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第四版)第3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_第1页
物流信息管理(第四版)第3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_第2页
物流信息管理(第四版)第3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_第3页
物流信息管理(第四版)第3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_第4页
物流信息管理(第四版)第3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 流 信 息 管 理第3章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3.1 电子标签3.2 条码技术3.3 全球定位技术3.4 地理信息系统3.5 电子数据交换(EDI)3.6 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3.7 数据仓库3.1 电子标签3.1.1 电子标签概念 1)电子标签概念 电子标签也叫智能标签,英文是Tag或者Smart Label,又称为感应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读取卡内信息的新型IC卡,有的也称射频标签、射频卡、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具有以下的特性:(1)穿透性:RFID若被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包覆的话,可以进行穿透性通讯。不过如果是铁质金属的话,就无法进行通讯。(2)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

2、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3)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4)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的形状: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之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5)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6)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7)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 2)电子标签原理 电子标签应用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Write Device)以及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3)电子标签与条形码比较3.1.2 EPC电子商品编码

3、1)电子商品编码及EPC系统 EPC系统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组成:(1)EPC编码标准 ;(2)EPC标签;(3)阅读器;(4)Savant (神经网络软件) ;(5)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6)物理标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2)EPC编码结构具体结构见下表3-1。表3-1 EPC码 EPC-64 EPC-96 EPC-256 版本号 域名管理 对象分类 序列号 TYPE 2211724TYPE 2151332TYPE 2261323TYPE 8282436TYPE 83256160TYPE 864561

4、28TYPE 812856643)SAVANT系统4)对象名解析服务(ONS) 5)物理标识语言(PML)6)EPC网络 3.1.3 EPC系统的应用1)给产品加上射频识别标签 2)给包装箱加上识别标签 3)读写器对标签进行识读 4)Savant软件 5)ONS对象名解析服务 6)PML物理标识语言 7)高效的产品分销体系 8)零成本存货盘点 9)消除库存积压情形 10)对顾客的便利3.2 条码技术3.2.1 条码技术概述条码技术的优点:一是信息采集速度快。二是采集信息量大。三是采用条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四是条码技术相对其它自动识别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条码技术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开发

5、来说,主要包括条码对象的编码规则、条码符号设计、条码输出印刷打印、条码识别、计算机管理等方面技术。 条码按其符号排列方式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原理不同,识别设备也不同。3.2.2 一维条码 1)一维条码的码制 码制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EAN 码 39码和128码93码25码Codabar码 (1)商品条码 标准版商品条码所表示的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其结构有3种,结构见表3-2。表3-2 条码结构 结构种类 厂商识别代

6、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结构一 X13X12X11X10X9X8X7 X6 X5X4X3X2X1 结构二 X13X12X11X10X9X8X7 X6 X5 X4X3X2 X1 结构三X13X12X11X10X9X8X7 X6X5 X4X3X2 X1 (2)储运单元条码 2)校验位计算 生成条码和识读条码时,需要编程计算校验位,我们以一个实例说明如何计算校验位见表3-3。 表3-3 计算校验位 校验位计算方式 位数 条码编号 步骤一偶位数数值相加乘3 步骤二奇位数数值相加 步骤三将步骤一与步骤三之和相加 步骤四以10减去步骤三总和之个位数,即得校验位 国家代号 厂商代号 商品代号 校验位 13

7、1211109876543216901234560019+1+3+5+0+1=19,193=57 6+0+2+4+6+0=18 57+18=75 10-5=5校验位若步骤三总和的个位数为0,校验位即为0 3.2.3 二维条码 二维条码的特性:高密度、具有纠错功能、多种语言文字表示和具有加密机制。 目前二维条码主要有PDF417码、Code49码、Code 16K码、Data Matrix码、MaxiCode码等,主要分为堆积或层排式和棋盘或矩阵式两大类。 二维条码有许多不同的编码方法码制。以码制的编码原理而言,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线性堆叠式二维码和矩阵式二维码。图3-11二维条码的种类 3

8、.2.4 条码应用 以条码在快递物流公司的应用为例,每一个快递物流公司其整个工作流程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接货中心库房的分拣出库全程跟踪 接货有固定地点接收和移动接收两种。3.3 全球定位技术3.3.1 GPS技术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是由美国研制的导航、授时和定位系统。这个系统通过24颗地球同步卫星全天候向地面发送授时和定位信号,其中高精度的信号仅供美国军方和北约盟军使用,普通用户只能够接收和解析低经度的民用信号。 GPS定位系统组成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1)空间部

9、分 2)地面控制部分 3)GPS信号接收机 GPS 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此类接收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 车载型用于车辆导航定位。 航海型用于船舶导航定位。 航空型用于飞机导航定位。 星载型用于卫星的导航定位。3.3.2 GPS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GPS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导航,导航是人类从事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信

