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_第1页
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_第2页
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_第3页
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_第4页
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5.世说新语两则精品资料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4.懂得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作品简介世说新语是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轶事小说。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之作。全书共上、中、下三卷,分德行、言语、

2、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它按内容分类记事,记述了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艺术成就:1.往往通过片言只语、简单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2.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3.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人物语言大多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还保留了大量口语。诵读课文疏通文意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寒冷的,下雪的。子侄辈。不久,一会儿。迅速。高兴地样子。像什么。差不多比,比拟。比不上。就是凭借飘起疏通文意陈太丘与友

3、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约定。正午时分。到达。离开。丢下乃,才。回头。引,拉。之,代词,他。“不”通“否”,表示询问。引,拉。自主合作探究咏雪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3、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1)对两个答案都表

4、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5、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自主合作探究陈太丘与友期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对别人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2.文中的友人是怎么样一个人?你是怎

5、么看出的?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一个晚辈的角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赞同,因为客人无信无礼,不值得与他交谈,所以拂袖而去也正当表明了自已严正的态度。不赞同,别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体验与拓展 1、说说你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2、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3、反思自己日常行为有无做到守信

6、、有礼。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郑重声明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所有,现授权运营,仅供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下载本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

7、ttp: / / .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25.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4.懂得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一、故事导人甘罗的父亲在朝当官。一天皇帝把他叫去说:“你在朝居官,朕待

8、你如何 ”甘罗的父亲说:“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既然如此,朕让你办点私事,你可情愿 ”“只要为皇上,我死都甘心。”“近来朕得了一种病,非吃公鸡蛋不愈。朕限你在三天之内弄几颗公鸡蛋来,否则罚你一死!”甘罗的父亲明知无法弄到,但圣命如山倒,只得接受任务。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十二岁的儿子甘罗便问:“父亲今日回到家来,面带忧色,为了何事?”父亲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爹爹不必着急,第三天孩儿我去替你交差便是了。”“公鸡能下蛋?我年岁已高,经事也不少,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年仅十二岁,能有何法 总是一个死,还是我去死好了。”“请爹爹放心,儿我自有办法。”第三天,甘罗上朝拜见皇上。皇上问

9、;“你父为何今日不来朝见 你一个小小孩童来干何事 ”甘罗不谎不忙地说;“拜告圣上,我父昨晚上生了个小孩,不能回朝,特地让我来请假。”皇上怒气冲冲地说:“你简直是胡说!男人怎能生孩子!”甘罗马上说:“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岂能下蛋?!”一句话问得皇上哑口无言,答不上话来。皇上见十二岁的甘罗有胆有识,便当场封他为丞相。同学们,其实像甘罗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作品简介世说新语是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轶事小说。它是魏晋轶事小说

10、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之作。全书共上、中、下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它按内容分类记事,记述了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艺术成就:往往通过片言只语、简单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人物语言大多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还保留了大量口语。文学影响:许多后世的轶事小说都效仿世说新语,如唐代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代王谠的唐语林,直至明国初年易宗夔的新世说。另外,世说新语还给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诵读课文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

11、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四、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结合课文解释疏通课文。2补充文言词语,学生掌握并积累。3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全文大意。四、自主合作探究咏雪问题组: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3、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

12、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5、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对别人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尊君: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2.文中的友人是怎么样一个人?你是怎么看出的?无信:“日中不至,则

13、是不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一个晚辈的角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赞同,因为客人无信无礼,不值得与他交谈,所以拂袖而去也正当表明了自已严正的态度。不赞同,别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给别人改过的机会。五、体验与拓展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2、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3

14、、反思自己日常行为有无做到守信、有礼。附:谢道韫凛然拒敌一年,海盗起家的匪首孙恩率众攻打会稽,书呆子气十足而又相信道教的王凝之居然不加设防,相信道祖必能庇佑一郡生灵,每天闭门默祷,第二天对诸将佐说:“我已请得道祖允诺,派遣天兵天将相助,城池可保无虞,贼兵一定会自取灭亡。”这样,由于毫无防备,贼兵长驱直入,王凝之及诸子都被贼兵杀害,谢道韫举措镇定,命令婢仆执刀仗剑,组成一支小小的突击队伍,乘乱突围出城,她横刀在手,乘肩舆而出,来到大街,贼兵如潮水般涌来,终于成为贼兵的俘虏,谢道 韫抱着小外孙被送到孙恩的面前,孙恩看到这个刚刚三岁的小孩儿,以为是王氏子孙,即命令左右将他杀死。谢道韫厉声说:“事在王

