而东也 向东流2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

33、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为“很饱的样子”C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

34、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倪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

35、每月最后一天。B. 履岩,披蒙茸披:披着。C. 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畴昔:以前。解析:D(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10.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顾而乐之B.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C.适有孤鹤D. 过临皋之下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解析:(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11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以待子不时之须B.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D.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解析:B(A.“须”通“需”

36、;C.“反”通“返”;D. “俛”通“俯”。)1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步自雪堂B. 履岩C. 横江东来D. 掠予舟而西也解析: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ABD都是名词作动词,步:走;履:走;西:向西飞去。)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才过(去)了多久(几月几日)呀,可是江山的面貌竟再也认不出来了。(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6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

37、,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

38、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

39、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注释】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比“子”更亲切。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假而:假如苟亟来以广是道: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11、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A. 仆自卜固无取 卜:占卜(估量) B、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冒着C. 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 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 中:心中12、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