10、息技术。监控中心部分的主要功能有:数据跟踪功能图上跟踪功能。模拟显示功能。决策指挥功能。车载部分的主要功能有:定位信息的发送功能。数据显示功能。调度命令的接收功能。报警功能。3.4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s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信息的科学,是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综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空间地理学,也是现代地理学三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3.4.1 GIS技术概述 1)空间信息与地理信息 空间信息可以从三方面来描述:位置信息、非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时间信息。 2)地理信息系统 3)地理信

11、息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与输入 (2)数据编缉与更新 (3)数据存储与管理 (4)空间查询与分析 (5)数据显示与输出 3.4.2 GIS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如下: (1)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 (2)无需专门的GIS 开发语言。 (3)可以充分利用GIS工具软件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分析功能,又可以利用其它可视化开发语言具有的高效、方便等编程优点,集二者之所长,不仅能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使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更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而且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 常用的组件有Map Info公司的Map

12、X、ESRI公司的Map OBJECT。国内有超图公司的 SuperMAP Objects。 1)MapX 由图3-2可以看出Layer,ataSet,nnotation是ap对象下面3个重要的分支。map对象Layers集合Layer对象find对象dataSets集合dataSet对象fields集合 field对象felection集合annotations集合annotation对象图3-13组件的模型结构 2)Map Objects Map Objects允许定制利用制图与GIS组件的应用程序,Map Objects的特点包括:(1)支持ARC/INFO层(Coverage)。(2)

13、支持ESRI的文件格式,SDE(空间数据引擎)图层(Layer)以及大量栅格图像格式,如BMP、TIFF等。(3)支持通过微软ODBC规范进行的外部数据库访问。把数据作为多个图层在一张图中进行显示,当然可进行图幅的变化。(4)特征表示使用数理方法如数值地图、分类、个体符号以及点值图等。(5)文字注记和放置。(6)用一个事件跟踪层来动态显示实时数据。(7)用标准SQL表达式进行特征选择和查询。(8)通过大量搜索与框架操作符进行空间选择。(9)地址匹配(地理编码)。(10)强大而出色的对象模型。 3.4.3 GIS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用GIS解决物流中的重要决策问题列举如下: 分区。 客户

14、定位。 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某个城市或地区按管理的要求建立电子地图,准确地反映出街道、道路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精确的确定配送点和客户的位置。 根据服务区域和特点,划分工作组、责任区,并根据客户分布和需求量合理安排工作路线和顺序。 需求优先级。 路径最优化。 动态模糊分区。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1)系统功能结构与特点 (2)系统逻辑结构 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系统是一个基于Web,并结合GIS、GPS 的三层B/S架构方案,如图3-4所示。客户客户客户Web ServerMIS服务GPS服务GIS服务地图数据库属性数据库送货车辆短信中心送货车辆GSMGSMINTERNET

15、图3-4 基于GIS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系统结构 (3)系统的特点 城市物流配送质量的衡量标准有三个方面: 配送速度、运做成本、信息服务内容。G IS 技术的应用, 使现代物流配送管理正在跨入智能化管理的阶段。综合使用G IS、GPS、城市物流配送构建城市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将使物流配送企业在提高配送速度、降低运作成本、拓宽服务内容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平,为用户提供更见个性化的服务。 3.5 电子数据交换(EDI)3.5.1 EDI概述 EDI三个要素: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3.5.2 EDI工作原理在EDI中,EDI参与者所交换的信息客体称为邮包。在交换过程中,如果接收者从发送者得到的

16、全部信息包括在所交换的邮包中,则认为语义完整,并称该邮包为完整语义单元(CSU)。CSU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统称为EDI的终端用户。图3-33 EDI系统结构 EDI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各模块功能是: 用户接口模块功能。内部接口模块功能。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格式转换模块功能。通信模块功能。命名和寻址功能 2)EDI的操作过程 两个交易伙伴间进行数据交换的EDI系统模型如图3-6所示。A企业交易文件应用系统平面文件EDI标准格式文件信箱网络中心B企业交易文件应用系统平面文件EDI标准格式文件映射映射转换转换通信网络图3-6 EDI系统模型如 通信流程中各功能模块说明如下:映射(Mapping)。翻译(

17、Translation)。通信 。3)基于Internet的EDI图3-7 基于Internet的EDI实现框架 3.5.3 EDI标准3.5.4 EDI应用 根据功能,EDI可分为4类: 第一类常用的EDI应用是订货信息系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统了。它又可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rade Data Interchange,简称TDI),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第二类常用的EDI系统是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简称EFT),即在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EFT已使用多年,但它仍在不断的改进中。最大的改进是同

18、订货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动化水平更高的系统。 第三类常见的EDI系统是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 Qurey Response)。 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这种EDI在应用时要询问到达某一目的地的航班,要求显示航班的时间、票价或其它信息,然后根据旅客的要求确定所要的航班,打印机票。 第四类是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 例:运用EDI进行采购运营的方式 例:海关-企业EDI系统 其功能有:监管查询。 报关单统计分析。过渡料件信息。流程处理。预警处理。核销处理。 报关单数据输入界面如图3-8所示。图3-8 报关单数据输入界面 3.6 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3.6.1 CTI概述 传统的CTI是指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 Telephony In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