15、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孙恩早听说谢道韫的才名,及见她义正辞严,毫不为眼前的态势而有畏惧之意,不免大为心折,于是改容相待,不但不杀她的小外孙,而且命属下为善加保护,送她安返故居。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元方善对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孩子谈父亲的为官之道:“我父亲在太邱,对有权有势的人用德来约束他们,对

16、无权无势的人用仁来安抚他们,让他们各安其位。所以时间一长,大家越发地敬重他。”当袁公说当初他也是这样做的,并问他究竟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时,他说:周公和孔子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既不得罪袁公,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文中表现了元方圆滑的应对技巧。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所有,现授权运营,仅供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

17、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H/13/98/V16468.shtml ( http: / / gaokao. / H / 13 / 98 / V16468.shtml )下载本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25.世说新语两则 同步练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

18、组织编写的。(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俄而雪骤(俄而: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太丘舍去(舍去: )尊君在不(不: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4分)_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4分)_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4分)_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分)_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19、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_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 。(3分)9释词:(4分)日中:( ) 舍去:( )无礼:( ) 引之:(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_1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_12“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_。(3分)13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_(二)荀

20、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4分)友人语巨伯曰(语: )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败义以求生(败: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_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21、_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_16、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 ,特定环境是指 ,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4分)17、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4分)_18、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 一句可以看出。(3分)(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足叔、

22、足昔)。19、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4分)_20、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_。(3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大未必佳(大: )韪大 (大: )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诣门者(诣: )奕世为通好(奕世: )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22、译文:(4分)莫不奇之。_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_23、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4分)_24、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_2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_参考答案:1刘义庆 2俄而:不久,一会儿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

23、候就走了不:通“否”委:丢下,舍弃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4“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5略 6略7元方,语言和行为8守信用、讲礼貌。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10“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11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12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3略 14、对说您,对对方的尊称正义放弃 15、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你是什么汉子,竟敢独自留下?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16

24、、探病访友;胡人入侵17、不肯“败义而求生” 18、遂班军而还。19陈韪;聪明20年老未必佳21大:长大大:非常,表程度深语:话;语:告诉诣:前往,到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盛名:很大的名望22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23我、君、仆、其2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15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可情愿 ”“只要为皇上,我死都甘心。”“近来朕得了一种病,非吃公鸡蛋不愈。朕限你在三天之内弄几颗公鸡蛋来,否则罚你一死!”甘罗的父亲明知

25、无法弄到,但圣命如山倒,只得接受任务。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十二岁的儿子甘罗便问:“父亲今日回到家来,面带忧色,为了何事?”父亲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爹爹不必着急,第三天孩儿我去替你交差便是了。”“公鸡能下蛋?我年岁已高,经事也不少,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年仅十二岁,能有何法 总是一个死,还是我去死好了。”“请爹爹放心,儿我自有办法。”第三天,甘罗上朝拜见皇上。皇上问;“你父为何今日不来朝见 你一个小小孩童来干何事 ”甘罗不谎不忙地说;“拜告圣上,我父昨晚上生了个小孩,不能回朝,特地让我来请假。”皇上怒气冲冲地说:“你简直是胡说!男人怎能生孩子!”甘罗马上说:“既然男人不能生

26、孩子,那公鸡岂能下蛋?!”一句话问得皇上哑口无言,答不上话来。皇上见十二岁的甘罗有胆有识,便当场封他为丞相。同学们,其实像甘罗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作品简介世说新语是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轶事小说。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之作。全书共上、中、下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它按内容分类记事,记述了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艺术成就:往往通过片言只语、简单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善于通过

27、富有特征的细节,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语言简洁生动,隽永传神,人物语言大多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还保留了大量口语。文学影响:许多后世的轶事小说都效仿世说新语,如唐代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代王谠的唐语林,直至明国初年易宗夔的新世说。另外,世说新语还给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诵读课文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四、疏

28、通文意1学生分组结合课文解释疏通课文。2补充文言词语,学生掌握并积累。3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全文大意。四、自主合作探究咏雪问题组: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3、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9、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5、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对别人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尊君:对别人的父亲的尊称。2.文中的友人是怎么样一个人?你是怎么看出的?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一个晚辈的角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4.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